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人類重要發祥地之一,千百年來,伴隨著中華民族的發展,云南各民族融合、演變、發展,走過了漫長的歷史,自戰國時期建立滇王國以后,行政建制和區劃經過無數次的演變,逐漸形成了今天的云南。元謀人:大約170萬年前,原始人群時期的人類就生活在中國大地上。云南元謀人是我國歷史上迄今為止所發現的最早的猿人。到新石器時代,居住在滇池、洱海附近的人們,已能使用石斧之類簡單的生產工具,從事原始的農業生產,有些地方的人還會建造簡易木結構房,并逐漸形成較大的村落。莊跤入滇:公元前三世紀,莊跤通過黔中郡向西南進攻,“以其眾王滇,變服從其俗以長之”,建立了滇國。莊跤等將較先進的文化和生產技術,帶進了云南,促進了云南的發展,標志著云南從政治上與內地聯系的開始。秦開五尺道:公元前221年,秦始皇統一中國,在云南設置郡縣,開“五尺道”,從四川宜賓至云南曲靖附近,因路寬僅五尺,故稱“五尺道”。五尺道的開辟溝通了首都咸陽經四川與云南東部的聯系,并委派官吏入滇治理,使其成為秦帝國的組成部份。漢武開滇:西漢元封二年(公元前109年),漢武帝派將軍郭昌率巴蜀之兵臨滇,設益州郡,下屬24縣,郡府設在滇池縣(今晉寧縣),云南為其中一個縣,縣城設在今祥云縣的,“云南驛”。漢王朝調整了郡縣,改變部落相立,不相統屬的狀況,帶進了一些封建生產關系。這一時期青銅工具的使用,牛耕的出現進一步提高了農業耕作水平。高超的冶煉技術創造了燦爛的青銅文化,各種青銅器物品的出土,顯示了民間藝術家們的精湛技藝。大群被放牧的牛、馬、綿羊和山羊與家畜豬、犬一道,標志了滇國發達的畜牧業。漢武帝還派唐蒙擴建“五尺道”,改名“西南夷道”。漢王朝還組織人力開鑿博南古道,日趨頻繁的商賈往來,促進了西南與東南亞各國,尤其是與緬甸、印度的國際貿易與文化交流。這就是歷史上著名的漢武開滇。 諸葛亮治南:三國時期,現在的云南及黔西,川西南的部份地區統稱為“南中”。公元225年,蜀漢丞相諸葛亮統三路大軍親征云南,他采取“不以力制,而取其心服”的政策,當進入滇西地區洱海(大理一帶)時,迅速平定了云南奴隸主貴族發動的叛亂,降服了當地大姓孟獲,對孟獲“七擒七縱”,使盂獲心悅誠服地投降,井發誓永不造反。因此諸葛亮很快平定南中,云南成為蜀漢的一部分。爨氏據滇:公元317年司馬睿稱帝,建東晉,東晉初年,由內地遷至云南的爨(音竄cuan)勢力逐漸強大,爨琛自主為王,統治滇池地區,爨氏歷統治400多年,把滇池地區稱作昆川(或昆卅),并與隨、唐王朝保持經濟文化聯系。六詔統一:公元738年貞觀時期,唐王朝扶持蒙舍詔統一“六詔”,建立以洱海為基地的“南詔國”,詔主皮羅閣被封為“云南王”,南詔歷傳13王,統治200余年。段氏建立大理國:公元937年,段思平滅南詔建大理國,公元1117年,宋朝封大理首領為“云南節度使”,政治中心在洱海區域,以大理為都城,相傳22 世,共統治316年。在大理國統治期間,鄯闡城(今昆明)逐漸成了滇中最繁盛的一座城池。其間留下了著名的“孔雀膽”的故事。元跨革囊:公元1253年忽必烈率軍征云南,破大理國,1267年封第五子忽哥赤為云南王, 1271年其子被害身亡。公元1274年忽必烈派賽典赤?贍思丁到云南。公元1276年,元朝已正式建云南行中書省為全國11個行省之一,從此“云南”正式作為省級行政區的名稱。政治中心由大理遷至昆明。賽典赤到云南后,在經濟上制定賦稅,發展生產,興修水利;在政治上,一改過去殘酷屠殺的做法,代之以善民族關系,興辦教育、安定政治形勢的政策。突出的如五百里滇池,原常泛濫成災,賽典赤征召民工,鑿開海口,疏通螳螂川,使滇池水由??诮涹氪魅虢鹕辰āT颇犀F有世界遺產有:麗江古城、三江并流保護區、石林三處國家級的歷史文化名城:昆明、麗江、大理、建水、巍山現有歷史遺跡:元謀人、白沙壁畫 、滇越鐵路、茶馬古道、滄源崖畫、陸軍講武堂 、爨龍顏碑云南歷史名人:熊慶來、鄭和、龍云、盧漢、楚圖南、李根源、趙藩、錢南園
- 特別關注
-
維吾爾族與漢族的習俗區別?
4 2
關于東盟十國的各種信息?
164 0
東盟十國的歷史文化與中華文化的淵源
139 0
形容東南亞風景的句子
128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