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農業生產的特點①地域性②季節性和周期性 2、農業的投入因素自然條件、勞動力、生產資料、科技 3、農業按生產對象分類農、林、牧、副、漁(混合農業) 4、農業按投入分類粗放農業、密集農業 5、農業按產品用途分類自給農業、商品農業 6、自然條件對農業區位的影響氣候(光、熱、水)、地形(平原、山地)、土壤(酸性)、水源 7、社會經濟條件對農業區位的影響市場(郊區農業)、交通運輸(地域擴展)、政策(商品基地) 8、人類對自然因素的利用和改造①培育良種②改良耕作制度③玻璃溫室④修筑梯田⑤噴灌 9、市場、交通及技術的發展對農業區位的影響①供求關系②保鮮冷藏技術③區域專業化生產 10、世界水稻種植業的主要分布地東亞、東南亞和南亞的季風區,以及東南亞的熱帶雨林區 11、亞洲水稻種植業的特點①小農經營②單產高③機械化水平低④水利工程量大⑤科技水平 12、世界大牧場放牧業的分布地美國、澳大利亞、新西蘭、阿根廷、南非 13、大牧場放牧業的形成條件分析(潘帕斯)①氣候溫和,草類茂盛②地廣人稀,土地租金低③距海港近 14、阿根廷促進牧牛業的主要措施①培育良種②改善交通③開辟水源④種植飼料 15、商品谷物農業的基本特征生產規模大、機械化程度高 16、商品谷物農業的主要分布地美國、加拿大、阿根廷、澳大利亞、俄羅斯、烏克蘭 17、商品谷物農業的區位條件實例分析(美國)①自然條件②交通運輸③地廣人稀④工業基礎⑤科技 18、世界主要的混合農業生產方式谷物和牲畜混合農業 19、珠江三角洲的三基漁塘甘蔗、果樹、桑蠶、魚 20、混合農業的分布地歐洲、北美、南非、澳大利亞、新西蘭 21、混合農業的發展優勢及實例分析(澳大利亞)①生態農業②有效利用時間安排農活③市場適應性好 22、工業的投入因素土地、水源、勞動力、資金、能源、原料、科技 23、工業的產出產品和三廢 24、工業投入要素與工業發展類型的關系資源密集型、勞動密集型、資金密集型、技術密集型 25、三次技術革命對工業發展的影響①原料種類和利用率②勞動力的數量、體力、知識、技術 26、影響工業區位的因素原料、燃料、勞動力、市場、交通運輸、土地、水源、政府、技術 27、五種區位因素指向型工業原料、市場、動力、廉價勞動力、技術指向型 28、原料、交通運輸、信息和勞動力對工業區位影響的變化①替代,減弱②吸引力,完善③通達,重要④自動化,勞動力素質?! ?9、社會需要對工業區位選擇的影響①國防②政策③個人偏好④工業慣性 30、環境需要對工業區位選擇的影響水污染(河流下游),風污染(下風向) 31、企業增長的戰略①橫向一體化②縱向一體化③多樣化 32、企業空間發展的特點①由近及遠擴張②由大市場至小市場擴張 33、跨國公司的空間發展過程①代理商②銷售公司③組裝公司④生產公司⑤研發機構⑥全球經濟 34、工業企業之間的聯系①生產的聯系②非生產的聯系③信息的聯系 35、工業集聚的優勢①共享基礎設施②交流協作③降低運費④擴大總體生產能力 36、工業分散的原因①原料和產品的運輸量小②全球范圍內尋找最優區位 37、不同發育程度工業地域的不同特點①發育低(食品工業)②發育高(鋼鐵工業、石油化工、機械制造) 38、傳統工業區的區位特點分析(魯爾區)①煤炭資源豐富②鐵礦區近③水源充沛④交通便捷⑤市場廣闊 39、魯爾區衰落的原因①生產結構單一②煤炭地位下降③鋼鐵過剩④新技術革命的沖擊 40、魯爾工業區的綜合整治①發展新興工業②調整布局③改善交通④發展科技⑤消除污染 41、意大利新興工業區的特點①中小企業②輕工業③生產分散④資本集中低⑤分散型工業化 42、高技術工業的特點①人員高水平②增長速度快③研發費用高④面向世界市場 43、美國“硅谷”發展的主要因素①環境優美②氣候宜人③教育發達④便捷交通⑤軍事訂貨 44、聚落的形成人類為生存而聚居,居所由流動到穩定,逐步確立了鄉村聚落。 45、村落的形態與地理環境的關系①圓形或多邊形村落(少河的平原)②帶狀村落(沿河道) 46、古代城市出現的基本條件①農業生產技術的創新②勞動分工促進了城市的出現 47、古代城市的分布特點一些大河沖積平原,農耕業發展早的地區?! ?8、著名古代城市發源地①美索不達米亞②尼羅河谷地③印度河谷地④黃河-長江中下游 49、地形對城市區位的影響①大多數在平原②熱帶在高原③山區在谷地或低地 50、美國三大城市帶①波士頓-紐約-華盛頓②芝加哥-匹茲堡③舊金山-圣迭戈 51、世界三大片城市密集地區①60°N以南的歐洲地區②東亞③美國東北部 52、城市分布與氣候的密切關系①適度的降水,又有適中的氣溫②干旱、高寒、濕熱區為稀少區 53、中國特大城市分布①大城市最多的?、跊]有大城市的?、叟c自然條件的關系 54、河流對城市區位的影響①供水②運輸③軍事防衛 55、礦產資源對城市區位的影響①煤炭②鐵礦③石油④有色金屬 56、交通對城市區位的影響①現代:沿海、沿江、沿線②古代:河流、大道的匯合處 57、政治、軍事、宗教對城市發展的影響①經濟中心②政治中心③軍事中心④宗教中心 58、城市區位因素的發展變化①軍事、宗教(減弱)②交通、自然資源(一直)③旅游、科技(新) 59、城市化的含義指人口向城市集聚,鄉村地區轉變為城市地區的過程?! ?0、城市化的作用①帶動區域經濟發展②縮小城鄉差別 61、城市化的主要標志①城市人口增加②城市人口比重上升③城市用地規模擴大 62、世界城市化進程的特點①產業革命前(緩慢)②二戰前(加快)③二戰后(空前) 63、發達國家城市化的特點①起步早②城市化水平高③出現逆城市化現象 64、發展中國家城市化的特點①起步晚②城市化水平低③城市發展不合理 65、城市化過程中產生的主要問題①環境質量下降②交通擁擠,居住條件差③就業困難 66、上海市保護和改善城市環境的主要措施①建立衛星城,開發新區②改善交通和居住條件③治理環境 67、主要的交通運輸方式及其特點①鐵路(量大)②公路(靈活)③水路(廉價)④航空(快)⑤管道(連續) 68、亞歐大陸橋①西伯利亞大鐵路(海參崴-莫斯科)②連云港-鹿特丹 69、世界主要航海線①北大西洋②地中海、蘇伊士運河③巴拿馬運河④北太平洋 70、郵政通信的主要任務及特點利用交通運輸工具,傳遞信函和包裹。易受自然災害影響。更多詳細的資料情況
1、農業生產的特點①地域性②季節性和周期性 2、農業的投入因素自然條件、勞動力、生產資料、科技 3、農業按生產對象分類農、林、牧、副、漁(混合農業) 4、農業按投入分類粗放農業、密集農業 5、農業按產品用途分類自給農業、商品農業 6、自然條件對農業區位的影響氣候(光、熱、水)、地形(平原、山地)、土壤(酸性)、水源 7、社會經濟條件對農業區位的影響市場(郊區農業)、交通運輸(地域擴展)、政策(商品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