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旅游線上與線下發展前景對比
一、高端品質游走向大眾
當下,我國正在形成以國內大循環為主體、國內國際雙循環相互促進的新發展格局。以國民消費為基礎的大眾旅游在未來一段時間仍將占據主體,而小康旅游正在快速興起,二者將統一在高品質旅游當中。
可以看到的是,人民對美好生活有了新期待,進入從“有沒有”向“好不好”過渡的新階段。這為文旅發展拓展了空間,也對高質量發展提出新要求,即產品多元化、消費場景化、產業數字化、服務品質化、秩序規范化。因此,在新形勢下,旅游企業應服務國家大局、強化文化引領、加強先進科技應用、鞏固壯大實體經濟根基,滿足人民美好生活需求,著力發展高品質旅游。
二、紅色旅游迎來高潮
據文旅部統計,2020年我國紅色旅游出游人數超過1億人次,整個“十三五”期間,紅色旅游出游人數保持穩定增長,在全國國內旅游市場中維持在11%以上的市場份額,紅色旅游的規模和熱度不斷攀升。而2021年適逢建黨100周年,紅色旅游必將迎來新一輪高潮。
事實上,近兩年很多紅色旅游景區進行了深度開發,通過融合化、創新化、特色化發展之路,將革命歷史運用聲音、動畫、數字互動等科技手段還原,使紅色旅游由靜態向動態轉型,使紅色旅游產品從“單向輸出”向“寓教于樂”轉變,使游客從“旁觀者”轉變為“參與者”,創造出《延安延安》等紅色演藝精品、井岡山AVR紅色體驗館等場景體驗。紅色旅游景點被打造成精品景區的同時,紅色旅游的概念也日漸深入人心,游客群體開始出現年輕化、家庭化的發展趨勢。
三、鄉村旅游持續升溫
在近期的中央農村工作會議上,習近平強調,脫貧攻堅取得勝利后,要全面推進鄉村振興,這是“三農”工作重心的歷史性轉移。后疫情時代,山清水秀、生態優美的鄉村比以往任何時候都更具吸引力。根據《全國鄉村產業發展規劃》,到2025年,我國休閑農業和鄉村旅游年接待游客人數將超過40億人次,經營收入超過1.2萬億元。
鄉村旅游正迎來史上最好的發展機遇期。從宏觀政策角度來說,鄉村振興戰略的全面推開,意味著大量政策資金會投放到鄉村,用以改善鄉村的基礎設施和公共設施,鄉村旅游產業環境會快速而普遍地提高。從消費群體角度來說,中國的城鎮化率已經超過60%,城市居民群體的基數正在迅速擴大,鄉村旅游潛在需求持續增長。在國家政策的指引下,鄉村旅游正不斷推出自然觀光、親子陪伴、健康養生等類型服務項目,提升鄉村民宿品質,開發鄉村美食、夜間游覽、主題研學等產品。
四、“近處的風景”惹人眼
受疫情的影響,很多人對長途出游仍有顧慮,而且長假期間大多數中小學校仍然對學生的出行進行限制約束,也就導致了很多家庭不能遠游,這就使得人們有時間對短途周邊游和本地游進行深度挖掘,“重新發現周邊和家門口的美景”就成為了一種新趨勢。
隨著近年來休閑旅游的不斷發展,周邊游模式已獲得了足夠的市場認同與推崇,持續數年的高速增長需求所帶來的軟硬件設施以及服務的完善化,讓這一模式已經能滿足更多消費者的需求。而本地游的深挖,又能讓本地居民更好地體驗生于斯長于斯的地方,提升生活的幸福指數。短途周邊游和本地游將是后疫情時代,市場最直接也是最好的選擇。
五、小眾目的地成“新寵”
后疫情時代,那些曾經被游客忽略的、小眾的隱秘目的地,正在被更多人挖掘出來。它們在自然風光、文化內涵或者深度體驗方面具有明顯優勢,沒有傳統景區的人擠人,因而其旅游體驗自然更好。
尤其是當游遍全球、旅行經驗豐富的游客們回歸“國內游”時,他們更期待發現那些不曾出現在主流視野中的目的地,這些“小眾”中蘊含的隱秘、新鮮、深度的體驗恰恰可以為這群游客帶來靈感,成為大家實現疫后“旅行自由”的重要選擇。
六、體驗型產品備受追捧
疫情之下,安全出行成為游客考慮的重要因素。一家一團、三五好友的小團甚至兩人成團的小團游,因為具備更安全、私密、自由等特點,逐漸成為旅游市場的新趨勢。攜程數據顯示,元旦私家團選擇率占跟團總人數的比例,從去年的10%提升到30%,越來越多的人愿意為安全游“買單”。
與此同時,游客們對目的地的新玩法和游玩深度有了更高的要求,不再滿足于只是“打卡”和蜻蜓點水的體驗,因此更加個性化和私密化的定制游、深度游等體驗型旅游產品必將受到更多認可和追捧。與傳統跟團游相比,選擇這類產品的游客可以完全自主選擇旅游的時間、線路、內容、出游方式、出游伙伴、旅游服務方式、服務商以及支付方式等,呈現出主題化、小眾化、深度化、隨意化、碎片化、可調化的消費特征。
七、智慧旅游花式升級
以互聯網、大數據、人工智能為代表的科技創新,讓旅游目的地從線下走上云端;直播催生的“云旅游”和“網紅帶貨”成為文旅企業搶灘的“新藍?!保换有?、沉浸式、立體化的數字科技與傳統文化、當代藝術的融合,又極大地豐富了旅游產品體系;免接觸服務、“一機游”平臺模式正加速推動智慧景區的建設。
新的一年,科技正以豐富多樣的形式和內容,持續賦能旅業,為游客帶來更多耳目一新的體驗。隨著越來越多的技術應用變得成熟,我們有理由期待,旅游行業將變得越來越智慧,智慧旅游將成為未來旅游市場上的主力軍,為傳統旅游行業融入更多的智慧。
八、預約旅游快速降臨
以前人們去景點玩是“說走就走”的即興游,在如今疫情防控的常態背景下,“景區門票預約制”成為了文明出游的新趨勢。近日,國家有關文件強調指出,國有旅游景區應于2021年底前全部提供在線預約預訂服務??梢灶A見的是,中國旅游預約時代正快速降臨。
事實上,旅游預約制在國外的落地已相當成熟,而疫情只是催化了國內的這一過程。對景區和游客來說,常態化的預約制是一種雙贏:在保護景區文物和自然資源的同時,讓游客獲得更安全、更有尊嚴的游覽體驗,得到更好的精神享受。2021年,有形的景區門閘和無形的預約渠道爭奪戰進一步激化,將拉動博物館、藝術館等公共文化設施同步實現在線預約服務,預約旅游成為人們旅游消費的新形式。
九、綜合營銷成引流法寶
2020年,從攜程BOSS直播帶貨到“甜野男孩”丁真走紅,從《隱秘的角落》帶火湛江文旅到《上新了,故宮》《國家寶藏》等綜藝營銷,文旅行業各顯身手,借助直播、短視頻、影視綜藝節目等營銷載體,與文化媒介跨界融合,獲得了非常可觀的旅游營銷成績。
2. 線上旅游發展現狀
疫情發生后,人們在家足不出戶,對旅游產業產生了巨大的影響。但是一些企業探索出新思路,催化看云旅游方式。對此,你怎么看?
(一)表達態度
突如其來的疫情對旅游產業產生了巨大的影響,旅游業在危機之下,探索和創新了新模式,為旅游業帶來經濟發展新業態。
(二)云旅游的意義
1.對于個人來說,舒緩疫情在家隔離防控的焦慮情緒,豐富宅生活。
2.對于企業來說,可以助力企業復工復產,通過新方式開創旅游增長點,一定程度上減少企業壓力。
3.對于社會來說,通過互聯網直播,以及VR技術,促進社會經濟發展,同時助力市場經濟復蘇。
(三)云旅游存在的問題
1.產品質量不佳??赡軙嬖谟脩趔w驗感不好,產品畫面粗糙,云旅游產品制作質量不高。
2.個人信息泄漏。線上旅游,消費者會在互聯網上會留下足跡,如果對信息保護不足,會出現個人信息泄漏。
3.監管不足。對于新興事物,法律會存在監管漏洞,易滋生違法行為。
(四)提出對策
首先,提升產品質量,對于線上旅游產品要嚴格把控,加強畫面技術維護,為消費者提供高質服務。
其次,完善信息保護。相關平臺應加強技術維護,確保個人信息不被泄漏,保障消費者合法權益。
最后,做好相應監管。相關管理部門應加強對新業態的監管力度,保證云旅游誠信經營,堅守人身財產安全。
3. 旅游線上與線下發展前景對比論文
論文要有實事依據,對東南亞旅游文化進行深入分析,推薦出優秀旅游文化景點,對旅游者作指南。
4. 線下旅游的優勢
答:線上門票與線下門票的最大區到是價格問題。線上購票是個新服務項目線上門票屬于提前預售所以門票價格可提前優惠購買,它的目的是方便游客去景區游玩不用當日排隊購票。
線下門票是當日的門市價大都無優惠價,除了當日搞促銷活動外。
5. 線上旅游業發展的前景
隨著目前全國疫情的有效控制,各地旅游景區正在有序復工。由于客流量小等原因,許多文旅企業也面臨著復工復產難、現金流緊張等問題。
疫情對旅游業的影響是階段性的,但人們的旅游需求不會消失。
旅游企業如果能在這段時間內積蓄能量,就能為疫情過后的復蘇打下堅實基礎。
“世界旅游組織研究顯示,受疫情影響,世界各國旅游平均需要一年多時間才能恢復。但是,中國不符合這個規律,應該很快會恢復?!边@次疫情在春節期間暴發,春節是中國傳統的團圓佳節,看似人流多,但從景區景點等旅游消費場所接待的人數總量看,不如“十一”黃金周、“五一”勞動節,所以,本身季節是可控的。
另一方面,疫情恢復時正值春夏之交,不用特別刺激,就會有人出游?!盎谝咔榉揽亟M織有力,我們的恐懼感很快會消除,社會從眾感會越來越增加?,F在已有人出來旅游散心,說明恐懼感正在慢慢消除?!?/p>
我國的社會生產生活在逐漸恢復,在恢復過程中,會形成我們的“經濟綠洲”,巨大的國內市場需求會釋放出來。
從這點來講,今年的入境旅游和出境旅游可能不會特別理想,但是國內旅游業恰恰遇到了一個機會,這也符合我國拉動內需、促進消費的趨勢?!拔覀円呀浶纬闪寺糜蜗M的習慣,這個習慣是非常重要的潛在心理。
可以預見,宣布疫情結束時,很可能有一個巨大的消費高峰期出現?!?/p>
人們的旅游需求不斷升級,旅游業擁抱互聯網、大數據也在不斷提速。
為此,很多企業創新復工復產的形式,比如通過互聯網開展旅游產品的預售,通過在線直播的方式對產品進行促銷推廣;
也有一些企業、景區開啟“線上旅游”模式,推出在線看美景、看展覽、看演出;有些旅游企業正積極研究政策,在朝產品創新和營銷方面發力;
還有些旅游企業對從業者開展業務培訓,為行業轉型升級儲備更多人才……這些積極嘗試將在疫后會發揮出巨大的作用,這也充分體現了旅游企業的積極性和主動性,有助于盡快戰勝疫情挑戰、重現發展活力。
一年之計在于春,揚帆起航正當時。疫情雖然讓旅游業錯過了春節,但旅游業的春天必將到來。
新華網旅游頻道已經推出《“疫”后花開 邁向詩和遠方》大型融媒體專題,關注文旅行業復工復產,展示行業最新動態,讓更多游客疫情之后相遇更精彩的風景,感知中國文旅行業的韌性。
6. 旅游線上與線下發展前景對比圖
相同點:都是全國性質的,都有搞旅游,都可以在線預定支付; 不同點:攜程走的是廣,不管是什么旅游,而且還附有酒店,游艇之類的; 而騎蝸牛網更多的是做深,是做旅游方面中鄉村旅游這一塊,更加垂直化,同時也是一個有“根”的旅游類網站,也可以說性質是一個休閑農業與鄉村旅游電商平臺,整合其擁有的線下資源;是一個線上配合線下的模式;
7. 線下旅游業發展前景
不好,因為疫情
旅游管理專業就業前景
旅行社導游和中、高級管理工作,各級旅游行政管理部門、相關旅游企業、旅游教育、培訓、咨詢機構,各類旅游景區、大型主題公園等。
2.旅游管理專業就業方向
旅游管理專業畢業生可從事旅游行政管理部門、旅行社、旅游景區、旅游咨詢公司、旅游電子 商務企業、旅游規劃策劃機構、主題公園的旅游經濟管理和企業管理工作;或旅游與休閑行業的自主創業。
3.旅游管理專業需要掌握哪些能力
1.掌握旅游管理學科的基本理論、基本知識;
2.掌握有關旅游管理問題研究的定性和定量分析方法;
3.具有運用旅游管理理論分析和解決問題的基本能力;
4.熟悉我國關于旅游業發展的方針、政策和法規;
5.了解旅游業的發展動態;
6.掌握文獻檢索、資料查詢的基本方法,具有一定的科學研究和實際工作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