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來十年,武漢的郊縣江夏、黃陂、新洲、蔡甸,哪個發展潛力大?
如果題目限定為5年,我會說是江夏。
但題目是十年,那就不太好說了,江夏,黃陂和新洲都有可能。
似乎我沒有說蔡甸,不是忘記了,而是蔡甸因面積和人口的關系,先天性的和其他三個郊區不在同一起跑線上。
江夏的優勢是背靠光谷,工業明顯強過黃陂和新洲。
但劣勢也很明顯,江夏的第三產業發展就不如這兩位了。
一條腿走路的江夏,遇見經濟的波動,抗跌性值得憂慮。
黃陂的優勢是經濟發展多元化,雖然工業產值最低,但旅游業和商貿業發展最好。
劣勢還是工業,如果未來政策還不傾斜的話也看不到什么翻身的可能。
但如果在未來黃陂真的在工業上有大的收獲,脫穎而出的概率是非常大的。
新洲的話,優勢是有一定的工業基礎,服務業也不錯,土地廣闊,發展后勁十足。
劣勢當然是距離比較遠,接受漢口和光谷的輻射比較慢,
感覺新洲是中規中矩的一個地方,或許不是第一,但也絕不會到墊底。
直接說答案,新洲區,具體來說是新洲陽邏。
陽邏是未來武漢發展潛力最好的一個片區,而且是幾乎碾壓同樣能級的片區。
你不信?聽我慢慢分析。
一般分析區域發展,有一個四維模型:
交通,配套,產業,規劃。陽邏在這四個維度都占據了領先優勢。
交通篇
一,新城區地鐵之王,保二沖四
先說地鐵。新城區不比主城區,地鐵屬于絕對的稀缺資源,一般情況下一個遠城區能通一條地鐵就謝天謝地。一個遠城區的地鐵規劃數量,決定于政府對該區域的重視程度。而陽邏,地鐵規劃是遙遙領先的。
首先,陽邏有一條21號線,聯通了長江新城起步區以及漢口后湖片區,可以方便換乘新榮客運站1號線,以及后湖大道3號線。這條地鐵也是最早通車的武漢新城區地鐵,其重要性可想而知。
此外,陽邏有一條已確定年今年開工的第2條地鐵新港線,作為10號線的一部分,將于2023年左右建成通車。10號線連通了武漢火車站,同時未來可橫穿武漢濱江,從陽邏出發不用換乘,地鐵直達二七路。
你以為雙地鐵就是陽邏的實力嗎?不,陽邏還有第3條和第4條遠期規劃,22和27號線,打通陽邏,雙柳和光谷。因此,從地鐵規劃線路來說,陽邏對其他新城區形成了碾壓式的超越。
二,25分鐘二七濱江,武漢新城區無敵
江北快速路,改變陽邏命運的“神路”
在江北快速路通車之前,很多人對陽邏的印象只有遙遠,因為之前從漢口去陽邏,要走漢施公路,路況差且路程遠。江北快速路一通車,漢口到陽邏的時間迅速縮短了將近2/3, 25分鐘左右可以車抵二七長江大橋。
25分鐘,徹底改變陽邏命運。
這意味著,你買了陽邏的房子,甚至可以跟武漢天地共享主城區的商業醫療配套。同時快速路跟二環有匝道,未來也將和三環線,四環線(在建)形成匝道,半小時車程,覆蓋長江主軸,輻射漢口核心、武昌濱江。
光谷再美,經開再棒,你也要記住十年內武漢經濟重心仍然是漢口武昌,不承認這一點的,都是欺騙自己。陽邏,首先占據了絕對的主城區有利通勤位置。
三,青山長江大橋年底通車,光谷長江大橋、光谷過江隧道緊密籌劃中
除了江北快速路拉近了陽邏與武漢核心的距離,陽邏更占據了武漢城市由西向東發展的有利位置。青山大橋年底通車后,陽邏去青山如同探近鄰,平江大道出發,上四環可能也就十分鐘。光谷大橋與過江隧道直接去到光谷核心,一樣十分便捷。半小時,陽邏輻射了武漢經濟最有可能快速發展的幾乎大部分區域。
配套篇
一,新城區“頂配級”教育
武漢名高有十個,漢口武昌占九個
新洲一中,唯一一個郊區榜上有名的重點高中
這沒什么好說的,關注武漢教育的人,都知道新洲一中有多牛氣。15年理科狀元榜眼都是這里出的。在這里上學的基本都是新洲陽邏的孩子,高中一本上線率武漢名列前茅,基礎教育還能差到哪里去?同比其他新城區,教育優勢十分明顯。
二,新城區“頂配級”商業
陽邏城區有醇熟商業配套,佳陽摩爾城。
此外陽邏規劃還有旗艦級萬達廣場,愛琴海購物廣場,富力CBD等商業配套,這樣的規劃能級在武漢是絕對少見的。
更為重要的是,陽邏是可以共享漢口核心商業配套的。開車去江漢路,也就三十來分鐘。這種配套共享優勢,遠城區無處能及。
三,新城區“頂配級”醫療
本地有一所綜合性三甲醫院,陽邏中心醫院,醫療實力還是比較強的。
什么?你說其他遠城區有的也有三甲?
好,那我陽邏可以直接開車去中部戰區總醫院,武漢第一醫院,你讓其他遠城區開車過去試一試?
共享漢口核心,決定了陽邏能享受的每一方面的配套,幾乎都是武漢最好的。
四,恒大水世界簽約陽邏
350億投資,框架協議已經簽了。預計選址朱家湖。今后,陽邏人將會擁有自己的“瑪雅水上樂園”。
產業篇
大陽邏港武漢航運總部,60億華中影視基地,70億京東物流總部,千億級別武漢國家航天。這些都是看在眼里、如火如荼進展中的大型規劃。
陽邏的主要優勢,還是占據了九省通衢的武漢前站。因此物流航運產業依然是陽邏產業主旋律。航運物流不同于汽車制造或者鋼鐵冶煉,它永遠是經久不衰的朝陽行業,是國家經濟發展必不可少的一部分。這也給陽邏經濟發展打下了產業根基。
規劃篇
目前的武漢經濟核心是哪里?
二七濱江,武昌中北路。
下一個十年到二十年,經濟中心最有可能發生什么變化?
長江新城,光谷、光谷東。
很多人一提起未來武漢經濟發展的趨勢,都知道是由西向東沿江發展,但總是忽略掉長江新城作為重要的新區規劃,在武漢市政策考量中的重要性。今年的湖北省人大會議上通過了議案,全省將不遺余力,盡最大努力將長江新城申報成國家級新區規劃,對標雄安新區,未來的發展潛力絕對不容低估。長江新城規劃投資4000億,已經簽約超過2000億??v橫500平方公里,規劃人口200萬人,武漢第四鎮,未來城市樣板區,絕對名副其實。
很多人覺得長江新城雖然定位能級特別高,但是現在好像沒什么動靜,感覺長江新城熄火了。事實上關注的人都知道,長江新城近期一直動作頻頻。拆遷,簽約,建設,市政,好消息接踵而至,從沒停過?,F在的長江新城處于前期市政建設階段,江北快速路、21號線、青山長江大橋、索尼公園等等,都是長江新城規劃的一部分。未來的武漢經濟重心,必將沿著長江主軸一路東擴,轉移到長江新城&光谷片區。
而陽邏,則屬于長江新城規劃內,一江之隔光谷東。
從當下看,半小時通勤漢口濱江;
從長遠看,半小時輻射新城兩岸。
陽邏,掌握了現在,也掌握了未來。
最后,陽邏還有一個鎮地之寶,陽邏港。
長江流域最大內河航運港口,80%內河航運經由此地轉運。
國家經濟命脈托底,陽邏經濟發展有著堅實保障。
對比
一,蔡甸
依托于沌口汽車產業發展,未來趨勢較為明顯。汽車行業飽和且急需轉型,基本是夕陽行業,怎么實現長遠發展?
優勢:1,四號線延長線,地鐵還不錯。前提是你買得到四號線地鐵口的房子。
2,蔡甸距離漢陽比較近,適合漢陽剛需自住型外溢。但是武漢投資不建議考慮。
二。葛店
非武漢,雖說號稱承接光谷外溢,但真正了解交通通勤的人都清楚,從葛店出發去光谷上班通勤時間也基本要四十分鐘左右,并不方便。好在葛店有一個高鐵站,適合高鐵沿線三線城市自住型置業,回家方便。
不過話說回來,都來武漢了,為什么不買一套武漢的房子?從三線回到三線,不僅你自己不甘心,你覺得真正的到光谷打拼的光谷打工仔會甘心嗎?二手出手難,那么投資價值在哪里?哪怕是真正的光谷剛需,也沒有太大必要買葛店,又不是非葛店不能選了。
三,江夏(五里界)
對于光谷剛需來說,這個地方自住屬性還是可以的,適合自駕型客戶置業。不過目前該地還是比較荒涼,缺乏生活配套,規劃少。
而且江夏的另一個缺點,是過于依賴光谷的發展,遠離漢口武昌,更不要說長江新城。當然了,對于一部分堅信未來光谷會成為“武漢市中心”的人來說,投資江夏也未嘗不可。
但人們常說雞蛋不能放在同一個籃子里,投資江夏等于是梭哈光谷。不能不說是存在一定機會成本的。
光谷雖好,請不要貪杯哦!
四,漢南
五環外,七公里,基本跟主城隔絕。規劃再好,夢境再美,都應該被首先排除。談發展,切忌舍近求遠。
一點拙見,拋磚引玉,歡迎討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