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鹽城市區地圖高清版大圖
鹽城市地處蘇北沿海地區,東面是黃海,北接連云港市,西北靠近淮安市,西南靠近泰州市,揚州市,東南與南通市為鄰。
要問在省內鹽城與周邊哪個地區最近?我個人覺得:距離泰州的興化市,揚州的寶應縣最近。
興化市與鹽城鹽都區的葛武鎮僅一河之隔,即使到興化市區也就一百多里路;寶應縣與鹽城市的大縱湖共有一個大縱湖,鹽城在東岸,寶應在西邊,距離太近了。
2. 最新鹽城市區地圖全圖
鹽城市區目前共有“鹽都區”,“亭湖區”,“大豐區”這三個區,其中地勢最高的當屬鹽都區。
由于鹽城靠近黃海邊,屬于淤積型海岸,土地大多由古黃河,淮河,長江從上游帶來的泥沙堆積而成,地形總體上西高東低,其中鹽都區的串場河以西,岡溝河以東部分,由于形成時間較早,地勢相對稍高一點,亭湖區,大豐區的沿海地區有大片灘涂,地勢較低。
3. 鹽城市地圖全圖大圖
鹽城的別稱: 鹽瀆、瓢城、登瀛、百河之城 。別稱瓢城的由來:鹽城已有2100多年的歷史,漢武帝時因產鹽得名。 因城池西狹東闊,狀如葫瓢,取“瓢浮于水,不被淹沒”之意,故鹽城又名“瓢城”。 她在地圖上的樣子看起來就像用葫蘆做的瓢一樣。在古代,瓢是生產、輸送鹽的工具。由此鹽城得名“瓢城”。
4. 鹽城市區地圖高清版大圖最新
因為鹽城的地理位置很特殊。作為江蘇省的一部分,鹽城市地處南北交界的分水嶺,地處黃海之濱。從地里上來說,南接上海;西接南京、揚州、泰州、淮安;北接徐州、宿遷、連云港,且火車線路與山東鐵路干線相連接。起到了溝通南北、溝通蘇南和蘇北的重要作用,加上自身也是一個中型城市,因此修建了蘇北地區最大的火車站
5. 鹽城市市區地圖高清版
鹽城市行政區劃
鹽城市,位于北緯32.85°~34.2 ° 、東經 119.57°~120.45° ,東臨黃海,南與南通市接壤,西南與揚州市,泰州市為鄰,西與淮安市相連,北隔灌河和連云港市相望。是江蘇省省轄市中面積最大的市。市轄區面積1779平方公里;市轄區158.65萬人(亭湖區83.90萬,鹽都區74.75萬)。全市地勢平坦,河渠縱橫,交通發達,物產富饒,素有"漁米之鄉"的美稱。鹽城大多數人口是歷朝江南移民后裔,因而傳統文化和民眾的心理狀態都屬于傳統的江南文化范疇。鹽阜大地人杰地靈,名人數不勝數,有過南宋丞相陸秀夫,也是和《水滸傳》作者施耐庵的故鄉。
6. 鹽城鹽都區地圖高清版大圖
“鹽都”一詞從字面上看為產鹽之都,它可以指江蘇鹽城的海鹽之都,也可以指四川自貢的井鹽之都。但鹽都一詞主要還是指位于中國東部沿海的江蘇省鹽城市鹽都區。鹽都區位于江蘇東部、長江中下游平原。鹽都區行政中心駐鹽都區新都街道,原與江蘇省轄市鹽城市市縣同城(鹽都區舊稱鹽城縣),主要位于鹽城市區南部,是鹽城市南部新城區的組成部分。鹽都區是中國江蘇省鹽城市下轄的一個市轄區,面積1018平方千米,人口70萬人。
7. 江蘇省鹽城市地圖高清版大圖
鹽城,一個讓人打開心扉的地方,一座有溫度的城市。
鹽城的地理位置決定了它廣闊的發展空間,海陸空交通便捷,鐵路暢通、海運、航運,大豐港擁有空港、海港兩個一類開放港口,在中國百強城市中排列第56位,可想而知它的發展趨勢。鹽城有11個國家4A級景區,因擁有世界上最大的野生丹頂鶴和麋鹿濕地保護區,鹽城的吉祥物“丹丹”和“鹿鹿”有著很美好的寓意。
鹽城的工業和科技產業發展近些年也是持續上漲,在江蘇省內也能排在前十。
鹽城市的地理資源,環境,氣候,交通,產業,文化,景區等等每一個都是它獨特的招牌。
喜歡鹽城這座城市不僅僅是美景和美食,鹽城不像一線城市一樣浮躁,擁擠,高樓林立,更多的是舒適感,有著“小江南”的感覺,真的讓人喜愛。我不是鹽城人,是一個在鹽城生活了三年多的北方人,對鹽城的印象就是環境好,道路寬敞,交通便捷,非常適合居住,這些年看著鹽城的變化和發展,真心期盼會這座城市會越來越好。
相信未來的鹽城會有更大的潛力和發展空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