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佛爺洞和猿王洞哪個好玩
您好北川是一個好地方,物價自然是不貴的,甚至可以說比一些地區便宜,現在地震遺址完全開放了,推薦去看看(不過感覺會有點悲傷哈)。。。還有遠離市區的猿王洞、佛爺洞,景色都不錯的!新縣城里的話沒啥子好玩的~就是房子街道而已。玩的愉快!
2. 佛爺洞有什么好玩的
當然是尋龍山更好玩,因為尋龍山中的臥龍洞,臥龍洞是亞洲第一、世界罕見的礫巖溶洞,它形成于晚三疊世卡尼時期,距今已有2億年以上的歷史。
溶洞分上、中、下三層,陸路、水路劃船通道約4000米。洞內高大空曠、鐘乳懸空、景點新奇、支洞繁多,它見證的是兩億年前地球上所發生過的地質現象,再現的是兩億年前神奇的地質演變過程,被地質專家稱之為“天然的地質博物館”。
3. 猿王洞好不好玩
很高興來回答你這個問題,江油有哪些好玩的地方,本人來綿陽11年了,江油能玩的地方基本都去過了,現在我就來給你數數我去過的地方。
九皇山:我記得我們去的時候是帶著小孩去的,我們家小孩還好可以自己走路,還有一個朋友,她是一個人帶孩子,老公不在,她走到半路上就爬不動了,其實耍的還是可以有有絕壁棧道,情人橋,猿王洞,后山好像還可以捕獵,還有特色的節目,我們就只到了前山,后山還沒有去,因為有點小雨,朋友帶著幾個月的孩子,實在跟不上了。就放棄了。
竇團山:我們也是帶著孩子去的,爬到了山頂還是不錯的。聽說有那個在斷崖間表演的,但是我們去的時候沒有見到。因為他們是游客多的時候和旅游旺季的時候才有。
百年好合愛情谷:聽著名字好像不錯,但是進去就是一個很大的花卉的培育基地,再里面就是一個很大的游樂場。還可以坐小火車,路程還是很遠的那種。
有一個古鎮,好像叫什么青林口吧,不是很大,古鎮嘛,基本都那樣。
中華洞天:有一個巖洞,還有一個漂流,感覺好像都是人工打造的,不像是天然形成,巖洞和其他的巖洞大同小異??炊嗔司兔从卸啻蟾杏X了?!?/p>
蝸牛部落:是一個親子部落,大多數都是小娃耍的。帶孩子游玩還是不錯,可以耍到不亦樂乎。
養馬峽:去過2次,里面避暑很安逸,外面熱到瘋,他們里面很涼爽,到了晚上還要加長袖的。里面可以自己燒烤,沿著溪流喲,不想動手的朋友,里面也有很多農家樂啊這些的。你就負責出錢,坐等吃就好了。
明月島:可以去看看,還是不錯的開放的,不需要門票,有小朋友玩的,還有一片沙灘,還有一塊類似仙境的地方。
夏天的話,往江油走的半路上還有一個水上樂園,再以前哪個收費站附近,叫什么名字,忽然忘記了,很好找的就在馬路邊上
對了還有一個藥王谷和吳家后山,可以看辛夷花。走走還是不錯的。我去過的就這么多了。其他的都沒有去過,有名的還有什么李白故里。
4. 佛爺洞和猿王洞哪個好玩點
自然旅游:江油竇團山、猿王洞、佛爺洞;安縣羅浮山、千佛山;藥王谷、九皇山;平武王朗人文旅游:富樂山、人民公園、西山公園、鐵牛廣場泗王廟、越王樓、仙海湖;江油李白紀念館、青蓮李白故居;北川大禹故里;鹽亭嫘祖故里、文同故里;三臺杜甫草堂、西平 古鎮、郪江古鎮、云臺觀;梓潼七曲山;北川新城;平武報恩寺,紅色旅游:江油二郎廟科技旅游:娛樂風洞、球幕電影院、綿陽科技館、綿陽博物館、長虹科技館、梓潼兩彈城、科學家公園黑色旅游:北川老縣城。
5. 佛爺洞和猿王洞哪個好玩一點
竇團山不怎么樣,如果你是去感受李白,還可以,哪里是李白修煉的地方。,猿王洞是石鐘乳一類的溶洞,景色很不錯值得一去,門票稍微貴點,要130左右。不顧每年都有一個免票期據天時間不定。佛爺洞也沒什么好玩的。吃住在綿陽都是很便宜的,綿陽的米粉、江油的粉腸這都是本地特色。可以嘗嘗。
6. 佛爺洞和猿王洞哪個好玩些
猿王洞,上面有一條很長,很高的情侶橋,還有佛爺洞,情侶可以劃船,春天也可以去桃花島,看桃花
7. 猿王洞和佛爺洞區別
自然旅游:江油竇團山、猿王洞、佛爺洞;安縣羅浮山、千佛山;藥王谷、九皇山;平武王朗人文旅游:富樂山、人民公園、西山公園、鐵牛廣場泗王廟、越王樓、仙海湖;江油李白紀念館、青蓮李白故居;北川大禹故里;鹽亭嫘祖故里、文同故里;三臺杜甫草堂、西平 古鎮、郪江古鎮、云臺觀;梓潼七曲山;北川新城;平武報恩寺,紅色旅游:江油二郎廟科技旅游:娛樂風洞、球幕電影院、綿陽科技館、綿陽博物館、長虹科技館、梓潼兩彈城、科學家公園黑色旅游:北川老縣城。
8. 佛爺洞風景區好玩嗎
2021年綿陽國慶節推薦旅游路線:
(一)赴羌鄉 領略民俗風情
北川是全國唯一的羌族自治縣,全境皆山,峰巒起伏,山霧氤氳,景色絕美。羌笛悠悠飄蕩,口弦聲聲入耳;嘗一口咂酒,這是羌文化在歲月里的陳釀;走過熱鬧的"巴拿恰",在這個做買賣的地方買幾塊正宗的北川老臘肉……
千百年來,羌族兒女自強不息,羌族文化也在此地熠熠生輝。
推薦線路:綿陽——北川羌城旅游區——西羌九皇山—尋龍山——北川維斯特農業休閑旅游區——飛鴻滑草場——西羌神木寨(3天2夜自駕之旅)
推薦打卡地1:羌城旅游區
走進國家5A級景區北川羌城旅游區,從新縣城入口處到安北路、巴拿恰、新生廣場,從北川公園、安昌公園到安州大道、西羌北橋、西羌南北街等街道上,3300多面國旗懸掛在道路兩旁的路燈桿上。
40多萬盆色彩鮮艷、姿態萬千的夏堇、火炬雞冠、孔雀草、海棠、一串紅、萬壽菊等鮮花在美化街道的同時,營造出喜慶熱烈的節日氣氛,而與往年不同的是,今年選用當季鮮花點綴自然之美。
除了鮮花增添節日喜慶氣氛外,在"巴拿恰"安裝的2000多盞紅燈籠,有的八盞成串、有的單獨成組,掛在路燈桿、碉樓上,隨著夜幕降臨,紅紅火火的節慶燈籠、流光溢彩的彩燈、美麗壯觀的音樂噴泉,處處洋溢著莊重而喜慶的節日氣氛。
為歡度國慶 ,10月1日至3日在北川新縣城新生廣場上午、下午、晚上分別有三場別具羌風羌韻的歌舞表演。羌家兒女將對祖國的祝福,將幸福的生活,用熱烈的舞蹈,飄揚的歌聲表達出來,讓游客在歌的世界,舞的海洋中感受北川熱情。
推薦打卡地2:西羌九皇山
高山溶洞猿王洞、愛情見證情人橋、羌家溜索、飛拉達攀巖、云中漫步、懸崖秋千……十一長假驅車去北川西羌九皇山,這些好玩的游樂項目讓你流連忘返;
跳薩朗、唱羌歌、喝砸酒、吃烤羊……這些羌族世代傳承下來的原生態節目,九皇山舉辦的薩朗狂歡節也可深度體驗一番。
今年國慶前夕,九皇山景區在一面用萬斤玉米壘起來的黃金墻上,印制了一面國旗,正前方廣場上以簸箕為布、以豐收的紅豆、綠豆、玉米為料做成了一幅幅“國旗”“羌”“羊頭”“大豐收”等造型各異的圖型供游客參觀,在碉樓和四周升掛起了十多面國旗,雅致綽約的“國慶紅”與鮮艷熱烈的五星紅旗相映生輝,營造濃郁的國慶氛氛圍讓前來景區的游客個個激情滿懷。
推薦打卡地3:維斯特農業休閑旅游區
國慶期間,北川維斯特多個主題上線國慶檔:五彩繽紛的世界、探秘現代農業園、小農夫成長記、篝火嘉年華……勞動最光榮,也最快樂。
這個國慶就到維斯特做一回光榮的小農夫,在舒服的溫泉水里,放松你緊繃的神經!
推薦打卡地4:北川尋龍山風景區
爬山、穿越、換裝拍照、看表演、參與活動、游船、玩泥巴……尋龍山景區開啟國慶秋游最佳模式。
龍隱鎮的古建筑都保存完好,古戲樓、竹椅茶樓 、當鋪、煙館……舊時代的布告,廣告宣傳畫、香煙攤以及精巧別致的筒車,這些充滿的年代感的場景與物件,都以典型的民俗文化特征集中表現出來。
走進龍隱鎮,三嫂子九大碗特色美食值得品嘗, 坐上"潘駝背茶樓"眼見"三嫂子"端上盛得溜尖溜尖的土紅色陶瓷碗,奇香撲鼻,沁人脾胃,這正是龍隱鎮上的特色美食——三嫂子九大碗 ,讓人垂涎三尺。
推薦打卡地5:北川飛鴻滑草場
北川飛鴻滑草場不僅能滑草,這里的“萌寵園”在國慶開園,羊駝、柯爾鴨、小香豬、耗牛、山羊等動物呆萌上線,加上真人CS,簡直是假期遛娃好去處。
推薦打卡地6:西羌神木寨
西羌神木寨位于北川海拔1000多米的通泉山上,氣候適宜。河流在山間蜿蜒曲折,樹木郁郁蔥蔥,映襯著藍天、白云,青山、綠水,猶如一幅山水畫卷。
白天賞羌族文化,在羌族習俗寨子里感受羌家人的熱情;夜幕降臨,羌族同胞為遠方來的朋友掛上羌紅,喝起美酒,唱起動聽的祝酒歌,圍著篝火,跳起沙朗鍋莊舞。
(二)進深山 樂享鄉村野趣
美麗的田園,如詩如畫,充滿詩情畫意。尋覓詩和遠方,自駕車去平武拜謁"深山故宮"報恩寺,漫步云遮霧繞的山村,去感受自然,去品味生活,去看青山綠水,去聽鳥語花香,遇見舒適生活,感受暢意人生。
推薦線路:綿陽—平通走馬羌寨—蜀漢江油關—平武縣城報恩寺—黃羊關川金絲猴基地——平武高村—老河溝生態科考旅游區—清漪江康養產業帶(4天3夜自駕之旅)
推薦打卡地1:平武報恩寺
平武報恩寺是目前我國保存最完整的明代古建筑群之一,1996年列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報恩寺被中外專家稱為“明初罕見之遺構”、“獨具匠心的抗震建筑群”,迄今已有五百六十多年歷史。報恩寺布局結構酷似北京紫禁城,所以又稱 "深山故宮"。
推薦打卡地2:蜀漢江油關
三國歷史遺跡江油關,原名江油戍,系劉備入川以后,為防備曹操勢力越摩天嶺南下,于東漢獻帝建安二十四年( 219年)建立的軍事要塞。
歷朝歷代,多在此設關戍守,或稱江油關,或稱涪水關,成為蜀北名關之一。
推薦打卡地3:走馬羌寨
走馬羌寨位于平武縣平通鎮牛飛村。寨中建筑灰白相間、檐角高翹、塊石堆砌、羊頭造型隨處可見,呈現出典型的羌族建筑風格,帶給游客強烈視覺沖擊。
推薦打卡地4:黃羊關川金絲猴基地
平武黃羊關經常出現一種體型中等的猴類,該猴類鼻孔向上仰,顏面部為藍色,無頰囊,頰部及頸側棕紅,肩背具長毛,色澤金黃,尾與體等長或更長,屬靈長目、猴科、仰鼻猴屬,稱之為川金絲猴,為中國特有的珍貴動物,群棲高山密林中,為國家一級保護動物。
推薦打卡地5:高村、老河溝精品民宿集群
高村、老河溝地處平武東部,東與壩子鄉比鄰,南接古城鎮,北與青川縣清溪鎮接壤,西與木皮藏族鄉相接。這里有色彩斑斕的五彩田園,有風格獨特的精品民宿集群。
推薦打卡地6:禪茶清谷
平武南部的禪茶清谷,是位于清漪江畔的一處"世外桃源"。
這里森林覆蓋率高達78%,含氧量極高。遠離城市的空氣污染,這里茶香飄散,羌情濃郁。
(三)闖江湖 拜謁詩仙故里
高山和平原在此相遇,大川與溪流于此匯聚。走進李白故里江油,不僅能讓人在這座山環水繞的城市領略詩仙李白的豪邁,也能在品味一碗江油肥腸與游覽綿陽方特主題樂園之余,知曉江湖的豪邁"氣概"。
推薦線路:綿陽—青蓮李白詩歌小鎮—綿陽方特東方神——李白紀念館——竇圌山——佛爺洞——百年好合愛情谷(3天2夜自駕之旅)
推薦打卡地1:青蓮李白詩歌小鎮
青蓮李白詩歌小鎮位于江油市青蓮鎮,左有濂水環繞,右有涪江環抱,這里山水靈秀,仙氣飄渺,在唐代就是古綿州的重要城鎮、直至清代,這里仍是水運發達的商貿重鎮。
1994年被省政府命名為四川省歷史文化名鎮,青蓮不僅因為哺育造就了曠世奇才李白而且蘊含著深厚的歷史文化內涵,成為現今世界上反映李白文化最完整的地方,而且因其獨特的風光便利的交通而成為綿陽市重點打造的三條精品旅游線路中的重要組成部分。
推薦打卡地2:綿陽方特東方神畫
綿陽方特東方神畫是一座老少皆宜的主題樂園,既適合家庭親自休閑旅游,同時也適合年輕人尋奇探險。
國慶假期,該園推出全新“潮江湖來方特,整起!”主題活動,從早上九點到晚上九點,用江湖味、江湖秀和江湖情為廣大游客打造方特"潮江湖"。
坐上《馬戲大狂歡》來上一場驚險又刺激的凌空飛行;打卡《伴你飛翔》在祖國的大好河山中自由翱翔;乘坐《女媧補天》進入神話世界懲惡揚善;觀看《孟姜女》感受民間愛情傳說中的悲歡離合;走進《九州神韻》看中華大地幾千年來的江湖變遷。
同時,還有國潮風表演,主題無人機與煙花秀,讓游客欣賞高科技帶來的沉浸式表演。
推薦打卡地3:李白紀念館
位于江油市北郊昌明河畔李白紀念館是為紀念唐代大詩人李白而修建的仿唐園林建筑群,位于四川省江油市北郊昌明河畔,占地4萬余平方米。
該紀念館1962年開始籌建,1982年正式向外開放,2009年,被中宣部命名為全國愛國主義教育示范基地。
游園、賞花、品茗、欣賞書畫展、沐浴李白文化,不同于奔波流連于外喧囂與匆忙。流連于李白紀念館中,讓人感受到的是穿越時光歲月靜好的詩意與從容……
推薦打卡地4:竇圌山風景區
竇圌山位于江油市武都鎮,李白少年時曾游此山,題下千古絕句“樵夫與耕者,出入畫屏中”,后國民黨元老于右任手書鐫刻于山中石碑之上。
竇圌山是國家AAAA級旅游景區、國家地質公園,是劍門蜀道國家級風景名勝區的重要組成部分。距江油市北25公里,距綿陽45公里,是川西著名的丹霞地貌景區。
推薦打卡地5:佛爺洞旅游風景區
江油大康鎮的佛爺洞旅游風景區是川西北最大的喀斯特溶洞。此處上接匡山(又名戴天山);下連李白讀書臺;東臨觀霧、團嶺;西依瑩華、乾元,它是通往九寨風景區的必經之地。
洞四周山環水繞,古木蒼翠,風光奇絕。同時,這里也是《西游記》拍攝多次取景之地,四川最大最神秘的溶洞之一。
推薦打卡地6:百年好合愛情谷
百年好合愛情谷中主要以百合的品種繁多而出名,園區內已有百合品種1500余種,種植百合面積大余5200畝。
園區由"風情月意、青梅竹馬、愛情小筑、青云花梯、愛情隧道百合博覽園"等主題公園組成。
9. 綿陽佛爺洞和猿王洞哪個好玩
七曲山,富樂山,云臺勝景,魯班湖,王朗風情,綿陽報恩寺,白水湖,龍泉神女宮,綿陽羅浮山,綿陽千佛山,小寨子溝,猿王洞,大禹故里,佛爺洞,白龍宮,太白故居,仙海風景區,綿陽圣水寺,碧水寺,李杜祠,漢闕,嫘祖故里.....
綿陽一直是四川有名的旅游城市,獨特的風景文化和少數民族的特色,吸引了眾多的游客.具體的旅游度假區有:
九皇山猿王洞:地處全國唯一的羌族自治縣,這里是羌民族聚居區。很美的的景點,以前聽朋友九皇山可以滑雪,我還不相信,去過之后,才知道在三月份,那里的山上居然還下著雪,雪好厚,玩得開心,不像西嶺雪山人太擠了。雪上項目有點少,如果想欣賞雪景的話是個不錯的地方。
藥王谷旅游度假區:是我國第一個以中醫藥養生為主題的山地旅游度假區,也是5.12地震后四川省內首家按國家AAAA級旅游景區標準新建的旅游景區。這篇區域盛產中藥材,山林遍生百年藥樹,相傳中華醫藥始祖歧伯和藥王孫思邈都曾長住此山采藥治病,山上居民一直有供奉藥王菩薩的習俗,藥王谷因此得名。
尋龍山風景區:是由綿陽蜀龍旅游有限公司投資興建的集“休閑、運動、康體、觀光”于一體的國家4A級旅游風景區,景區位于北川震后新縣城永昌鎮,屬第二批中國國家地質公園,有奇特的喀斯特地貌和礫石巖群,集奇秀的自然風光和蜀漢人文風情于一體而揚名巴蜀。
愛生活,愛旅行。祝您旅途愉快!~
10. 猿王洞和中華洞天哪個好耍
玉女泉造像
在綿陽市西郊西山觀下。像在玉女泉石壁和子云亭石壁上。此處有唐乾封、咸亨、上元時的道教石刻造像20龕,分布于周圍石壁上,大像近1米,小像僅0.26米。亭下石壁中為一大龕,鐫三清像,浮雕小像90余尊,分排側立,亦作道家裝飾,狀極虔誠。題記為唐咸通十二年(871年)造。
李杜祠
在綿陽市東2公里芙蓉溪東岸。后人為紀念唐代大詩人李白、杜甫都來過綿州而在此建李杜祠。祠前為清澈的芙蓉溪,祠后為蔥蘢的富樂山,現存大門、照壁、工部祠、水榭、水池等,建于清光緒二十六年(1900年)。占地6畝,工部祠為單檐懸山式抬梁木結構建筑,面積120.96平方米。水榭體量較大,為單檐歇山式頂,抬梁結構,長15.4米,寬5.9米,橫跨于水池之上。四周有圍墻,園內有花圃。
富樂山
在綿陽市東3公里。據《三國志·蜀志》載,建安十六年(211年),劉備應益州牧劉璋之請由荊州入益至涪(今綿陽市),劉璋從成都趕來親迎,設宴于此山寶蓋峰,望見全蜀之富庶,二人歡樂暢飲,故得此名。在唐代,附近的柏山下還有諸葛亮的營壘和蔣琬的住宅遺址。在山麓的芙蓉溪畔還有著名的平陽府君闕和紀念唐代詩人李白和杜甫的李杜祠。富樂山環境幽美,古跡眾多,已辟為東山公園。
宋哲元墓
在綿陽市東2.5公里的富樂山寶蓋峰下。坐北向南,占地約2000平方米。宋哲元(1885-1940),著名抗日將領,原國民黨二十九軍軍長,1940年5月病逝于綿陽城。墓地曾受毀壞,1978年重建、整修。園內筑有高4米余的石質方柱形神道碑,碑的正面系馮玉祥親題碑文“故上將宋哲元之神道碑”,背鐫國民政府對宋哲元的加褒撫恤令和追認上將之令。碑后是一座高6.5米的石亭,名為八德亭。其中,朱德、彭德懷所贈者全文是“一戰一和當年發生瞬間可大白于天下,再接再勵后起大有人在可無憂于九泉”。墓前是占地約800平方米的祭壇。壇后即墳塋,冢底周長約25米,底邊砌青石,墳頂為圓形,高約3米,墓室由石砌成,停放宋哲元靈柩。
平陽府君闕*
在綿陽市東北4公里仙人橋。為漢代雙闕。兩闕相距26.19米,皆有子闕。北闕高4.53米,南闕高4.35米。闕為東漢初平、興平年間建造。上部浮雕人物、車馬、狩獵等圖案,下部四角刻力士像,姿態雄偉。闕蓋四角刻青龍、白虎、朱雀、玄武。檐上有執竿托鷹人物,有中箭野鹿,有獵人搏獸圖,構思新穎,雕刻精美,圖像生動。
北山院石刻
在綿陽市東32公城,距魏城鎮2公里。又稱大佛寺。院始建于唐代,以后歷代有培修。院內有就山開鑿大佛一軀,佛像為半身,頭部高4米,寬1.5米。殿后壁上刻有“乾符四年十二月二日”等字,可知為唐僖宗年代遺物。院旁依山架石為屋,內有大小石像10余尊,按其雕刻手法,亦系唐代造像。崖上還刻有金剛經,字跡秀麗,因風雨剝蝕,已不可全識。
碧水寺
在綿陽市北1公里。又稱滴水寺。面臨涪江,依山環水,寺內有唐刻立像一尊,高3米許,面頤豐滿,絢麗多彩?!毒d陽縣志》載:像系從附近開元寺移置于此。崖間造像20余龕及金剛經32品。寺有一小池,崖下清泉不竭?,F存建筑為20世紀80年代以后新建。
西山觀
在綿陽市西1公里西山上。相傳為蜀中“八仙”之一的爾朱仙修煉之所。宋代以前就有,現存的三重殿宇為清道光十五年(1835年)重建。正殿為石木結構,檐柱和金柱的柱礎石刻非常精美。尤其石柱上鏤雕的滾龍抱柱,形象生動。為綿陽市博物館所在地。
蔣琬墓
在綿陽市西山之巔。蔣琬(?-246),三國零陵湘鄉(今屬湖南)人,蜀漢名臣。清道光二十九年(1849年)綿州牧李象昺、邑紳熊文華在原址上重建。并在墓前立“漢大司馬蔣恭侯墓”石碑一通,高2.45米。光緒十六年(1890年),龍安府知府蔣德均,聲稱系蔣琬后裔,對墓進行修葺,并在墓后立“蔣恭侯墓”石碑一通。墓呈八角形,坐西向東,高4.65米,周長31.58米,由座、身、檐和頂四部分組成。頂部呈覆缽狀,遠望頗似將軍頭盔。
江油市
云巖寺
在江油市。始建于唐,明末毀于兵火,清雍正三年(1725年)重修。殿宇五重,建筑雄偉。大殿西側殿內尚存宋代小木作轉輪經藏(又稱飛天藏、星辰車)一具,高10.3米,直徑7.5米,外形輪廓如木塔。整個經藏由一中心為50厘米的軸承托,立于地面一鐵鑄軸承上,可自由轉動。經藏分上中下三層:上層為天宮樓閣,設計精巧;中層為藏身,四周壁板上飾有大小木雕道教仙人200余尊;下層為藏座。整個轉輪經藏工藝精美,是一件珍貴的古代木雕佳作。
太白故里
在江油市區南15公里青蓮場(舊彰明縣治)。唐詩人李白故鄉。今存遺址有隴西院、粉竹樓、太白祠、衣冠墓、洗墨池、月園墳等。李白(701-762),祖籍隴西成紀(今甘肅秦安),生于中亞巴爾喀什湖畔的碎葉城。5歲隨父入蜀,定居綿州昌隆縣青蓮場(今屬四川江油),25歲離蜀,在蜀中度過了青少年時代。場南渡口原有“太白故里”碑,今已遷祠內。
太白洞
在江油市武都鎮北2公里涪江左岸。是一天然洞穴。相傳唐李白青少年時常坐船來此游覽,天晚,對岸燈籠洞出現燈籠一對,四周通明,李白乘興在洞口夜讀,合卷后燈光即自行消失。洞口高約7米,寬約10米,可乘船入內。水泉清澈,清雅幽靜。洞壁有歷代游人題刻多處。
太白祠
在江油市區西南15公里青蓮場外?,F存祠宇三殿兩院,為清乾隆四十二年(1777年)重修。殿前庭中兩側植古桂各一株,枝葉茂密,每當金秋季節,芳香四溢。太白故里碑亦在庭中。
李白紀念館
在江油市區西北昌明河畔。為紀念唐代詩人李白,1961年開始籌建紀念館,1980年基本建成。主要建筑有太白書屋、太白堂等。太白堂為雙重檐歇山式仿唐式仿木結構建筑,高大宏敞,內塑李白青少年時代站像。庭園數十畝,溪流環繞,林木森森。
李白衣冠墓
在江油市區西南15公里青蓮場名賢祠內。清同治八年(1869年),彰明縣令何愷堂等興建。
隴西院
在江油市區西南15公里青蓮場天寶山麓。為唐詩人李白故宅?,F存殿宇為清乾隆五十三年(1788年)重建;光緒二十二年(1896年)又增修創頡、太白、文昌、地母等殿,并祀李白塑像。至民國年間,諸殿堂多殘破,僅山門照壁尚完整。照壁上方所嵌“隴西院”三字猶存。建國后歷經修葺。院東數百步有李白妹月園墓。
粉竹樓
在江油市西南青蓮場外太華山麓。為李白妹月園舊居。民間傳說,因她每天梳洗后,將脂粉水灑在院內竹上,日久竹皆變成粉竹,故名。唐代粉竹樓,早已無存;今僅存照壁及庭院,系清道光十七年(1837年)重修。門前有道光《重修粉竹樓記》石碑。照壁高2丈許,有石拱門3孔,皆各有石刻對聯,字跡清晰。
鹽亭縣
鹽亭清真寺
潺亭
文同墓
在鹽亭縣永泰鄉文同村。文同(1018-1079)梓州永泰(今四川鹽亭)人,北宋文學家、書畫家。北宋元豐三年(1080年)初,知湖州,赴任途中,死于陳州宛丘驛。紹圣元年(1094年),遷葬老家鹽亭北橋山下。原墓已毀。現墓是1984年在原址上重建。占地40余畝,種植樹竹4萬余株。墓呈圓形,高3米,直徑6米,周長18.85米。
云溪鎮:潺亭、筆塔、曇云庵、鳳靈寺
三臺縣
云臺觀
在三臺縣城南約50公里云臺山上。始建于南宋紹熙年間(1190-1194),明萬歷三十二年(1604年)毀于火。今觀為明末、清代重建。樓臺殿宇,翠柏參天,綿亙1公里。其中券洞門為明萬歷年間(1573-1620)建,門用巨磚砌成,上施磚制斗拱,望之儼若一道宮闕。門額題“朝元洞天”。玄天宮飛檐翹角,雕梁畫棟,高大宏偉。
琴泉寺
在三臺縣城北2公里長平山腰。始建于北周,因寺后山泉滴聲似琴,故清乾隆時(1736-1795)改稱琴泉寺?,F存寺廟為并列兩個四合院組成,均為清代和民國時所建。整個建筑面積1602平方米,占地4000平方米。寺內有高1米的清代仿唐鐵鑄觀音坐像。寺雕古樹參天,正殿外的兩株銀杏腰圍3米,若兩把巨傘。從寺院遠望城周,山巒滴翠,北塔、東塔相對。下顧城郭,涪江、凱江匯流環繞。
尊勝寺
在三臺縣城北18公里爭勝鄉太古壩。該寺始建于宋,坐北向南,占地面積2400平方米。大雄殿,明永樂十三年(1415年)在原基上重建,為單檐歇山木結構,面闊3間14.6米,進深4間15米,高9米,建筑面積219平方米。左右兩壁有墨彩壁畫16幅,內容是“八仙”過海和二十四孝故事。藏經閣重建于清康熙二十八年(1689年),關爺殿建于清乾隆五年(1740年),單檐懸山式,面闊7間22米,進深4間11.3米,高6米,建筑面積248.6平方米。四周古木參天。
平武縣
報恩寺
在平武縣城內。占地2.4萬多平方米。以大雄殿為中心。構成一座布局嚴謹,規模宏偉的古代宮殿式建筑群。創建于明正統五年(1440年),相傳龍安府宣撫司僉事王璽,仿北京故宮修建王府,被朝廷察覺,遂以報恩為名,改府為寺。該寺全用楠木頂用琉璃瓦。華嚴藏內之轉輪經藏,用楠木雕成,高12米,直徑7米,整個重量靠一中柱支撐,中柱立于鐵鑄地針上,故能轉動。轉輪經藏用宮殿式斗拱結構裝飾,圖案鏤空雕刻。大悲殿內有一尊8米高的千手觀音,用楠木雕成,甚為壯觀。大雄殿和萬佛閣有明代壁畫。
江油關
在平武縣城南60公里南壩鎮。是古代陰道上的險關,地勢險要,為歷代兵家必爭之地。蜀漢時,諸葛亮在這里設江油戍,派重兵駐守。蜀后主炎興元年(263年),魏將鄧艾父子,偷渡陰平,翻越摩天嶺,直取江油關,蜀守將馬邈不戰而降,其夫人李氏堅貞不屈,自縊而死(一說投河而死)。鄧艾占領江油關后,欽慕李夫人志勝男兒,賜禮厚葬,立祠豎碑紀念。
在碑上刻有“后主昏迷漢祚顛,天差鄧艾取蜀川。可伶巴蜀多名將,不如江油李氏賢”的詩名。今碑祠無存,但明代重刻的石碑兩通,尚存原地。江油關至今留存唐宋古跡甚多,有牛心山側的太白臺、玉虛觀。太白臺上立有宋代著名書法家米芾手書的《李白贈江油縣尉詩》石碑。玉虛觀內有唐吳道子的《真武祖師像碑》、《呂純陽像碑》和朱元璋的《真武靈應君碑》。還有《李白像碑》、《妙通真人碑》、《李旦太子御筆手詔》和《玉虛觀賜書碑記》等唐宋名家的珍跡。
北川羌族自治縣
禹里
在北川縣城西20公里禹里羌族鄉。據文獻記載,禹生于古汶山郡廣柔縣之石紐。禹系羌人,這里古屬西羌,亦稱西夷。今禹里有關大禹的遺跡,分布于治城附近,著名的有石紐山、望崇山、酉山、禹廟及禹穴溝等。石紐山在治城南數百米,相傳為禹母居住地。山上石林中有一巨石,上刻大字隸書“石紐”二字,當地至今仍以“石紐”為村名。望崇山與石紐山遙相對望,民間傳說,禹父崇伯(鯀)在外治水,經年不歸,其母思念,常登此山遙望,故名。有禹里風景區。
禹里羌族鄉治城村:甘泉、魁星山、西山、神禹故里坊
安縣
開禧寺
在安縣塔水鎮。建于明代,清道光年間(1821-1850)曾進行修葺?,F存大殿建于明永樂四年(1406年),為單檐歇山式屋頂,蓋小青瓦,面闊3間12.95米,進深4間13.5米,高9.1米。大殿結構堅實,莊重古樸,裝飾典雅,表現了明代建筑的風貌。
花荄鎮:文星閣
桑棗鎮:羅浮山
沸水鄉:白水湖、沸泉
梓潼縣
文昌宮
在梓潼縣城北10公里七曲山,緊傍川陜公路。相傳為晉人張亞子祀廟,殿內有塑像。《明史·禮志》載,張亞子居蜀七曲山,仕晉戰沒。人為立廟。唐宋屢封至英顯王,道家謂帝命梓掌文昌府事及人間祿籍,故元加號為帝君。傳說文昌帝君為主宰功名、祿位之神。寺廟創建于唐以前,歷代幾經興廢。今存建筑為明清以來陸續修建。建筑依山取勢,高低錯落,布局有序。周圍古柏蒼翠,紅墻碧瓦處在綠蔭叢中。
西崖寺
在梓潼縣城西1.5公里長卿山上。原寺已廢。崖間有造像3龕,北龕鐫一佛二弟子二菩薩二力士,龕頂刻飛天,有唐貞元二十年(804年)造像記;中下龕鐫佛像一尊坐蓮臺;南龕鐫一佛二弟子二菩薩二力士。崖上有南宋端平年間(1234-1236)題字,山正面巖下,有方形石洞,高2.4米,長4米,深2米,正壁上有隸刻“長卿石屋”四大字。相傳為西漢著名文學家司馬相如的讀書處。
李業闕
在梓潼縣南門外李節士祠。僅存闕身,形似碑碣,高2.5米,寬約1米。李業,梓潼人,西漢末年舉明經,除為郎。新莽時舉孝廉方正,不就。公孫述據蜀,屢聘為博士,業不從,為述所鴆。建武十二年(公元36年)滅述,光武下詔旌表其閭。故闕亦當建于建武十二年,為現存漢闕年代之最早者。
臥龍山千佛崖
在梓潼縣城西15公里臥龍山頂。有3窟40余龕,大小佛像368軀,除一龕為明末重刻外,均系唐貞觀八年(634年)所鑿造。傳諸葛亮在此安營扎寨,曾贊美此山猶如南陽臥龍崗,故名臥龍山。千佛崖造像刻于一墩方形大石的四面壁上,造型優美,雕技精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