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旅游局政務信息公開管理辦法解讀
(2004年2月28日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第十一屆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二次會議通過 2004年5月31日湖南省第十屆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九次會議批準 2011年2月25日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第十二屆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四次會議修訂 2011年9月30日湖南省第十一屆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二十四次會議批準 2011年10月13日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第十二屆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公告第5號公布 自2012年1月1日起施行)
第一章 總則
第一條 為加強國家級鳳凰歷史文化名城的保護,根據國家有關法律、法規,制定本條例。
第二條 鳳凰歷史文化名城保護范圍:《鳳凰歷史文化名城保護規劃》(以下簡稱保護規劃)確定的鳳凰古城、黃絲橋古城、南方長城(湘西邊墻,下同)以及其它應當保護的地帶。
第三條 鳳凰歷史文化名城的保護,應當遵循科學規劃,統一管理,嚴格保護,合理利用的原則。
第四條 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人民政府(以下簡稱州人民政府)及其有關部門應加強對保護、建設和管理工作的監督。
鳳凰縣人民政府應當嚴格按照國家批準的保護規劃,全面負責鳳凰歷史文化名城的保護、建設和管理工作。
鳳凰歷史文化名城保護管理機構與鳳凰縣人民政府有關部門按照各自職責負責保護和管理的具體工作。
鳳凰縣城區景區管理行政執法局(以下簡稱執法局)行使鳳凰歷史文化名城保護范圍內的相對集中行政處罰權。
第五條 州人民政府、鳳凰縣人民政府應當將鳳凰歷史文化名城保護納入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計劃,并將保護、維修和管理經費列入本級財政預算,吸納符合國家規定的撥款和社會資助。
鳳凰歷史文化名城維護資金按照國家、省有關規定籌集,專項用于鳳凰歷史文化名城的保護。
第六條 凡在保護范圍內活動的單位和個人都有保護鳳凰歷史文化名城的義務,遵守本條例,對違反本條例的行為有檢舉和控告的權利。
州人民政府、鳳凰縣人民政府對保護鳳凰歷史文化名城成績顯著的單位和個人給予表彰和獎勵。
第二章 鳳凰古城保護
第七條 鳳凰古城分為核心保護區、風貌協調區和區域控制區。具體分區按照保護規劃確定。
鳳凰縣人民政府應當對核心保護區、風貌協調區和區域控制區設立明顯標志。任何單位和個人不得擅自設置、移動、涂改或者損毀標志。
第八條 在核心保護區范圍內,除經過審批的基礎設施和公共服務設施外,不得進行任何新建、擴建活動。
核心保護區內的建筑物、構筑物的修繕、翻建,必須采取保留外殼、整修內部的保護措施,保持原有的歷史風貌。其建筑風格、體量、色調必須保持明清時期的布局和風貌,修舊如舊。建筑物高度必須控制在二層以下,一層建筑檐口高度不超過三米,二層建筑檐口高度不超過五點六米,色調控制為黑、白、灰及灰褐色、原木色。
核心保護區內古建筑的所有權人或管理使用人對古建筑維修改造的,應當按照保護維修規劃和要求進行施工。維修資金確有困難的,可以向鳳凰歷史文化名城保護管理機構申請適當補助。
風貌協調區內新建、改建、擴建的建筑物,其建筑風格應為木結構或小青磚墻,青瓦面坡屋頂,高度控制在二層以內,二層檐口高度不超過六米,色調、體量和建筑風格應當與核心保護區風貌相協調。
區域控制區新建、改建、擴建的建筑物,其建筑風格必須與鳳凰古城風貌相協調,建筑高度控制在三層以內,三層檐口高度不超過八點五米。
第九條 核心保護區內的歷史街道、巷道應保持原有的視線走廊及空間尺度,嚴禁拓寬或縮小,商業街巷立面應當保持歷史樣式。
嚴禁占用道路、古井、沿街沿河空地及綠化地等公共活動場所。臨街建筑物不得新開門窗,嚴禁使用防盜門、卷簾門、鋁合金門窗、水泥花板等現代建筑設施和材料。
第十條 鳳凰古城內的建筑物或者構筑物、道路、水系和其它設施,需要進行保養、維修、改造、改建、新建的,應當根據保護規劃確定的保護要求,按照保護管理等級分別由有關部門提出實施方案,經鳳凰歷史文化名城保護管理機構審核后,依照國家有關規定報批,由具有專業資質的施工單位實施。
第十一條 鳳凰縣人民政府應當控制鳳凰古城的商業過度開發,對古城內的經營活動進行指導和監督,適時發布鼓勵或者限制經營的項目目錄,重點發展具有當地民族文化特色的無污染、無公害產業,合理安排古城內商品經營市場布局。鳳凰歷史文化名城保護管理機構負責具體實施。
第十二條 鳳凰古城內的單位和個人應當積極保護環境,節能減排,推廣應用低碳清潔能源。
第十三條 鳳凰古城內應當加強垃圾站點的標準化建設,推行生活垃圾袋裝化,禁止亂丟垃圾。
第十四條 鳳凰歷史文化名城保護區域應成立專職消防隊,按照規定配備消防裝備器材,承擔鳳凰古城的消防工作。
第十五條 鳳凰古城內應按國家現行消防技術標準完善消防給水、消防車通道、消防通信等公共消防設施建設。無法按照標準和規范設置的,由鳳凰縣人民政府公安消防機構會同城鄉規劃主管部門制訂相應的防火安全保障方案。
公共活動場所、居住場所的單位和個人必須做好消防安全工作,禁止燃放煙花爆竹。
第十六條 在鳳凰古城內不得占道擺設攤點、亂放雜物、亂寫亂畫亂貼、運用音響設備叫賣;禁止設置與古城歷史風貌不協調的廣告、招牌。禁止存放、銷售易燃易爆和有毒有害物品。
第十七條 在核心保護區內禁止除消防車、救護車以外的任何機動車輛通行,非機動車不得隨意停放。
第十八條 沱江水體保護區為長潭崗至官莊河段及護城河。
嚴格保護沱江水體及兩岸風光,保持沱江沿線的景觀視線通廊,保持河水潔凈和水質衛生。
在沱江水體保護范圍內,禁止下列行為:
(一)從事對水體有污染的行業;
(二)在水面上擅自從事經營活動;
(三)向河道排放污水、傾倒固體廢棄物;
(四)毒魚、炸魚、電魚;
(五)興辦有污染的項目。
第十九條 鳳凰縣人民政府應當完善城市排污管網,收集城市污水,建設集中處理設施,保障正常運行。
第二十條 加強鳳凰古城周邊山體的保護,開展植樹造林、封山育林,做好護林防火、森林病蟲害防治工作。
在保護規劃劃定的南華山、八角樓、喜鵲坡、奇峰寺、北園等周邊山體保護范圍內禁止葬墳、采石、取土、伐木等破壞植被、景觀的行為,未經批準不得興建建筑物、構筑物。
第三章 黃絲橋古城和南方長城保護
第二十一條 黃絲橋古城保護范圍分為核心保護區和風貌協調區、建設控制地帶。具體分區按照保護規劃確定。
南方長城保護范圍為鳳凰縣域內長城沿線城墻、關門、碉卡、哨臺、屯堡及靖邊關、亭子關等。
黃絲橋古城的保護參照本條例第二章鳳凰古城保護的有關規定執行。
第二十二條 黃絲橋古城所在地的鎮人民政府,南方長城沿線的鄉鎮人民政府應當加強對黃絲橋古城、南方長城的保護管理工作,建立保護管理責任制。
第二十三條 在黃絲橋古城、南方長城保護范圍內嚴禁放炮、采石及從事有損墻體保護的其他活動。
第二十四條 在黃絲橋古城、南方長城保護范圍內的一切建設活動須經規劃、建設、文物、環保、消防、旅游等部門審核批準。
第四章 規劃與管理
第二十五條 鳳凰縣人民政府應當組織編制鳳凰歷史文化名城保護專項規劃(以下簡稱專項規劃),經省人民政府批準后公布實施。
縣規劃行政主管部門應當會同建設、文化、文物等行政管理部門根據專項規劃編制歷史文化街區、歷史文化村鎮控制性詳細規劃和修建性詳細規劃,經縣人民政府批準后公布實施。
第二十六條 專項規劃應當注重保護歷史文化名城的風貌、格局和環境,并為合理利用創造條件;應當確定歷史文化名城保護的總體目標、保護原則和保護內容,劃定歷史城區、歷史文化保護區、山水保護區、歷史文化村鎮、文物保護單位、其他不可移動文物、歷史建筑的保護范圍及建設控制地帶。
第二十七條 任何單位和個人不得擅自修改、變更或者拒不執行已經批準的歷史文化名城保護專項規劃及其控制性、修建性詳細規劃。已公布的規劃如需調整或者變更,應當按照原批準程序報批。
編制、修訂專項規劃及其控制性、修建性詳細規劃,應當廣泛聽取社會各界的意見,組織專家論證。
第二十八條 規劃、建設、文化、文物等行政管理部門應當嚴格實施歷史文化名城保護專項規劃,加強對與歷史文化名城保護有關的建設項目的審查、監督和對違法建設的查處。
不符合歷史文化名城保護專項規劃及其控制性、修建性詳細規劃的建筑和設施,應當按照規劃的要求逐步改造或者拆除。
第二十九條 在鳳凰歷史文化名城保護范圍內安裝遮光篷、遮雨篷、太陽能、空調、空氣源、陽光棚以及地上管線、計量裝置等設施,應當與鳳凰歷史文化名城風貌相協調,并經鳳凰歷史文化名城保護管理機構核準。
亂搭、亂牽、亂掛、亂曬等影響歷史文化名城風貌拒不改正的,由執法局予以強制排除。
第三十條 鳳凰古城內的室外噪音嚴格按照國家環境噪聲標準執行,白天控制在55分貝以內,夜間控制在45分貝以內。需要在室外開展的公益性活動、群眾性民族文化活動、社區活動,組織者應當事先向鳳凰歷史文化名城保護管理機構報告。
第三十一條 在鳳凰歷史文化名城保護范圍內有暴力、危險傾向的流浪乞討人員,由相關部門依法處置。
在鳳凰歷史文化名城保護范圍內放養的家禽家畜、寵物,由執法局采取強制處置措施。
第三十二條 在鳳凰歷史文化名城保護范圍內有下列情形之一的,鳳凰歷史文化名城保護管理機構應當予以制止;情節嚴重的,由有關部門依法取消其經營資格:
(一)不按照指定的地點經營的;
(二)利用各種形式追客拉客宰客的;
(三)占道經營和流動經營的;
(四)有不正當價格行為的;
(五)其他違反法律法規和本條例規定的。
第三十三條 鳳凰歷史文化名城保護范圍內的各級文物保護單位,應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文物保護法》的要求,劃定保護范圍和建設控制地帶,編制專項保護規劃和保護方案,有計劃地實施保護工程。對歷史建筑及其它重點民居、吊腳樓群、古樹名木實行建檔、掛牌保護。
第五章 法律責任
第三十四條 違反本條例第八條規定,由執法局責令停止建設、限期改正或拆除,不停止建設或者逾期不拆除的,依法申請強制拆除,并處建設工程造價百分之五以上至百分之十以下的罰款。
第三十五條 違反本條例第九條第二款規定,由執法局責令停止違法行為、限期恢復原狀或者采取其他補救措施;有違法所得的,沒收違法所得;可并處五百元以上一千元以下的罰款。
第三十六條 違反本條例第十三條、第十五條、第十六條規定,在鳳凰古城區亂寫亂畫亂貼、亂丟垃圾、占道擺設攤點、亂放雜物的,由執法局責令改正,可處以五元以上五十元以下的罰款;運用音響設備叫賣,設置與古城歷史風貌不協調的廣告、招牌的,由執法局責令改正,可處以五十元以上五百元以下的罰款;燃放煙花爆竹的,由執法局處以四十元以上一千元以下的罰款。存放、銷售易燃易爆和有毒有害物品的,由鳳凰縣公安部門責令改正,可處以一百元以上一千元以下的罰款。
第三十七條 違反本條例十七條規定,由執法局責令改正,可處以五十元以上二百元以下的罰款。
第三十八條 違反本條例第十八條第三款規定的,由執法局會同工商、海事、畜牧等有關行政主管部門責令改正,拒不改正的,依法給予行政處罰。
第三十九條 違反本條例二十條第二款、第二十三條規定的,由執法局責令停止違法行為、限期恢復原狀或者采取其他補救措施,沒收違法所得,并處一千元以上一萬元以下的罰款。
第四十條 具有保護管理職責的單位及其工作人員不依法履行職責,玩忽職守,徇私舞弊的,依法給予行政處分;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第六章 附則
第四十一條 鳳凰歷史文化名城民族民間文化的保護按照《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民族民間文化遺產保護條例》的規定執行。
第四十二條 每年的十二月十七日定為鳳凰歷史文化名城保護宣傳日。
第四十三條 本條例自2012年1月1日起施行,原2004年7月1日起施行的《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鳳凰歷史文化名城保護條例》同時廢止
2. 旅游局通告
同事們大家好:
我們單位為了促進同事之間團結互助,共同進步,讓大家在本職崗位上腳踏實地的工作,牢記初心不忘使命,組織我們單位所有人員進行徒步五公里的紅色旅游,希望同志們積極參加,提前做好準備,穿舒適的衣服和鞋,帶上水等,時間是周三上午8:00準時出發。
3. 旅游局發布
縣城旅游局事業編制的待遇包括發放基本工資和陽光津貼。這些工資補貼都按月進行發放的。同時在發放工資的時候,單位和個人也會聯合。購買五項社保。包括公積金,養老保險,醫療保險,事業保險和教育保險。不是在每年的年底會根據單位的任務完成情況發放績效工資。
4. 旅游局政務信息公開管理辦法解讀視頻
為加強風景名勝區規劃、建設和管理,有效保護和合理開發利用風景名勝資源,根據法律、行政法規的有關規定,結合本省實際,制定本條例。本條例適用于本省行政區域內風景名勝區的設立、規劃、保護、建設和其他管理。風景名勝區管理必須貫徹可持續發展戰略,正確處理資源保護與開發利用的關系,堅持嚴格保護、統一管理、合理開發、永續利用的原則。本條例自2002年2月1日起施行。
主要內容
第一章 總 則
第一條 為加強風景名勝區規劃、建設和管理,有效保護和合理開發利用風景名勝資源,根據法律、行政法規的有關規定,結合本省實際,制定本條例。
第二條 本條例適用于本省行政區域內風景名勝區的設立、規劃、保護、建設和其他管理。
第三條 本條例所稱風景名勝區,是指風景名勝資源比較集中、自然環境優美、具有一定規模和游覽條件,經縣級以上人民政府審定命名、劃定范圍,供人們游覽、觀賞、休閑和進行科學文化教育活動的區域。
第四條 風景名勝區管理必須貫徹可持續發展戰略,正確處理資源保護與開發利用的關系,堅持嚴格保護、統一管理、合理開發、永續利用的原則。
第五條 省人民政府建設行政主管部門主管全省的風景名勝區工作,設區的市、縣級人民政府建設行政主管部門主管本行政區域內風景名勝區工作;跨行政區域的風景名勝區的建設規劃,由其共同的上級人民政府建設行政主管部門管理。
計劃、文物、旅游、宗教、公安、林業、環保、國土資源、物價等部門按照各自的職責,共同做好風景名勝區管理工作。
第六條 縣級以上人民政府可以根據需要設立風景名勝區管理機構,按照本條例規定和人民政府確定的職責具體負責風景名勝區管理工作。
設在風景名勝區的所有單位,必須服從風景名勝區管理機構的統一管理,并接受其上級主管部門領導或者業務指導。
第七條 各級人民政府應當把風景名勝區發展規劃納入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計劃,并加大對風景名勝區保護、規劃和建設等方面的投入。
第八條 省和設區的市人民政府應當按照資源共享、設施共用、環境共保的原則,對風景名勝區進行統籌規劃,科學管理。
第二章 設 立
第九條 風景名勝區按其觀賞、科學、文化、教育價值和環境質量、規模及游覽條件,劃分為國家重點風景名勝區、省級風景名勝區和市、縣級風景名勝區。
第十條 設立風景名勝區,由建設行政主管部門會同有關部門、組織專家進行風景名勝資源調查、評價,并按下列程序報批:?
(一)國家重點風景名勝區,由省人民政府提出設立申請和風景名勝資源評價報告,報國務院審定公布;?
(二)省級風景名勝區,由設區的市人民政府提出設立申請和風景名勝資源評價報告,報省人民政府審定公布,并報國務院建設行政主管部門備案;?
(三)市、縣級風景名勝區,由設區的市、縣(市)建設行政主管部門提出設立申請和風景名勝資源評價報告,報同級人民政府審定公布,并報省人民政府建設行政主管部門備案。
第十一條 風景名勝區的風景名勝資源發生重大變化,不再具備該等級風景名勝區條件的,應當降低該風景名勝區的等級;已不具備風景名勝區條件的,應當撤銷該風景名勝區。
第十二條 因風景名勝區設立影響區域內有關單位和個人生產、工作、生活的,當地人民政府應當根據經批準的風景名勝區規劃,組織有關部門采取措施,予以妥善解決。
第三章 規 劃
第十三條 風景名勝區經審定公布后,所在地人民政府應當組織建設行政主管部門或者當地人民政府直屬的風景名勝區管理機構、有關部門及時編制風景名勝區規劃;具體編制任務應當委托具有相應資質等級的規劃設計單位承擔。
第十四條 風景名勝區規劃分為總體規劃和詳細規劃。
總體規劃的內容包括:風景名勝區基礎資料與現狀分析,風景資源評價,風景名勝區范圍、性質和發展目標,分區結構與布局,旅游環境容量和游人規模預測,生態保護、基礎設施、土地利用等專業規劃。
詳細規劃的內容包括:景區特色,景點保護、建設方案,安全管理、環境保護、旅游服務和其它基礎設施布局,以及重要景觀建筑的方案設計等。
第十五條 編制風景名勝區規劃應當符合下列要求:?
(一)依據資源特征、環境條件、歷史情況、現狀特點以及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趨勢,統籌兼顧、綜合安排;?
(二)嚴格保護自然與文化遺產,保持風景名勝區原有特色,維護生物多樣性和生態良性循環,防止風景名勝區人工化、城市化、商業化,防止污染和其他公害;?
(三)充分發揮景源潛力,展現風景游覽欣賞主體,使風景名勝區有度有序持續發展;?。ㄋ模┚C合權衡風景名勝區環境、社會、經濟三方面的綜合效益,正確處理風景名勝區自身健康發展與社會需求之間的關系;?
(五)與區域規劃、城市總體規劃、土地利用總體規劃、環境保護規劃、旅游規劃等相關規劃相互協調。
編制風景名勝區規劃應當廣泛征求有關部門、專家和人民群眾的意見,進行多方案的比較和論證。
第十六條 風景名勝區規劃按照下列規定審批:?
(一)國家重點風景名勝區總體規劃,由設區的市人民政府報省人民政府審查同意后,報國務院審批;詳細規劃由設區的市人民政府審查同意后,報省人民政府建設行政主管部門審批;?
(二)省級風景名勝區總體規劃,由設區的市人民政府審查同意后,報省人民政府審批;詳細規劃由設區的市人民政府審批,報省人民政府建設行政主管部門備案;
(三)市、縣級風景名勝區的總體規劃和詳細規劃,由同級人民政府審批。
跨行政區域的風景名勝區規劃,按行政區劃分別組織編制,并報其共同的上級人民政府建設行政主管部門統一協調后,按前款規定程序分別報批。
第十七條 風景名勝區管理機構應當按照風景名勝區規劃界定的范圍,標明界區,設立界碑。
第十八條 在風景名勝區規劃實施過程中,需要對風景名勝區性質、發展規模、總體布局、用地及功能分區、規劃期限等內容作重大修改的,必須按規定程序報原批準機關審批;需要對規劃作局部調整的,應當報原批準機關備案。
第四章 保 護
第十九條 風景名勝區管理機構應當建立健全保護制度,配備相應的管理人員及設施,落實保護措施和責任。
第二十條 對風景名勝區按其景觀價值和保護需要,實行四級保護:?
(一)一級保護區內可以設置必需的步行游賞道路和相關設施,不得建設與風景名勝區保護無關的設施;?
(二)二級保護區內應當限制與風景游賞無關的建設;?
(三)三級保護區內可以建設符合規劃要求、與風景環境相協調的設施;?
(四)四級保護區內應以綠化為主,可以建設符合規劃要求、與旅游服務配套的基礎設施。
一、二、三、四級保護區范圍由風景名勝區管理機構依據風景名勝區規劃詳細標定。
第二十一條 對風景名勝資源按下列規定進行保護:?
(一)建立古建筑、古園林、碑碣石刻及其他歷史遺址、遺跡等文物古跡檔案、劃定保護范圍、設立標志,并落實避雷、防火、防洪、防震、防蛀、防腐、防盜等措施;?
(二)保護植被、加強綠化,維護生態平衡,落實環境保護、護林防火和病蟲害防治措施,并對重要景區、景點實施定期封閉輪休;?
(三)對古樹名木登記造冊,落實保護復壯措施;?
(四)劃定生態保護區域,保護野生動植物及其棲息、生長環境;?
(五)加強對地表水和地下水的管理,防止水體污染。
第二十二條 未經相關行政主管部門批準,不得在風景名勝區從事下列活動:?
(一)刻字立碑、設立雕塑;?
(二)捶拓碑碣石刻;?
(三)恢復、建造、設立宗教活動場所或者塑造佛像、神像等宗教標志物;?
(四)采伐樹木、挖掘樹樁(根)、放牧、采集藥材和動植物標本;?
(五)占用林地、土地或者改變地形地貌;?
(六)筑路、圍堰筑壩、截流取水。
相關行政主管部門在依法定程序批準前,應當征求風景名勝區管理機構的意見。
本條第一款第一項,屬于國家重點風景名勝區的,由省人民政府批準;屬于省級風景名勝區和市、縣級風景名勝區的,由設區的市人民政府批準。
第二十三條 任何單位和個人不得在風景名勝區從事下列活動:?
(一)出讓或者變相出讓風景名勝資源;?
(二)開山、采石、建墳等;?
(三)損壞文物古跡;?
(四)砍伐、損毀古樹名木或者擅自砍伐樹木;?
(五)捕獵野生動物和采集珍貴野生植物或者破壞野生動植物棲息、生長環境;
(六)在主要景點設置商業廣告;?
(七)在非指定地點傾倒垃圾、污物;?
(八)在禁火區內吸煙、生火、燒香點燭、燃放煙花爆竹。
第二十四條 風景名勝資源屬國家所有。
風景名勝資源實行有償使用制度,具體辦法由省人民政府制定。
第二十五條 對風景名勝區的國家專項撥款、地方財政撥款、國內外捐助以及風景名勝資源有償使用收益,必須??顚S?。
風景名勝區內宗教寺廟的各種專項收入以及捐贈的使用,按國家有關規定執行。
第五章 建 設
第二十六條 在風景名勝區從事各項建設活動,必須按照風景名勝區規劃進行。
第二十七條 在風景名勝區不得開辦工礦企業,不得建設鐵路、站場、倉庫、醫院等破壞景觀、污染環境、妨礙游覽的設施;在一、二、三級保護區內不得建設各類開發區、度假區。
風景名勝區所在地人民政府應當對原有建筑物進行清理整頓,對不符合風景名勝區規劃要求的建筑物限期拆除或者外遷。
第二十八條 在風景名勝區從事新建、改建和擴建等項目建設的,建設單位或者個人必須按本條例第二十九條的規定申領風景名勝區建設選址審批書,并按照程序辦理有關計劃、旅游、土地使用、文物保護等審批手續。
第二十九條 除國家另有規定外,申領風景名勝區建設選址審批書,應當經風景名勝區管理機構審查同意后,按下列程序辦理:?
(一)屬國家重點風景名勝區一級保護區內建設項目的建設選址審批書,由省人民政府審定;?
(二)屬國家重點風景名勝區二級保護區內所有建設項目和三級保護區內的重大建設項目、以及省級風景名勝區一級保護區內的所有建設項目和二級保護區內的重大建設項目的建設選址審批書,由省人民政府建設行政主管部門審批;?
(三)屬國家重點風景名勝區三級保護區內的其他建設項目和四級保護區內的建設項目、省級風景名勝區二級保護區內的其他建設項目和三級保護區內的所有建設項目、以及市、縣級風景名勝區一級保護區內的所有建設項目的建設選址審批書,由設區的市人民政府審定,并報省人民政府建設行政主部門備案;?
(四)屬市、縣級風景名勝區其他建設項目的建設選址審批書,由所在地人民政府建設行政主管部門審定。
第三十條 前條規定的重大建設項目包括:?
(一)專用公路、索道、纜車、水庫、廣播電視和通信設施;?
(二)總建筑面積超過三千平方米或者占地面積超過二千平方米的建設項目;?
(三)設置風景名勝區徽志的標志建筑;?
(四)法律、法規規定的其他建設項目。
第三十一條 嚴禁在風景名勝區規劃批準前或者違反經批準的風景名勝區規劃建設索道、纜車等重大建設項目。
第三十二條 風景名勝區建設項目的設計任務,由具備相應資質的設計單位承擔;建設項目的設計方案,必須經建設行政主管部門審查同意。
建設項目的設計布局、高度、體量、造型和色彩等,必須保持風景名勝區原有特色,并與周圍景觀和環境相協調。
第三十三條 風景名勝區建設項目的施工任務,由具備相應資質的施工單位承擔。
施工場地應當文明整齊,不得亂堆亂放。位于游覽區內的施工場地應當設立圍欄,確保游覽安全。
建設項目竣工驗收合格后,施工單位應當清理施工場地,并由建設單位負責恢復植被。
第六章 其他規定
第三十四條 風景名勝區管理機構應當建立健全風景名勝區管理制度,對風景名勝區的規劃、建設和保護進行綜合監督檢查,加強治安和安全管理,維護風景名勝區的正常管理秩序。
第三十五條 風景名勝區管理機構應當在風景名勝區入口處、景點和游客集中的區域設置規范的風景名勝區景點說明、地名標志、指路牌,在險要地段和部位設置必要的安全設施和警示牌,定期對車、船、索道、纜車等交通游覽設施進行檢查和維護,及時排除危巖險石和其他不安全因素,并根據風景名勝區的容量和條件調控游人規模,確保游覽者安全。
第三十六條 風景名勝區的所有單位、居民和進入風景名勝區的游人,必須遵守風景名勝區的各項管理規定,愛護景物、設施,保護環境,不得破壞風景名勝資源或者擅自改變其形態。
車輛進入風景名勝區,應按規定的路線行駛,在規定的地點停放。
第三十七條 在風景名勝區從事商業、食宿、廣告、娛樂、專線運輸等經營活動的單位和個人,必須依法辦理有關手續后,方可在風景名勝區管理機構確定的地點和劃定的范圍從事經營活動。
相關行政主管部門在審批前,應征求風景名勝區管理機構的意見。
第三十八條 風景名勝區管理機構應當建立健全消防制度,明確職責,完善消防設施。
第三十九條 風景名勝區的單位和個人,應當負責指定區域內的清掃保潔工作。
風景名勝區生活或者生產經營所排污水,必須達到國家規定的污水排放標準。
第四十條 風景名勝區實行售票的,必須嚴格執行價格管理的有關規定,不得隨意提高或者降低價格主管部門確定的門票價格。
第七章 法律責任
第四十一條 違反本條例規定,法律、法規已有規定的,依照相關法律、法規處罰;法律、法規沒有規定的,依照本條例的規定予以處罰。
第四十二條 建設行政主管部門或者風景名勝區管理機構違反本條例規定違章建設、毀損景物的,由上級建設行政主管部門責令限期改正,恢復原狀,可并處五萬元以下罰款;不能恢復原狀的,可并處十萬元以下罰款。對直接負責的主管人員和有關責任人員給予行政處分。
第四十三條 違反本條例第二十二條第一款第一項規定的,由風景名勝區管理機構或者建設行政主管部門責令停止違法行為,限期補辦手續,并可處五萬元以下罰款。
第四十四條 違反本條例第二十三條第一項規定,出讓或者變相出讓風景名勝資源的,由建設行政主管部門或者其他有關部門責令改正,并按照各自職責予以處罰。
第四十五條 違反本條例第二十三條第二項至第八項規定的,由風景名勝區管理機構或者其他有關部門責令停止違法行為,限期恢復原狀,可并處五萬元以下罰款;造成風景名勝資源損害的,依法予以賠償。
第四十六條 違反本條例第二十七條第一款規定的,由建設行政主管部門或者風景名勝區管理機構責令拆除違章建筑、限期遷出、恢復原狀,并按建筑面積處每平方米三十元以下罰款;不能恢復原狀的,按建筑面積處每平方米二百元以下罰款。對直接負責的主管人員和有關責任人員給予行政處分。
第四十七條 違反本條例第二十九條和第三十二條第一款規定,未領取風景名勝區建設選址審批書或者建設項目設計方案未經審查同意擅自建設的,由建設行政主管部門或者風景名勝區管理機構責令停止建設、限期補辦手續,可并處五萬元以下罰款;屬不準建設的項目,責令限期拆除、恢復原狀,可并處十萬元以下罰款。對直接負責的主管人員和有關責任人員給予行政處分。
第四十八條 違反本條例第三十七條規定,未在風景名勝區管理機構確定的地點和劃定的范圍內從事經營活動的,由風景名勝區管理機構給予警告,沒收違法所得,責令限期改正,可并處五千元以下罰款。
第四十九條 人民政府和建設行政主管部門、風景名勝區管理機構和其他有關部門工作人員玩忽職守、濫用職權、徇私舞弊,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尚未構成犯罪的,依法給予行政處分。
第八章 附 則
第五十條 本條例自2002年2月1日起施行。
5. 旅游局新規定
旅行社應當按照規定仔旅游局繳納質量保證金,國內業務的是30萬質保金,包含國際業務的是60萬質保金。這個質保金由旅游局代管,應對旅游團隊當中的突發事情時候用,比如一些臨時救援啊或者食物中毒入院等等突發事件,如果無事這個質保金也一直在旅游局的。
6. 旅游局政策
我國旅游業的指導方針是“友誼為上,經濟受益”。我國旅游業的根本宗旨是“全心全意為旅游者服務”?!皟炠|服務”作為服務行業共同性的規范,是旅游從業人員最重要的道德義務和責任。2). 我國文物級別劃分的依據是( )。A.文物的觀賞、歷史、文化價值B.文物的歷史、藝術、文化價值C.文物的文化、科學、藝術價值D.文物的歷史、藝術、科學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