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大力推進全域旅游
第一條為了合理開發利用旅游資源,促進全域旅游高質量發展,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旅游法》《廣西壯族自治區旅游條例》等法律、法規,結合本市實際,制定本條例。
第二條本市行政區域內開展全域旅游規劃、產業促進、服務保障、監督管理等活動,適用本條例。
本條例所稱全域旅游,是指將本市行政區域作為完整旅游目的地,充分利用區域內的旅游資源,整體規劃布局,推進產業融合,實現旅游發展全域化的旅游模式。
第三條促進全域旅游發展應當突出地方特色,堅持生態優先、資源整合、產業融合、綠色發展的原則,實現社會效益、經濟效益和生態效益相統一。
2. 推動全域旅游
“進入新世紀以來,我國旅游形成了大旅游發展模式,這種模式以國民旅游為重心、以主要城市為依托、以區域旅游為網絡、以度假旅游和觀光旅游為核心、以散客服務體系為運行方式、以獲取旅游綜合效益為目的?!睆堓x表示,隨著時代的發展,我們對旅游的認識越來越深入。近年來,全域旅游的概念開始發展。
發展全域旅游,將一定區域作為完整旅游目的地,以旅游業為優勢產業,統一規劃布局、優化公共服務、推進產業融合、加強綜合管理、實施系統營銷,有利于不斷提升旅游業現代化、集約化、品質化、國際化水平,更好滿足旅游消費需求。
今年,國務院辦公廳印發了《關于促進全域旅游發展的指導意見》,對走全域旅游發展的新路徑作出了部署。當前,全域旅游已上升為國家戰略,各地以全域旅游為主線推進旅游供給側結構性改革,迸發出發展全域旅游的源源動力,各地將全域旅游作為黨委政府“一把手”工程、“牛鼻子”工程,既為旅游業轉型升級挖掘了潛力,也為其他產業發展提供了動能,為整個經濟結構調整注入了活力。
對發展全域旅游,張輝有自己的認識。“全域旅游是新時代我國社會經濟新舊動能轉換的需要。黨的十八大以來,我國經濟增長驅動力著力于新舊動能轉換。從2013年開始,我國消費對經濟增長的貢獻作用逐漸增強。全域旅游的提出便為旅游這種消費增長提供了良好的消費環境。通過發展全域旅游,使旅游消費成為未來我國經濟增長新模式與新動力。”
“從旅游品質來說,全域旅游是旅游便利化,不是旅游要素化。”他表示,各地在發展全域旅游實踐中,要依據區域內現有資源、設施和服務,以旅游便利化為目標規劃出適應旅游需求的完整旅游服務系統,以滿足旅游者對旅游品質提升的需要。“我國的旅游目的地不僅要規劃度假區、旅游小鎮、自駕營地、度假項目、旅游風景道,還要規劃車輛租賃系統、標識系統、旅游代理系統、旅游公共服務系統,要研究旅游者如何前往旅游目的地的旅行方式、度假方式等。所有這些不僅涉及旅游硬件建設,還有服務等軟件建設問題?!?/p>
“從旅游功能來說,全域旅游強調的是旅游貢獻率,而不僅僅是旅游增長率。”他說,在《關于促進全域旅游發展的指導意見》中,提出了全域旅游發展四個主要目標,其中之一是旅游效益最大化。意見指出,要把旅游業作為經濟社會發展的重要支撐,發揮旅游“一業興百業”的帶動作用,促進傳統產業提檔升級,孵化一批新產業、新業態,不斷提高旅游對經濟和就業的綜合貢獻水平。
3. 大力推進全域旅游工作
《全域旅游發展規劃綱要》是貫徹落實國務院辦公廳《關于促進全域旅游發展的指導意見》(國辦發〔2018〕15號),加強旅游規劃統籌協調的重要舉措,對于青島旅游業陸海統籌、全域發展,促進旅游與相關產業深度融合,打造國際一流濱海度假旅游勝地具有重要意義。
4. 大力推進全域旅游高質量發展實施方案
全域旅游示范區標準要求
包含四個基本標準和八個方面的驗收標準,這四個基本標準分別為:旅游對當地經濟和就業的綜合貢獻達到一定水平、建立旅游綜合管理和執法體系、廁所革命及其他公共服務建設成效明顯、建成旅游數據中心。而八個方面的驗收標準,則分別從地方政府重視和推進程度、旅游業發展情況、旅游產品特色、公共服務體系、要素配套、環境保護以及旅游安全、文明和游客滿意情況作出了要求。
(一)推進全域旅游改革創新的力度與效果(130分)
打分點:
(1)推進旅游發展綜合協調體制機制改革創新(30分),建立旅游領導協調機制,設立旅游委或類似綜合協調管理機構等改革。
(2)旅游綜合執法改革創新(30分),鼓勵設立旅游警察、旅游巡回法庭、工商旅游分局或類似功能機構等。
(3)推進旅游統計改革創新(30分),鼓勵設立旅游數據中心,建立全域旅游統計指標體系,構建數據統計體系。
(4)推進旅游用地政策(包括用島、用海、荒山荒坡利用)改革創新(10分);
(5)推進多規合一的全域旅游規劃改革創新(10分);
(6)開展景區門票價格改革、導游管理體制改革等、創建國家旅游改革先行區、各級旅游綜合改革、專項旅游改革試驗區(每項5分,最高20分)等。
(二)對全域旅游創建和旅游發展的重視程度(130分)
打分點:
(1)建立推進全域旅游的領導推進機制,成立全域旅游創建領導小組等類似機制(25分)。
(2)黨委或政府主要領導親自推動全域旅游創建工作。(30分)
(3)編制全域旅游規劃、實施方案,將全域旅游創建納入考核,明確責任分工,加強考核督辦(30分)。
(4)召開推進全域旅游創建會議、開展相關培訓和宣傳(20分)。
(5)制定支持全域旅游創建的文件,設立專項經費支持旅游發展(25分)。
(三)旅游業對國民經濟社會發展的綜合貢獻(120分)
打分點:
(1)旅游業對當地gdp的綜合貢獻比重(30分);
(2)旅游業對當地就業和新增就業的貢獻(30分);
(3)旅游對農民居民增收的綜合貢獻(20分);
(4)旅游業對財政稅收的綜合貢獻(20分);
(5)旅游業對脫貧的綜合貢獻(20分)。旅游業發展水平、對地方發展的貢獻程度均高于全國平均水平。旅游業增加值對gdp綜合貢獻15%以上;旅游從業人數占對就業總數的綜合貢獻20%以上;年游客接待人次達到本地常住人口數量10倍以上;當地農民年純收入20%以上來源于旅游收入;旅游稅收占地方財政稅收10%左右。
(四)旅游產品的特色吸引力和市場影響力(120分)
打分點:
(1)有特色鮮明、市場號召力強的核心吸引物(4a、5a、國家級旅游度假區等)(30分);
(2)年接待游客的數量、過夜游客的數量和比重(30分);
(3)旅游產品、業態類型的多樣性、豐富度、旅游產品的空間覆蓋度(20分);
(4)旅游產品的空間組合度和不同空間區域的差異性(20分);
(5)旅游產品的不同季節的時間組合(10分);
(6)全域旅游品牌的整合宣傳推廣力度、品牌知名度(10分)。
(五)旅游基礎設施與公共服務體系完善程度(130分)
打分點:
(1)旅游交通覆蓋便捷程度(30分);
(2)旅游廁所覆蓋便捷程度(30分);
(3)旅游集散體系的完善程度(20分);
(4)旅游信息化和旅游咨詢服務體系完善程度(30分);
(5)旅游標識體系與自駕車服務體系。(20分)
(六)旅游服務要素配套及旅游+新業態水平(130分)
打分點:
(1)旅游住宿配套完善程度(15分);
(2)旅游餐飲配套完善程度(15分);
(3)旅游購物配套完善程度(15分);
(4)旅游文化娛樂休閑配套完善程度(15分);
(5)旅游交通服務配套完善程度(15分);
(6)旅游導游服務配套完善程度(15分);
(7)旅游+新業態發育程度(40分)。
(七)旅游安全、文明、有序和游客滿意狀況(120分)
打分點:
(1)旅游安全狀況(30分);
(2)旅游市場秩序(旅游投訴、投訴處理、旅游誠信經營等情況)(30分);
(3)文明旅游程度(30分);
(4)游客滿意度(30分)。
(八)旅游資源與生態環境保護和整治(120分)
打分點:
(1)旅游資源遺產保護(20分);
(2)生態環境保護(20分);
(3)重點旅游景區最大承載量核定與控制(20分);
(4)創建生態旅游示范區、綠色旅游認證(20分);
(5)旅游企業節能減排(20分);
(6)環衛體系(20分)。
5. 助推全域旅游發展
2016年1月19日國家旅游局局長李金早在全國旅游工作會議上提出:中國旅游要從“景點旅游”到“全域旅游”轉變。
至此,“全域旅游”這個概念開始受關注。所謂“全域旅游”,是指將一個區域作為旅游目的地來建設和運作,實現區域資源有機整合、產業融合發展、社會共建共享,以旅游業帶動和促進經濟社會協調發展。突破行業、部門、區域局限,把旅游業放到推進新型工業化、城鎮化、信息化和農業現代化的大格局中來謀劃,促進旅游業與生態、文化、體育等產業深度融合,形成多點支撐的大旅游發展格局。在全域旅游格局中,到處都是風景,而非到處都是景點景區;到處都有接待服務,而非到處都是賓館飯店。相應地,全域旅游目的地就是一個旅游相關要素配置完備、能夠全面滿足游客體驗需求的綜合性旅游目的地、開放式旅游目的地,是一個能夠全面動員(資源)、立足全面創新(產品)、可以全面滿足(需求)的旅游目的地。專業的全域旅游解決方案及大數據服務提供商-中景合天,助力景區全域旅游建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