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寧城縣景區
赤峰大規模大面積集中種植的油菜花位于赤峰市寧城縣大城子鎮玉皇梁景區,覆蓋北臺子碾子溝等六個行政村,景區海拔1300至1500米,是寧城縣最高的海拔地區,平均氣溫較平原丘陵地區低十度左右,七月中旬進入旅游觀賞旺季,這里都是自然景觀無門票!
2. 寧城縣的旅游景點
赤峰地大物博,旅游資源豐富,每個旗縣都有景點。著名的有以下:喀喇沁旗馬鞍山(習大大走過的路)、王爺府博物館、美林谷滑雪場;翁牛特旗的玉龍沙湖、蒙古王城;寧城的溫泉;敖漢的溫泉;克什克騰旗的達里湖、阿斯哈圖石林景區、草原。
3. 寧城縣風景區
一、寧國好玩的地方:
1、九天銀瀑
九天銀瀑(原名夏霖風景區)地處皖浙邊界、天目山北麓,位于寧國市東南部群山之中,距市區29公里,風景優美、生態宜人、交通便利、環境良好。
景區西連黃山奇景、南接天目秀色,景區屬山地型景區,集峽谷深澗、奇巖飛瀑、竹山臨海于一體。 該風景區景點可概括為四句話八個字:即“一湖、兩谷、三峰、五點”所謂“一湖”即進入景區大門之后首先映入游人眼簾的明珠湖,“兩谷”即明珠湖右側通往觀音瀑,長700米的臥龍谷,左側由大龍瀑直達石門的飛龍谷。該谷長2.5公里,其間奇峰幽洞無數,孤壁絕崖萬千,飛瀑流泉密布,野藤古樹參天?!叭濉币皇窍銧t峰;二是鷹咀峰;三是碧云峰?!拔妩c”即夏霖風景區的五大亮點景觀:觀音瀑、大龍潭、石門、龍須潭、五龍潭等。
2、山門洞
山門洞,民國時期為寧國八大風景之一,位于寧國市西北部港口鎮山門村境內文脊山前,距市區15公里,面積5平方公里。山門洞系文脊山天然石門,入文脊山經過此石門,故名山門洞,古代又稱靈巖洞。山門洞系石灰巖形成,怪石林立,洞府眾多。有大小七十二洞,最著名的有龍潭、紫云、枇杷、漣漪、朝陽等六洞,各洞相距僅里許,尤以山門洞為最奇。
山門洞為一天然洞窟,高10米,寬17米,石壁削立,豁然中開,儼若城門,可通車馬。門內有獅子峰,如吼獅昂首。漸進為朝陽洞、澡鍋洞。門外有銀杏樹9株,參天蔽日,襯托出古樸蒼郁的山門。洞旁有水洞、天洞、蓮花洞,清幽有致,石筍、石乳,各具天姿。東晉太和年間(366年-371年)邑人翟硎先生隱居紫云洞,始開發山門。后人稱靈巖洞為“翟硎石室”,并刻石銘記。至唐貞元年間(785年-805年)始于洞旁建寺,宋治平年間(1064年-1067年)賜號“靈巖寺”。此后,寺之香火旺盛,經久不衰。1981年10月,山門洞入選《中國名勝辭典》,1989年,山門洞、朝陽洞石刻被寧國市列為市級文物保護單位。
3、寧國境內山清水秀,風光旖旎,天目山蜿蜒屹立于東南邊緣,黃山山脈由西延伸入境,構成南高北低、峰巒疊嶂的地勢形態。境內名勝古跡“千秋關”、“仙人塔”、恩龍木屋村、云梯千秋關等。
二、簡介:
1、寧國,別稱寧陽、寧城,宣城代管縣級市,地處安徽省東南部,皖南山區東北側,東鄰浙江杭州,西靠黃山,連接皖浙兩省七個縣市,距滬、寧、杭三城市170-300公里,是皖南山區之咽喉,南北商旅通衢之要道。
2、寧國市域總面積2487平方公里,總人口38.38萬人(2010年末登記戶籍人口)。 全市轄6個街道辦事處、8個鎮、5個鄉(含云梯畬族民族鄉)。2016年寧國市實現地區生產總值245億元人民幣。
3、2015年寧國市入選中國中小城市綜合實力百強縣市第69位、中國最具投資潛力中小城市百強市第11位、中國新型城鎮化質量百強縣市第48位。2016年5月,寧國市被國家知識產權局評為第四批國家知識產權示范城市。 2017年6月,寧國市被命名國家衛生城市。
4、寧國市是水陽江、青弋江、富春江的源頭,境內西津、東津、中津三條河流穿城而過,風景名勝有山門、千秋關、青龍灣,原始森林板橋自然保護區、天然紅豆杉群落等。 境內土特名產有山核桃、元竹、青梅、銀杏面,享有“中國山核桃之鄉”和“中國元竹之鄉”稱號。
4. 寧城縣周邊旅游景點有哪些
寧城縣一直把旅游業作為最具活力、最具潛力、最具希望的朝陽產業來培育,傾力打造中國北方最美生態文化旅游目的地,樹立“溫泉古都 山水寧城”旅游形象主題。主要有千年古都遼文化發祥地——遼中京遺址公園、清代古剎法輪寺、一代語言大師清格爾泰故居,神奇黑里河塞外九寨溝、紫蒙湖、第四紀冰川,天然最熱溫泉皇家養生勝地——寧城熱水溫泉,世界化石寶庫——道虎溝遠古生命的樂園、寧城國家地質公園,龍潭大峽谷,首批革命老區紅色旅游圣地——葫蘆峪紅色旅游區 高橋烈士陵園等。
5. 寧城縣旅游
赤峰的景區有玉龍沙湖,克旗石陣,烏蘭布統草原,達里湖。熱水塘,燈籠河草原,左旗的契丹游,召廟,寧城縣的紫蒙湖,道須溝,熱水,喀旗的王爺府,習主席走過的馬鞍山,滑雪好去處美林谷,天山的游牧文化,紅山文化博物館,赤峰博物館,二道井子博物館,等等:草原,石林,森林,寺院,小溪,瀑布,滑雪,駱駝,羊群,騎馬,沙漠沖浪。各種方式的旅游組合。
6. 寧城縣旅游局
免費,全天開放。
赤峰寧城葫蘆峪位于寧城縣小城子鎮高橋村,地處七老圖山脈,是寧城縣西部著名的紅色旅游勝地和自然風景區。景區東西長約5公里,南北寬約3公里,在深山老林中因山峰環繞狀似葫蘆而得名。
景區的特點是“峰奇、石奇、松更奇”。風景區內,座座危峰兀立,怪石嶙峋,崖壁陡似刀削,形狀千姿百態。
7. 赤峰市寧城縣景區
1、法輪寺(內蒙古自治區赤峰市) 文物保護單位
法輪寺原為喀喇沁中旗王府札薩克家族家廟,位于今內蒙古自治區赤峰市寧城縣大城子鎮政府西院。 原系元臣濟拉瑪之后裔、喀喇沁部落蒙古王公的旗廟。為清代較著名的十大黃教寺廟之一。2013年5月3日,國務院公布為第七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法輪寺占地2.2萬平方米,原有14幢主建筑,8幢輔助建筑。法輪寺最前面是一座長30米、寬20米的月臺、月臺兩側豎立旗桿。月臺后緊接天王殿,天王殿建在方形石臺基之上,單檐懸山三開間,內供四大天王塑像。
地址:內蒙古自治區赤峰市寧城縣大城子鎮
2、寧城縣打虎石水利風景區 國家水利風景區
打虎石水庫距寧城縣天義鎮72公里??刂屏饔蛎娣e540平方公里,總庫容1.2億立方米。水面坦蕩遼闊,碧波萬頃,水天一色,群山倒影,波瀾不驚,鳥飛魚躍,漁船點點。優美的環境和寬闊的水域,為游人提供劃船、游泳、垂釣等各種水上活動項目。同時,虎石山莊推出的“全魚宴”,又可滿足旅游者品嘗庫區風味餐飲的愿望。打虎石水庫,又名“”紫蒙湖“。它距寧城縣天義鎮70公里,有“天旺線”公路直接通達,交通便利。
地址:內蒙古自治區赤峰市寧城縣
3、赤峰市寧城縣藏龍谷景區
藏龍谷景區地處蒙、冀、遼三省交界處的黑里河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內,是國家級地質公園,距離赤峰100公里。毗鄰寧城縣打虎石水庫(紫蒙湖)和熱水溫泉。景區內怪石嶙峋、奇峰壯美,走進藏龍谷仿佛走進了頗具意境的山水畫卷,這里的異峰巧石、山泉飛瀑及深林奇樹共同組成了一幅幅相映成趣、嫵媚動人的自然絕景。同時,景區也是佛緣圣地,渾然天成的臥佛、觀音,彌勒佛,素有“天然彌勒佛,祈福第一谷”之稱,中京八大美食之一的露天地鍋美食也吸引著大批游客前來品嘗,毫不夸張的說:藏龍谷是你一生不能不去的地方。
地址:內蒙古自治區赤峰市寧城縣黑里河鎮
4、打虎石水庫
打虎石水庫,又名紫蒙湖。它距寧城縣天義鎮70公里,有“天旺線”公路直接通達,交通便利。東邊也可以從省道s252在寧城甸子鎮附近進入縣道x232去打虎石水庫,西側從省道s206進入縣道x232,同樣可以到達。庫區兩岸是高聳入云的奇峰怪石,有的象海豹出水,有的似魚躍龍門,有的如鳥雀出巢,有的象銀蛇出洞,還有金龜睬蛋,石人立崖,雄豬臥頂。
地址:內蒙古自治區赤峰市寧城縣
5、黑里河自然保護區 國家自然保護區
黑里河自然保護區位于內蒙古赤峰市寧城縣西部,隸屬燕山山脈之七老圖山支脈。黑里河自然保護區于1996年晉升為內蒙古自治區級自然保護區;2003年6月6日經國務院批準,晉升為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總面積為27638公頃,主要保護對象是以大面積天然油松林為代表的暖溫型針闊混交林生態系統及生物多樣性資源。
地址:內蒙古自治區赤峰市寧城縣
6、黑城城址 文物保護單位
黑城城址位于內蒙古自治區寧城縣甸子鄉黑城村西南500米。1976年清理出城址,分內、外城。外城俗稱羅城,呈長方形,東西長1800米,南北寬800米,城垣基寬16-20米,殘高1-3米,城中南部有王莽時期制錢作坊和窯址。內城在外城內偏北,俗稱黑城,東西長700米,南北寬500米,垣基寬15米,殘高8-9米,四墻開門,寬約9米,外設甕城。內城西北部有夯筑小城,俗稱花城,南北長250米,東西寬200米,垣基寬5-6米,殘高1-2米。花城出土有戰國繩紋灰陶片,內城有大量云紋瓦當、錢幣等,外城有漢代陶片、坩堝殘塊、錢幣、鐵器及遼金遺物。
地址:內蒙古自治區赤峰市寧城縣甸子鎮
7、內蒙古寧城國家地質公園 國家地質公園
寧城國家地質公園位于內蒙古自治區赤峰市南部。由古生物化石遺跡園區、熱水溫泉園區和黑里河園區組成,總面積 339.54km2。公園的中生代地層中保存了極其豐富和精美的遠古生命遺跡——古生物化石,這些化石是地球歷史變遷的見證。雄偉壯觀的第四紀冰川遺跡、雄險奇秀的花崗巖地貌、神奇獨特的塞外溫泉與歷史悠久的遼中京文化交相輝映,相得益彰。寧城國家地質公園是一方記錄了生物進化傳奇的熱土,一座億萬年地球與生命演化鑄就的化石寶庫,更是一個集地質遺跡、人文歷史和自然景觀于一體的天然博物館。
地址:內蒙古自治區赤峰市寧城縣
8、小黑石溝墓群 文物保護單位
2013年小黑石溝墓群被國務院批準為第七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位于內蒙古赤峰市寧城縣甸子鄉小黑石溝村,是一處西周晚期至春秋戰國時期屬于夏家店上層文化的大遺址。屬于夏家店上層文化遺址,時間約介于西周晚期至春秋戰國時期。通過考古發掘,在遺址中發現,房屋、墓葬、灰坑,以及金器、青銅器、石器、陶器、骨角器、蚌器等文物。其中,青銅器的價值最高。出土文物包括貴族使用的禮器、車馬具、武器、工具裝飾品等,代表了中國古代北方長城地帶草原青銅文明的最高水平。
地址:內蒙古自治區赤峰市寧城縣甸子鄉小黑石溝村
9、遼中京遺址 文物保護單位
中國遼代都城遺址,中京是遼代五京之一。位于內蒙古自治區寧城大明城。始筑于統和二十一年(公元1003年)。號大定府。是遼圣宗以后的統治中心。歷遼、金、元代延用至明初廢棄。1959~1960年調查發掘了遺址。1961年國務院公布為中國國家重點文物保護單位。遼中京的城市布局仿照宋汴京城的制度,由外城、內城和宮城組成。城墻黃土夯筑,殘跡最高約4 米。
地址:內蒙古自治區赤峰市寧城縣
10、南山根遺址 文物保護單位
南山根遺址,位于內蒙古自治區赤峰市寧城縣存金溝鄉南山根村,是周朝時期的文化遺址,屬于夏家店上層文化遺址,遺址于1958年由內蒙古自治區文物工作隊調查一批青銅器的出土情況時被發現,對于研究周時期的工藝發展水平具有巨大意義,也是我國考古學者在工藝領域的重大發現。2013年5月,被國務院核定公布為第七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地址:內蒙古自治區赤峰市寧城縣存金溝鄉南山根村
8. 寧城旅游景區
西營葫蘆峪景區門票:免費。景區地址:內蒙古赤峰市寧城縣小城子鎮高橋村。寧城葫蘆峪景區交通:錦平公路(錦山至平莊)(南線)小城子鎮西22公里處。
景區內座座危峰兀立,山勢雄壯,怪石嵯峨,遍布峰壑的奇松,郁郁蔥蔥,山間溪水潺潺。秀美的生態環境讓人猶如徜徉于大自然之中。
9. 寧城景區有哪些
1、內蒙古烏蘭布統草原。
景點位于內蒙古自治區赤峰市克什克騰旗御克線內蒙烏蘭布統草原,內蒙烏蘭布統草原是天公的賜予,是造化的神奇,這兒的美無與倫比。這里有遼闊大草原、世界珍稀云杉、金蓮花灘在內的6萬畝濕地等,游客可以在這里呼吸清風,嗅著百花芬芳,令人心曠神怡。最佳游玩時間四季皆宜,游玩時長1-2天。
2、克什克騰石陣。
景點位于內蒙古自治區赤峰市克什克騰旗世界地質公園內,克什克騰石陣景區山峰相疊,景色十分迷人,這里的冰石林更是唯妙唯俏,十分壯觀。最佳游玩時間四季皆宜,游玩時長半天。
3、道須溝風景區。
景點位于內蒙古自治區赤峰市寧城縣黑里河鎮道須溝村里河自然保護區,這里被譽為塞外的西雙版納。道須溝風景區地處燕山山脈東段地緣的七老圖山支脈,占地1184公頃,是燕山山脈地景觀的縮影,有森林濕地等多樣的生態系統,是生物與地質多樣性天然博物館。最佳游玩時間四季皆宜,游玩時長半天。
4、紫蒙湖景區。
景點位于內蒙古自治區赤峰市寧城縣黑里河鎮原打虎石水庫,這里主要是以奇峰秀水而聞名。整個水庫由四部分組成:雄偉的攔河大壩,浩瀚的水面,兩個泄洪洞和庫區水電站,進入庫區,給人以山重水復疑無路之感。最佳游玩時間春夏季,游玩時長半天到1天。
5、玉龍沙湖景區。
景點位于內蒙古自治區赤峰市翁牛特旗烏丹鎮布日敦嘎查,比較知名的新石器時代紅山文化標志物在此地出土。玉龍沙湖度假區集沙漠、古松、怪石、奇峰、濕地、草原、湖泊為一身。五萬畝草原與科爾沁沙地相連,沙地有一個泉眼,因此在沙漠中積水成湖。最佳游玩時間春夏季,游玩時長半天。
6、召廟北五臺。
景點位于內蒙古自治區赤峰市巴林左旗林東鎮侯召村,召廟北五臺真實反映了遼代佛教文化的盛行和中晚期石雕藝術的發展過程。風景區內方圓七十公里,景點居多,自然景觀很奇特,人文古跡也非常豐富。多年以來這里都是人們游玩觀光的圣地。最佳游玩時間四季皆宜,游玩時長1-3小時。
10. 寧城縣附近有哪些景點
從縣城天義出發,向黑里河方向開車走,途經的風景名勝有:遼中京大塔、福峰山風景區、打虎石水庫庫區(可以在這里吃魚,水庫邊有好多個人飯店),再往上有藏龍谷風景區、杜鵑山莊、松楓山莊(后三個景區都有食宿場所),再沿公路往里開就上S206線了,就要出寧城界了,可以就地折返回天義,如果還想往前玩著走,前面是喀喇沁地界,可以去喀喇沁旗美林鄉玩,或者選擇去承德地區玩,承德那邊也不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