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烏鎮的來源
烏鎮戲劇節(Wuzhen Theatre Festival)是由陳向宏、黃磊、賴聲川、孟京輝共同發起,文化烏鎮股份有限公司主辦的旨在加強國際戲劇交流,發展和繁榮國內戲劇文化的系列活動。
戲劇節以繁榮戲劇事業,培養戲劇創作人才,提升戲劇作品的藝術水準,拓展戲劇市場為目的,包含特邀劇目、青年競演、古鎮嘉年華、小鎮對話(論壇、峰會、工作坊、朗讀會、展覽)等單元。
中文名稱
烏鎮戲劇節
外文名稱
Wuzhen Theatre Festival
節日活動
特邀劇目、青年競演、小鎮對話、古鎮嘉年華
節日時間
每年十月中下旬(第一屆除外)
設定地點
浙江省嘉興市桐鄉烏鎮
設立機構
文化烏鎮股份有限公司
設定時間
2013年5月9日
發起人
陳向宏、黃磊、賴聲川、孟京輝
主席
陳向宏
2. 烏鎮是怎么形成的
烏鎮地處浙江省桐鄉市北端,曾名“烏墩”"青墩”,具有6000多年的悠久歷史,是 典型的江南水鄉古鎮,素有“魚米之鄉,絲綢之府”之稱。烏鎮以河成街,街橋相連,依 河筑屋,水鎮一體,組織起橋梁、水閣、石板巷、茅盾故居等獨具江南韻味的建筑因素, 體現了中國古典民居“以和為美”的人文思想。
橋在江南水鄉古鎮中是不可或缺的,而烏鎮歷史上的橋梁最多時有120多座,真正是“百 步一橋”,保存至今的有30多座,如通濟橋、仁濟橋、永安橋等。這些橋最早建于南宋,大多 始建或重建于明清,有些橋還題有橋聯,具有濃厚的歷史文化氣息。
茅盾故居位于烏鎮市河東側的觀前街17號,是一幢面寬4間、前后2進、中隔狹長 小天井的兩層木構架樓房。 此住宅約建于19世紀中葉,總面積約450平方米,分東西兩個單元,是茅盾的曾祖父分兩次購買而得的。其中東單元的2間2進先買,稱作“老屋”; 西單元的2間2進后購,稱作"新屋"。新屋、老屋的結構相同,風貌一致,中間僅隔一墻, 樓上樓下均設門連通,渾然一體。老屋第一進樓下東面一間為過道,是全家出入的大門, 而西邊則是茅盾曾經讀書的家塾,用板壁與過道相隔,臨街開了3個吊窗,白天可將上半 截木板吊起,用以采光。故居內部的布置簡單,卻散發著沈家世代書香的靜雅之氣。
3. 烏鎮來源小區
熏豆茶的確就是以熏豆為主料制成的茶,除了熏豆外,還要加入橘皮、芝麻、綠茶、胡蘿卜干、豆腐干、青橄欖等等,所加入的輔料各有不同,可以根據自己的喜好增減,這種茶水的吃法與明代小說里常出現的泡茶有異曲同工之妙。在浙江的杭州、嘉興和蘇州一代仍然流傳著這種吃
關于熏豆茶的由來,還有一個傳說。據說與大禹同時代還有一個叫做防風氏的人,他在浙江一帶治水,老百姓用橘皮和野芝麻泡茶來為他驅散濕寒,還獻上當地的烘青豆。防風氏性急,將豆子倒入茶里一塊吃下,從此熏豆茶的吃法就這樣流傳下來了,成為了吃茶的一種傳統。
4. 烏鎮的來源和歷史
藍印花布 俗稱“石灰拷花布”、“拷花藍布”,是我國傳統的民間工藝精品,用棉線紡織、黃豆粉刮漿、藍草汁印花,純粹手工、環保。主要產品有成衣、三角頭巾、茶杯墊 、折扇、桌布、門簾、雨傘、手機袋、錢包、背包、各式象形掛件等,具有鮮明的民間和民族特色?!?/p>
木雕竹刻 烏鎮的手工藝十分發達,從日常竹木用品到工藝品,無不體現烏鎮人的聰慧靈巧。一件件精美的木雕、根雕、竹刻,渾然天成,樸素卻又別具匠心?!?/p>
烏錦 烏鎮絲綢著名老字號益大絲號的創始人沈永昌有一兒子名沈學文,他繼承父業后,為擺脫傳統木機綿綢在市場上滯銷的窘境,經多方考察后決定以織錦產品代替傳統產品。1923年,他親自選拔十余位學徒分赴杭州、蘇州、南京等地學習織錦技術。經幾年辛苦,反復試制,終于裝造出有近二千個部件、一百多道工序的織錦花樓機?! ?/p>
大花樓機從繪制意匠圖至織出成品,需耗時百天有余??椩旃に嚇O為繁復,一天僅能織5—6厘米,可謂“寸錦寸金”。烏錦系精選最優等天然蠶絲為原料織成,有的產品還輔以純金線織造??棾傻腻\緞質地堅實、雍容華貴,當地人稱這種吸收了中國著名織錦工藝,融合了本地傳統特色的提花絲織錦緞為“烏錦”。
絲棉 烏鎮是蠶桑之鄉、絲綢之府的中心地帶,所出產的絲綿質地堅柔,無塊、無筋、無雜質,色澤潔白,勻薄如紙。當地人稱絲綿為“大環綿”或“手綿”,它的輕薄、保暖、透氣是現代“太空棉”所絕不能比擬的?!?/p>
布鞋 在中國人原生態的生活中,布鞋是不可或缺的。烏鎮布鞋手工精湛,用料實在,買上一雙舒適、通氣的千層底布鞋,用中國的節奏,穿越江南水鄉?!?/p>
篦梳 烏鎮竹、木、羊角、牛角等物產豐富,經選料、開模、整型、刨光等一套工藝,形狀各異、功能不同的篦梳便在匠人手中成形,貴在天然,兼有保健功效。 湖筆 烏鎮歷史上隸屬湖州府,所以湖筆的制作工藝在這里十分盛行,湖筆采用山羊、黃鼠狼、山兔等獸毛為原料,經過七十多道手工制作而成,具有尖、齊、圓、健四大特色,書寫繪畫得心應手?! 〖t燒羊肉 烏鎮的紅燒羊肉選料十分講究,一定要以當年的“花窠羊”即青年湖羊為原料,這種羊肉肉嫩脂肪少,皮細潔多膏,是烏鎮冬令不可少的進補菜,民間有“一冬羊肉,賽過幾斤人參”的說法?!?/p>
白水魚 烏鎮水域的野生魚類,生長在無污染的河流中,其肉嫩味美,屬稀有淡水珍品。無論清蒸、紅燒,都是難得美味?! ⊥┼l橘李 檇李是古今稀有的珍果,也是桐鄉一帶的傳統名果,其盛名傳于天下,身價百倍。原因是檇李果大色艷,核小肉厚,漿液甘美,風味獨特,營養豐富,為群李之冠,成熟之后可一吮而盡。古時檇李是獻給帝王的“貢品”珍果,歷代文人逸士亦為之傾倒,留下許多美麗的傳說和詩篇?! ∈止めu 中國是醬油生產起源最早的國家,距今已經有二千多年歷史,均以天然發酵、釀制。清咸豐九年(1859年),鎮人陶敘昌創立了以自己名字為號的敘昌醬園,此為烏鎮有歷史記載以來的最早的醬園。一百多年來,敘昌醬園產品的風格與品質始終如一?!?/p>
敘昌醬園前店后坊,自產自銷。主要產品有陶敘昌牌豆瓣醬、醬油、醬菜等。醬品采用優質黃豆、蠶豆、小麥等原料,利用竹匾制曲,經過長達半年的自然曬露、發酵,手工精制,古法釀制,不含人工香精、色素、防腐劑,醬香濃郁,天然風味?! ∪拙啤 ∪拙剖菫蹑側说拿谰?,天然原料純手工釀成。何謂三白酒?《烏青鎮志》上說:“以白米、白面、白水成之,故有是名”。此酒醇厚清純、香甜可口,男女老少皆宜飲用。以其香氣濃郁、酒味醇厚、入口綿甜、回味爽凈、余香不絕而名聲遠揚。幾百年來風靡江南,經久不衰。三白酒除了55℃的三白酒外,還生產12℃的白糯米酒以及4℃的甜白酒?!?/p>
姑嫂餅 烏鎮姑嫂餅是桐鄉烏鎮的傳統名點?! 稙跚噫傊尽酚涊d,距今已有100多年的歷史。民間傳說它是因姑嫂二人斗氣而成,故名。姑嫂餅的形狀酷似棋子餅,比棋子餅略大。所有配料跟糖相仿,也是面粉、白糖、芝麻、豬油等,但其味比酥糖果可口,具有油而不膩、酥而不散、既香又糯、甜中帶咸的特點 。
據說在一百多年前,烏鎮方家名叫“方天順”的夫妻茶食店,祖上學得一手制作酥糖的好手藝。因其配方獨特,制作精心,味道出奇的好,深受鄉民的喜愛。為了保持獨家經營,方家制定了關鍵技術傳媳不傳女的家規。因為女兒遲早要嫁人,祖傳秘方不就讓人學去了。
也不知傳到了第幾代,這方家生有一男一女,兒子已討了媳婦,女兒尚未出嫁。那方某當然是繼承祖訓,不肯將技藝傳給女兒。日子久了,那姑娘不免會產生嫉恨。
有一日嫂嫂配好了料,有事暫時離開了盛放作料的粉缸。在旁作下手的姑娘順手將一包鹽抖進了缸內,并且攪拌了下,指望著第二看嫂嫂的尷尬?! 〉诙煲涣?,全家人照常早起開張。顧客買去一嘗后,大贊“椒鹽的味道好極了!”消息傳到方某的耳朵里,一時間也丈二和尚——摸不著頭腦。細細查找原因,也一無所知。當晚方某夫婦自己操作,精心制作了第二天的酥糖?! ?/p>
不料這一日竟有不少人來買椒鹽酥糖,倒將方某弄得啼笑非??墒亲隽艘惠呑幼铀痔?,卻無法做出像昨日的買椒鹽酥糖。那姑娘見“弄拙成巧”,本來提起的心,放了下來。晚飯一過,撲通一聲跪倒在父母面前,說出了事情的真相,請求父母兄嫂原諒。方某聽了不但不加責怪,反而大喜,連忙扶起女兒,一家人計議開了。他們不但改進了配方,而且用模子定形,給新產品取了個意味深長的名字——姑嫂餅。次日應市,舉鎮轟動?! ?/p>
熏豆茶 又稱烘豆茶,主要原料是薰豆,輔料有桂花、炒芝麻、橙皮、蘿卜絲、蘇子、炒柏子等,故烏鎮人有“吃茶”一說。薰豆茶香氣馥郁,是富有滋補功能的待客上品?!?/p>
三珍醬雞 選用本地農民當年放養的土種雌雞作原料。整只原汁浸燒,三次出湯;再放入上等醬油、黃酒、白糖和香料等佐料燜燒;出鍋后又得涂上一層麻油,外觀醬紅油亮,入口脆嫩鮮美,后味無盡,現已有方便攜帶的真空包裝產品?!?/p>
生鐵鍋 1866年,鐵匠沈濟在烏鎮開設冶坊,是為烏鎮冶業的開端,也是浙西唯一的一家冶坊。沈家精湛的冶煉技術一直保留至今。今天的亦昌冶坊中,工匠們依然在使用傳統的冶煉澆鑄工藝制作鐵器,只是昔日的煤炭旺火改成了電爐熔鐵,風箱扇火也換成了鼓風機助燃,但選料仍然是優質的純生鐵,制作工藝也一如祖輩的繁復精致。 純生鐵鍋雖然比現在的鋁鍋、不銹鋼鍋較為笨重,但它富含易被人體吸收的鐵元素、能減少蔬菜烹飪中維生素損失的特點卻一直受到推崇,世界衛生組織的專家也大力提倡使用傳統的中國式鐵鍋。烏鎮人更是固執地認為生鐵鍋炒的菜特別香、煮的肉也更入味。
杭白菊 杭白菊其實并不產于杭州。1999年5月被國家農業部命名為“中國杭白菊之鄉”的桐鄉市,杭白菊的產量占全國總產量的90%以上,是杭白菊的中國原產地,享有“杭白貢菊與龍井名茶”并提的榮耀。杭白菊又稱甘菊,是我國傳統的栽培藥用植物,是浙江省八大名藥材“浙八味”之一。烏鎮白菊花瓣潔白如玉,花蕊金黃,朵大肉厚,香濃而幽雅,味甘而醇郁?!?/p>
經現代醫藥理證明:杭白菊具有止痢、消炎、明目、降壓、降脂、強身的作用,用作泡茶,是清涼解渴的好飲料;用作沐浴,則潤滑肌膚,消痱止癢。近年來,杭白菊的制作已由灶蒸日曬發展為微波干燥,真空包裝,品質尤佳。
烏鎮臭豆干 臭豆干全國都有,但烏鎮的臭豆干卻別具風味。它是用上好的豆干泡制20多個小時而成,而且絕不用化學制劑,只用傳統老鹵泡制,所以沒有異味,香得純正。傳統老鹵得來非易,有的店家的老鹵已用了數年,每年都添加菜梗、筍根,為防止變質,還不時用燒得通紅的鐵鉗放入鹵中殺菌?!?/p>
將臭豆干在菜油中油炸,串在竹簽上,抹上豆瓣辣醬,便是讓人難以釋口的美味。現在也有飯莊把臭豆干清蒸的,還美其名為“千里飄香”,其實,喜歡臭豆干的食客是根本不顧忌用什么名稱的,只要臭得徹底,臭得純粹?!?/p>
烏鎮定勝糕 定勝糕的由來也有一個傳說,據說是古時烏鎮人民為迎接打仗得勝回來的將士而特制的一種點心,定勝糕的顏色緋紅,就象征著戰爭的凱旋。后來,因為烏鎮自古以讀書為榮,古時讀書人考狀元,親朋好友便都要做幾籠香甜柔軟的定勝糕送行,表達金榜題名的良好祝愿?! 《▌俑獾男螤顬楹苫?,外層是精制的香米和糯米粉,米粉細而均勻,里面是豆沙餡,中間混有少量白糖和桂花,味道香糯可口,甜而不膩。
5. 烏鎮來自哪里
烏鎮戲劇很有特色。
在烏鎮鄉間,一直流行著花鼓戲,又名挑香擔、花果戲,屬灘簧小戲。明末清初由外地傳入。因其題材來源于農村生活,劇情簡潔明快,曲調活潑流暢,唱腔委婉,表演生動,且用方言演唱,具有濃郁的地方特色。
烏鎮花鼓戲使用的樂器有二胡、板胡、月琴、三弦、鼓板等,主奏樂器是圓筒子的蟒蛇皮二胡。傳統劇目有《還披風》《庵堂相會》《賣草囤》《秋香送茶》《紅玉》《烏鎮北柵頭》《陸雅臣賣妻》《尼姑庵里賣草藥》《磨豆腐》等,大多根據當地居民津津樂道的傳聞舊事改編。1999年,花鼓戲被挖掘恢復。烏鎮旅游開發后,烏鎮修真觀戲臺每天都有花鼓戲演出,上午9點至下午4點30分,每隔半小時一場。
清末民初,評彈在烏鎮非常流行。烏鎮晚清秀才徐期百將“楊葛冤案”始末編成《楊乃武與小白菜》(為此案作出貢獻的翰林夏同善的外婆家是烏鎮蕭家廳),評彈腳本上了書壇。烏鎮旅游開發后,西柵梨園客棧書場每天下午和晚上均有評彈表演。
6. 關于烏鎮古鎮的來由
據烏鎮近郊的譚家灣古文化遺址考證表明,大約在7000年前,烏鎮的先民就在這一帶繁衍生息了。那一時期,屬于新石器時代的馬家浜文化。
春秋時期,烏鎮是吳越邊境,吳國在此駐兵以防備越國,史稱"烏戍"。
秦時,烏鎮屬會稽郡,以車溪(即今市河)為界,西為烏墩,屬烏程縣,東為青墩,屬由拳縣,烏鎮分而治之。其后,烏鎮或屬浙江的湖州、嘉興管轄,或屬江蘇的蘇州治理。
唐時,烏鎮隸屬蘇州府。后梁,隸屬不變,為吳越國地。后晉天福五年(940),置秀州,青墩遂屬嘉興縣隸秀州。
宋淳化三年(992),烏鎮屬烏程隸湖州。熙寧十年(1077),析嘉興縣西境的梧桐、永新、清風等5個鄉歸崇德縣,青鎮在清風鄉,屬崇德隸秀州。元豐初年,有分烏墩鎮、青墩鎮的記載,后為避光宗諱,改稱烏鎮、青鎮。嘉定年間,升嘉興為軍,青鎮遂屬崇德隸嘉興軍。寶慶二年(1226),改湖州為安吉,烏鎮為安吉州烏程縣地。宋代,鎮地設監鎮官,管火禁和酒稅,并招軍習武,以御盜寇。
元至元十四年(1277),烏鎮為湖州路烏程縣地,青鎮為嘉興路崇德縣地。鎮地設都巡檢。
明宣德五年(1430),析崇德縣的募化、千金、保寧、清風、永興和梧桐六鄉置桐鄉縣,青鎮屬之,隸嘉興府;烏鎮仍屬烏程隸湖州府。這一隸屬關系至清未變。
由于烏鎮是兩省、三府、七縣交接處,治安環境十分復雜,所以,明清時在烏鎮特別設立浙直分署和江浙分署,以一小鎮而行使相當于府衙的職能。
民國元年(1912),烏、青兩鎮依舊分治。1950年5月,烏、青兩鎮終于合并,稱烏鎮,屬桐鄉縣,隸嘉興,直到今天。
7. 烏鎮得名原因
烏鎮完整地保存著原有晚清和民國時期水鄉古鎮的風貌和格局。 烏鎮位于浙江省桐鄉市北端,毗鄰京杭大運河,是典型的江南水鄉之鎮,完整的保存著晚清和民國時期的水鄉古鎮的豐茂和格局,首批中國歷史文化名鎮。烏鎮以河成街,橋街相連,古色古香素有”魚米之鄉,絲綢之府”美稱。
烏鎮主要景點
一、江南百床館
江南百床館,是中國第一家專門收藏、展出江南古床的博物館,坐落在東大街210號,又稱趙家廳,面積約1200平方米,收藏展出數十張明、清、近代的江南古床精品。第一展廳陳列有:明·馬蹄足大筆管式架子床等,采用木架構造形式,強調家具形體的線條形象;第二展廳有清·拔步千工床,用料為黃楊木,長217公分,深366公分,高292公分,前后共有三疊,歷時3年雕成,用工千余,故名。
二、文昌閣
立志書院門前河埠上一幢樓閣,名文昌閣。書院與閣之間,隔一條不寬的觀前街。舊時讀書人到文昌閣,一般都有下人陪同乘坐小船前來。小船就泊在閣下的河埠邊,讀書人上樓,下人就在過道兩旁的長凳上坐著等候。
三、茅盾故居
茅盾故居,是中國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坐落在市河東側的觀前街17號,四開間兩進,兩層木結構樓房,坐北朝南,總面積約450平方米。分東西兩個單元,是茅盾的曾祖父分兩次購買。包括臥室、書房、餐廳等,家具與布置仍是茅盾當初居住時的樣子。
四、木心美術館
木心美術館,歷時4年建造,由木心的學生、畫家陳丹青出任館長。美術館陳列著木心不同時期的繪畫作品及手稿,并辟有小型影視館。木心身后,遺留繪畫作品600余件,文學手稿數千份。
五、余榴梁錢幣館
余榴梁,土生土長的烏鎮鎮人,錢幣收藏大家,著有《中國花錢》、《中國鑒賞與收藏》、《錢幣》、《錢幣漫談》、《錢幣學綱要》、《世界流通鑄幣》等十多部學術專著。集藏四十年,擁有世界上230多個國家和地區的歷代錢幣26000余種,其中有金屬流通貨幣、紙幣、花錢等,材質有金、銀、銅、鐵、錫、鋁、鉛、銻、陶、鎳、紙、竹、骨、琉璃、塑料等15種,上起夏商,下至現代
8. 烏鎮是誰的故鄉
茅盾是我國著名的文學家,原名沈德鴻,字雁冰,浙江嘉興桐鄉人。浙江省嘉興市桐鄉有一座古鎮—烏鎮,烏鎮是江南六大古鎮之一,在六大古鎮中名氣最大。是國內旅游的重要景點之一,烏鎮從2014年11月19日開始,作為世界互聯網大會的永久會址,更是讓烏鎮世界聞名。
9. 烏鎮的簡介
烏鎮在古代和現在的烏鎮差不多,不然就不叫古鎮了。下面介紹一下烏鎮的大概情況:
烏鎮地處浙江省桐鄉市北端,京杭大運河西側,舊時為兩省(浙江、江蘇)、三府(湖州、蘇州、嘉興),七縣(烏程、歸安、石門、桐鄉、秀水、吳江、震澤)的錯壤之地,為江浙交界的 個重鎮。從譚家灣遺址的考證來看,烏鎮早在7000年前已有先民繁衍生息,正式稱鎮是在唐咸通年間,至今有1000多年歷史中。古風猶存的東、西、南、北四條老街呈“十”字交叉,構成雙棋盤式河街平行、水陸相鄰的古鎮格局。
漫步烏鎮,木格窗,朱漆門;白墻青磚,黛瓦屋檐;小巷蜿蜒曲折,水閣婷婷玉立,一切都那么悠然,那么嫻靜。然而,最撩人心動的,還得是那小橋流水?!叭思冶M枕河”,“水巷小橋多”,碧波蕩漾的車溪河將烏鎮一分為二,烏鎮的韻味全在這個“水”字上了。水是古鎮的眼眸,因為有了水,烏鎮才有了生氣和靈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