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旅游業與就業
就目前疫情全球大環境下,還是護理比較好就業。在疫情發生以前,國內旅游和國際旅游都如火如荼,相當火熱。2020年疫情突然的發生,兩三年整個旅游行業幾乎停擺,各個地方旅游景點在常態化疫情防控的基礎上也試圖挽留當地的旅游現狀。旅游從業者有的改行有的繼續堅守。
護理行業在疫情發生以來,還是存在大批缺口。疫情常態化,各個地方核酸檢測亭的安裝,各個交通樞紐核酸檢測人員的配比,都需要招聘大量醫護人員。所以就目前階段來看,護理還是比旅游業就業前景好一些。
2. 旅游業與就業方向
就業前景不錯。
地理與旅游專業雖然在中國開設的時間并不長,但其在國外卻有著相當悠久的歷史。
由于資本主義國家旅游業相對發達,這反過來又刺激了關于旅游的研究和旅游管理人才的培養,因而旅游地理專業一直是長盛不衰的熱門專業。同時這些付出也得到了相應的回報。
實際上旅游業最重要的不是資金而是人才,從發展的過程中就能看得出,有好的人才,一個好的項目就出來了,一個地方的旅游發展局面也自然而然地形成了。
3. 旅游業與就業的關系
2019年,旅游經濟繼續保持高于GDP增速的較快增長。國內旅游市場和出境旅游市場穩步增長,入境旅游市場基礎更加穩固。全年,國內旅游人數60.06億人次,比上年同期增長8.4%;入出境旅游總人數3.0億人次,同比增長3.1%;全年實現旅游總收入6.63萬億元,同比增長11%。旅游業對GDP的綜合貢獻為10.94萬億元,占GDP總量的11.05%。旅游直接就業2825萬人,旅游直接和間接就業7987萬人,占全國就業總人口的10.31%。
4. 旅游業與就業形勢分析
我國旅游經濟總體上平穩運行,消費需求旺盛,投資持續增長,產業運行相對景氣,發展方式加速轉變。
隨著社會的發展,旅游業已成為全球經濟中發展勢頭最強勁和規模最大的產業之一。旅游業在城市經濟發展中的產業地位、經濟作用逐步增強,旅游業對城市經濟的拉動性、社會就業的帶動力、以及對文化與環境的促進作用日益顯現。業是中國經濟發展的支柱性產業之一。
5. 旅游業與就業現狀
不好,因為疫情
旅游管理專業就業前景
旅行社導游和中、高級管理工作,各級旅游行政管理部門、相關旅游企業、旅游教育、培訓、咨詢機構,各類旅游景區、大型主題公園等。
2.旅游管理專業就業方向
旅游管理專業畢業生可從事旅游行政管理部門、旅行社、旅游景區、旅游咨詢公司、旅游電子 商務企業、旅游規劃策劃機構、主題公園的旅游經濟管理和企業管理工作;或旅游與休閑行業的自主創業。
3.旅游管理專業需要掌握哪些能力
1.掌握旅游管理學科的基本理論、基本知識;
2.掌握有關旅游管理問題研究的定性和定量分析方法;
3.具有運用旅游管理理論分析和解決問題的基本能力;
4.熟悉我國關于旅游業發展的方針、政策和法規;
5.了解旅游業的發展動態;
6.掌握文獻檢索、資料查詢的基本方法,具有一定的科學研究和實際工作能力。
6. 旅游業與就業人口
近年來人口流動性加大對旅游業的影響?,F代社會,大量農村人口涌向城市,同時人口又在城市間流動。人口流動性的加大,提升人們的旅游意識。
城市發展迅速對旅游業的影響。城市人口的擴大,促使許多城里人想暫時逃避城市生活,到自然和農村享受去。從而促進了自然類旅游和農村旅游火爆。許多城市人口中老年人比例加大。促使銀發旅游發展迅速。
7. 旅游業與就業機會
旅游業,國際上稱為旅游產業,是憑借旅游資源和設施,專門或者主要從事招徠、接待游客、為其提供交通、游覽、住宿、餐飲、購物、文娛等六個環節的綜合性行業。旅游業務要有三部分構成:旅游業、交通客運業和以飯店為代表的住宿業。他們是旅游業的三大支柱。
1、在旅游類專業中,比較熱門而且好就業的專業是旅游管理專業。
旅游類專業中的旅游管理專業是隨著我國旅游經濟的發展、旅游產業的發育而建立的一個新型學科。在我國,這門學科的產生只有二十年的時間,但已成為工商管理學科體系中的一個重要的學科部門,培養具有旅游管理專業知識,能在各級旅游行政管理部門、旅游企事業單位從事旅游管理工作的高級專門人才。
旅游類專業中的旅游管理專業培養掌握旅游企業管理和服務的基本知識與技能,從事旅行社、旅游飯店等旅游行業經營管理和接待服務的管理和高級技術應用性專門人才。
2、景區開發
多產業的綜合,成為旅游開發的基礎。這一多產業、多專業技術的綜合化,對旅游開發咨詢提出了很高的要求。
旅游開發的咨詢,需要進行產品策劃、營銷策劃、投資運營策劃、建設規劃、景觀設計、建筑設計、裝修設計等等,因此而成為了一個跨專業技術的合作業務,要求進行多專業整合工作。
3、導游
導游主要分為中文導游和外語導游。其主要工作內容為引導游客感受山水之美,解決旅途中可能出現的突發事件,并給予游客食、宿、行等方面的幫助。
在中國,凡希望從事導游業務活動的人都必須按規定參加導游人員資格考試??荚嚭细裾?,由國務院旅游行政管理部門委托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旅游行政部門頒發導游人員資格證書。
4.旅行社計調, 就是計劃與調度的結合稱謂,是旅行社內部專職為旅行團,散客的運行走向安排接待計劃,統計與之相關的信息,并承擔與接待相關的旅游服務采購和有關業務調度工作的一種職位類別。對計調而言,成本領先與質量控制是計調崗位的兩大核心。
8. 旅游業與就業環境分析
根據我對旅游管理專業就業方向的了解,大致有以下方向: 旅行社、酒店、旅游景區規劃與開發、度假村、會展、旅游咨詢顧問、旅游財會。
根據我的性格特點,我大致傾向于旅行社計調、銷售;酒店管理和會展。
二、就我國乃至世界市場的分析來看,旅游作為第三產業的重要支柱,涉及到國家、世界經濟的各個方面;一個地區旅游產業的發展狀況也反映著當地的經濟的發展前途的好壞。旅游作為經濟發展的一個重要推動力,正越來越受到人們的重視;旅游在經濟、政治、社會等方面都發揮著越來越重要的作用。
三、就我國現階段對于旅游等第三產業所頒布的相關的法律法規來看,旅游產業是國家重點支持的行業,也是重點要發展的行業;隨著中國旅游產業的飛速發展,市場對于專業旅游人才,特別是高級酒店和旅游管理人才的需求也越來越大。
9. 旅游業與就業政策
旅游管理與服務教育專業就業方向有哪些,畢業后旅游管理與服務教育專業學生會去哪里工作?畢業后學生都找了什么工作?以下是旅游管理與服務教育專業常見的幾個就業方向,供參考。
1.旅游管理與服務教育專業就業前景
本專業的就業前景不錯,學生可從事政府行業管理部門、特許經營企事業單位、特許經營國際組織、學術機構、相關媒體、相關專業中介機構從事電子商務技術、運作與管理、開展商務活動等工作。
2.旅游管理與服務教育專業就業方向有哪些
本專業的就業前景不錯,畢業生能在政府行業管理部門、特許經營企事業單位、特許經營國際組織、學術機構、相關媒體、相關專業中介機構從事電子商務技術、運作與管理、開展商務活動
10. 旅游業與就業人數
第七次全國人口普查結果揭曉,我國人口總量仍是世界第一,近10年來繼續保持低速增長態勢。但我國人口結構特征情況發生了新變化,將深刻影響著未來旅游行業發展。
“七普數據打消了對人口總量的擔憂,我國人口總量依然是世界第一,而且擁有世界上最龐大的勞動力人口規模,也是龐大的消費人口。未來10年內,我國旅游經濟總盤子仍將保持擴張趨勢,只是增速可能會逐漸放緩?!蓖萄芯吭菏紫芯繂T程超功在接受中國經濟時報記者采訪時表示。
未來旅游需求呈現兩極化的特征
“人口結構對旅游消費和生產均具有重要影響。當前人口結構的變化對旅游業發展利好的一面是與養老、健康相結合的旅游需求會增加,不利的一面是勞動供給不足,人力成本將會持續上升;此外,隨著具有較強支付能力就業人口的減少,旅游消費增長速度趨緩?!敝袊糜窝芯吭簲祿治鏊硌芯繂T曾甜在接受中國經濟時報記者采訪時表示。
七普數據顯示,0至14歲人口占比17.95%,較10年前上升1.35個百分點,60周歲以上人口占比18.7%,較10年前上升5.44個百分點。0-14歲人口以及60歲以上人口進一步增長。
曾甜認為,未來旅游業發展將呈現出旅游需求兩極化的特征?!安粩嘣黾拥睦夏耆丝谝幠羽B老住所、度假房產等旅游住宿業的發展;有錢有閑的老年人群體將成為度假、醫療旅游等主題旅游的主要細分市場。此外,以青少年為主要服務對象的研學旅游快速成長,伴隨素質教育理念的深入,更多青少年開始踐行‘讀萬卷書,行萬里路’,加入旅游者的隊伍,研學旅行市場總體規模將不斷擴大?!?/p>
在程超功看來,親子游和老年游潛力巨大,尤其是在深度老齡化階段,老年游的市場邊界將不斷擴大,下游的業態將發生根本性變化。
不過,隨著老年人口比例的持續增加和勞動人口比例的降低,對服務密集型的旅游業將是一個巨大挑戰。程超功認為,未來的人力成本將持續上升,“用工荒”正在向旅游業相關領域蔓延,不利于旅游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進行。
曾甜告訴記者,科技革命將增強有利的影響,削弱不利的影響。首先,隨著科學技術的發展,當機器能夠替代部分人類勞動之后,勞動力不足的問題將得到緩解;其次,科技革命帶來收入增加,可以部分抵消具有較強支付能力就業人口減少的不利影響;最后,科技發展還將改善老年人外出旅游的條件,提高老年人外出旅游的能力,從而進一步增加老年人旅游消費。
此外,七普數據顯示,家庭小型化趨勢延續,戶均人口數2.62人。程超功認為,家庭小型化趨勢及獨居人口規模的增長將對居民家庭的旅游消費行為產生深遠影響,幾代人或大家庭出游的情況會越來越少,但是與非親緣關系的鄰居、同學等組團出游將越來越普遍,從而催生家庭游的新業態、新消費。另外,獨居人口規模也在快速增長中,未來的一人游也有望成為一個獨特的細分市場,將為旅游從業者創造新的機會。
旅游企業應抓住旅游市場新機遇
“未來與老人相關的家庭旅游、老年旅游,與孩子相關的親子旅游、研學旅游都有可能是旅游市場的新增長點。”曾甜告訴記者。
此外,七普數據顯示,人口正在加速向大型城市群流動,將在可見的未來形成多個超級城市群。
程超功認為,超級城市群的形成有望產生數個超大體量的本地化及周邊休閑度假市場,這對旅游企業而言是機遇也是挑戰;超級城市群的形成必然伴隨著城鎮化率的快速提高,人們的生活方式特別是消費方式也必然發生巨大變化,現有的旅游產品供求體系必須適應這一變化,品質化、多樣化將是長期趨勢。
曾甜認為,旅游企業要抓住這一新機遇,須從發現需求、旅游營銷、品牌建設、提高服務質量等多方面著手。
程超功認為應從三方面著手:一是我國旅游市場的體量仍將牢固占據全球首位,并且在未來十年內仍將保持穩健增長,旅游企業應堅定信心,著眼于長遠布局,針對新發展格局實時調整企業發展重心。二是系統研究人口結構及規模發展趨勢對旅游市場供求關系的影響,制定長遠規劃抓住細分市場的發展機遇,比如積極布局老年游,調整產品結構,發展親子游等。三是積極應對人口老齡化的挑戰,挖掘數字化、信息化的發展機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