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長白山管委會政務網
安圖縣,撫松縣,長白縣三個縣的部分區域。
2. 長白山管委會辦公室
吉林省長白山保護區管理委員會池北區位于吉林省東南部,東南與朝鮮毗鄰,坐落于長白山北坡,距長白山34公里,距雙目峰中朝邊境65公里,區域面積52.42平方公里,人口63475人,(其中:常住人口44494人、暫住人口18981人)。素有“長白山下第一鎮”、“美人松故鄉”之美譽,是擁有“神山、圣水、奇林、仙果”盛譽的旅游勝地。
3. 長白山開發區管委會
長白山管委會現駐地池北區(原二道白河鎮)距吉林省省會長春市550km,距延邊州州府延吉市210km,距延邊州安圖縣城150km。對外交通聯系日趨便捷,現有鐵路與池西區和池北區相連,201國道與池西區和池北區相連,302省道與池西區相連;長白山旅游機場的建設已經完成,由長春通往池西區,由白山市通往池西區,由延吉到池北區高速公路的建設完成,長白山保護開發區對外聯系將更加便捷。
4. 長白山人民政府
長白山是中國名山,自古以來就是中國的神圣領土,是松花江、圖們江和鴨綠江三江發源地。因其諸多主峰多白色浮石與積雪而得名,1949年以前全部屬于中國,后來被割送一半給朝鮮,現為中朝兩國的界山。為了更好地保護和開發長白山,吉林省人民政府早在1960年就劃定了長白山自然保護區,成立長白山保護區管理局,面積為196465公頃。
長白山天池是地球上同緯度地帶原始狀況保存最好,物種最豐富,生態系統最完整的自然保護區。域內不僅有原始狀態的森林,還有苔原、草甸、湖泊、河流、沼澤等,是亞歐大陸北半部山地生態系統的典型代表。
長白山 因云量多,所以,全年日照時數和日照百分率都是吉林省最少和最小的地區之一,相應的全年太陽輻射總量也是全省最少的山腳下的全年日照時數為2281時到2454小時。
5. 長白山管委會政務網公示
答題:25萬公頃左右,長白山自然保護區轄區內,長白山管委會,周邊地帶延邊朝鮮族自治州大部分,白山市所轄的森林大部分。
6. 長白山管委會新聞網
新中國成立后,在很長一段時間,長白山是由吉林省林業廳管理的。
2005年6月,為實現對長白山的“統一規劃、統一保護、統一開發、統一管理”,省委、省政府決定成立長白山管委會。
2006年1月,長白山管委會正式掛牌,作為省政府派出機構、正廳級建制,代表省政府依法對管理區域內的經濟和社會行政事務,以及自然資源實行統一領導和管理。吉政發[2006]30號文件明確:“長白山管委會,具有相當于市(州)政府的行政管理職權。省里將長白山管委會按市(州)對待和管理?!?/p>
此后,吉林省再也不是九市州,而是十市州。
為了促進旅游業的發展,周邊鄉鎮并入了長白山管委會,所以長白山管委會下轄池西、池北、池南3個經濟管理區。
7. 長白山政務公開網
2007年11月9日,根據吉政函[2007]141號文件,長白山管委會的總體規劃分為規劃指導區、規劃管理區和自然保護區。規劃指導區即為協調區,面積約為13479平方公里(包括:和龍、白河、露水河、泉陽、松江河、臨江、長白縣林業局,長白森經局和自然保護區);規劃管理區即為直管區,面積約為3278平方公里(包括:自然保護區、環區路以內及外側1000米、三坡旅游環路以內及外側1000米、指導區內旅游公路兩側各1000米、旅游服務基地、主題功能區及按規劃需要統一管理的其他區域);自然保護區即為控制區,面積為1964.65平方公里。
8. 長白山政府
我覺得我有點發言權。我就住在長白山腳下,太行山也去過兩次。主要是地質構造截然不同,太行山多地是由石灰巖,花崗巖等巖石組成,花草樹木生長的土壤稀少,生存環境惡劣。
長白山則正相反,土質肥厚,人煙稀少,幾百年處于封閉狀態,近些年雖然也面臨著開放開發,但隨著政府對環境保護的力度不斷加大,長白山的生態環境也越來越好,森林資源多樣化的道路越走越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