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昭通彝族“都陽節”端午節是彝族的都陽節,彝族民間傳統節日。時間在農歷五月初五日。傳說古時有一年天氣炎熱,彝族寨子里病疫流行。人們驚恐萬分。江邊的漢族兄弟聽說后就把端午節采的菖蒲、艾葉和雄黃送上山,用藥給老人洗瘡,用雄黃酒給阿依擦身,不幾天,人們的病全好了。后來,彝族人備了厚禮下山感謝漢族兄弟。漢族人告訴他們說,端午節的草藥能治百病,還能邂邪。
從此,彝族也過起了端午節。因為端午節又叫端陽節,彝語把“端 ”念成了“都”,所以將端陽節叫做“都陽節”。節日這天,家家戶戶門前都掛上菖蒲和艾葉,孩子們要用雄黃酒擦臉、青年男女還要包好粽子,帶上酒和培培肉,到風光秀麗的山間草坪,進行摔跤、跑馬、斗牛、斗羊、跳舞等娛樂活動。
12月份彝族節是哪天?
彝族12月份沒有節日,最近的節是每年11月的彝族年,相當于我們的春節。彝族年是流行于四川省涼山彝族自治州的民俗節日,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之一。
彝族年,彝語稱“庫史”,是集祭祀祖先、游藝競技、餐飲娛樂、服飾制度等諸多民俗事項為一體的祭祀和慶賀性民俗節日。在每年的11月20日左右擇吉日舉行。
為什么彝族人十一月份過年?
彝族年一般選定在農歷10月,莊稼收割完畢的季節。
根據有關專家學者的研究,它緣于彝族十月太陽歷。
“十月太陽歷”是彝族先民創制的一種特殊的歷法。按照這種歷法,每年十個月,每月三十六天,共三百六十天,另外有五至六天過年日。這種歷法無大小月之分,每月都為三十六天,便于人們記憶。
十月太陽歷選擇冬季傍晚觀測北斗星的尾巴,指下為大寒為農歷臘月,夏季傍晚觀測北斗星的尾巴,指上為大暑農歷六月。以大寒和大暑為元日,準確地反映了季節變化的規律。
這冬夏兩個節日即彝族年和彝族火把節分別訂于農歷十二月十六日和農歷六月二十四日?,F在彝族地區流行的火把節和彝族年兩個節日最初就是根據太陽歷制定的:當星回標志北斗星的斗柄指上為大暑時為火把節。而當星回標志北斗星的斗柄指下為大寒時為彝族年。
火把節是少數民族的節日嗎?
火把節是少數民族節日!
火把節是彝族、白族、納西族、基諾族、拉祜族等民族的古老傳統節日。
火把節對于彝族人民來說,就是年節,更是他們文化的象征。起始于唐朝南召“星回節”的火把節,經過彝族人民一代代的傳承與發展,如今火把節已經變成了家喻戶曉的節慶。
火把節期間,各村寨以干松木和松明子扎成大火把豎立寨中,各家門前豎起小火把,入夜點燃,村寨一片通明;同時人們手持小型火把繞行田間、住宅一周,將火把插于田間地角。
青年男女在寨中大火把周圍彈唱、跳舞,徹夜不息。節日期間,還有賽馬、斗牛、射箭、摔跤、拔河、蕩秋千等娛樂活動,并開設貿易集市。
每年火把節期間,彝族的姑娘和小伙子們,將會拿出最好吃的美食和最熱辣的節目,表達自己的熱情好客,和對傳統、對云南的不一樣的熱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