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旅游發展研討會
1995年中國首屆生態旅游研討會在西雙版納召開會上發表了發展我國生態旅游的倡議。
1995年在西雙版納召開了“中國首屆生態旅游研討會”,此次大會是由中國旅游協會、生態旅游專業委員會與有關單位共同組織的,有118位學者出席研討。
本次學術研討會以“生態文明旅游的理論與應用探索”為主題,圍繞“生態文明旅游與全域旅游”“生態文明旅游與旅游目的地建設”“生態文明旅游與生態補償”“生態文明旅游與精準扶貧”“生態文明旅游發展探討”等議題展開討論。
2. 旅游發展研討會主持詞
慶祝建黨100周年,重溫歷史,不忘初心。在黨的領導下,早日實現中國夢。
3. 旅游發展研討會主持詞結尾
會展旅游是借助舉辦國際會議、研討會、論壇等會務活動以及各種展覽會而開展的旅游形式,是北京市旅游產品開發的一個重點。目前,國際會議旅游具有組團規模大、客人檔次和消費額高、停留時間長、涉及相關服務行業多、成本低、利潤豐等特點,在歐洲、北美、中國香港和新加坡,會議已經成為一門產業。具有展覽性質的會議也在迅速增加,1998年至1999年度國際上登記的展覽會達21950個。北京每年舉辦的各類會務和展覽占全國的80%~85%,會展旅游者在北京市游客中的數量和消費比例逐年上升,發展會展旅游大有可為。
4. 旅游發展研討會會后新聞稿
應當增進對宗教文化的認識理解,建立宗教文化旅游研究機制,建議每一至二年舉辦一次有關宗教旅游文化方面的研討會。同時,深入挖掘宗教文化旅游內涵,開發好宗教文化旅游特色紀念品的生產和銷售等衍生產業,改變旅游商品的低質無特色現狀;打造特色宗教文化旅游產品,探討在政府職能部門的參與下,由宗教旅游項目的開發主體舉辦項目創新的研討活動或項目開發的可行性研究,項目包括文化游、祈福游、休閑觀光游和健身養生游等,還可發展宗教飲食文化,把佛教、道教的素齋,伊斯蘭教的清真宴等作為特色餐飲做大做強。
5. 旅游發展研討會開幕詞
論文引言
寫在書或文章前面類似序言或導言的部分。亦指座談會或討論會的開場白。論文的前言也叫引言,是正文前面一段短文。前言是論文的開場白,目的是向讀者說明本研究的來龍去脈,吸引讀者對本篇論文產生興趣,對正文起到提綱掣領和引導閱讀興趣的作用。在寫前言之前首先應明確幾個基本問題:你想通過本文說明什么問題?有哪些新的發現,是否有學術價值?一般讀者讀了前言以后,可清楚地知道作者為什么選擇該題目進行研究。為此,在寫前言以前,要盡可能多地了解相關的內容,收集前人和別人已有工作的主要資料,說明本研究設想的合理性。
6. 旅游發展研討會主題
一、堅持“以農為本”的發展理念。怎么認識鄉村旅游?當前,一些地方存在鄉村旅游“不在農村搞,不是農民辦,不圍繞農村生產生活轉”的現象,同時,也存在建設過頭和缺乏建設的雙重問題。我認為,必須堅持“以農為本、以鄉為魂”的發展理念,以農村為戰場、農民為主體、農事活動為主要內容發展鄉村旅游。
二、彰顯“三位一體”的核心優勢。鄉村旅游的核心優勢在哪里?我以為就是做到生產、生活、生態的三位一體,經濟效益、社會效益和生態效益的有機統一,充分發揮鄉村旅游牽著農民和市民、托著農村和城市、連著一產和三產的特性。
三、匯聚“全民創業”的發展動力。鄉村旅游發展的動力在哪里?從鄉村旅游發展的實踐中分析,這種動力應該是創新、創業、創造,三者相輔相成,共同推動鄉村旅游發展。
7. 旅游發展研討會策劃方案
當地定期召開民俗文化研討會,挖掘文化內涵,提煉文化品質,賦予豐都“揚善、懲惡、公正、和美”的時代價值。把更多民俗文化內容、文化符號注入景區,講“有意義、有意思”的故事,讓游客循著故事來、帶著故事走,讓景區成為踐行傳統文化教育、美德教育的生動教材和寶貴資源。大力發展“旅游+演藝”“旅游+教育”等旅游新業態,推出“豐都廟會”“中元節”等文化節會活動,將名山打造成有溫度、有故事、有品位、有體驗的文化旅游產品。
豐都縣文旅委相關負責人介紹,當地通過文化增強旅游吸引力,據悉,豐都名山景區年接待游客超300萬人次,旅游綜合收入突破2億元,帶動數萬群眾吃上了“旅游飯”,走上了“致富路”,助力豐都鄉村振興和旅游文化名城建設。
8. 旅游發展研討會會議議題
今年的全國旅游大會,已經于4月21~23日,召開完畢。
中國旅游科學年會創辦于2009年,已連續舉辦十三屆。
由中國旅游研究院主辦,攜程集團協辦的2022中國旅游科學年會,已于2022年4月21-23日召開。
本屆年會參會代表來自全國各大專院校、科研機構的專家、學者,會議圍繞旅游學科建設與發展展開深入研討,已成為中國旅游學界一個重要的年度學術活動和引領旅游研究的風向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