萬圣節是西方的傳統節日,又叫諸圣節,在每年的11月1日,就像圣誕節的前一夜平安夜是最熱鬧的時刻,萬圣節前夜10月31日是這個節日最熱鬧的時刻。在中文里,常常把萬圣節前夜(Halloween)訛譯為萬圣節(All Saint‘ Day)。為慶祝萬圣節的來臨,小孩會裝扮成各種可愛的鬼怪向逐家逐戶地敲門,要求獲得糖果,否則就會搗蛋。而同時傳說這一晚,各種鬼怪也會裝扮成小孩混入群眾之中一起慶祝萬圣節的來臨,而人類為了讓鬼怪更融洽才裝扮成各種鬼怪。兩千多年前,歐洲的基督教會把11月1日定為“天下圣徒之日”(All Hallows' Day)?!癏allow”即圣徒之意。傳說自公元前五百年,居住在愛爾蘭、蘇格蘭等地的凱爾特人(Celts)把這節日往前移了一天,即10月31日。他們認為該日是夏天正式結束的日子,也就是新年伊始,嚴酷的冬天開始的一天。那時人們相信,故人的亡魂會在這一天回到故居地在活人身上找尋生靈,借此再生,而且這是人在死后能獲得再生的唯一希望。而活人則懼怕死人的魂靈來奪生,于是人們就在這一天熄掉爐火、燭光,讓死人的魂靈無法找到活人,又把自己打扮成妖魔鬼怪把死人的魂靈嚇走。之后,他們又會把火種、燭光重新燃起,開始新的一年的生活。而西方的萬圣節被中國人越來越多關注的是因為萬圣節的服飾和南瓜燈,這個節日也被學校作為學生活動或者家庭的親子活動甚至很多商家作都抓住這樣的機會進行相關產品的銷售!萬圣節之所以越來越盛行是因為其夸張的服飾和創意同時滿足了喜歡有點惡作劇和生活情趣的人的嗜好,而萬圣節服裝的起源也是惡作劇,也是有著一種社會型互動以及社交形式的意義。大人帶孩子出門,一般大人駕車停在路邊,小孩說:不給糖就搗蛋(Trick or treat)。但是大人只允許孩子給有節日布置想歡度萬圣節并點燈的人家,否則不許打擾!從這一點上看出西方人在過節的時候還是有分寸感的,不管是愚人節還是萬圣節都只是開一些合理范圍內的玩笑和比較小的惡作劇。南瓜燈也是萬圣節里面很重要的裝飾道具,在古老的愛爾蘭傳說里,這根小蠟燭是在一根挖空的蘿卜里放著,稱作“Jack Lanterns”,為了紀念一個很愛玩惡作劇的醉漢Jack。而古老的蘿卜燈演變到今天,則是南瓜做的Jack-O-Lantern了。據說愛爾蘭人到了美國不久,即發現南瓜不論從來源和雕刻來說都比蘿卜更勝一籌,于是南瓜就成了萬圣節的寵兒。很多人在不斷探尋著萬圣節的意義,只是越來越多人把這個西方傳統節日更多了一些娛樂和捉弄人的氣氛,加上商家覺得商業價值巨大,越來越夸大了娛樂的效果。中西方有很多相近的節日,比如和萬圣節比較相近的節日就是中元節。中國傳統的七月十五是中元節,俗稱鬼節,七月半!,也稱施孤、鬼節、齋孤或地官節,為每年農歷七月十四/十五日,與上元節、下元節合稱“三元”。民間有祭祖、祀亡魂、放河燈、焚紙錠的習俗。中元節與除夕、清明節、重陽節三節是中國傳統的祭祖大節。中元節屬于非物質文化遺產,是追懷先人的一種文化傳統。是流行于漢字文化圈諸國、以及海外華人地區的傳統文化節日。與西方的萬圣節相仿,在鬼節這段時間里連許多匪徒都忌諱許多事情,就是為了避免遇到晦氣破壞一年或者來年的運勢??梢娂词乖诿耖g信仰中都知道,精靈鬼怪之事最好敬而遠之。但是和西方萬圣節已經慢慢變成一個狂歡、刺激、放任的節日,以及在商業利益誘因的推波助瀾之下,把萬圣節哄抬成除了圣誕節與感恩節之外的第三大節期,每年此時在夜色的掩護下迷惑了世人,隨著死亡之舞的節拍膜拜恐懼與死亡。不管怎樣,了解不同國家的節日都是對于彼此文化的一種交流和滲透,需要抱持一種包容和尊重的心態。而這樣的節日之所以可以流傳甚至很多節日的習俗傳承至今一定是因為這些節日在一定程度上滿足了人們的情感需求或者信仰的寄托!只是希望在一定的規范和約束之下我們可以更多的了解節日的內涵以及節日的意義,在我們迎接這樣節日的同時,可以花多一點時間了解哪怕一點點關于它的故事,起源,來由,以及大家喜歡這樣的節日的原因!這樣可以通過這些不同的節日更加深國際間文化的交流以及人與人之間的溝通,真正拉近中西方之間的距離!Nothing is impossible,if it is impossible,make it possible!(沒有什么不可能,如果它不可能,讓它成為可能) (校訓之一)花若盛開,蝴蝶自來!人若精彩,天自安排!(If you flowers,butterflies come;If you are wonderful,day arrangements!)(校訓之二)新時代 新教育!敢問路在何方?路在腳下!世上本沒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路漫漫其修遠兮!一帶(代)一路(鹿),一路(鹿)有你,苦一點也愿意!代(帶)代(帶)相傳!用母親的愛做教育,用父親的心做教育!用心做教育!為自己!更為下一代珍藏!新(心)時代 新(心)教育 王凱莉國際教育(Kelly Wang International Education)特此聲明:此文章為王凱莉國際教育(KWIE)的原創,轉載請注明出處謝謝!
- 特別關注
-
維吾爾族與漢族的習俗區別?
4 2
關于東盟十國的各種信息?
164 0
東盟十國的歷史文化與中華文化的淵源
139 0
形容東南亞風景的句子
128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