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烏鎮旅游項目
成都的水上烏鎮就是龍潭水鄉位于成華區龍潭總部經濟城核心區域,占地面積220畝,建筑面積16.1萬㎡,總投資超過20億元,其規模相當于周莊古鎮。在建筑風格上堅持“大融合”,具有“東西合璧、南北相融”的特色:以蘇州園林式建筑為主體風格,有機融入川西民居元素,整體建筑形態既充分彰顯了南派建筑的秀美與精致,又汲取了北派建筑的恢弘與大氣,體現出文化交融的獨特風韻。龍潭水鄉是成華區的重點文化產業項目和龍潭總部經濟城最大的配套項目,目前已被省旅游局納入2013年重點旅游項目并申報國家“4A級風景旅游區”,是全省唯一的“四川省婚慶文化示范基地”、“四川特色餐飲基地”,正在申報全國首座“中國婚慶影視城”。龍潭水鄉項目按照成都現代化、國際化發展要求,堅持“傳統與現代相融、人文與自然和諧”和“四態合一”原則,打造出了具有獨特建筑風格、多元文化交融和以水為脈的“成都周莊”,將成為成都文化旅游的“新地標”。
2. 烏鎮旅游項目規劃
烏鎮將從4個方面展開。
第一,以創新驅動為引擎,加快產業協調發展。烏鎮將加速以互聯網為龍頭的數字經濟發展,推進互聯網創新發展試驗區、大數據高新技術產業園區建設,烏鎮還將加速以旅游和生產性服務業為主導的現代服務業發展,加速以先進制造業為核心的實體經濟發展,加速以效益農業為重點的現代農業發展等。
第二,以規劃建設為抓手,推進新型城鎮化。高質量發展必須統籌新型城鎮化建設,加快環境綜合治理,進一步提升城鄉建設品質與內涵,推動城鄉融合發展。
第三,以惠民利民為宗旨,加快民生事業發展。高質量發展必須以人民為中心,時刻把握人民對于美好生活的向往,不斷增進民生福祉,實現民生事業優質均衡發展。
第四,以自身建設為抓手,強化發展根本保障。高質量發展必須遵循對人民負責、受人民監督、讓人民滿意的基本原則,烏鎮將進一步深化政府自身建設,積極建設法治政府、有為政府、廉潔政府。
3. 烏鎮旅游項目開發
浙江省嘉興市烏鎮是全國基層農村鄉鎮發展的典型代表,也是浙江省鄉鎮先行先試的楷模,烏鎮在立足發展農業的基礎上,沒有止步不前,他們利用江南水鄉的特征優先發展以烏鎮為旅游度假中心,拉動鄉鎮游經濟建設的發展,同時他們又利用浙江省電子商務的優勢來進一步發展鄉鎮的農副產品,使農業產品的附加值得到了進一步提升,這種產業鏈的相互扶持使烏鎮的經濟得到了跨越式提高,鄉鎮的農民收入增加了,以前那種年輕人往外跑,村里只有留守兒童和老人的現象沒有了。
4. 烏鎮旅游項目有哪些
有烏鎮水閣和烏鎮竹編。
烏鎮水閣建筑藝術被列入第二批浙江省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烏鎮古民居屬典型的江南水鄉建筑,與其他水鄉建筑不同的是,烏鎮沿河的民居有一部分延伸至河面,下面用木樁或石柱打在河床中,上架橫梁,擱上木板,這就是水閣。
烏鎮竹編歷史久遠,陳莊村曾是竹編交易集散地,掌控著江南竹編行業,明清時期,該村竹編盛極一時,如今烏鎮竹編已入選浙江省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名錄。
5. 烏鎮旅游項目分析
烏鎮位于浙江省嘉興市桐鄉市,別名烏墩、青墩,是首批中國歷史文化名鎮、國家5A級景區。
烏鎮素有“中國最后的枕水人家”之譽和“魚米之鄉、絲綢之府”之稱,屬亞熱帶季風氣候,有西柵、茅盾故居、木心美術館等著名景點,是典型的中國江南水鄉古鎮,于1991年被評為浙江省歷史文化名城。
住宿:
景區現有特色民宿、高檔度假酒店、精品行館等多家各具特色的酒店,可同時滿足約3500人入住。酒店大都臨河而建,環境優雅,獨具一格,推窗而出,或許就與小橋流水的江南氣息撞個滿懷。
美食:
烏鎮,不僅是中國江南風景的精萃,也是美食的集中地。杭嘉湖地區特產豐美,繁華的烏鎮一直不乏鐘鳴鼎食之家。景區內百余家大小餐廳,可提供不同規模、風格、檔次、特色的聚餐宴請,天南海北菜系繽紛,酸甜咸辣風味交融。無論是中餐、西餐,還是正式宴請、隨意自助,古鎮豐富的飲食文化將為您呈上江南味覺盛宴。
伴手禮:
烏鎮文化歷史悠久,民間傳統工藝精湛,獨特的地理資源造就獨具一格的傳統手工藝品。烏鎮自保護開發以來,除了傳承傳統文化,開發特色旅游產品外,還堅持本土化生產。眾多特色產品不僅純天然、綠色環保、包裝精美,更富有文化氣息。
休閑娛樂:
在烏鎮西柵,總有那么一個美妙的地方,適合您與伙伴共同徜徉在此?;蛟S是曼妙朦朧的水上夜游,茗香四溢的休閑茶藝;又或者是激情四溢的酒吧狂歡,為健康加油的水療養生;如果正好遇上烏鎮的繽紛節日,更讓您沉醉于江南的獨特魅力。人生不盡是緊張的工作,生活需要多彩的節奏。
烏村:
烏村,位于烏鎮西柵歷史街區北側500米,系緊依京杭大運河而立的傳統村落,總面積450畝。是一個以田園風光為主題,用“休閑度假村落”的方法打造的高端鄉村旅游度假區。 烏村顛覆中國鄉村游的傳統模式,采用一價全包的套餐式體驗,一鍵預訂即可打包吃住行和20多項免費體驗項目,不帶錢包輕松暢游,像個農人采菱、捉蝦、捕魚、下地……做一個自給自足的現代鄉下人。
6. 烏鎮旅游項目策劃
1 、品牌優勢
公司作為國內旅行社行業中首家在 A 股上市的企業,經過多年積累,已形成以“中青旅”品牌為核心,以“遨游”、“耀悅”等為旅行社業務骨干子品牌,以“烏鎮”、“古北水鎮”為景區業務骨干子品牌的多產品品牌體系,品牌價值深入人心。“中青旅”連續 15 年入選世界品牌實驗室(World Brand Lab)發布的中國 500 最具價值品牌,品牌價值突破 240 億元。
“中青旅”品牌作為承載公司文化的主要載體,已深入滲透產品、服務、市場運作的各個環節,為公司旅行社業務贏得廣泛的客源,并逐漸轉化為公司作為旅游綜合運營商的核心競爭力,在公司拓展發展空間和開展策略性投資方面凸顯出卓越的品牌資源優勢。
2 、股東優勢
2018 年,公司控股股東青旅集團 100%國有產權整體劃轉至光大集團,公司成為中國第一家擁有中央大型金融控股集團發展背景的旅游類上市公司,有利于公司持續增強資本實力,獲取更多的中央企業政策支持和對外合作優勢,掌控更加豐富的協同業務資源,對公司快速培育可復制的核心競爭力、實現跨越發展具有重要的推動作用和戰略意義。
3 、經營模式優勢
經過多年市場競爭的洗禮,公司圍繞旅游主業形成多元化布局,以控股型架構打造了旅游服務、整合營銷、景區、酒店等多個專業化平臺,并通過各專業化平臺的運作構建起與各自業務類型相適應的較為成熟的經營模式,在景區投資與建設、會展展覽與旅游目的地營銷、文化創意等領域,打造了差異特色并形成了行業領先優勢地位。同時,公司積極搭建“4 3 2 1”架構,深入探索、挖掘旅游與教育、體育、康養、文化、地產、金融等其他產業融合發展的機會。在“建設成為全球領先的綜合旅游服務商”的戰略目標下,各板塊業務相互促進,協同發展,為公司創造出新的價值增長空間。
4 、持續創新優勢
公司作為國內領先的旅游服務提供商,長期以來秉持的創新發展理念,根據對行業發展的判斷不斷挖掘、培育新興業務和利潤增長點。近年來,公司開始著手培育“旅游 ”新業態;公司整合營銷板塊積極拓展公關、博覽會、體育等相關領域;景區板塊實現對烏鎮模式的成功復制,古北水鎮經營保持穩健發展,濮院項目仍處于建設階段。通過新業務的不斷發掘,公司在激烈市場競爭中始終保持了較強的盈利能力,為公司帶來持續增長動力。
5 、服務質量優勢
公司高度重視質量控制,始終堅持把產品服務質量和旅游體驗作為企業發展的核心,把質量管理作為企業管理工作的核心內容之一。目前,公司已經構建了嚴格的質量管理體系,通過持續提供高質量的產品和服務,贏得了全國旅游服務質量標桿單位、最具誠信旅行社品牌、最佳客戶服務獎、最佳品質旅行社、最佳會獎活動策劃獎、出境游服務品質金獎、最受歡迎國內旅游目的地等一系列品質榮譽,市場美譽度良好。
6 、人才優勢
公司作為國內最早從事專業旅游服務業務的大型企業,管理團隊積累了豐富的行業運營管理經驗,能夠準確把握行業發展趨勢和方向,發現行業新的利潤增長點,提升公司長期持續經營能力。在旅游業務板塊的各個領域,公司均已建立了優秀的運營和執行團隊,具有快速高效的組織管理和創新能力,能夠高效的完成管理團隊提出的戰略發展目標。公司重視企業文化建設,建立了完善的人力資源培訓制度,培養了一支規模大、能力強的服務團隊,能夠滿足公司業務經營和發展的需要,具備明顯的行業優勢。
7. 烏鎮旅游項目的運營
烏鎮城市客廳突出城鎮規劃的專業性、參與性、體驗性和趣味性,突出烏鎮元素和符號,是展示烏鎮歷史人文風貌和互聯網產業發展的窗口,同時也向觀眾展現了烏鎮全力打造“未來新經濟的賦能中心”的勃勃雄心。
空間設計不刻意求新求異,以直墻為主,綴以建筑藝術造型,在擴大展示面積的同時,又富有烏鎮特色。同時縱向擴展空間,加入設計元素和展示區域,使整個展館的藝術表達立體而有質感。
8. 烏鎮旅游項目可行性分析
1、建筑保護——修舊如舊保持舊貌
烏鎮的具體做法可歸納為“遷、拆、修、補、飾”五個字。“遷”,搬遷歷史街區內必須遷移的工廠、大型商場、部分現代民居;“拆”,拆除不協調建筑;“修”,用舊材料和傳統工藝修繕破損的老街、舊屋、河岸、橋梁等;“補”,恢復或補建部分舊建筑,填補空白,連綴成整體;“飾”,各類電線、管道全部地埋鋪設,空調等現代設施全部遮掩。這“五字法”很好地恢復和保持了古鎮的原真風貌,是烏鎮的創意之舉。
2、氛圍營造——保留水鄉風情
烏鎮在旅游線路設計上的策略是采取以線帶面、逐步修復的手段,一條街,一條河,線路合理、連貫、封閉,使游人遠離現代都市氣息,眼中所見的全是久違了的明清小鎮民居。古屋,石橋,靜靜流淌的小河,構筑清麗、閑適、寧靜的氛圍,充分滿足游客探古尋幽的旅游訴求。
3、節事活化——傳統節日和慶典活動
烏鎮不斷完善和充實景區品牌文化內涵,深層次挖掘民間傳統文化,通過節慶活動的舉辦進行節事活化。如以3月8日國際婦女節為契機的古鎮麗人節,綜合當地傳統的瘟元帥會、蠶花會、踏白船、香市等特色民俗的水鄉狂歡節,中國傳統的中秋節、春節等,各種大型慶典活動和小型的民俗體驗活動,全面展示當地的傳統風情。
4、古工藝傳承——展示+參與+商品
古代烏鎮地處兩省、三府、七縣交接處,治安環境十分復雜,所以,明清時在烏鎮特別設立浙直分署和江浙分署,雖是小鎮,但在實質上卻行使著相當于府衙的職能,發展了各種傳統工藝。這些傳統工藝是烏鎮居民智慧的結晶,也是其文化的體現,因此作為非物質文化遺產成為烏鎮旅游開發的重要內容。景區專門開設30余個展館、工場和作坊,如高公生糟坊、徐昌醬院、烏香堂、烏陶坊等,游客置身延續百年傳統的老作坊,親自參與古老的工藝品的制作流程,仿佛自己也已回到那遙遠而古老的年代。
5、古藝術傳揚——各種傳統藝術表演
水上社戲、高桿船、花鼓戲、評書樓、皮影戲、露天老電影等各種傳統藝術展演,傳揚了傳統藝術。書場戲臺等分布于景區的不同節點,游客可以駐足觀看,也可以參與體驗,使游客了解了傳統藝術,也體驗了當地老居民茶余飯后娛樂放松的方式。
6、民風體驗——演藝+體驗的民俗活化
傳統的生活方式和民間傳統的壽俗、禮俗、婚俗、衣俗等,既是傳統文化的凝練,也為人們開啟了對古鎮生活的體驗路徑。打更體驗,拳船表演,堂會表演等,通過演藝、體驗、互動等多種形式展示民間傳統生活方式,讓茅盾筆下的“老通寶家鄉風情”鮮活的展現出來。
7、旅游紀念品——主題商業街區開發
烏鎮的商業模式除了傳統的分布在民宿周邊,通過購物加深游客對于水鎮風情的情感體驗的方式以外,烏鎮最大的特色是導入主題式的商業購物理念,設立了女紅街,引入創意性的以女紅工藝為主的商業。經營中對于店鋪嚴格要求,必須提交可行性方案,經過審批后,方可開業。同時,為了鼓勵店鋪的創意性,設置一定的創意獎勵基金,一方面提高了商業的競爭力,另一方面也控制住了店鋪之間的惡性競爭。
8、民宿客?!毩⒌奈鳀判蓍e區
烏鎮采取分區開發的模式,在東柵依然保留著原住民,進行傳統的觀光旅游,而在西柵則買斷了原住民的民居產權,打造理想中的水鄉,供游客體驗度假和觀光休閑。而西柵休閑民宿開發中,則吸納原住民作為公司工作人員,給予部分的餐飲經營權,使其成為民宿管家,形成特色經營。烏鎮以此方式盤活了民宅的使用價值,即實現了規范化經營,也實現了傳統文化保留,也發揮了原主居民的積極性。
9. 烏鎮旅游項目名稱
烏鎮西柵景區內的高級酒店都含門票的,比如:盛庭行館,望津里酒店,送西柵門票,定宜園酒店,送東柵門票,送西柵門票,如果預訂烏村套餐,都是含烏村門票,西柵門票,觀光車,特色小吃,住宿,美食盛宴。休閑體驗項目,續住第二晚還可以享受九折優惠。
10. 烏鎮旅游項目開發背景
大約在7000年前,烏鎮的先民就在這一帶繁衍生息了。那一時期,屬于新石器時代的馬家浜文化。
春秋時期,烏鎮是吳越邊境,吳國在此駐兵以防備越國,史稱烏戍。
秦時,烏鎮屬會稽郡,以車溪(即今市河)為界,西為烏墩,屬烏程縣,東為青墩,屬由拳縣,烏鎮分而治之。其后,烏鎮或屬浙江的湖州、嘉興管轄,或屬江蘇的蘇州治理。
唐時,烏鎮隸屬蘇州府。后梁,隸屬不變,為吳越國地。后晉天福五年(940),置秀州,青墩遂屬嘉興縣隸秀州。
宋淳化三年(992),烏鎮屬烏程隸湖州。熙寧十年(1077),析嘉興縣西境的梧桐、永新、清風等5個鄉歸崇德縣,青鎮在清風鄉,屬崇德隸秀州。元豐初年,有分烏墩鎮、青墩鎮的記載,后為避光宗諱,改稱烏鎮、青鎮。嘉定年間,升嘉興為軍,青鎮遂屬崇德隸嘉興軍。寶慶二年(1226),改湖州為安吉,烏鎮為安吉州烏程縣地。宋代,鎮地設監鎮官,管火禁和酒稅,并招軍習武,以御盜寇。
元至元十四年(1277),烏鎮為湖州路烏程縣地,青鎮為嘉興路崇德縣地。鎮地設都巡檢。
明宣德五年(1430),析崇德縣的募化、千金、保寧、清風、永興和梧桐六鄉置桐鄉縣,青鎮屬之,隸嘉興府;烏鎮仍屬烏程隸湖州府。這一隸屬關系至清未變。
由于烏鎮是兩省、三府、七縣交接處,治安環境十分復雜,所以,明清時在烏鎮特別設立浙直分署和江浙分署,以一小鎮而行使相當于府衙的職能。
民國元年(1912),烏、青兩鎮依舊分治。1950年5月,烏、青兩鎮終于合并,稱烏鎮,屬桐鄉縣,隸嘉興。
1991年,烏鎮古鎮命名為省級歷史文化名城。
1999年3月,桐鄉市人民政府下發了桐政發1999(26)號文件,成立了烏鎮古鎮保護與旅游開發管理委員會。
2001年,烏鎮古鎮列名聯合國世界文化遺產預備清單。
2002年,烏鎮古鎮通過ISO9001和ISO14001國際質量環境管理體系雙認證,被評定國家AAAA級景區。
2010年4月9日,烏鎮景區被正式授予中國AAAAA級景區榮譽。
2014年,烏鎮被定為世界互聯網大會永久會址。
11. 烏鎮旅游項目背景
從看古鎮,轉型為度假型古鎮,從度假型古鎮到文化型古鎮,不僅看老房子,看過去發生的一切,還要看今天住在這個古鎮里的人,未來古鎮要往哪里走。
中國的古鎮面臨著一個很大的問題是同質化的問題,千鎮一面,很多有標志性的東西,比如每個鎮都掛紅燈籠,旅游紀念品雷同,甚至發展成了符號化的東西。
我覺得烏鎮現在孜孜不倦的追求的東西,是做文化的內核。對一個景區來說,這個內核很有可能在未來的發展中,是一個文化競爭的高地,構建了一個文化競爭的壁壘。烏鎮以前有句口號:一樣的古鎮,不一樣的烏鎮。小橋流水都一樣,不一樣在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