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節,元宵節,清明節,端午節,七夕,中秋節,重陽節,這是我認為比較重要的陰歷節日,應該算是傳統節日吧!
中國傳統節日排序
中國民間傳統節日
本篇介紹中國民間傳統節日,既是民間節日,當然除非特別說明,一律都是采用農歷紀年。
春節
路神生日
元宵節
春龍節 (龍抬頭)
寒食節
清明節
立夏節
端午節
天貺節、翻經節、姑姑節
火把節
七夕
盂蘭盆節、中元節、鬼節
地藏節
中秋節
重陽節
祭祖節
冬節
闊時節
臘八節
小年
除夕
回族節日
中國傳統文化節有哪些
中國傳統的七大節日:
1、春節:農歷正月初一,春節是我國最盛大、最熱鬧的一個古老傳統節日。俗稱“過年”。家家戶戶闔家歡聚,一起吃年夜飯,稱“團年”。然后一起守歲,敘舊話新。當新年來臨時,爆竹煙花將節日的喜慶氣氛推向高潮。各地有守歲、貼春聯、敲鑼打鼓、張燈結彩、拜年、舞獅子、耍龍燈、演社火、逛花市、賞燈會等習俗。
2、元宵節:農歷正月十五夜,是我國民間傳統的元宵節,又稱上元節、燈節。正月十五鬧元宵,將從除夕開始延續的慶祝活動推向又一個高潮。元宵之夜,大街小巷張燈結彩,人們賞燈,猜燈謎,吃元宵。
3、清明節:清明既是二十四節氣之一,又是一個歷史悠久的傳統節日。清明的前一天稱寒食節。兩節恰逢陽春三月,春光明媚,桃紅柳綠。寒食節的設立是為了紀念春秋時代晉朝“士甘焚死不公侯”的介子推。清明寒食期間,民間有禁火寒食、祭祖掃墓、踏青郊游、蕩秋千、放風箏、拔河、斗雞、戴柳、斗草、打球等傳統活動。
4、端午節:農歷五月初五,又稱端陽、重五、端五節。早在周朝,就有“五月五日,蓄蘭而沐”的習俗。但今天端午節的眾多活動都與紀念我國偉大的文學家屈原有關。這一天,家家戶戶都與悼念屈原有關。端午節有吃粽子、劃龍舟、掛艾枝、懸菖蒲、飲雄黃酒等優良傳統。
5、七夕節:農歷七月初七,天下的喜鵲在銀河上搭成一座鵲橋,牛郎和織女才能相見。這一天,民間有向乞巧的習俗。一般是比賽穿針引線。因此,七夕又叫乞巧節或女兒節。
6、中秋節:農歷八月十五。中秋之夜,除了賞月、祭月、吃月餅。此夜,人們仰望如玉如盤的明月,自然會期盼家人團聚。遠在他鄉的游子,也借此寄托自己對故鄉和親人的思念之情。所以,中秋又稱“團圓節”。
7、重陽節:農歷九月初九,活動極為豐富,有登高、賞菊、喝菊花酒、吃重陽糕、插茱萸等。重陽節又是“老人節”,老人們在這一天登高以鍛煉體魄。
中國的所有的傳統節日及習俗(按時間)有哪些?
【春節】 時間:農歷正月初一 習俗 : 熬年守歲
【元宵節】時間:農歷正月十五習俗:看燈、吃元宵、踩高蹺、猜燈謎
【寒食節】時間:清明節前一天習俗:起火燒飯、吃冷食。
【清明節】時間:農歷三月初八(農歷二十四節氣中的“清明”那一天,公歷4月5日左右)習俗:掃墓、踏青。
【端午節】時間:農歷五月初五習俗:吃粽子、賽龍舟。
【七夕節】時間:農歷七月初七習俗:穿針乞巧。
【重陽節】時間:農歷九月初九 習俗:登高、插茱萸。
【中秋節】時間:農歷八月十五習俗:賞月。
【臘八節】時間:農歷臘月初八習俗:喝臘八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