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三江源生態價值
三江源位于地球“第三極”青藏高原腹地,包括有森林、草地、荒漠、濕地等多種生態系統類型。森林生態系統中包括多種稀有植物物種,同時也是眾多野生動物的棲息地。得天獨厚的草地生態系統宏偉壯觀,一望無際的草原背景下是活躍的野生動物,高聳的皚皚雪山腳下是低矮的墊狀植物。獨特的地理和氣候條件造就了可可西里的荒漠生態系統,遠離人類文明的核心地帶,保留著大自然最本真的模樣。
2. 三江源生態保護
建立三江源自然保護區的重要性 保護三江源地區的生態環境,使上、中、下游地區的經濟和社會可持續發展
3. 三江源生態價值評估
答:祁連山生態保護價值是:
祁連山位于青海省東北部,甘肅省西部邊境。位于青海省東北部,甘肅省西部邊境。有許多西北-東南平行的山脈和寬闊的山谷。這是一個巨大的山脈系統。因地處張掖市河西走廊南側,故又稱張掖南山。有3306個冰川,面積2062平方公里。
根據中國國家地理的概念,祁連山就是祁連山。西面在當津山口與阿爾金山脈相連,東至黃河流域。與秦嶺、六盤山相連,全長近1000公里。屬褶皺斷塊山,最寬300公里,位于酒泉市與柴達木盆地之間,從北向南依次有大雪山、陀來山、陀來南山、野馬南山、疏勒南山、當河南山、吐魯根達坂山、柴達木山、宗武隆山等。
這些山巒相連,共同構筑了中國西部生態安全的防線。他們站在一起,為維護西部地區的生態安全發揮著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它們是西北地區重要的生態安全屏障,被譽為河西走廊的“生命線”和“母親山”。
然而,這并不是祁連山的全部。對于祁連山的保護,從小角度看,祁連山蘊藏著河西走廊80%的水。單是全球變暖就可以導致祁連山大部分小冰川在2050年前融化。人類活動將加速凍土退化,河西走廊及下游地區將有500多萬人失去供水。這只是河西走廊。
從規模上看,祁連山冰雪融水形成的河西綠洲和祁連山,構成了防止巴丹吉林沙漠、騰格里沙漠南侵的防線,也是青藏高原乃至“中國水塔”三江源生態安全的屏障。如果這條山脈的生態得不到很好的保護,那就意味著巴丹吉林沙漠和騰格里沙漠將握手言和,團結一致。到那時,不僅意味著整個河西走廊的喪失,也意味著我們要把新疆“送”出去,把青藏高原“孤立”在沙漠中,使內蒙古自治區西部變成沙漠,沙漠自然會沖向蘭州,甚至吞沒寧夏,因為黃河的緣故,它在世界上很富有。
這樣,我們所愛的西北,就會在沙漠中支離破碎,甚至,我們也會把它“扔掉”在咆哮的塵土中。它永遠是我們心中的痛,比割肉流血更痛苦。祁連山,不僅影響著西部的生態,也影響著中國的生態。
然而,這并不是祁連山對中國的全部意義。兩千多年前,當駝鈴穿過祁連山腳下的河西走廊時,東西方文明在這里交流交融?!吨袊鴩业乩怼吩@樣描述:只有把祁連山放在更大的地理尺度上,才能真正理解祁連山對甘肅乃至中國的意義。如果你展開一幅中國地形圖,你會發現祁連山是被干旱地區包圍的高地。北部是戈壁和沙漠(北山戈壁和巴丹吉林沙漠),南部是柴達木干旱盆地,西部是庫姆塔格沙漠,東部是黃土高原。祁連山是一個向西部干旱地區延伸的濕島。祁連山冰川融水由山流向沙漠。如果沒有祁連山,內蒙古高原和柴達木盆地的沙漠將相互連接,青藏高原將相互靠近。
4. 三江源地區生態
三江源地區水草肥美,生態環境良好.近年來,由于人類不合理的活動,這里天然草場沙化的現象越來越嚴重,不少地方的溪流已經消失了.原來藏羚羊、野牦牛一直棲息在青藏高原腹地的無人區.然而,近些年來,一些偷獵者的大肆捕獲,已使藏羚羊等珍稀動物瀕于滅絕
近年來,由于全球氣候變暖和不合理的人類活動,加速了三江源地區生態環境的惡化,其中,水土流失加劇、草地沙化嚴重等問題尤為突出.2000年8月19日,國家正式成立全國最大的自然保護區--三江源自然保護區,面積31.6萬平方千米.自然保護區內要求:退耕還草(林)、全面禁獵、禁采砂金,休牧育草,實施天然林和天然牧場保護工程等.
5. 三江源的生態環境效益
毋庸置疑,水養育了人類,造就了文明。今天,水已成為人類生存的一道障礙。1977年,聯合國警告世界:水不久將成為一項嚴重的社會危機,石油危機之后的下一個危機是水。
隨著人口的不斷增長和經濟的快速發展,淡水資源的需求量不斷增加,使得原本就短缺的淡水資源日趨緊張。雪山、冰川、河流、湖泊、森林、濕地是天然水庫,具有涵養水量、蓄洪防澇、凈化水質和空氣的功能,需要我們感恩,更需要我們警醒。
喚起公眾的節水意識、加強水資源保護,是“世界水日”設立的宗旨。3月22日是第二十九屆“世界水日”,3月22—28日是第三十四屆“中國水周”。聯合國確定2021年“世界水日”的主題為“Valuing Water”(珍惜水、愛護水),水利部確定我國紀念2021年“世界水日”和“中國水周”活動的主題為“深入貫徹新發展理念,推進水資源集約安全利用”。
如何保留三江源完整的自然屬性,寄托于我們能否尋找到傳統與現代,人與自然的新平衡。為此,我們需要把整個三江源流域當成一個完整的社會自然復合系統對待,從全流域視角出發,基于流域生態系統的科學規律和內在關系
貫徹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理念,讓水更干凈清澈,唯此,才是當代青海人對江源的最好致謝
6. 三江源的生態價值
三江源地區是長江、黃河、瀾滄江的發源地,是我國淡水資源的重要補給地,是世界高海拔地區生物多樣性最集中的地區之一,是亞洲、北半球乃至全球氣候變化的敏感區和啟動區,是我國青藏高原生態安全屏障極為重要的組成部分,在全國生態文明建設和促進民族團結、維護藏區穩定發揮著重要的作用,關系到全國的生態安全和中華民族的長遠發展。
7. 三江源生態保護的重要性
建立三江源自然保護區有利于保護江河源頭生態系統,保護好高原濕地,為高原特有野生動物提供良好的棲息環境;有利于保護青藏高原原始地貌和世界“第三極”自然景觀;有利于促進源頭地區和中下游經濟和社會的可持續發展.
8. 三江源生態價值有哪些
1,保護三江源地區生態環境,保證我國及世界人們生存和社會經濟的可持續發展;三江源地區是亞洲和我國大部分地區的“生命之源” ,保護三江源就是保護我們自己水源和生命。
2,保護世界生物物種的多樣性;三江源地區是世界上海拔最高面積最大的高原濕地區,濕地生態系統具有水陸過渡性、系統脆弱性、功能多樣性和結構復雜性的基本特征,在水源涵養、減緩徑流、蓄洪防旱、防災抗災、降解污染、維持生物多樣性,為人類生產、生活提供多種資源、調節氣候等方面有著其它生態系統不可替代的作用,具有巨大的生態功能,三江源地區是我國西部地區的腎臟和生命搖籃,關乎動植物物種的多樣性和局部小環境的穩定。
3,促進三江源地區的社會發展,改善當地人們生活狀況。三江源的生態環境狀況不僅對當地人民的生存和經濟社會的發展至關重要,還影響三江中下游地區的社會經濟發展和人民群眾的生產生活安全,關系到全中國未來的可持續發展和人文生態的平衡。所以,保護三江源的生態,不僅是西部大開發的重要要求,而且是中國乃至全世界可持續發展的重要條件。
9. 三江源生態保護和建設工程
保護好三江源的生態,關系到青海和整個中華民族的長遠、可持續發展,意義十分重大。
三江源地區地處青藏高原腹地,范圍包括玉樹藏族自治州、果洛藏族自治州、海南藏族自治州、黃南藏族自治州全部行政區域的21個縣和格爾木市的唐古拉山鎮,共158個鄉鎮,行政村1214個,總面積39.5萬平方公里,占青海省總面積的54.6%。
三江源地區是長江、黃河、瀾滄江的發源地,是我國淡水資源的重要補給地,是世界高海拔地區生物多樣性最集中的地區之一,是亞洲、北半球乃至全球氣候變化的敏感區和啟動區,是我國青藏高原生態安全屏障極為重要的組成部分,在全國生態文明建設和促進民族團結、維護藏區穩定發揮著重要的作用,關系到全國的生態安全和中華民族的長遠發展。
擴展資料:
三江源是一個典型的高海拔開放性生態系統,對外部環境變化極為敏感,作為青藏高原生態屏障極為重要的組成部分,處于亞洲大陸對流層中部,極大的影響著北半球大氣環流的形成,對抵御全球氣候變暖有著重要作用。
三江源地區以其獨特的地理位置和海拔高度,形成了較強的水資源儲蓄能力,是全球現代冰川集聚地之一,雪山冰川總面積約4900平方公里,冰川資源蘊藏量約2000億立方米,是世界上海拔最高、面積最大的高原濕地生態系統,也是亞洲乃至世界上孕育大江大河最集中的地區,年均出境水量約600億立方米,干流水質均在Ⅰ~Ⅱ類標準之間,被譽為“中華水塔”、“地球之腎”,我國三分之二的產值和三分之二的人口均在三江流域范圍之內,是全流域經濟社會發展的動力之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