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無錫旅游景區排名前十
無錫市是江蘇省的省轄市,風景優美,氣候宜人。轄區內有著名景點錫惠公園,由園內有錫山惠山得名,惠山上有頭茅峰三茅峰,最有名的是龍光塔。錫惠公園旁邊有惠山古鎮,最數寄暢園古樸優美。古鎮內名點小吃應有盡有,各色小玩意琳瑯滿目,盡此一處就需一天才能逛下來。
2. 無錫著名景點排名
1、惠山古鎮
梁溪城的免費景點,首推惠山古鎮,這里可供游覽的面積最大,也最富有無錫特色。從知書達理的江南人文,到萌萌噠的惠山泥人,再到宛轉悠揚的二胡文化,都能找到印跡。古鎮比較安靜,沒有喧鬧的酒吧和店鋪,可以在古運河旁邊喝杯茶,感受久違的清凈。
2、梅里古鎮
在江南眾多古鎮中,梅里是一個特殊的存在,因為它是最早開發的,有了梅里村,才有了繁榮富饒的江南。
3、南禪寺
無錫留下來的古寺不多,但名氣都很大,南禪寺就是其中之一。寺廟始建于梁武帝太清年間,距今已有1500多年,剛誕生之初規模宏大,僧舍眾多,被譽為“江南最勝叢林”。
4、泰伯廟
泰伯為了給弟弟讓王位來到了梅里村,之后開鑿伯瀆河,開發江南,被譽為江南人文鼻祖,泰伯廟就是紀念他的遺址。廟里柏樹深深,古樹盤根錯節,極為幽靜。
5、中央電視臺無錫影視基地三國水滸景區
中央電視臺無錫影視基地是中國首創的大規模影視拍攝和旅游基地。始建于1987年,是我國首家以影視文化與旅游相結合的主題園,也是國家首批5A級旅游景區。
3. 無錫旅游景點排名前十
長廣溪濕地
人們總是以水天一色形容這片濕地。這里空曠遼闊,湖水盡頭與地平線連成一片,天與地相依相偎,映入眼簾的,常常只有頭頂蔚藍的天空與岸邊深密的樹木,閑閑的天空的白云,散散的蘆花茫茫。
金城灣公園
金城灣公園的建成開放,使環蠡湖開放景區38公里岸線全部貫通,新老城區由此獲得了更好地溝通,最大限度地帶動無錫城市的旅游效應,真正體現了"蠡湖擁抱城市、城市親近蠡湖"的宏偉構想。
地理位置:無錫市濱湖區,金城路西路以南,貢湖大道以西,金石路以北
門票價格:全天免費
金匱公園
金匱公園基本富盛名的是春天的櫻花,但其實夏天也很美。其實在這里除了能呼吸到新鮮空氣,還能尋找到一份久違的清凈。晨間或傍晚到這兒游玩一番,相信是個很好的選擇。
地理位置:無錫市濱湖區
著名景點:標志性景觀綠地,滿珍櫻花林
門票價格:全天免費
蠡湖中央公園
原來的歐洲城,現在作為免費公園向市民開放了。景點基本保持了原歐洲城的風格,白天去玩兒,很靜,人也不多。歐式的建筑給人們帶來奇妙的美感。
地理位置:無錫市濱湖區,無錫太湖湖畔東北
著名景點:古希臘“宙斯神壇”、 挪威“鄉村教堂”、德國城堡等
門票價格:全天免費
江南大學小蠡湖
>>>不是景區勝似景區
看夏季曲水橋畔荷花旖旎,無錫的夏日淅淅瀝瀝,菁菁校默契裙角飛揚,一切都充滿生機。
地址:江蘇省無錫市蠡湖大道1800號
著名景點:小蠡湖
門票價格:全天免費,但請注意學校秩序。
城中公園
無錫市中心,有一處與南京的夫子廟、上海的城隍廟、蘇州的觀前街齊名的崇安寺,就在崇安寺的后背,便是無錫公花園。這是一處鬧中取靜的公共園林,也是無錫人喜歡逛的地方。
地址:無錫市梁溪區公園路14號
門票:免費
運河公園
春天還在回味,夏日卻已到來,隨著氣溫的持續高升,是時候來運河公園耍一耍了。 在河面上靜靜泛舟,感受著陽光拂面,該是多么美好的享受啊。
地址:運河東路蓉湖大橋旁
票價:免費
景點:何振梁紀念館,中國民族音樂博物館,運河公園音樂廳,游船碼頭
西漳公園
西漳公園位于地鐵1號線西漳站周邊生態居住區,公園緊鄰著錫北運河,水域開闊,公園總占地面積630畝,拐進園區的一剎那,生活中的喧囂和煩惱便被拋之腦后,撲面而來的是古香余韻,還有一份難得的清凈和愜意……
地理位置:惠山區地鐵一號線西漳站附近
著名景點:紫藤足球訓練基地、紫薇植物園、西漳蠶種場
門票價格:全天免費
貢湖灣濕地
綠色漫無邊際,一旁的太湖大堤淡淡地生滿了清風和廣闊,為所有不事聲囂的人兒,在蟬鳴季的喧鬧中隱出一方歡愉。
地理位置:濱湖區貢湖大道和紅周路交匯處南側
著名景點:太湖大堤,教堂
門票價格:全天免費
沉浸在初夏靜曦的細枝末節中不愿緩過神來,心情偏安一隅涼喜,目之所及山長水闊??烊o錫這些開放式公園,避暑吧!
4. 無錫旅游景區排名前十有哪些
南禪寺
南禪寺建于南梁武帝太清初年,為南朝四百八十寺之一的江南名剎。舊稱“梁溪豐大剎,首惠山,次南禪”。歷史悠久,規模宏大、高僧輩出,曾是“無錫八景”之一。在吃貨的心中,美食永遠是第一的,是最美的,想要逛吃逛吃,南禪寺絕對不容錯過。
崇安寺
梁溪首剎,吳會名勝,已有1600多年歷史,崇安寺自古以來,就是無錫的政治中心、商貿中心、和文化中心。崇安寺旁就是“華夏第一園”——公花園,是中國園林史上向全社會公眾開放的第一座城市公園,市因寺興、園因街榮、商業繁華的無錫被譽為“小上?!?,崇安寺以其獨特的風格和魅力,成為與上海城隍廟、南京夫子廟、蘇州玄妙觀齊名的江南四大特色街區。
小婁巷歷史街區
占地面積2.3萬平方米,建筑面積約1.3萬平方米,總投資5.2億元。小婁巷原生態的江南名居建筑,仍然保存著無錫最后的江南人文傲氣,不同季節下的小婁巷均展現出不一樣的煙火。無錫小婁巷的這次完美修復,是江南名門望族生活樣板的精神重筑。
小婁巷歷史文化街區中談氏宗祠、福壽堂、來鶴樓、佚園、修儉堂、張孟肅宅、萬備堂、將軍府、金勝神廟、叢桂坊、繡衣坊十大景點,全部將免費開放,可供中外游客悠游慢品。
二、夢回古鎮景區
惠山古鎮
山水骨架間,青磚石徑,樹影婆娑。百余祠堂錯落,唯惠山優雅閑靜。這里環境優美、古祠堂群密布,是無錫的露天歷史博物館。值得注意的是古鎮不收門票,部分祠堂參觀需收費,還有錫惠公園也是收費的。
南長街清名橋
江南水弄堂,運河絕版地。南長街清名橋這一段,是無錫運河休閑度假區的精華所在。窗外便是古運河,坐在窗邊靜靜欣賞槳聲燈影,江南的煙水氣就這樣融入心底,這一世繁華綺夢流連心中。
巡塘古鎮
無錫巡塘古鎮,因坐落于古巡塘河畔,三面環水故得名。走在悠長的古巷,走過青石街道的轉角,踏上歲月打磨后的石橋。時光流轉,帶不走的是這原汁原味的江南。
沒有其他古鎮過度商業化的開發,也沒有川流不息的游客,靜謐而安詳的巡塘小鎮倒是能讓游客在此體驗一把“一鎮一酒店”,“一夜一浮生”的世外桃源之趣。
三、休閑公園景區
運河公園
里面不僅有能近距離看黃埠墩的噴泉廣場,有百米長廊,還有何振梁與奧林匹克紀念館,外觀設計大方簡約,風格上略帶上世紀初民國風格,突出了無錫工商名城的地域特色,非常適宜去走走看看,重溫歷史,陶冶文化情操。
蠡湖中央公園
位于蠡湖畔,前稱“歐洲城”,在這里拍婚紗照的人很多。里面還有個海洋公園但需收費。
蠡湖大橋公園
春天可放風箏,夏天可賞荷花,秋天可觀湖景,冬天乘坐摩天輪。一年四季,晨昏雨晴都很美。
長廣溪國家濕地公園
無錫最聞名遐邇的濕地公園之一,風景秀美,經??梢钥吹皆鷰づ竦挠稳?。西依軍嶂山、雪浪山,南接太湖,北通蠡湖,形成山丘-濕地-河流-湖泊融合一體的景觀格局,是一座集生態、休閑、科普、人文為一體的國家級生態濕地公園。
渤公島
渤公島是蠡湖風光帶的重要部分,西與管社山相望,南端與充山對峙,園內花草林木遍布,沿湖木棧道貫通全島,遙遙可見黿頭渚的制高點——鹿頂山。
漁父島
漁父島位于蠡湖湖畔,與渤公島相距不遠,夏天是小朋友玩沙子的天堂。
5. 無錫旅游景點排名榜
1、中國泥人博物館。 無錫素有“泥人之鄉”的美稱,中國泥人博物館是中國首家民間彩塑藝術博物館,坐落在無錫惠山古鎮,館內藏有自明清至今1000多件珍品,在這里,你能感受到泥塑藝術的獨特魅力!
2、中國民族工商業博物館。 無錫是中國民族工商業的發祥地,榮氏兄弟籌資創辦的茂興面粉廠的原址,就在此地。而曾經茂興面粉廠保留下來的老建筑,就是如今的中國民族工商業博物館。
3、中國絲業博物館。 中國絲業博物館位于無錫原絲廠密集的古運河清名橋地區,由原有的永泰絲綢廠改建而成,大量歷史文物被珍藏并對世人開放展覽,展示百年無錫乃至中國絲綢業發展走過的輝煌歷程。
4、中國鄉鎮企業博物館。 2010年開館的中國鄉鎮企業博物館,位于無錫市錫山區云林春雷造船廠舊址,該造船廠是我國最早的鄉鎮企業之一。博物館由室內展示館、春雷造船廠舊址兩部分組成,館內收藏了鄉鎮企業發展的文史資料和文物。
5、中國民族音樂博物館。 中國民族音樂博物館座落在無錫市運河公園內,共有展品574樣969件,樂器174種468件,有豐富的書籍、影音資料,展現中國民樂的發展史,是目前國內唯一一家綜合性民族音樂博物館。
6、無錫鴻山遺址博物館。 無錫鴻山遺址位于無錫新區鴻山街道,是我國長江下游地區春秋戰國時期的墓葬類遺址。2011年11月被國家旅游局評定為“AAAA級”旅游景區。
7、無錫吳都闔閭城遺址博物館。 闔閭城遺址,位于中國吳文化博覽園內,是無錫市極為珍貴的歷史文化遺產,是春秋時期吳國的都城,距今已有2500多年歷史,是中國吳文化發源地標志性工程。
8、無錫錫劇博物館。 無錫錫劇博物館坐落在無錫市大成巷步行街,有錫劇博物展覽和實驗性劇場兩部分,有相關歷史資料3000多件,展現錫劇的產生、發展、繁榮和傳承歷史。
9、江南蠶桑博物館。 江南蠶桑博物館位于無錫惠山區西漳公園內西漳蠶種場舊址,這是江蘇省內歷史最悠久的蠶種場之一,園內種植了40畝桑田,在這里可以看到蠶從蠶卵到化蝶的全部過程。
10、無錫博物館。 無錫博物館于2008年10月開館,位于無錫太湖廣場,是無錫的標志性建筑,有24個常設展覽,館藏文物3萬余件,反映無錫地域文化特色。
11、江陰海瀾馬文化博物館。 海瀾馬文化博物館位于江陰新橋鎮,一層為“世界名馬博覽館”,匯集了世界各地43個品種48匹活體名馬,品種之多世界罕見。二層為馬文化體驗館(暫未開放)。
12、中國宜興陶瓷博物館。 宜興陶瓷博物館,是國內最早成立的陶瓷博物館,2013年11月正式獲批為中國紫砂博物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