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丹徒寶堰鎮歷史
鎮江到寶堰可從南門汽車站或運河路汽車站坐車,大概一個小時不到的車程。南京到寶堰直達車有兩班,一班是11點50中央門車站,另一班是瑞金路停車場大概下午兩點左右,到寶堰大概兩個小時左右。
2. 丹徒區寶堰鎮政府
3211211開頭的身份證是江蘇省鎮江市丹徒區。
丹徒區,隸屬江蘇省鎮江市。位于江蘇省西南部,東、北分別與揚中、揚州、儀征隔江相望,東南鄰丹陽,南連金壇,西接句容。面積617.08平方千米。區人民政府駐谷陽鎮。
根據第七次人口普查數據,截至2020年11月1日零時,丹徒區常住人口常住人口為347264人。
地勢西南高,東北低,南延茅山余脈,中為寧鎮山脈,崗巒起伏;東、北沿圩區坦蕩,地貌大致可分為低山丘陵、河流階地、丘間谷地和沖積平原四大類型。
2018年10月,入選“2018年度全國新型城鎮化質量百強區”。2018年11月,入選工業百強區。
2020年,丹徒區全年實現地區生產總值414.03億元。
3. 丹徒寶埝特色
鎮江市丹徒區寶埝大酒店有限公司,辦公室地址位于全國聞名的江南漁米之鄉鎮江,鎮江 鎮江市丹徒新城金谷東路68號,我酒店主要提供餐飲服務(限《食品經營許可證》載明的主體業態和經營項目);卷煙零售(按煙草專賣(零售)許可證《煙草經營許可證(個體)》核準范圍經營);日用品百貨的零售;住宿服務。(依法須經批準的項目,經相關部門批準后方可開展經營活動),
4. 丹徒新區到寶堰多少公里
“爆炸瓜”是指在2011年5月我國江蘇一些地方出現西瓜炸裂的現象。5月8日開始,鎮江市丹徒區寶堰鎮已結滿瓜藤的大小西瓜,還沒有成熟就一個個“瘋狂”地炸裂開來。爆炸瓜的出現與西瓜種植的品種、天氣因素、膨大劑使用時期不當等原因有關。
5. 丹徒區寶堰古鎮
駕車路線:全程約46.1公里起點:前隍村1.從起點向正西方向出發,沿前隍路行駛810米,左轉進入鎮容線2.沿鎮容線行駛80米,左轉進入延茅路3.沿延茅路行駛13.9公里,左前方轉彎進入丹延路4.沿丹延路行駛6.1公里,右后方轉彎進入G3125.沿G312行駛23.4公里,右轉6.行駛950米,右轉進入大寨路7.沿大寨路行駛410米,到達終點(在道路右側)終點:后亭村
6. 丹徒區寶堰鎮地圖
埤城方言在丹陽方言詞典,丹陽縣志,史皓元石汝杰顧黔編著的江淮官話與吳語邊界的方言地理學研究(簡稱史書)三書中均有提到。其中丹陽方言詞典和丹陽縣志均將埤城、后巷列為獨立的一小片,對其特征加以簡略的描述,然而兩書所描述的內容幾乎是
完全不一致
的。史書在丹徒丹陽進行了田野調查(在埤城選取了白龍寺、東巨、樓下、堯巷、鎮南五個點),最終繪制的丹徒、丹陽境內的一些同言線。史書調查的結果和丹陽方言詞典、丹陽縣志兩書記載的內部差異,以及丹徒縣志對鎮江東鄉話、南鄉話的描述也不盡相同
。相比之下史書的可信度更高,但也難以確認其調查結果是否百分之百準確,因為在江淮官話和吳語交界之處的方言內部差異十分巨大。以下通過樓主給的信息以及史書調查結果來進行簡單的分析。
聲母部分
1. 古全濁聲母平聲字今讀。
史書調查的結果顯示埤城五個點「茶」字除白龍寺讀送氣清音/ts?/外,均讀不送氣清音/ts/母。丹陽方言詞典認為埤城多讀為不送氣清音,丹陽縣志認為埤城多讀為送氣清音。
古全濁聲母平聲字在典型的江淮官話中今讀為送氣清音,在典型的吳語中今讀濁音,在過渡帶通常讀不送氣清音。
2. 見系二等字今讀。
題主描述的「江」讀「剛」顯然非吳語特征。江淮官話也有豐富的見系二等字讀洪音的白讀。
3. 微母字今讀。
題主描述了「蚊」讀「門」,這是比較典型的非官話特征。并不清楚此特征的北界在什么地方,至少鎮江東鄉的姚橋話也是如此。
4. 日母字今讀。
古日母字在典型的江淮官話中今讀為非鼻音聲母,在典型的吳語中今讀鼻音聲母,在過渡帶可以看到從/z-/到/i-/到/ni-/的變化,并且不同字的同言線并不一致?!杠洝棺肿x鼻音vs零聲母的同言線就要比「人」字讀鼻音vs零聲母的同言線偏北。
「肉」字題主是讀零聲母的。
日母止攝的「兒」字,在過渡地帶大多是用一個非卷舌韻母來近似普通話的er音,即便如丹陽城區,「兒」也不讀鼻音而是讀自成音節的/z?/的。
韻母部分
1. 麻韻高化。
在過渡地帶麻韻二等字的確是有后高化的白讀,比如題主提到的「家」讀「估」。章組的麻韻三等字在過渡地帶靠近典型江淮官話的區域也有后高化的讀法,但是附近的典型吳語以及過渡地帶可以劃為吳語的部分不高化。比如鎮江東鄉「車」讀/t??yo/等而老派常州話甚至丹陽城區話讀/ts?a/。
史書記載的五個點除了白龍寺「茶」讀/ts?a/「車」讀/ts??/外,其余四點兩字韻母都后高化。
一般認為麻韻后高化是吳語特征,但是宣吳不高化,而韻母鏈移的南通話卻高化了。況且從音類分合角度看,有可能過渡地帶的麻韻高化發生于平翹合流之后,而常州的麻韻高化發生于平翹合流之前。過渡地帶的平翹合流和麻韻高化兩個音變,至少有一個是和常州不同步的。
2. 覃談分韻。
樓主提到「南」讀如「孥」。這個嘛,江淮官話通泰片、洪巢黃孝爭議的桐城樅陽覃談也是分韻的。不論江淮官話里的覃談分韻成因為何,這一特征可能不適宜成為區分吳語和官話的標準,因為過渡地帶統統都是分的。
3. 咍泰分韻。
史書在丹徒丹陽調查了「蔡」、「菜」兩字的讀音,并繪制了方言地圖,但是并沒有放入章后的同言線中。從圖上看埤城這兩個字是不分的,不過也未必可以得出埤城咍泰不分的結論。比如丹徒南鄉的寶堰圖中也是不分的,但是丹徒縣志中寶堰音系看上去還是可能分咍泰的。
個人覺得咍泰分韻是一個比較好的標準,不過吳語里也有靖江江陰這種不分的。
4. 梗二白讀。
過渡地帶包括丹陽城區全軍覆沒。
聲調部分
過渡地帶聲調都非常亂,每個點的調類歸并、調值可能都和鄰近點不一樣。丹陽方言詞典、丹陽縣志描述的情況屬于以偏概全。
比較常見的特征有次濁平歸陰平,次濁上歸陽平,清去歸陽平等。過渡區入聲一般是不分陰陽的,不過也散落著各種分的點。像全濁聲母陽調平上去的分混,過渡區五種組合方式都存在。個人覺得如果全濁上不變去的話應該可以劃作非官話。不過埤城似乎全濁上和濁去同調。
值得注意的是陰平低降的同言線相當靠東南,不知道是否是樓主認為的「他們盡力地模仿普通話時,發出的腔調類似揚州、南京的江淮官話讀音」的原因。
詞匯部分
史書記載了四個詞匯的讀法,否定詞,站,尋找,臉。除了「尋找」一詞埤城五個點有四個用「尋」以外,別的詞匯都用的是和主流江淮官話一致的。
結論
史書在章后給了同言線束帶的圖。咍泰分韻的北界大概在5、6和7之間。古全濁聲母平聲字今有較多讀不送氣清音白讀的北界在1-4以西北。
如果以滿足個別微母、日母字讀鼻音為標準,則同言線大略在1-4附近。
如果要求較多微母、日母字讀鼻音,咍泰分韻,有吳語特征詞(否定詞用「弗」,站說「立」或「徛」,臉說「面」等等),則同言線大略在5-7附近。
7. 丹徒寶堰古鎮景點
句容位于江蘇省鎮江市,是鎮江下面的一個縣級市。其中最著名的當屬茅山鎮了,茅山即是道教圣地,又是風景名勝區。然后還有千華古鎮,寶華古鎮其中有寶華山森林公園,其他古鎮還有上奉鎮,邊城鎮,葛村鎮,寶堰鎮。每個地方都有各自的特色。且風景秀麗
8. 丹徒區寶堰
寶堰是隸屬于鎮江市丹徒區的一個古鎮,位于丹徒區的最南端。作為一個歷史文化名鎮,寶堰鎮保留了很多古跡,飲食文化也很豐富,地方特產很多。有肉圓子、干拌面、米酒、干切牛肉、紅燒甲魚等等,據說老街上萬源醬園的香干最具特色,寶堰香干選料講究,做工嚴格,豆香濃郁,價廉物美,歷來暢銷于蘇錫常鎮寧一帶。
9. 丹徒寶堰老街
截止2018年,6個鎮(高橋鎮、辛豐鎮、谷陽鎮、上黨鎮、寶堰鎮、世業鎮)。丹徒是中國江蘇省鎮江市的一個市轄區,從東、南和西三面圍繞鎮江市區。長江內的兩個島(世業洲和江心洲)和江北的高橋鎮也屬于丹徒區。丹徒區東鄰鎮江大港新區,西接句容,南連丹陽,北隔長江與揚州相望,整個區域呈火炬狀。丹徒區從2013年開始,成為了鎮江新的大學城(長山大學城)和汽車城(北京汽車集團華東生產基地)。丹徒目前的政治、文化、商業、經濟發展的中心都在丹徒新城(行政上屬于宜城街道,原來屬于谷陽鎮區域)。擴展資料部分鎮介紹:
1、辛豐鎮辛豐鎮,是江蘇省重點鎮,隸屬于江蘇省鎮江市,位于鎮江市丹徒區東南部,東臨鎮江新區丁崗鎮,南與丹陽市經濟開發區接壤,西與谷陽鎮相鄰,北與京口區諫壁鎮相連。2005年末鎮區總面積74.9平方公里,轄15個行政村和1個社區。
2、谷陽鎮谷陽鎮(即原西麓鄉和三山鄉合并)位于鎮江市區以南丹徒區境內。鎮域面積81.89平方公里,人口5萬余人,是鎮江市機械、裝備、電子等工業發達鄉鎮,同時也是丹徒區發展最好的鄉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