臘八:農歷十二月初八是臘八節,因農歷十二月稱“臘月”,故名?!芭D八”一過,春節臨近,家家戶戶要從臘八這天起,清掃屋宇灰塵。當天要吃臘八粥,黟縣、休寧縣北鄉一帶還曬干豆腐,稱“臘八豆腐”。臘八過后,家家開始宰年豬,互相請吃殺豬酒,裹糯米粽,做米??,煎油豆腐,炒花生、蠶豆,做芝麻糖、凍米糖等。還要人家將婚嫁活動安排在這一天舉行,故有民謠曰:“臘八臘八日子好,多少大姑改大嫂”。
小年夜:農歷十二月二十四,俗稱“小年夜”。前一天深夜,家家戶戶祭灶,供送“九田東廚司命灶君”上天奏事,俗稱“送灶”。祈求灶君在玉皇大帝跟前多說好話,保佑一家人畜平安。小年這一天,家家堂前掛祖宗畫,畫上記載歷代祖先名諱,或繪制祖先遺像。設燭臺香案,置貢品,接祖宗來家過年。從這天起,家家戶戶清洗家具,拆洗被褥,掃除塵埃,干干凈凈迎接新年?!?
除夕:諺云“趕忙三十夜,清閑初一朝”。吃個年夜飯,午夜放個炮竹什么的,這與外地的差別倒是不大?!?
春節:大年初一,大家都穿戴一新,幼輩向長輩拜年,大家依次向祖宗拜年,同輩之間也互相恭喜。這一天,講究忌諱,不動刀剪,不拿針線,不下鍋煎炒(忌吵),不沾掃帚,不向門外潑水,不打碎杯碗器皿,不打罵兒童。認為犯忌為不吉,本年就會有破財、生病及其他災禍。祁門縣還有“喊年”的習俗。即正月初一、初二兩日,由村中年事最高的為領班,組織青年及男童,排成長蛇陣,挨家喊拜年,每至一戶,由領班者高喊被拜年的當事人名字并加上稱謂,或者說:“向寶廳拜年”,或者以稱謂喊拜。受拜者旋即應聲說“多謝大家來了”,喊年者齊復聲:“應該來的”。別有一番意思。
元宵節:正月十五鬧元宵,家家戶戶吃元宵。晚上還要送祖宗回山,在祖宗畫像前擺上酒菜,焚香祭拜,家家戶戶還要張掛彩燈,徽州區巖寺鎮的元宵戲燈最為盛行?!?
二月二:農歷二月二是土地爺的生日,古徽州稱為“龍抬頭”。大約是因進入仲夏時節,雨水漸多,可以聽到雷聲了,所以有這種說法。在農村,這一天農民忌下地,婦女忌拿針線清閑過一天??兿h的規矩,這一天還有包扎一生糯米一個的粽子煮熟,祭拜土地神。二月二又為百花生日,故又稱“花朝節”,這一天,文人陳設百花,舉行文昌會,比賽詩文?!?
其他的節令如清明、立夏、端午、中秋等,徽州地區也有濃厚的地區民族特色,我們將在以后的時間里繼續推出。
安徽的民俗和笑話
2022年01月30日 01:50:10100
上一篇: 想買輛房車周游全國,什么房車比較舒適?
下一篇: 說說安徽的特產民俗文化
- 發表評論
-
- 特別關注
-
維吾爾族與漢族的習俗區別?
4 2
關于東盟十國的各種信息?
164 0
東盟十國的歷史文化與中華文化的淵源
139 0
形容東南亞風景的句子
128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