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傳統節日的特點如下: 1、歷史悠久源遠流長 我國傳統節日的起源古老,節日的日期一旦固定下來,千古不變,盡管伴隨著王朝的更迭、時代的轉換,但是節日的時間始終不變。由于起源久遠,很多節日起源的具體時間和原因都很難說清楚,這也是中國傳統節日的一大特點。 2、內容豐富形式多樣 傳統歲時節日在民眾的時間分類中,被區分為人、鬼、神三類。人節有春節、端午、中秋,重在人倫活動。鬼節有清明節、中元節、十月一,為追懷亡靈。神節有三月三、六月六、九月九,重在祭祀天神。我國的傳統節日根據節日的類型又可分為農事節日、祭祀節日、慶賀節日、娛樂節日等。 我國傳統節日的內容豐富形式多樣還體現在節日的時間上,每月的朔望日多為節日,像正月初一為春節,正月十五為元宵節,七月十五日中元節,八月十五日中秋節,十月十五日下元節等。月日數字重復的日子常被確定為節日,如正月初一的春節,二月二的春龍節,三月三的上巳節,五月初五的端午節,六月六的姑姑節,七月七日的七夕,九月九日的重陽節等。 傳統節日的內容豐富形式多樣具體體現在:清明節是中國人掃墓祭祖的日子;端午節源于屈原投江的傳說,有濃重的愛國主義色彩;中秋節是僅次于春節的第二大傳統節日,以賞月吃月餅的形式,把中華傳統民族的真善美發揮到了極致;元宵節和重陽節則充分體現了保持家庭和睦、尊老敬老的優良傳統。 3、重倫理觀念禮節儀式 我國是一個重人倫、貴親情的國度。祭祖是春節習俗中最古老的內容之一。春節祭祖是一年里規模最大的祭祖活動。節前要把宗祠里全部祖先畫像或牌位整理好。春節前或初一,擺上祭品集體祭祀全體祖先。春節各種民俗儀式中經??吹郊郎竦膬热荨ED日祭祀百神,二十四祭祀灶神。新年燃放爆竹,民間解釋為迎接灶神、財神等等。 4、講究節日飲食 春節吃年糕餃子。年糕,又名粘粘糕,諧音“年年高”,包含著人們對未來幸福生活的希望。在南方比較興盛。北方最流行的新年食品是餃子,又名水餃、角子、扁食。中秋節令食品是月餅,月餅在民間稱為“團圓餅”,具有濃厚的象征意義。其他的節令食品如端午的粽子,中秋的月餅,冬至的餃子,臘八的粥,元宵節的元宵,都是與我國的傳統節日相互依存的。節日飲食是節日文化的一個重要的不可或缺的方面,是具有民族特色的節日特點。 5、傳承性 民俗的傳承性是指民俗文化現象在空間上的傳播和時間上的傳承。任何一項民俗活動一經產生,必然要在一定范圍的群體中擴散,并在一定的時間階段中反復再現,不斷復制,經過世世代代的流傳,變成了一種固定的形式,制約著一個地區或民族的人們,使他們共同遵守而不可逾越,由此形成了節日的傳承性。內容和形式上的連續性和穩定性是民俗傳承性的主要表現。
- 特別關注
-
維吾爾族與漢族的習俗區別?
4 2
關于東盟十國的各種信息?
164 0
東盟十國的歷史文化與中華文化的淵源
139 0
形容東南亞風景的句子
128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