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大山包黑頸鶴從哪里來
答:2020年11月遷徙高峰期越冬黑頸鶴數量高達1938只。
云南大山包黑頸鶴國家級自然保護區位于云南省昭通市,海拔在3000米—3200米,總面積3150公頃,是中國黑頸鶴單位面積數量分布最多的保護區。云南大山包黑頸鶴國家級自然保護區主要保護對象是黑頸鶴越冬棲息地亞高山沼澤化高原草甸濕性生態系統。2005 年云南大山包濕地被列入《國際重要濕地名錄》 。
2. 大山包黑頸鶴從哪里來的
云南。
冬天也可以看到黑頸鶴,就在中國云南。
云南昭通市昭陽區大山包鄉,大山包的最佳旅行時間是秋冬季。
8月初至10月初,山上的養花、燕麥、芳草地成塊成片,層層疊疊,色彩斑斕,把蒼涼的大山包點綴成一個世外桃源般的夢幻世界。
另外云南北部是全球黑頸鶴最大的棲息地,在大山包的冬天還可以看到黑頸鶴。
3. 昭通大山包黑頸鶴介紹
昭通古城位于云南省昭通市昭陽區與貴州、四川兩省接壤。昭通古城在200多年的發展中,吸納了官式建筑、廟堂式建筑、民居式建筑等方面的精華。云南省大山包黑頸鶴自然保護區、西部大峽谷、昭通古城、雞公山大峽谷、邵女坪風景區、豆沙關古鎮景區、黃連河風景區、省耕文化公園、太陽湖、清官亭公園等。
4. 大山包黑頸鶴自然保護區旅游
黑頸鶴每年初秋飛去云南昭通市。云南省大山包黑頸鶴國家級自然保護區位于云南省昭通市昭陽區西部,距城區83公里,海拔2215~3364米,年平均氣溫6.2攝氏度,總面積19200公頃。這里有廣袤和被譽為地球之腎的高山濕地,是黑頸鶴越冬棲息的樂園,每年約有1400只左右的黑頸鶴從青藏高原翱翔而來在此越冬。
5. 黑頸鶴每年初秋就會飛往大山包黑頸鶴國家級自然保護區
云南昭通大山包從羊窩前往大海子,5公里,這里是黑頸鶴棲息地,每年十月底都會有大批的黑頸鶴從遙遠的青藏高原遷徙到這里越冬,第二年四月初離開。
去昭通大山包游玩的時候可以先在網上預訂一下優惠的門票,各位游客可以去具體咨詢!
6. 大山包的黑頸鶴來自哪里
1、黑頸鶴
黑頸鶴是世界15種鶴中唯一生活在高原的鶴類,云南昭通大山包、會澤大橋水庫、香格里拉納帕海是黑頸鶴在云南的主要越冬地。黑頸鶴是國際上最受關注的瀕危物種之一,在我國被列為一級重點保護野生動物。
2、綠孔雀
孔雀是馳名中外的觀賞動物,西雙版納是"孔雀的故鄉"。綠孔雀是我國體型最大的雉類,國內僅分布在云南南部和中部。雄孔雀體長約2.2米(包括尾羽長約1.5米),羽色絢麗,多帶光澤。雌孔雀無尾屏,羽色稍遜。
3、紅嘴相思鳥
紅嘴相思鳥是中國的特有鳥種,云南是主要分布區之一,相思鳥體型嬌秀,羽色艷麗,鳴聲清脆,是馳名中外的珍惜鳥類,相思鳥總是雌雄成對的生活,夫妻之間不離不棄,雙宿雙飛。
4、犀鳥
犀鳥是典型的熱帶森林鳥類,全世界共有45種,主要分布在非洲及亞洲南部。迄今為止我國共記錄到5種犀鳥,大多生活在云南西部和南部,以及廣西南部,共有5個種類,其中白喉(小盔)犀鳥、花冠皺盔犀鳥和雙角犀鳥僅在云南分布。
5、栗樹鴨
生活在云南南部和西南部,大小比普通家鴨小,上身為黑褐色,胸、腹等部位的顏色為栗色,警惕性高等。
7. 大山包黑頸鶴國家級自然保護區怎么樣
昭通市少數民族有回、苗、彝等,2016年末有回族人口20.85萬人,彝族人口21.04萬人,苗族人口20.76萬人。
2016年末,昭通市戶籍總人口609.29萬人,其中非農業人口135.54人。少數民族人口65.00萬人,其中,回族人口20.85萬人,彝族人口21.04萬人,苗族人口20.76萬人。人口自然增長率7‰。
昭通市位于云南省東北部。地處東經102°52′~105°19′,北緯26°55′~28°36′之間。東與貴州省接壤,西、北與四川省為鄰,南與曲靖市會澤縣接界。
總面積2.30萬平方千米,轄昭陽區和魯甸、巧家、鎮雄、彝良、威信、鹽津、大關、永善、綏江、水富10個縣,99個鎮、40個鄉(17個民族鄉)、7個城區辦事處。境內海拔最高點為巧家縣藥山,海拔4041.6米;最低點在水富縣滾坎壩,海拔267米。市政府駐昭陽區。
擴展資料:
昭通市礦產資源豐富,已發現鐵、鈦、銅、鉛、鋅、鋁、鎂、汞、煤、泥炭、油頁巖等33種礦種。其中,煤炭儲量165.8億噸,10縣1區均有分布。有金沙江、牛欄江、橫江、白水江等大小河流393條。
主要旅游景區(點)有水富西部大峽谷溫泉生態園、大山包黑頸鶴國家自然保護區、鹽津豆沙關、小草壩省級風景名勝區、大關黃連河、銅鑼壩國家森林公園、羅炳輝將軍故居等。地方特色產品有油桐、烏桕、木漆、茶葉、花椒、竹筍、核桃、天麻、竹蓀、魔芋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