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旅游業信息化發展現狀
可靠。
旅游聯盟是由深圳游唄旅游公司和重慶蟻叢科技有限公司聯合創辦的新興旅游模式,采用區塊鏈技術,線上線下相結合,解決了傳統旅游的瓶頸問題,實現了多方共贏!
旅游聯盟合法合規,受有關部門監督管理,從三月一號上線以來,深受廣大游客以及各景區的熱烈歡迎,凡是順應自然規律的都有得很遠,所以不必擔心,放心好了。
2. 旅游業信息化的必然性
旅游信息化是未來旅游業發展的最顯著特征。
世界旅游發達國家在資源整合、設施建設、項目開發、市場開拓、企業管理、營銷模式、咨詢服務、電子交易等領域已經廣泛應用現代信息技術,從而引發了旅游發展戰略、經營理念和產業格局的變革,帶來了產業體制創新、經營管理創新和產品市場創新,改變了旅游產業的發展方式。
旅游接待業的特征:
(1)組織形態的規?;纬蛇B鎖型業態。主要表現中小型旅游企業的連鎖化擴張;大型旅游企業的集團化發展;超大型旅游集團(聯合體)的戰略聯盟和跨國經營的出現。
(2)經營方式的專業化,形成專業型業態。主要表現在服務外包現象的快速發展和旅游專業服務公司的產生。
(3)資源整合的集約化,形成集約型業態。主要表現在旅游資源和生產要素的優化整合,如以旅游集散中心為代表的旅游超市的發展。
(4)技術手段的信息化,形成虛擬性業態。主要表現在旅游電子商務的蓬勃發展和數字虛擬旅游的應用等。
(5)空間形態的集聚化,形成積聚型業態。不同的旅游組織如酒店(或景區、旅行社等)在區域的集聚會形成空間意義上的業態。
3. 旅游信息化發展歷程
我出去旅游時會用到很多信息化的工具。
國內旅游時:
1.買機票,火車票等會用到攜程,去哪兒,飛豬等訂票軟件,也可以通過它們查詢航次,車次等信息。
2.去某個地點會用百度地圖查詢行走路線,公交車次和到達時間及導航。
3.用美團,大眾點評查當地美食信息及評價.
國外旅游:
1.google map查當地火車,汽車路線及時間以及導航。
2.用airbnb查住宿信息。
3.用貓頭鷹查當地美食。
4. 淺談旅游信息化
文化旅游通過網絡空間廣泛宣傳好的壞的都可以通過網絡了解詳情,所以質量會越來越高
5. 旅游信息化在旅游業中的應用
堅持深化改革、依法興旅,處理好政府與市場的關系,推動形成政府依法監管、企業守法經營、游客文明旅游的發展格局;
堅持融合發展,推動旅游業發展與新型工業化、信息化、城鎮化和農業現代化相結合,實現經濟效益、社會效益和生態效益相統一;
堅持以人為本,積極營造良好的旅游環境,讓廣大游客游得放心、游得舒心、游得開心,在旅游過程中發現美、享受美、傳播美。
6. 旅游業信息化發展現狀分析
第一個10年是初創階段。1978年、1979年,國家為改革開放大局所需提出“大力發展旅游事業”。旅游業出生就有一個“為什么干”“怎么干”的問題,需要國家從戰略上明確旅游業的性質和定位。
國家第一個關于旅游業發展的戰略性文件——《國務院關于加強旅游工作的決定》(1981年國務院80號文件)有兩個定位:第一個是雙重性質雙重目標,“旅游事業在我國既是經濟事業的一部分,又是外事工作的一部分”,旅游業發展要“政治經濟雙豐收”,這是用以確定旅游業“中國式道路”特征的定位;
第二個是把旅游放在經濟領域中比較、調試后的定位,“旅游事業是一項綜合性事業,是國民經濟的一個組成部分,是關系到國計民生的一項不可缺少的事業”——這也是第一次關于產業重要性的精準定位,為旅游業在40年“社會經濟發展階段”的大發展中“選對跑道”“對上表”。
第二個10年是產業化進程階段。這個階段也可以前后拉長一點,從1986年國民經濟“七五”計劃,到1998年12月,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把旅游業明確為“國民經濟新的增長點”。
1981年,國務院主持制定了旅游業第一個發展規劃,在5年后列入國家第七個國民經濟發展計劃。5年實踐、5年探索有多難可以想見,最終這個《規劃》敲定了作為“國民經濟一個組成部分”的產業應該有的基本政策體制保證,旅游業在國民經濟的軌道上開始了產業化進程。
旅游業產業化進程和國家上個世紀90年代開始的擴大內需和經濟結構轉型同軌同頻同行。旅游業隨著1992年國家市場機制的完善而轉型,主動在國民經濟發展中承擔更大的責任。
這10年,是開啟產業化市場化發展進程的10年。
第三個10年,是旅游業市場化進程深入的階段。從1998年到2009年,“假日制度”推出,大眾旅游風生水起,旅游市場繁榮興旺。
在國家整體轉型繼續深入推進經濟結構轉型的大背景下,為充分發揮旅游業在“保增長、擴內需、調結構”等方面的積極作用,2009年國務院《加快發展旅游業的意見》(國發【2009】41號)提出,“把旅游業培育成為國民經濟的戰略性支柱產業和人民群眾更加滿意的現代服務業”——30年后又是一次“雙目標定位”,之后《中華人民共和國旅游法》頒布,第一部《國民休閑綱要》出臺,共同體現旅游業對國民經濟作用的“增強凸顯”,同時也是旅游業對國民生活重要性的“深度顯現”。
第四個10年,是“全面融入國家戰略”階段。黨的十八大以來,按照國家《關于促進旅游業改革發展的若干意見》(國發【2014】31號),旅游業以主動與新型工業化、信息化、城鎮化和農業現代化相結合的更大格局,以對經濟社會文化生態多方協同的改革精神,全面融入國家戰略體系,在推動“旅游+”“大旅游”“全域旅游”的過程中,轉型升級形成了新格局。
按照“五位一體”總體布局和“四個全面”發展要求,“全域旅游”不僅是符合旅游業規律的發展要求,而且是促進經濟社會統籌推進和協調發展的重要載體。
7. 旅游信息化發展的四個階段
旅游信息化:它通過對信息技術的運用來改變傳統的旅游生產、分配和消費機制,以信息化的發展來優化旅游經濟的運作,實現旅游經濟的快速增長,是數字旅游的基礎階段。簡單來說,是指充分利用電子技術、信息技術、數據庫技術和網絡技術,收集、整理、利用各類旅游信息資源,使之成為旅游業發展的生產力,成為推動旅游產業發展和改善旅游業管理水平的重要手段。如何實現旅游信息化:加大發展旅游電子商務,構建旅游信息共享服務平臺,建立旅游服務信息化標準、大數據建設等等一系列措施,達到實現信息資源共享的目標,從而實現旅游信息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