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西部旅游發展
一、歐洲西部旅游業發展較早,如今已形成產業化模式,服務、交通、市場等方面都具有優勢。
二、歐洲西部國家大多工業發達,又注重環境保護,人口密度適中,所以自然環境較好,人口素養高,比其他的旅游目的地更有優勢。
三、歐洲西部具有獨特的自然風光,其又在良好的開發下,使游客得到最佳的享受。
四、如今的歐盟,使游客拿著一國簽證即可旅游數過,為游客提供了方便。歐洲的城市大多開發合理,市場質素健全,游客可以自由消費。
2. 西部旅游發展研究中心
黃龍峴屬丘陵山地,海拔高度200米左右,一年四季分明,常年氣候溫和,冬無嚴寒,夏無酷暑,年平均氣溫20℃,無霜期較長,全年無霜期300天左右,雨水充沛,土壤肥沃,呈酸性,非常適宜茶葉生長和發育。
黃龍峴村位于江寧街道東南部,緊鄰西部旅游道路聯一線,南接湯銅公路,交通便利,區位優越;村莊東鄰戰備水庫、西接牌坊水庫,四周茶山、竹林環繞,環境優美,得天獨厚;村內主產的黃龍峴茶葉更是茶香四溢,口味醇厚,深受南京及周邊民眾的喜愛。該村現有住戶52戶,茶園近2000畝,其中村集體茶園450畝,村民種植植茶園約1500畝。
3. 西部旅游發展數據
西部大開發當中最主要的青海、西藏
據了解,在配備有供氧裝置的進藏列車上,車內氧氣濃度可達23%到25%,完全能夠滿足旅客高原旅行對氧氣的需求。(完) 從西部地區"十大工程",到青藏鐵路的開工建設;從西氣東輸,到西電東送工程的穩步實施;從西部地區大規模的機場建設,到鐵路、公路建設的全面啟動;從大規模的城市基礎設施建設,到大面積的退耕還林還草試點。西部大開發--這一跨世紀的偉大工程,正在廣大西部地區扎扎實實地推進。
4. 西部旅游發展研究報告 吉林大學出版社
什么是西部計劃?
西部計劃,是團中央、教育部根據國務院常務會議、《國務院辦公廳關于做好2003年普通高等學校畢業生就業工作通知》和2003年全國高校畢業生就業工作電視電話會議精神的要求而實施的,財政部、人社部給予相關政策、資金支持。該項計劃從2003年開始實施,按照公開招募、自愿報名、組織選拔、集中派遣的方式,每年招募一定數量的普通高等學校應屆畢業生或在讀研究生,到西部基層開展為期1-3年的教育、衛生、農技、扶貧等志愿服務。主要服務地包括河北、山西、內蒙古、吉林、黑龍江、安徽、江西、河南、湖北、湖南、廣西、海南、重慶、四川、貴州、云南、西藏、陜西、甘肅、青海、寧夏、新疆和新疆生產建設兵團,共22個?。▍^、市)。
5. 西部旅游業發展
西部大開發總體規劃可按50年劃分為三個階段:
奠定基礎階段
從2001年到2010年,重點是調整結構,搞好基礎設施、生態環境、科技教育等基礎建設,建立和完善市場體制,培育特色產業增長點,使西部地區投資環境初步改善,生態和環境惡化得到初步遏制,經濟運行步入良性循環,增長速度達到全國平均增長水平;
加速發展階段
從2011年到2030年,在前段基礎設施改善、結構戰略性調整和制度建設成就的基礎上,進入西部開發的沖刺階段,鞏固提高基礎,培育特色產業,實施經濟產業化、市場化、生態化和專業區域布局的全面升級,實現經濟增長的躍進;
現代化階段
從2031年到2050年,在一部分率先發展地區增強實力,融入國內國際現代化經濟體系自我發展的基礎上,著力加快邊遠山區、落后農牧區開發,普遍提高西部人民的生產、生活水平,全面縮小差距。 “十五”計劃時期,實施西部大開發的重點任務是:加快基礎設施建設;加強生態環境保護和建設;鞏固農業基礎地位,調整工業結構,發展特色旅游業;發展科技教育和文化衛生事業;特別是要做好少數民族地區、革命老區、邊疆地區和特困地區的扶貧工作,從根本上改善這些地區的生產和生活條件,要集中有限力量,精心規劃,組織建設一些關系西部發展全局的標志性工程。力爭用5到10年時間,使西部地區基礎設施和生態環境建設取得突破性進展,確保西部開發有一個良好的開局。
6. 西部旅游發展研究報告 吉林大學
中部:長春地區(長春,農安,榆樹,德惠,九臺)
吉林地區(吉林,樺甸,磐石,蛟河,舒蘭,永吉)
遼源地區(遼源,東豐,東遼)
3、西部:白城地區(白城,洮南,鎮賚,大安,通榆)
松原地區(松原,乾安,扶余,長嶺,前郭)
四平地區(四平,雙遼,梨樹,伊通,公主嶺)
各部分農業的特點如下:
1、東部地區特別是延邊地區因靠近長白山脈,各類山野產品豐富,像木耳,山野菜等。木材也很豐富。
2、中部地區由于地處平原主要以種植業為主。像玉米,高粱,水稻等。
3、西部地區主要以草原畜牧業為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