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東南亞地區缺少大面積的平原,這是發展農業得基礎。印度尼西亞,菲律賓這些島國都缺少平原,河流短小急促。即使是存在著小面積的河口三角洲沖積平原也被中南半島的大量的險峻山脈所阻擋,農業經濟很難得到發展。沒有發達的農業就難以催生出來大一統政權的物質基礎。同時也使得東南亞地區形成了自己的獨立的不互相影響的政治經濟文化區域。
其二東南亞地區的自然環境,原始森林密布,氣候高溫多雨,雖然其氣候十分利于水稻,橡膠等熱帶作物的生長,但是問題來了在生產力急劇落后得古代,在東南亞地區生活的人民沒有足夠的技術基礎來大面積的砍伐森林,開墾耕地。
其三,東南亞地區分布著大量的南北走向得山脈,這就使得中南半島上面被分割為了幾個獨立的區域,例如緬甸,泰國,老撾,和越南等。這幾個地區被大型山脈和茂盛的原始森林群阻擋,這就使得各個獨立區域里面的的種族很難進行交流,更加不要說融合了。相似的例子可以列舉歐洲,羅馬帝國崩壞后,因為山河大川得阻擋,導致了現在的歐洲地區,小國林立。
其四,東南亞地區缺馬,為什么這樣說呢,在歷史發展的脈絡上來說,一個地區從氏族部落到一個統一的國家政權的建立,是需要一種強有力的畜力的。馬匹以及驢子不僅可以促進各個地區的得經濟交流,貨物貿易,從而加強大一統帝國各個地區的得經濟聯系。
同時馬匹哥驢子等大型牲畜可以為軍隊提供大量的快速機動兵力。這就使得中央政權可以隨時的快速調集軍隊鎮壓地方叛亂。穩固大一統帝國。
同時馬匹等牲畜,也促進了大一統帝國各個地區的得基因交流。因為馬匹驢子等牲畜可以快速的,大量負重進行遠距離的移動,從而使得大一統帝國境內的各個區域的民眾可以快速的融合發展。中央帝國會實行一種統一的文化政治認同,馬匹和驢子可以使得這種文化政治認同快速的精準的傳達到帝國各個地區。從而加強他們對于中央帝國的認同。華夏帝國最開始只是生長在黃河中游地區,就是依托于馬匹等逐漸擴張勢力到達今天的華北平原,華南平原地區等。秦漢時代中央政府動輒就可以移民數十萬充實邊疆地區。這其中戰馬的功勞功不可沒。
東南亞地區不是沒有過建立統一帝國得嘗試,但是毫無意外都失敗了,吳哥帝國幾乎統治了整個中南半島的三分之二的地區,但是最終卻也因為上述的原因,帝國快去衰落。緬甸王朝也曾短暫崛起滅亡了暹羅兵鋒直旨印度哥馬來西亞。但是又失敗了。那是因為長期隔離下,各個地區已經形成了自己的種族意識。同時缺少戰馬,加強自然地理環境的阻礙這就使得,即便是征服了一個地區,也沒有強大的力量去同化他們。其實對于東南亞而言,來自北方帝國的影響比你不是很大。北方帝國對于東南亞的影響長期以來也只是影響越南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