1. 鄉村旅游休閑集聚區示范單位名單
產業振興丶人才振興丶文化振興丶生態振興,組織振興。農業農村部發文,2022年全面推進鄉村產業振興、人才振興、文化振興、生態振興、組織振興,聚集資源、聚合力量,創建一批鄉村振興示范縣、示范鄉鎮、示范村,探索不同區域全面推進鄉村振興的組織方式、發展模式和要素集聚路徑,促進農業高質高效、鄉村宜居宜業、農民富裕富足。農業農村部、國家鄉村振興局組織創建100個左右國家鄉村振興示范縣,省級農業農村部門、鄉村振興局組織創建1000個左右鄉村振興示范鄉鎮、10000個左右鄉村振興示范村。
2. 全國美麗休閑鄉村名單
臨沂市沂水縣諸葛鎮耿家王峪村是一個地處沂蒙革命老區腹地的美麗村莊。在農業農村部8月28日公布的“2020年中國美麗休閑鄉村”名單中,耿家王峪村赫然在列,是山東省10個入圍鄉村之一,也是臨沂市唯一獲此殊榮的村。深秋時節,耿家王峪村一千多棵的百年,柿子樹又給鄉村景色添加了一份韻味。
3. 全國鄉村旅游示范村名單
區別是:級別不同。
4. 鄉村旅游示范鎮
西山鎮是江西省南昌市新建區下轄的一個鎮。位于南昌市以西25公里處,素有南昌“西大門”之稱。鎮區中心有江南著名道教圣地----西山萬壽宮。320國道、省道、縣道穿越鎮區,全鎮區位優越,交通便利。2000年是全省200年重點建設的小城鎮。2005年被南昌市列為11個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示范鎮。鎮域總面積128平方公里,總人口4.1萬,全鎮通用贛語,均為漢族江右民系。
5. 國家級鄉村旅游示范點名單
實施特色產業集群發展行動,有力推動優勢特色產業做大做強。打造糧食、蔗糖、水果、蔬菜、漁業、優質家畜6個千億元產業,蠶桑、中藥材、優質家禽3個500億元產業。糖料蔗、蠶桑、優質雞等多個產業規模穩居全國第一,羅漢果、三黃雞、桂系豬、廣西芒果4個產業入選國家級優勢特色產業集群創建。
實施質量興農綠色發展行動,綠色優質農產品供給能力大幅提升。全區有效期內的“三品一標”產品獲證總數2416個;累計獲農產品地理標志154個,數量排全國第七;獲中歐地理標志產品12個,數量排全國第九。農產品質量安全風險監測合格率穩定在98%以上。
實施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行動,農業產業鏈條進一步延伸。打造110個農產品加工集聚區、12個農產品加工強縣、農產品加工100強企業,主要農產品加工轉化率達到65%。加快推進信息進村入戶和數字農業示范創建,發展農產品電子商務。積極發展休閑農業,創建國家級休閑農業示范縣14個、自治區休閑農業和鄉村旅游示范點263個,休閑農業綜合實力進入全國十強。
實施農業示范園區創建行動,成功打造大批農業產業發展高地。成功創建6個國家級現代農業產業園、18個國家級特色農產品優勢區、37個國家級農業產業強鎮、108個全國“一村一品”示范村鎮,成功打造339個自治區級現代特色農業核心示范區、42個自治區級特色農產品優勢區和一批田園綜合體。
實施現代農業科技創新行動,科技興農更加有力。加強良種攻關和新品種培育,主要農作物良種覆蓋率達96%以上;組建國家現代農業產業技術體系廣西創新團隊21個,覆蓋30個優勢特色產業;高標準創建了一批現代農業科技展示推廣中心、成果轉化中心、示范基地。
實施品牌強農行動,“廣西好嘢”品牌建設取得重大突破。在全國率先建立農業品牌目錄制度,評審認定“廣西好嘢”農業品牌共3批285個,11個廣西品牌上榜首批中國農業品牌目錄,品牌總價值超過2500億元。
實施農產品產銷對接行動,“桂字號”農產品行銷全國。成功舉辦“一內一外”廣西名特優農產品交易會、中國—東盟博覽會農業展及“廣西農業絲路行”等各類活動,打造了一批供粵港澳大灣區和出口農產品示范基地,國內國際市場進一步拓展。
實施農業龍頭企業壯大行動,新型經營主體隊伍不斷發展壯大。累計培育全區農業產業化重點龍頭企業1499家、家庭農場5.59萬戶、農民專業合作社6萬多個。全區各類新型農業經營主體數量比2017年翻了一番。
實施現代農業經營體系創新行動,農村產權制度改革深入推進。農村承包地確權登記全面完成,頒證率達98.42%。全區1.5萬個村建立了集體經濟組織,“三變”改革穩步推進,集體經濟加快發展。
6. 第一批全國鄉村旅游重點鎮(鄉)名單
泰安市岱岳區以前叫泰安市郊區
岱岳區隸屬于山東省泰安市,地處泰山之陽、汶水之濱,居齊魯腹地,北依省會泉城濟南,南臨孔子故里曲阜,介于北緯35°52′29″—-36°28′36″,東經116°50′26″—117°28′16″之間。南北長66千米,東西寬56千米,總面積917.2平方千米。下轄2個街道、9個鎮。
岱岳區是中華文明大汶口文化的發祥地,擁有5000多年的歷史。在春秋戰國時期就有“自古文明膏腴地,齊魯必爭汶陽田”的美譽;西漢時,淮南王劉安在此留下了“中央之美者,有岱岳”的詠嘆。截至2021年末,岱岳區常住人口67.66萬人。2021年,岱岳區實現地區生產總值369.27億元。
7. 全國休閑農業與鄉村旅游示范區名單
中國有安吉縣、麗江、延安、平遙、烏鎮宜居的縣城,房價低,環境好。
1、安吉縣
安吉縣位于長三角腹地,隸屬于浙江省湖州市,是浙江北部一個極具發展特色的生態縣。安吉是聯合國人居獎唯一獲得縣、中國首個生態縣、全國首批生態文明建設試點地區、國家可持續發展實驗區、全國首批休閑農業與鄉村旅游示范縣、中國金牌旅游城市唯一獲得縣。
2、麗江
麗江屬高原型西南季風氣候,氣溫偏低,晝夜溫差大。麗江的大部分地區冬暖夏涼。云南的桃花源位于“彩云之南”──云南西北方的麗江,幾年前許多人還誤將其當作一條小江,現在可謂盛名在外,聯合國就將其確定為世界歷史文化名城。
3、延安
雖然延安在中國早已婦孺皆知,并且名聲在外,但直到今天,延安人口還不過20萬,說它是小地方實不為過。1935年以后,歷史就選擇了延安,一個抽旱煙、吃辣子的大個子湖南人在這里點燃了星星之火,不久以后就照亮了中國,延安的寶塔山成了當時年輕人朝圣的地方。
4、平遙
平遙是拍古裝戲的天然布景,在上一個世紀里,平遙商業繁榮,門類齊全,幾乎包容了商業的所有行當的票號、錢莊、當鋪、中藥店、綢緞莊、雜貨鋪以至扇子、燈籠、戲裝鋪等等漫布于平遙的大街小巷。平遙也因信譽卓著而享有“小北京”的美譽。
5、烏鎮
烏鎮是一塊古老神奇而又美麗非凡的土地,地處浙江省桐鄉市北端,完整的保存著原有晚清和民國時期水鄉古鎮的風貌和格局,是典型的江南水鄉古鎮,有“魚米之鄉,絲綢之府”之稱。烏鎮環境優美,空氣新鮮,就連人也顯得很溫柔,說話輕聲細語,給人一種特別溫馨的感覺。
8. 鄉村旅游休閑集聚區示范單位名單表
項目建設地點:廣西-東盟經濟技術開發區北部與武鳴區交接處。
項目類別、所屬產業:文化旅游、健康養生、體育和娛樂業
項目概述:項目規劃用地約15平方公里,涉及廣西—東盟經濟技術開發區、武鳴區兩個行政區域,距離南寧市區50公里。總投資約300億元。項目初步定位為:中國.東盟文化旅游創新示范區,世界一流的文化示范區,面向未來的旅游目的地,產城融合的生態智慧城。
項目將集中引進國際文化娛樂休閑品牌,實現運動休閑、生態療養、健康生活等產業的集聚,打造輻射亞洲乃至國際的文化旅游新地標。項目按照整體規劃,分步實施的思路,計劃分三期建設,實現三年“立勢”,五年“成名”,八年“示范”。項目一期將打造“綜合展示中心+國際康養樂谷+親子水上樂園+主題酒店+櫻花綠心公園”,撬動項目發展,樹立項目高度。
項目總投資、擬引進資金額:項目總投資額約300億元,首期投資約100億元,間接拉動社會投資約1500億元。
項目經濟效益分析:項目將創造30000個就業崗位,建設完成后每年產生10億元年稅收,實現年收入額超過100億元,預計收益率達8%。
項目已具備條件及進展情況:南寧市于2018年9月成立了項目建設工作領導小組,建議以“土地封閉運作”模式進行合作,目前已完成項目內約4000畝基本農田申請調出工作;南寧市承諾在新一輪城市總規修編時支持定標水庫水功能調整,不再列入備用飲用水源;廣投文旅公司完成了相關市場調研論證和策劃、規劃等工作。在項目規劃、前期工作、投資平臺搭建、土地整合和產業引進等方面取得了一定的階段性成果。
產業背景及優勢: 東盟經開區自身條件優越,具備優良的自然生態環境;基礎設施完備,學校、醫院、銀行、工商、稅務等配套機構齊全,交通便捷,位處在泛北部灣經濟合作、泛珠三角區域合作、南貴昆經濟帶等多個區域合作的交匯點,多條交通動脈直連南寧都市區,高速高鐵便捷化聯動周邊區域,開發區設有南寧北站,位于首府半小時經濟圈內,南寧城市大道直通開發區,南寧市軌道交通二號線也將延伸至開發區。已落戶企業270多家(其中,世界500強企業9家、上市企業5家、外資企業33家、臺資企業15家);目前武鳴縣域人口已達140萬人,教育園區22萬人,依托良好的人才、土地性質和生態環境等優勢條件,力爭把文旅產業建設成為該區域核心產業之一,項目作為整個廣西東盟經開區唯一的文化休閑集聚地,逐步打造成為全區乃至整個廣西重要的跨境文化交流平臺區。
產業概況:目前南寧全域旅游多集中在以周邊山水為基礎的生態旅游項目,以及以南寧都市為基礎的都市文娛項目,缺乏面向未來時尚消體驗以及國際文化融合的高品質、強號召的復合文旅項目載體。
上下游產業情況:南寧旅游市場目前主要涵蓋自然山水、休閑農業、民俗文化及主題游樂四大類型。
9. 鄉村旅游休閑集聚區示范單位名單公布
2021年是“十四五”開局之年,做好鄉村產業工作,具有特殊重要性;
近日,農業農村部鄉村產業發展司印發《2021年鄉村產業工作要點》,從產業結構、空間布局、主體培育、產業鏈供應鏈安全等方面,引導鄉村產業向主產區、中心鎮、中心村、物流節點和聚集區匯聚;構建種養業為基礎、農產品加工為重點、商貿物流為引領的鄉村產業有機整體;
2021年,農業農村部,將重點培育一批前延后伸、橫向配套、緊密關聯、高度依存的農業主導產業全產業鏈,力爭農業全產業鏈創新“鏈隊”更加有力,全產業鏈“鏈主”企業不斷涌現,全產業鏈“鏈農”參建動力明顯增強,為農業高質高效、鄉村宜居宜業、農民富裕富足作出貢獻,為鄉村全面振興和農業農村現代化提供支撐。具體項目總結如下:
01 農業產業強鎮項目
2021年,聚焦鎮(鄉)域1―2個主導產業,吸引資本聚鎮、能人入鎮、技術進鎮,建設一批標準原料基地、集約加工轉化、區域主導產業、緊密利益聯結于一體的農業產業強鎮,培育一批產值超10億元的農業產業強鎮,打造主業強、百業興、宜居宜業的農民區域服務中心。
目標:2021年,建設300個農業產業強鎮。
02 優勢特色產業集群項目
2021年,突出產業環節串珠成線、連塊成帶、集群成鏈,建設主導產業突出、規模效益顯著、產業鏈條健全、綜合競爭力強的產值超100億元優勢特色產業集群,建設一批產值超1000億元的骨干優勢特色產業集群,打造鄉村產業區域增長極和產業高地。
目標:2021年,支持建設一批優勢特色產業集群。
03 創建“一村一品”示范村鎮項目
2021年,培育一批“產品小而特、業態精而美、布局聚而合”的“一村一品”示范村鎮,形成一村帶數村、多村連成片的發展格局。制定“一村一品”示范村鎮規范性指導意見。公布全國鄉村特色產業產值100億元縣、10億元鎮、1億元村。
目標:2021年,新認定400個全國“一村一品”示范村鎮。
04 全國農村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先導區項目
建設一批體制機制創新、政策落實落細、業態類型豐富、融合主體多元、聯農帶農緊密的融合發展先導區。2021年,創建一批全國農村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先導區,舉辦農村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現場交流活動。圍繞解決“用地難、貸款難”問題,制定保障和規范農村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用地文件,制定支持龍頭企業貸款發展鄉村特色產業的意見。
目標:2021年,創建一批全國農村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先導區。
05 農產品初加工項目
2021年,強化標準引領和技術指南,扶持農民合作社和家庭農場發展保鮮、儲藏、分級、包裝等延時類初加工,發展糧變粉、豆變芽、肉變腸、奶變酪、菜變肴、果變汁等食品類初加工,培育一批農業食品融合企業。2021年,制定加快發展農產品初加工的意見,制定促進農業與食品產業融合發展的意見。
目標:2021年,繼續農產品初加工建設補助項目,培育一批農業食品融合企業
06 全國主食加工業示范企業項目
2021年,培育一批生產標準、技術集成、管理科學、品牌知名和產業集聚的農產品加工企業以及綜合利用主體,推進多元化開發、多層次利用、多環節增值。2021年,發布農產品加工業分行業10強企業,創建一批全國主食加工業示范企業。
目標:2021年,創建一批全國主食加工業示范企業。
07 中國農業食品創新產業園項目
2021年,依托具備技術研發能力的地區和機構,建設農業食品創新產業園,力爭搭建一批平臺,形成一套機制,攻克一批技術,轉化一批成果,創制一批裝備,推廣一批先進實用技術。
2021年,建設數個中國農業食品創新產業園。建設一批農產品加工技術集成科研基地,完善一批國家農產品加工研發分中心,建立農產品加工業專家指導組等5個鄉村產業專家指導組。
目標:2021年,建設數個中國農業食品創新產業園。建設一批農產品加工技術集成科研基地
08 國際農產品加工產業園
按照“糧頭食尾”“農頭工尾”要求,引導各類龍頭企業向園區集中,促進原料生產、精深加工、體驗展示、物流配送有機銜接。2021年,發布農產品加工業100強園區以及分行業10強園區,培育一批產值超100億元的國際農產品加工產業園。
目標:2021年,培育一批國際農產品加工產業園。
09 第七批農業產業化國家重點龍頭企業認定
將經濟實力強、聯農帶農緊、現代化水平高的龍頭企業納入國家重點龍頭企業隊伍。強化國家重點龍頭企業認定監測,引導各地培育一批省、市、縣級龍頭企業,形成“四級聯動”發展格局。2021年,開展第七批農業產業化國家重點龍頭企業認定工作。
同時,支持龍頭企業參與優勢特色產業集群、現代農業產業園、農業產業強鎮等項目建設。組織龍頭企業聯農帶農、聯科帶科,培育一批“產學研推用”緊密結合的“產創聯合體”。2021年,制定促進龍頭企業做大做強的指導意見,指導開展龍頭企業100強和專項10強遴選推介活動,樹立一批龍頭企業標桿。
目標:2021年,開展第七批農業產業化國家重點龍頭企業認定工作。
10 全國農村創業創新示范園區(基地)
深入實施農村創業創新帶頭人培育行動,推動建立國家、省、市、縣級農村創業創新導師隊伍。加大農村創業創新人才培訓力度和輔導廣度,總結鏈條創業、融合創業、綠色創業、抱團創業、網絡創業等模式,制作創業培訓視頻。2021年,遴選推介一批國家級農村創業創新導師,推介農村創業創新優秀帶頭人。
更新全國農村創業創新園區(基地)目錄,指導平臺載體與創業導師加強合作,組織開展觀摩學習活動。2021年,創建200個全國農村創業創新示范園區(基地),推介一批全國農村創業創新典型縣。
目標:2021年,創建200個全國農村創業創新示范園區(基地)。
11 全國鄉村特色產品項目
2021年,開展鄉村特色產業調查分析,指導鄉村手工產業做精做細,打造“鄉字號”“土字號”特色產業“金字招牌”。推介一批鄉村特色產品和能工巧匠,宣傳一批鄉村特色產業知名品牌。
目標:2021年,建立全國鄉村特色產品目錄。
12 全國農業全產業鏈典型模式和“鏈主”企業
在縣域內打造農業全產業鏈,遴選一批特色鮮明、鏈條健全、聯結緊密、業態豐富、創業活躍的農業全產業鏈,拓展農業增值增效深度和功能價值開發廣度。
2021年,公布一批全國農業全產業鏈典型模式和“鏈主”企業,組織召開全國鄉村產業高質量發展推進會。
目標:2021年,公布一批全國農業全產業鏈典型模式和“鏈主”企業。
13 中國美麗休閑鄉村項目
建設一批功能齊全、布局合理、機制完善、帶動力強的休閑農業精品園,推介一批區域特色鮮明、文化底蘊厚重、鄉土氣息濃厚的鄉村休閑旅游精品景點線路,遴選一批天藍、地綠、水凈、安居、樂業的中國美麗休閑鄉村,建設一批資源優勢明顯、產業發展領先、示范作用突出的全國休閑農業重點縣。2021年,打造150條鄉村休閑旅游精品景點線路。
10. 鄉村旅游休閑集聚區示范單位名單公示
1.要依托鄉村特色優勢資源,打造農業全產業鏈。重點打造一批鄉村休閑旅游精品工程、優勢特色產業集群,建設鄉村產業集聚區,讓農民更多分享產業增值收益。
2.依托地域特征鮮明、鄉土氣息濃厚的特色種養、特色食品、特色手工業和特色文化等鄉村特色優勢資源,建設主導產業突出、規模效益顯著的優勢特色產業集群。
3.發布鄉村特色產品和能工巧匠目錄,推介一批鄉村特色產品和鄉土手工藝能人,打造“鄉字號”“土字號”特色產業“金字招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