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精神是反映在長期的歷史進程和積淀中形成的民族意識、民族文化、民族習俗、民族性格、民族信仰、民族宗教,民族價值觀念和價值追求等共同特質,是指民族傳統文化中維系、協調、指導、推動民族生存和發展的精粹思想,是一個民族生命力、創造力和凝聚力的集中體現,是一個民族賴以生存、共同生活、共同發展的核心和靈魂。
民族精神是一個民族在歷史長期發展當中,所孕育而成的精神樣態。它是種族、血統、生活習俗、歷史文化、哲學思想等等所熏陶、融匯而成的文化慧命,也可說是一個民族的內在心態和存養。民族精神表現在一個民族的節操、氣度、風范和日常行誼上。尤其表現在一個民族處于逆境中,所呈現出的鎮定自若、奮發有為、自強不息、不屈不撓的志節和心情上。民族精神也是一個民族的生命魂;是一個民族的獨特人格的彰顯;是一個民族的慧根。同一民族之間,必須其有相同的文化意識、生活習俗、道德規范、憂患心態,與哲學思想;否則必形成民族間的分歧。因此,民族精神乃是一個民族的命脈所系,是民族同心、同德的關鍵,更是民族綿延、發展的重要樞紐。禮運大同篇、易經的時中觀、大中以正的思想,春秋的夷夏之辨和王道精神,先秦儒家的仁道、忠恕、博厚的思想,道家的博大真人、寥天一的開礦胸次,墨家的刻苦耐勞、實踐篤行,以及文天祥的正氣歌,張載的西銘,都是我們中華民族的歷史文化慧命,也是構成我中華民族精神的資產。茲引國際君友會王愛君之「民族精神」
大同習俗有哪些?
大同習俗:
1、民間剪紙
民間剪紙在山西是很普遍的群眾藝術,剪紙就是這樣扎根民眾之間,與人民生活緊密關聯,為千家萬戶增色添喜的一種民間藝術形式。代代相傳逐漸形成一套在審美意味上、藝術表現上較為完整、成熟的程序。
2、山西民間社火
民間社火是中國傳統大年一春節期間的民間自演自娛活動, 由來久、源自上咕時期人們對土地與火的崇湃。社,即土地神;火為火祖,是傳說中的火神。由此民間產生了祭祀社與火的風俗,并組年年歲歲流傳至今。
3、威風鑼鼓
威風鑼鼓起源于堯舜時代,興盛于隋唐。相傳唐太宗李世民在霍州大戰劉武周部將尉遲恭,以威風鑼鼓演兵布陣一舉大獲全勝,繼而便流傳于民間,肝喜慶典禮、集會、社火、迎神祛邪。
4、生旺火
大同地區煤炭資源比較豐富,它與當地人的衣食住行必然要發生各種聯系。因此,煤的作用遠在古代就已滲透到風俗民情之中,其中生旺火就是當地的一種風俗習慣。每逢春節除夕晚上,家家戶戶院落門前都要用大塊煤炭壘成一個塔狀,名曰旺火,以圖吉利,祝賀全年興旺之意。
5、游八仙
游八仙是大同特有的一項民俗活動,始于明朝,每年的正月初八當地百姓家都會扶老攜幼,聚集在寺廟和道觀里,祈求來年的健康和平安。有著“游八仙,去百病“的說法。在大同市街頭,滾滾人流遍布大街小巷,市民走出家門感受春節期間的歡樂。
大同文化:
中國歷史文化名城大同被譽為“塞外名城”的大同市位于山西省的最北端,處在內外長城之間,是山西第二大城市。這里三面環山,桑干河的支流御河縱貫南北。
長期以來,人們對大同的認識止于煤都的富饒、云岡的瑰麗、華嚴寺的雄渾,其實,早在1982年,大同市就與北京、承德等24個城市一起首批入列“中國歷史文化名城”,成為山西唯一一座首批入列的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