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河北省的旅游特點
京津冀三省市地域相接、人緣相親、文化相近,是我國經濟社會發展極為重要的區域。京津冀協同發展上升到國家戰略,對三地尤其是河北的發展,是一個千載難逢的重大歷史機遇。旅游業關聯度高、融合性強、拉動作用突出,是區域合作最容易起步、最容易實現的領域。在京津冀協同發展的進程中,旅游業扮演著橋頭堡和排頭兵的重要角色,既是共振點和共贏點,又是切入點和突破口。
京津冀區域旅游資源富集。京津冀地區是我國旅游資源最豐富、具有比較優勢的地區之一,旅游資源不僅數量多、規模大,而且種類全、品位高。該地區集中了長城、故宮、天壇、頤和園、避暑山莊及周圍寺廟、明清皇家陵寢等7處世界文化遺產,占全國總數的近1/5;擁有國家4A級以上景區200余處,占全國總數的1/10,深化區域合作具有雄厚的資源基礎。
京津冀區域旅游特色互補。京津冀三地旅游既有同宗同脈的統一性和完整性,又有各具特色的差異性和互補性。北京作為首都和全國旅游中心城市,自然、人文、歷史等景觀優勢明顯。天津近代人文旅游資源豐富,以近代文化、民間文化、歐陸古典風情最為著名。河北有山有海,歷史底蘊深厚,資源種類齊全,特別是海濱、海島、草原、湖泊、天然冰雪、優質溫泉、青山秀水、鄉村風光等都是發展環京津休閑產業的特色資源。
京津冀區域客源市場廣闊。京津冀處于環渤海中心地帶,是繼珠三角、長三角之后快速崛起的第三增長極,區位優勢明顯,交通通訊便捷。京津冀及周邊省份有4億人口,三地私家車擁有量已超過1000萬輛,市場廣闊、潛力巨大。京津冀GDP已突破6萬億元,占全國10.9%。經濟基礎優勢明顯。2013年,京津冀旅游總收入超過8000億元,旅游總人數達到6.6億人次,并以年均10%以上的速度快速增長。
京津冀區域合作基礎堅實。多年來,河北把實施“環京津戰略”作為推動旅游業發展的重要舉措,先后與京津簽署了一系列旅游發展戰略合作協議,與北京、天津等高鐵沿線6省市聯合發起成立“京港澳高鐵旅游市場推廣聯盟”,與京津等長城沿線8省市發起成立“中國長城旅游市場推廣聯盟”,并積極參與組織和推動北方交易會等活動。三地初步建立了區域旅游合作機制,拓展了旅游市場,加強了旅游監管合作,推進了旅游產業發展,促進了三地旅游經濟圈的逐步形成,為京津冀旅游一體化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京津冀區域旅游協同發展有良好的基礎和條件,已取得了顯著成效,前景可期。但仍存在一些亟需解決的問題,主要是:難以突破傳統行政區域思想束縛、欠缺一體化協調機制和統一規劃,旅游基礎設施特別是交通建設滯后、旅游資源集約開發利用不夠、整體形象品牌不鮮明、公共服務體系不健全和產業鏈不完善等。這些都需要京津冀三地切實打破自家“一畝三分地”的思維定式,共同努力推動實現協同發展。
一、建立健全協調合作機制
協調聯動的合作機制是京津冀協同發展的重要保障。京津冀三地旅游合作起步較早,進展很快,但是一直沒有形成全面統籌、協調聯動的長效機制。三地應主動作為,共同推動成立京津冀旅游協同發展領導小組,完善京津冀政府間交流平臺,建立京津冀及相關市縣參加的定期旅游協調會議制度,研究確定區域旅游合作戰略、方針與機制,協調解決區域旅游發展與合作的重大問題。同時,共同制定完善京津冀旅游協同發展的相關政策,制定合作發展規則和標準,進一步推動區域旅游在更大范圍、更高層次上的合作與交流。
二、強化統籌規劃和頂層設計
推進京津冀區域協同發展,必須堅持規劃先行,做好頂層設計。三地旅游資源既有一定的相似性,又有很大的差異性,只有統一整合、規劃對接才能進一步提高整體吸引力和競爭力。在資源普查基礎上,三地可共同編制《京津冀旅游業協同發展規劃》,根據不同資源特色,統籌策劃功能定位和結構布局,明確旅游市場建設、公共服務設施建設、人才隊伍建設等發展目標,通過有效整合,構建多元化旅游板塊,實現互補協同發展。同時,盡快編制河北省對接京津市場的專項規劃,使河北更快、更有效的對接京津旅游市場,加速河北旅游發展。
三、建設一體化旅游交通體系
構建一體化旅游交通體系,是區域旅游協同發展的基礎。目前,三省市間和重點景區間道路建設均有滯后現象,斷頭路多,部分路段堵車嚴重、道路等級較低,不能適應快速、便捷的現代旅游交通需求,影響了京津冀旅游業整體快速發展。應借京津冀協同發展的大勢,著力構筑區域一體化交通體系,加快形成適應旅游發展要求的現代立體交通網絡。推動開通京津至我省主要旅游城市的旅游列車,在旅游旺季加開三地之間的旅游列車或增加旅游坐席。爭取形成三地旅游直通車網絡體系,共同推動三地旅游集散中心等相互開行通往異地的旅游直通車,構建城市間旅游公共交通網絡,打造“京津冀公交旅游圈”。
四、共同塑造區域旅游品牌
形象鮮明的區域旅游整體品牌是京津冀旅游協同發展的重要抓手。三地應大力開展區域旅游聯合宣傳推廣,聯合推出精品旅游線路,聯合策劃組織旅游宣傳活動,聯合參加旅游展會,聯合舉辦旅游節慶,以及共赴境內外重點客源市場開展聯合促銷,建立形成一體化宣傳格局。河北將著力對節慶活動進行整合,與京津合作把張北草原音樂節、衡水湖馬拉松等區域性節慶活動,打造成具備全國乃至國際影響力的文化旅游品牌。構建京津冀旅游宣傳營銷平臺,推動在三地媒體開設京津冀旅游一體化專欄,在三地旅游網共設京津冀旅游板塊,支持區域內旅行社、景區、酒店等企業聯合建立旅游營銷合作聯盟,鼓勵在策劃包裝產品、省際聯合推廣、互送旅游團隊等方面開展深度合作。
五、構建高效便捷的公共服務體系
強化服務意識,優化發展環境是京津冀旅游協同發展的重要保障。加快建立一體化的旅游公共服務體系,共同制定符合京津冀旅游產業發展需求的旅游咨詢服務、標識標牌系統等旅游公共服務設施建設標準,加快完善旅游集散中心、旅游咨詢中心、旅游指示標識等旅游公共服務體系建設,使自助旅游公共服務規范化、一體化。探索推出區域內旅游惠民便民政策,加快推進省際間旅游網絡平臺相互鏈接,開通遠程網絡化預售票系統,積極推動“京津冀旅游一卡通”全面發行使用,推行統一旅游套票,實現京津冀區域旅游市場一體化。
對河北旅游來說,京津冀區域協同發展是一次重大的、空前的歷史發展機遇,我們必須乘勢而上,借勢發展,力求更大作為。只要三地加大統籌整合、強化緊密合作、推動協同發展,就一定能夠把京津冀地區打造成為中國最具吸引力的旅游目的地,成為帶動區域旅游特別是河北旅游業新一輪快速增長的重要引擎。
2. 河北省旅游發展現狀
1.承德避暑山莊
承德避暑山莊:世界文化遺產,國家AAAAA級旅游景區,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中國四大名園之一。
承德避暑山莊又名“承德離宮”或“熱河行宮”,位于河北省承德市中心北部,武烈河西岸一帶狹長的谷地上,是清代皇帝夏天避暑和處理政務的場所。
2.野三坡
中國北方著名的旅游勝地,有兔耳嶺之石,丹霞之貌,大理之城,它是國家級風景名勝區,自1986年開發旅游業以來,以其獨特的魅力,深受海內外游人的青睞。
國家級風景名勝區野三坡地處北京西部,河北省西北部,保定市淶水縣境內。它以“雄、險、奇、幽”的自然景觀和古老的歷史文物,享有世外桃源之美譽。
3.白洋淀
白洋淀(淀為淺湖)是河北省最大的湖泊,主體位于河北省保定市安新縣境內。白洋淀有大小兩個范圍:狹義或小白洋淀是周圍淀泊里最大的淀,廣義或大白洋淀是以狹義白洋淀為主體的、周圍淀泊的總稱,現有大小淀泊143個,平均年份蓄水量13.2億立方米。
4.白石山
白石山,位于河北省淶源縣城南15公里,雄居八百里太行山最北端,景區面積54平方公里,最高峰佛光頂海拔2096米。
是世界地質公園,國家5A級旅游景區,國家森林公園,全國青少年科技教育基地。有全國獨一無二的大理巖峰林地貌。
5.廣府古城
廣府古城,國家AAAAA級旅游景區,中國歷史文化名鎮,中國太極拳之鄉,中國北方獨一無二的古城、水城、太極城。
地處華北平原南部,位于河北省邯鄲市永年區東南20公里處,西南距離邯鄲市區15公里,距今已有2600多年的歷史,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因明清時期曾為冀[2]
南三府之一的廣平府治所,故稱為“廣府”。廣府古城坐落于達4.6萬畝的永年洼濕地中央,為獨一無二的旱地水城,被譽為“北國小江南”。
6.清東陵
清東陵位于河北省唐山市遵化市西北30公里處,西距北京市區125公里,占地80平方公里。是中國現存規模最宏大、體系最完整、布局最得體的帝王陵墓建筑群。
7.媧皇宮
媧皇宮,位于河北省邯鄲市涉縣中皇山上,為中國神話傳說女媧娘娘煉石補天,摶土造人之地。
媧皇宮始建于北齊時期,初為北齊文宣帝高洋所建離宮,初開三石室,雕數尊神像。后經歷代修葺續建,媧皇宮現今占地面積達76萬平方米。如今建筑多為明清時期,而北齊遺跡,僅留石窟與摩崖刻經,共6部,是中國現存摩崖刻經中最早、字數最多的一處。
8.嶂石巖
嶂石巖,國家級風景名勝區,位于石家莊西南的贊皇縣境內(到贊皇縣城52公里),距河北省省會石家莊市區約110公里,是太行山森林公園精華所在。
9.百里峽
百里峽景區是野三坡風景區最具代表性的景區,經過二十年來的開發建設和精心打造,始終貫徹“建精品、創名牌”的戰略,景區品位和檔次不斷攀升,服務水平有了質的飛躍,受到了社會各界的廣泛贊譽。
游客人數逐年上升,客源市場基本穩定,主要覆蓋華北、東北、西北等地區及華中、華東部分地區。
10.普樂寺
普樂寺位于河北省承德市,始建于乾隆三十一年(公元1766年)。全寺建筑為漢藏結合式,西部依照漢族寺廟樣式由山門、天王殿、鐘鼓樓、配殿、正殿組成。
東部為藏式城建筑。主體建筑旭光閣,重檐圓頂,類似北京天壇祈年殿,閣內頂部置圓形藻井,龍鳳圖案,龍鳳藻井中心雕金龍戲珠。藻井采用層層收縮的三層重翹重昂九踩斗拱手法,雕工精細,金光閃閃,具有極高的藝術價值。
3. 河北旅游產品特色
山海關天下第一關。
長城是中華民族的像征,而山海關長城記錄了中華民族不屈的歷史,它有倭寇侵華的印證,有人民抗擊外來侵略的英績,因此便催生了長城老龍頭的入海處和雄偉的“天下第一關”。
4. 分析河北省的旅游業發展
大力支持特色農產品種植,本地特色旅游業的發展
5. 河北省旅游資源的主要特色
西柏坡,紅色旅游區:西柏坡位于河北省平山縣中部,是解放戰爭時期中央工委、中共中央和解放軍總部的所在地。1947年5月,劉少奇、朱德率中央工委進駐西柏坡。1948年5月,毛澤東、周恩來、任弼時率中央前委和解放軍總部到西柏坡與中央工委匯合。在這里,毛澤東和他的戰友們召開了中國共產黨全國土地會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