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壩地區白族人食稻米、小麥,山區的則以玉米、蕎子為主。白族人民喜吃酸、冷、辣等口味,善于腌制火腿、弓魚、油雞棕、豬肝酢等菜肴,又喜吃一種別具風味的“生肉”或“生皮”,即將豬肉烤成半生半熟,切成肉絲,佐以姜、蒜、醋等拌而食之。白族人民還喜喝烤茶。
白族有哪些古老的風俗
問:白族有什么風俗??
答:?居?。??
白族主要居住在云南省大理白族自治州,其他分布于云南省各地及貴州省畢節地區、四川省涼山彝族自治州、湖南省桑植縣。??
語言文字:??
白族人使用白語,屬漢藏語系?藏緬語族?彝語支。有南部、中部和北部3種方言。絕大部分白族人使用本民族語言,并通曉漢語。???
民族藝術:??
白族有悠久的文化傳統,《創世紀》、《火燒松明樓》、《望夫云》等許多優美動人的傳說故事,一直流傳至今,不少被編入戲劇上演。??
宗教信仰:??
族崇拜相當于村社神的本主,信仰佛教。??
民族節日:??
白族的傳統節日很多,已有上千年歷史的“三月街”是白族一年一度最盛大的節日,現被定名為“三月街民族節”。另外還有“火把節”(又稱星回節)等民族節日。??
每逢節日,除必備節日食品之外,還要進行拜佛、祭天和敬祖等祭祀活動。年節最為隆重。自臘月起家家都要置辦年貨、殺豬、磨豆腐、舂餌塊和糯米粉。除夕時,各家主事人都要帶著飯菜、茶酒用托盤順著天地、大門、水井、灶神、祖先牌位的順八進行祭拜。然后全家人吃團圓飯。隆重的團圓飯在餐桌中央擺一個大的銅火鍋,必上豬頭肉,周圍有八大碗寓意深刻的日菜肴。??
祭祀:??
中元節和祭天是專門祭祀性節日,特別是每年陰歷七月的中元節,是祭祀祖先亡靈的節日,如果是新喪之家祭祀更要隆重,屆時要準備八大碗饌肴祭奠,其中有千張肉、排骨、酥肉、釀茄子、百合、羊肚菌,以及膾魚包肉餡,每道菜不僅用料講究,做工精備,并且要富有觀賞價值。如是直系親屬或姻親戶,在發喪前還要做名為“三滴水”全席來吊唁。所謂“三滴水”全席是指有果品、牲禮(做成鳳魚獅象狀的菜肴)和八大碗三大類。??
食俗:??
白族通常習慣于日食三餐。農忙季節或節慶期間,則多加早點和午點,平壩地區的白族多以大米、小麥為主食;山區的白族則多以玉米、洋芋、蕎麥為主食。主食都以蒸制為主,常吃干飯,外出做活隨著攜帶盒飯,就地冷餐。??
飲茶是白族人的另一嗜好,白族很注重每天清晨和中午兩次茶。晨茶稱“早茶”或“清醒茶”,一起床就烤茶,全成年人都喝;午茶又吃“休息茶”或“解渴茶”,內放米花如乳扇,包括小孩也要喝一杯。??
白族大都喜飲酒,釀酒是白族家庭的一項主要副業。由于所用的原料和方法不同,家釀酒的種類很多,制酒時常用40多種草藥制成酒曲,制成各種白酒,其中以窯酒和干酒為傳統佳釀。另外還有一種糯米甜酒,是專為婦女和孕婦制作的,據說有滋補和催奶的作用。??
婚俗:??
當白族青年男子向姑娘求戀時,姑娘如同意,要向男方送粑粑;婚禮時新娘要下廚房制作“魚羹”;婚后第一個中秋節新娘要做大面糕,并以此表現新娘的烹調技藝?;槎Y斯間講究先上茶點,后擺四四如意(即四碟、四盤、四盆、四碗)席。??
背婚是云南大理白族自治州洱源縣白族地區普遍流行的一種婚俗。每逢十字路口、三岔道或人員集結的地方,陪賓們便停下來,把嫁妝碼成兩大摞,讓新郎背著新娘圍著嫁妝繞“8”字。??
禮儀:??
對客人,無論是否認識都熱情接待。凡客人光臨,必以“三道茶”待。三道茶是白族最講究的茶禮,即斟茶三道:第一道為純烤茶,第二道加入核桃片,乳扇和紅糖,第三道加入蜂蜜和幾?;ń?。因而具有一苦二甜,三回味的特點。進餐時,老人客人坐上首,晚輩依次坐兩旁或下首,并隨時要為長輩和客人添飯加湯,熱情待候。??
答:白族風俗習慣???
白族基本上實行一夫一妻的小家庭制。兒子成婚后即行分居,父母一般從幼子居住。在地主階級中,有少數是“四代同堂”的大家庭。同宗同姓不通婚,但例行姑舅表婚?;橐鲆话阌筛改赴k,要門當戶對。有女無兒的可以招贅,無兒無女的也可以抱養同族弟兄的子女(過繼)或養子。贅婿和養子要改名換姓,才能取得財產繼承權。???
白族在元代以前盛行火葬。元代以后,因受漢族的影響而改為土葬。喪葬儀式一般比較隆重。???
平壩地區白族人民主食稻米、小麥,山區的則以玉米、養子為主。白族人民喜吃酸、冷、辣等口味,善于腌制火腿、弓魚、油雞棕、豬肝酢等菜肴,又喜吃一種別具風味的“生肉”或“生皮”,即將豬肉烤成半生半熟,切成肉絲,佐以姜、蒜、醋等拌而食之。白族人民還喜喝烤茶。???
白族服飾,各地略有不同。大理等中心地區男子頭纏白色或藍色的包頭,身著白色對襟衣和黑領褂,下穿白色長褲,肩掛繡著美麗圖案的掛包。大理一帶婦女多穿白色上衣,外套黑色或紫色絲絨領褂,下著藍色寬褲,腰系綴有繡花飄帶的短圍腰,足穿繡花的“百節鞋”,臂環扭絲銀鐲,指帶琺瑯銀戒指,耳墜銀飾上衣右衽佩著銀質的“三須”、“五須”;已婚者挽髻,未婚者垂辮于后或盤辮于頭,都纏以繡花、印花、或彩色毛巾的包頭。???
白族住屋形式,壩區多為“長三間”,襯以廚房、畜廄和有場院的茅草房,或“一正兩耳”、“三方一照壁”、“四合五天井”的瓦房,臥室、廚房、畜廄俱各分開。山區多為上樓下廄的草房、“閃片”房、篾笆房或“木垛房”,炊爨和睡覺的地方常連在一起。???
宗教信仰與重要節日???
白族崇拜相當于村社神的本主,信仰佛教。本主有的是自然神,有的是南詔、大理國的王子,有的是為民除害的英雄人物。佛教約于唐代晚期盛行于洱海地區,最初傳來的是“婆羅門”和瑜珈密宗,密宗僧人稱“阿閨黎”,所以又??名“阿閹黎(阿叱力)”教。元明以后,內地禪宗傳到大理,佛教寺院遍布各地,使洱海地區很早就有“古妙香國”的稱號。???
“三月街”又名“觀音市”,是白族盛大的節日和佳期。每年夏歷三月十五至二十日在大理城西的點蒼山腳下舉行。最初它帶有宗教活動色彩,后來逐漸變為一個盛大的物資交流會。明清時期,川、藏及江南各省都有商人到此貿易。新中國成立后,三月街已發展成為一年一度的物資交流和民族體育文藝大會?!盎鸢压潯笔橇硪皇⒋蠊澣?,每年夏歷六月二十五日舉行。它是白族人民在秋收前預祝五谷豐登、人富興旺的活動。這天晚上,每家門前都豎有火把一柱,村口有全村公共的大火把,上插紅綠紙旗,書寫一些吉祥語句。村民們則高舉火把在田間游行一周,以表捕滅蟲害。此外還有“繞三靈”、“耍海會”等節日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