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國內旅游業務量統計
旅游業,國際上稱為旅游產業,是憑借旅游資源和設施,專門或者主要從事招徠、接待游客、為其提供交通、游覽、住宿、餐飲、購物、文娛等六個環節的綜合性行業。旅游業務要有三部分構成:旅游業、交通客運業和以飯店為代表的住宿業。他們是旅游業的三大支柱。
1、在旅游類專業中,比較熱門而且好就業的專業是旅游管理專業。
旅游類專業中的旅游管理專業是隨著我國旅游經濟的發展、旅游產業的發育而建立的一個新型學科。在我國,這門學科的產生只有二十年的時間,但已成為工商管理學科體系中的一個重要的學科部門,培養具有旅游管理專業知識,能在各級旅游行政管理部門、旅游企事業單位從事旅游管理工作的高級專門人才。
旅游類專業中的旅游管理專業培養掌握旅游企業管理和服務的基本知識與技能,從事旅行社、旅游飯店等旅游行業經營管理和接待服務的管理和高級技術應用性專門人才。
2、景區開發
多產業的綜合,成為旅游開發的基礎。這一多產業、多專業技術的綜合化,對旅游開發咨詢提出了很高的要求。
旅游開發的咨詢,需要進行產品策劃、營銷策劃、投資運營策劃、建設規劃、景觀設計、建筑設計、裝修設計等等,因此而成為了一個跨專業技術的合作業務,要求進行多專業整合工作。
3、導游
導游主要分為中文導游和外語導游。其主要工作內容為引導游客感受山水之美,解決旅途中可能出現的突發事件,并給予游客食、宿、行等方面的幫助。
在中國,凡希望從事導游業務活動的人都必須按規定參加導游人員資格考試??荚嚭细裾?,由國務院旅游行政管理部門委托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旅游行政部門頒發導游人員資格證書。
4.旅行社計調, 就是計劃與調度的結合稱謂,是旅行社內部專職為旅行團,散客的運行走向安排接待計劃,統計與之相關的信息,并承擔與接待相關的旅游服務采購和有關業務調度工作的一種職位類別。對計調而言,成本領先與質量控制是計調崗位的兩大核心。
2. 旅游業務統計表
,由于受自然災害和交通改造等因素影響,08年汶川地震后游客出游九寨溝的熱情一直受到抑制。隨著阿壩州災后重建工作的基本完成和九寨溝景區外圍大交通的持續改善,游客的旅游熱情逐漸得到釋放,近年的十一黃金周期間,許多游客選擇了自助、自駕的方式到九寨溝觀光旅游,客流量更是達到了歷史新高。
截止至2016年12月31日,九寨溝全年客流量突破了500萬人次大關,實現旅游收益8.05億元。從整體客流量統計報告來看,全年游客流量當中男性游客占據47%,女性游客占53%,其中以80后和70后游客占據整體的92.4%,多數屬于公司、事業單位職員,占據了總數的53.6%,從中可見得九寨溝游客群中,以80后、70后的公司或者事業單位職員為主。
從一整年的運營情況當中,每年的秋季,即指10-11月份這兩個月是九寨溝客流量最高峰時間,也是最適合出游九寨溝的季節。除此之外,十一黃金周期間1日至5日共接待游客量達到15萬余人次,其中10月3日客流量達到39104人次。由此看來,九寨溝客流量高峰時間段分別是每年的秋季和國家多個法定假節日。
根據九寨溝實行的“限量旅游”政策提到,最佳日容客量為1.8萬人次,最大日容客量為2.8萬人次。因此,九寨溝采取以客流統計手段,實現園區的實時客流量監測統計,經由科學依據進行限制游客流量進溝參觀人數,但客流量超出景區承載范圍,為了避免引起混亂,景區采取游客限量分次放行,達到保障游客人身安全為目的。
經由長期應用客流統計系統,九寨溝目前都會開放式的對所有游客公布每天的客流量預測,目的是為了更好的為游客們提供以高質量出游指導。并且,每年分別會根據客流量預測情況實行針對性的營銷來拉動景區經濟效應發展和客流量高峰期時間的把控精準,能夠很好的采取相對的應急方案,以此維持游客在溝觀光時的舒適度。
旅游景區客流量統計是為了更好加強園區內部的管理,更好地應對突發事件的決策安排保障游客安全性、出游質量、舒適度,科學合理的規劃游客路線和高峰期客流量疏導工作的安排。
3. 我國國內旅游人數統計分析
根據中國社會科學院旅游研究中心和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聯合主辦的“2011年《旅游綠皮書》,2011年中國入境旅游人數有望達到1.4億人次,增長4.5%;入境過夜旅游人數有望突破6000萬人次,增長8%;旅游外匯收入可能將突破500億美元大關,增長9%.
4. 2017年我國旅游業統計數據
旅游業,國際上稱為旅游產業,是憑借旅游資源和設施,專門或者主要從事招徠、接待游客、為其提供交通、游覽、住宿、餐飲、購物、文娛等六個環節的綜合性行業。旅游業務要有三部分構成:旅游業、交通客運業和以飯店為代表的住宿業。這三部分是旅游業的三大支柱。
國內旅游市場穩步增長
根據中國文旅部統計數據顯示,2010-2019年,國內旅游市場持續平穩增長;2017年國內旅游人數首次突破50億人次,2019年國內旅游人數突破60億人次,達到60.06億人次,較2018年同比增長8.43%。
2010-2019年,我國旅游業總規模實現穩步增長,旅游產業正在成為經濟增長的重要引擎;2010年旅游總收入為1.57萬億元,2019年國內旅游總收入為6.65萬億元,創歷史新峰,年均復合增長率達到了17.36%,較2018年同比增長11.06%。
中國旅游業綜合貢獻占GDP總量穩中有升
旅游業是國民經濟的重要組成部分,對一個國家或地區經濟增長有著重要的貢獻作用,旅游業綜合貢獻占GDP總量大小則是社會經濟發展與產業結構觀察的重要指標。2019年,中國旅游業對GDP的綜合貢獻為10.94萬億元,占GDP總量11.05%,達到2014年以來的歷史新高。從2014年的10.39%到2019年的11.05%,中國旅游業綜合貢獻占GDP總量穩中有升。
中國旅游業綜合貢獻占GDP總量穩中有升,一方面反映出中國旅游業和國民經濟發展的并進,另一方面也體現了旅游業為內需拉動經濟提供動力。
國慶假期期間國內旅游市場
根據中國文旅部發布的國慶節假期八天的旅游市場數據,2013-2019年,國慶假期期間國內旅游收入逐年增長,但增速整體呈現波動下降趨勢,2019年旅游收入突破6000億元,達到6497.1億元,同比增長8.45%。2020年全國共接待國內游客6.37億人次,按可比口徑同比恢復79.0%;實現國內旅游收入4665.6億元,按可比口徑同比恢復69.9%。
從各地國慶假期接待游客數量來看,2020年,河南省接待游客數位列全國第一,全省共接待游客7234.98萬人次,與2019年同期增長了9.09%;江西接待游客6809.75萬人,全國游客數量排名第二;山西接待游客5246.89萬人次,全國排名第三。此外,值得一提的是,作為疫情受損最嚴重的湖北旅游業恢復較快,2020年10月1日至8日,全省共接待游客5228.59萬人次,實現旅游綜合收入348.29億元,分別恢復到去年國慶假期的82.74%和72.26%。
從各省旅游收入來看,2020年國慶假期期間,江蘇、江西及貴州三省旅游收入排名全國前三,分別實現旅游收入512.55億元、398.81億元以及367.21億元。
中國旅游行業趨勢分析
據中國旅游研究院測算,預計2020年全年,國內旅游人次將負增長15.5%,全年同比減少9.32億人次;國內旅游收入負增長20.6%,全年旅游收入減少1.18萬億元。到2020年底,預計全國游客人數下降至50.74億人次,全國旅游收入降至4.55萬億元。
但未來,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進一步提高以及消費主體和消費觀念觀念的改變,旅游的需求將會不斷增加,旅游業的發展前景廣闊可觀。因此前瞻預測,至2025年,國內旅游人數將突破83億元。
5. 國內旅游業務量統計表
我國共有 55項世界物質遺產(即自然和文化遺產)
和 42項非物質文化遺產
被列入《世界遺產名錄》
這些世界遺產
具有豐富的文化與旅游價值,
備受游客喜愛。
55項世界自然與文化遺產中,
四川共有5項
包括1項自然與文化雙遺產
3項自然遺產和1項文化遺產
42項非物質文化遺產中
四川也有1項列入其中
它們
分別是↓↓↓
世界文化與自然雙遺產
峨眉山-樂山大佛風景區 1996年
世界自然遺產
四川九寨溝景區 1992年
四川黃龍景區 1992年
四川大熊貓棲息地 2006年
世界文化遺產
四川青城山-都江堰風景區 2000年
世界非物質文化遺產
羌年 2009年
6. 中國旅游規模數據
2021年,預測出境旅游人數為2562萬人次,與2019年相比同比恢復17%,與2020年相比,同比增長27%。相比疫情前過億人次的出游規模,出境旅游依然基本處于停滯狀態。
從出境目的地結構上看,亞洲繼續在洲際目的地上占據首位,占比為95.45%??傮w上看,較近程目的地受疫情沖擊的影響較小。赴亞洲、歐洲、大洋洲、美洲和非洲等地區游客同比減幅在70%和95%之間。其中亞洲減幅最小,大洋洲減幅最大。港澳臺地區依然是出境旅游最主要的目的地,占據8成以上的份額。其中,中國澳門在出境旅游目的地中排名第一,前往中國澳門的內地游客市場出現了明顯的復蘇跡象。
7. 2018年我國旅游業數據
蘇州市統計局發布的數據顯示, 2018年蘇州市旅游總收入達到2601億元,占全市GDP的6.52%,累計接待國內外游客約1.3億人次13088.43萬人次。
分地區來看,姑蘇區、昆山市、常熟市、吳中區等蘇州市屬地游客接待量最高,四地累計接待國內游客7041.3萬人次,超過全市的50%。
8. 中國旅游業統計數據
2020年國內旅游人數28.79億人次,文化和旅游部公布2020年文化和旅游發展統計公報。2020年末,全國共有A級旅游景區13332個,比上年末增加930個。其中,5A級旅游景區302個,增加22個;4A級旅游景區4030個,增加310個;3A級旅游景區6931個,增加733個。2020年,全年國內旅游人數28.79億人次,比上年同期下降52.1%。國內旅游收入2.23萬億元,同比下降6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