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林區發展方向
興安嶺位于黑龍江省北部。
由大、小興安嶺組成,嫩江以西稱大興安嶺,嫩江以東稱小興安嶺。
北起黑龍江岸,南抵松花江岸和西拉木倫河上游,為我國古老山地之一。
古稱“東金山”,又稱“夏思阿林”、“金阿林”。
“金阿林”為錫伯語,意為“白色的山”,是極冷的地方。
后演變為興安嶺。
海拔300—1400米左右。
大、小興安嶺山體相連,構成黑龍江省北部和東北部的天然屏障。
屬寒溫帶氣候,其北段是我國北部最寒冷地區,冬季最低氣溫攝氏零下50℃左右。
森林、礦藏、動植物資源豐富。
大興安嶺被譽為“綠色林?!保∨d安嶺素有“紅松故鄉”之稱。
簡介 美麗、富饒、古樸、自然,無任何污染的黑龍江大興安嶺林區,位于祖國的最北邊陲,她東連綿延千里的小興安嶺,西依呼倫貝爾大草原,南達肥沃、富庶的松嫩平原,北與俄羅斯聯邦隔江相望,境內山巒疊嶂,林莽蒼蒼,雄渾八萬里的疆域,一片粗獷。
大興安嶺是我國最北、面積最大的現代化國有林區,總面積8.46萬平方公里,相當于1個奧地利或137個新加坡。
林木蓄積量5.01億立方米。
占全國總蓄積量7.8%,總面積8.46平方公里,總人口51萬,邊境線長791.5公里,下轄塔河、漠河、呼瑪三縣,加格達奇、松嶺、新林、呼中四區和十個林業局。
巍巍興安嶺,積翠大森林。
大興安嶺的林地有730萬公頃,森林覆蓋率達74.1%,在浩瀚的綠色海洋中繁衍生息著寒溫帶馬鹿、馴鹿、駝鹿(犴達犴)、梅花鹿、棕熊、紫貂、飛龍、野雞、棒雞、天鵝、獐、狍、野豬、雪兔等各種珍禽異獸400余種,野生植物1000余種,成為我國高緯度地區不可多得的野生動、植物樂園。
在千山萬壑間縱橫流淌著甘河,多布庫爾、那都里、呼瑪、額木爾等二十多條大小河流,最終注入了邊陲人民的母親河---黑龍江。
這里盛產鱘鰉魚、哲羅、細鱗、江雪魚等珍貴的冷水魚類,用“棒打獐子瓢舀魚,野雞飛到飯鍋里”來形容這里的野生動物資源實在不為過。
地緣優勢得天獨厚 大興安嶺地區位于祖國北部邊陲,東接小興安嶺,西鄰呼倫貝爾盟,南瀕松嫩平原,北與俄羅斯聯邦隔江相望。
嶺內海拔300-700米,冬寒夏暖,晝夜溫差較大,年平均氣溫-2.8℃,最低溫度-52.3℃,無霜期90-110天,年平均降水量746毫米,屬寒溫帶大陸性季風氣候。
全區總面積8.46萬平方公里,人口55萬,轄三縣四區十個林業局,大興安嶺地委、行政公署和林業集團公司設在加格達奇。
自然資源蘊藏豐富 大興安嶺是僅存的一塊凈土,覆蓋著廣袤無垠的森林,素有“綠色寶庫”之美譽。
有林地面積646.36萬公頃,活立木蓄積5.29億立方米,其中,用材林蓄積4.4億立方米,森林覆蓋率為75.16%。
區內有野生動物390余種,植物資源966種,地下蘊藏大量礦產資源,有五荒資源1834萬畝,可利用的天然草場400萬畝,境內流域面積達710平方公里。
林區經濟發展迅猛 大興安嶺開發建設35年來,林區人民發揚突破高寒禁區、無私奉獻的大無畏精神,為祖國的現代化建設做出了巨大貢獻。
截止1999年末,累計完成固定資產投資88億多元,形成木材生產能力544萬立方米,累計向國家提供商品材10320萬立方米,上繳利稅33.4億元。
1996年3月,經國家經貿委、計委、體改委批準,大興安嶺林業集團公司正式掛牌成立,是全國首批100家建立現代企業制度的試點企業之一,也是國家實施天然林保護工程的重點國有林區之一。
集團公司內有大中型企業21戶,資產總值已達88.7億多元。
為加快林區經濟發展步伐,迅速改變單一的經濟結構,近年來我們在鞏固營林基礎地位,穩定木材生產的同時,依托林區資源優勢,大力發展林產工業、多種經營、地方工業、農業和鄉鎮企業。
林產工業正在向精深加工方向發展,已建成企業109戶,木材加工能力達到121.6萬立方米,主要產品有據材、人造板、地板塊、紙漿、衛生筷子等7大類140多個品種。
多種經營領域不斷拓寬,已建成企業701戶,產品達9大類200多個品種,其中,煤炭生產能力達100萬噸,黃金生產能力10萬兩,居黑龍江省產金地市的首位。
地方工業,通過技術改造出現了快速增長的好勢頭。
北奇神系列產品、從蓉養身酒、恒友板式家具等名優產品暢銷國內外。
鄉鎮企業連續5年實現了跨躍式發展。
以無污染、無化肥的綠色產品為原料的中美臺資北芪神有限公司、麗雪精淀粉有限責任公司等龍頭企業迅速崛起。
馬鈴薯脫毒種薯研究取得了豐碩成果。
農業已成為該區發展最快的產業,井大踏步向生態農業方向邁進。
大興安嶺的林地有730萬公傾,森林覆蓋率達74.1%,在浩瀚的綠色海洋中繁衍生息著寒溫帶馬鹿、馴鹿、駝鹿(犴達犴)、梅花鹿、棕熊、紫貂、飛龍、野雞、棒雞、天鵝、獐、狍、野豬、雪兔等各種珍禽異獸400余種,野生植物1000余種,成為我國高緯度地區不可多得的野生動、植物樂園。
在千山萬壑間縱橫流淌著甘河,多布庫爾、那都里、呼瑪、額木爾等二十多條大小河流,注入黑龍江。
這里盛產鱘鰉魚、哲羅、細鱗、江雪魚等珍貴的冷水魚類。
大興安嶺是我國緯度最高的地區,大興安嶺的旅游景點線路從加格達奇以西可至嘎仙洞旅游,同時還可領略鄂倫春族的民俗風情;向北可至“北極村”——漠河旅游,也可前往呼瑪邊境作中俄邊境游。
除此之外,還有呼中寒溫帶森林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南甕河濕地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多布庫爾河漂流、十八站遺址等各類森林生態旅游項目,大興安嶺的旅游資源日益豐富。
漠河北極村位于中國最北部的一個邊陲小村,素有“北極村”、“不夜城”之稱。
是全國觀賞北極光和白夜勝景的最佳之處,居民房屋大部分為磚瓦結構平房,另外還尚存一些“木刻楞”式的小木屋。
在北極村有北陲哨兵、神州北極、古水井、日偽電廠遺址、最北第一家等。
每年夏至節期間都在江邊舉辦夏至節篝火晚會,載歌載舞、通宵達旦。
每當夏至前后,有近20小時可以看到太陽,這便是人們常說的極晝現象,幸運時還會看到異彩紛呈、絢麗多姿的北極光。
2. 林區發展方向是什么
對于森工企業和其它林業企、事業單位,林業資產分為兩部分,一部分屬于固定資產,一部分屬于流動資產,不詳述,敘述起來也篇幅很大。
對于非上述企業或機構,因為沒有營林造林和木材營銷資金使用、流動和沉淀,則林業基建工程產生的資產以及林地、林木的資產評估價值和育苗、育林設備等都歸入固定資產進行管理。
非林業企事業單位用于造林的資金不記入林業資產,而應記入單位流動資金一級科目的其它資金,二級及其以下科目可記為林業流動資金,但是對這部分資金的管理是不需要專帳運行的。
隨著林業行業競爭的不斷加劇,大型企業間并購整合與資本運作日趨頻繁,國內外優秀的林業企業愈來愈重視對行業市場的分析研究,特別是對當前市場環境和客戶需求趨勢變化的深入研究,以期提前占領市場,取得先發優勢。正因為如此,一大批優秀品牌迅速崛起,逐漸成為行業中的翹楚。中研普華利用多種獨創的信息處理技術,對林業行業市場海量的數據進行采集、整理、加工、分析、傳遞,為客戶提供一攬子信息解決方案和咨詢服務,最大限度地降低客戶投資風險與經營成本,把握投資機遇,提高企業競爭力。
3. 林區發展方向有哪些
東北林區
通常,我國劃分為三大林區。東北部的大興安嶺、小興安嶺和長白山是我國最大的森林區,一般稱為東北林區。
舟山漁場(中國最大的漁場)
位于我國舟山群島附近杭州灣已東方向有一舟山漁場,此漁場便是我國最為知名、最為大的漁場,也是中國四大漁場之首,是能夠和世界四大漁場中的秘魯漁場以及紐芬蘭漁場相媲美的超大漁場,不過比起世界上最大的漁場日本北海道漁場還是有一定差距的,由于長期的過度捕魚也是導致這里的海洋生態受到破壞,如果持續下去也將面臨無魚可捕的局面。
4. 林區未來發展
由單純采伐向育林轉變,各大林區的主要任務就是植樹造林,使青山常在,永續利用,另外,千方百計做好森林防護,防止山火的發生,做好林區維穩工作,千萬百計按排好林區職工群眾的生活!
5. 林區轉型發展之路
劇中前幾集馬永祥家有三個女兒兩個兒子,到后來只有兩個女兒一個兒子出鏡,另一個兒子和另一個女兒哪兒去了,沒交待清楚。
《青山不墨》電視劇是由李文岐執導,王洛勇、李幼斌、顏丹晨主演的當代劇。 以馬永祥、鄭毅、魏建中、華青為代表的林區工人、干部、知識分子和家屬勇于面對三年自然災害的巨大生存挑戰,完成了由原始方式伐木到機械化木材生產的歷史轉變。在解放思想、大膽突破的林區改革時期,馬永順、魏建中、華青、馬寶峰、林紹涵等勇于探索、勇于突破,大膽闖出了一條林區發展的新路子,同時發展與保護的尖銳矛盾也擺到了他們面前。在令人痛徹心扉的林區危困轉型時期,林業企業在“越窮越砍、越砍越窮”的怪圈里掙扎,艱難境況下,馬永順、魏建中、華青、馬寶峰、林紹涵等在與超采、濫砍盜伐、毀林開荒現象的斗爭完成了由伐樹到護林育林的歷史性轉變,成為保護森林資源的新一代林業工人。半個世紀風云變幻,三代林業人浴火涅磐,小興安嶺林區呤唱感動大青山的創業、改革、轉型三部曲。
6. 林區適合發展的產業
貧困集中連片的四大片區與全省林業資源富集區高度重合,四大片區聚集了全省七成以上的森林、九成以上的濕地,全省宜林地、荒漠化土地和陡坡耕地也大多分布于此。目前,片區內已建成林業產業基地5110萬畝,片區內人均林業產業基地面積是人均耕地面積的3倍?!笆濉逼陂g,四大片區內各級政府要通過五大措施,確保生態資源只增不減、貧困戶脫貧致富。
即要抓好生態屏障建設,做好新村綠化、生態補償及荒山荒坡綠化工作;因地制宜積極發展包括林下種養、生態旅游、森林康養及相關產業;針對各地實際情況,配套實施林業科技扶貧;繼續深化集體林權改革,試點生態旅游專項貸款等多項改革內容;完善林區交通、水利等基礎設施建設等。
7. 林區經濟結構
適合發展林下參和山產品養殖經濟項目。東北林區由于其特有的地理位置和生長環境,適合發展的經濟項目還是比較豐富的,如當前已經有開展林下參養殖,木耳菌養殖的黑木耳,以及采掘的野生山野菜深加工,松籽的深加工等,都是性價比和收入比較可觀經濟項目。
8. 如何發展林區經濟
健全國有林區經營管理體制是全面推進國有林區改革的重大舉措,其核心是要理順三種體制。
一是理順國有林所有權、產權管理體制。我國國有林包括兩大塊:一塊是國有林場,有4855個,經營面積11.5億畝,林地面積8.7億畝,約占全國林地面積的19%,所有權是全民所有,這部分要盡快厘清國務院林業主管部門與地方政府對國有林場的管理體制。另一塊是國有林區,有138個國有林業局,經營面積11.2億畝,林地面積9.5億畝,約占全國林地的21%,所有權是全民所有,產權在中央政府,管理權和監管權在國務院林業主管部門,使用權在地方政府,要盡快厘清三者的關系。二是理順政府管理林區社會的體制,理順職能和資金渠道。三是改革森林資源監督管理體制,構建有利于生態建設與保護的森林資源監督管理體制。經過改革,建立起有利于保護和發展森林資源、有利于改善生態改善民生、有利于增強企業經營活力、權責利相統一的適應生態文明建設和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國有林區發展新體制。
9. 林區發展措施
毀林開荒、亂砍濫伐,使我國本來就不多的森林資源破壞非常嚴重。
火災、蟲災等也加劇了對森林的破壞。
面對森林嚴重不足,對現有森林資源的保護就日益重要。
首先禁止亂砍濫伐,改變"靠山吃山"的落后思想。
我國政府已規定,對天然林、原始森林一委嚴禁采伐。
這對一些身居深山老林的百姓(少數民族)來說,應該轉變過去"靠山吃山"的觀念。
山上的森林不是"上帝"只傳給你的,還要留給子孫后代的。
如果現在把樹木砍伐光了,山禿了,幾年后會帶來"泥石流"等災難。
同時,制定并實施多項林業生態工程計劃,大力植樹造林,保護生態環境。
主要措施如下: 對森林資源保護,最重要的是提高民眾對森林生態系統功能的認識,強化人類生存環境意識,此外還要做好以下工作: 1、健全森林法制、加強林業管理 要管好林業,首先要建立和完善林業機構;二是加強林業法制宣傳教育;三是嚴格森林采伐計劃、采伐量、采伐方式;四是嚴格采伐審批手續;五是重視森林火災和病蟲害的防治;六是用征收森林資源稅的方法,加強森林保護。
2、合理利用天然林區 利用森林資源,一定要合理采伐,伐后及時更新,使木材生長量和采伐量基本平衡。
同時要提高木材利用率和綜合利用率。
3、分期分地區提高森林覆蓋率 在本世紀末使我國的森林覆蓋率達到20%,應分期分階段和分不同地區來實現。
4、營造農田防護林,加速平原綠化 我國應盡快建立起西北、華北等地區的農田防護林,發揮森林小氣候作用,抗御自然災害。
積極推廣農林復合生態系統的建設。
提高單位面積上的生物生產力和經濟效益,同時提高系統的穩定性、改善土地和環境條件,減少水土流失。
5、搞好城市綠化地帶 城市應大力植樹造林,把城市變為理想的人工生態系統。
我國城市綠化面積很低,上海市僅為人均0.5m2,距國家人均10m2的差距很大,和國外差距更大。
6、開展林業科學研究 重點開展對森林生態系統生態效益、經濟效益、環境效益三者之間關系研究。
特別是在取得經濟效益的同時注意改善生態狀況,力求生態、經濟、環境三者之間相對協調發展。
7、控制環境污染對森林的影響 大氣污染物如SO2、O2、酸雨及酸沉降等都能明顯對森林產生不同傷害,影響森林的生長、發育。
水污染和土壤污染隨著污染物的遷移、轉化也將對森林產生影響,控制環境污染的影響有助于森林資源的保護。
10. 發展林業的地區
我國地域遼闊,林業資源分布不均,有的地方森林茂密,有的地方卻是不毛之地。我們實時六大林業工程都是為了在于發揮森林作為“大自然總調度室”的作用,同時提高我國森林資源的蓄積量,滿足國民經濟各部門對森林資源的需求。
總的來說,六大林業工程為:天然林保護工程、三北和長江中下游地區等重點防護林體系建設工程、退耕還林還草工程、環北京地區防沙治沙工程、野生動植物保護及自然保護區建設工程、重點地區以速生豐產用材林為主的林業產業建設工程。
一、天然林保護工程
天然林保護工程,是指從根本上遏制生態環境惡化,保護生物多樣性,促進社會、經濟的可持續發展為目標的國家中長遠計劃工程。包括:長江上游、黃河上中游地區和東北、內蒙古等重點國有林區。
二、三北和長江中下游地區等重點防護林體系建設工程
三北和長江流域等重點防護林體系建設工程,是我國涵蓋面最大的防護林體系建設工程。工程實施范圍:三北地區、沿海、珠江、淮河、太行山、平原地區和洞庭湖、鄱陽湖、長江中下游地區。
三、退耕還林還草工程
退耕還林工程是迄今為止我國政策性最強、投資量最大、涉及面最廣、群眾參與程度最高的一項生態建設工程,是迄今為止世界上最大的生態建設工程。工程實施范圍:覆蓋了中西部所有省區市及部分東部省區。
四、京津風沙源治理工程
京津風沙源治理工程是為固土防沙,減少京津沙塵天氣而出臺的一項針對京津周邊地區土地沙化的治理措施。工程實施范圍:工程區西起內蒙古的達茂旗,東至內蒙古的阿魯科爾沁旗。
五、野生動植物保護及自然保護區建設工程
通過實施全國野生動植物保護及自然保護區建設總體規劃,拯救一批國家重點保護野生動植物,擴大、完善和新建一批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和禁獵。工程實施范圍:東北山地平原區、蒙新高原荒漠區、華北平原黃土高原區、青藏高原高寒區、西南高山峽谷區、中南西部山地丘陵區、華東丘陵平原區和華南低山丘陵區共8個建設區域。
六、重點地區以速生豐產用材林為主的林業產業建設工程
主要解決木材供應問題,減輕木材需求對森林資源的壓力。工程實施范圍:工程布局于我國400毫米等雨量線以東的18個省區的886個縣、114個林業局、場。
11. 林區經濟轉型發展思路
“晝伏宵行經大漠,云陰月黑風沙惡?!彬v格里沙漠南端與甘肅省武威市相連,“沙上墻、羊上房”,沙進人退成了這里幾代人的噩夢。
阻止沙漠化,首先要把臨近城鄉的沙漠固化。在武威,人們固化沙漠的方法是埋設草方格,草方格雖然有效,但人工每天只能埋設一畝,效率太低。甘肅建投副總經理、裝備公司董事長張志明,目睹沙漠侵襲的后果和鄉親們治沙的艱辛,他產生了研制治沙機的想法。2014年7月,張志明帶領團隊設計制造出了世界首臺“立體固沙車”,機械化治沙效率是人工治沙的50倍到80倍,并且“固沙車”可到達人類無法作業的沙漠腹地運行,還可同步種植沙生植物,實現工程治沙與生物治沙相結合。
3年里,“立體固沙車”在武威市涼州區、民勤縣及古浪縣進行機械作業,4000多畝沙漠已被有效治理,其治沙基地也被評為全國荒漠化防治(機械治沙工程)試驗示范基地。
“既然機械治沙效率這么高,能不能把沙漠都治理了?”張志明回答:“不能把沙漠全治理了,做不到,也沒這個必要。沙進人退和人進沙退都不是最好的態勢,沙漠是地球自然形成的,也是生態的一部分,關鍵是不能讓沙漠無節制地擴大,我們要做的就是保證生態平衡。”
目前,“一帶一路”不少相關國家對“立體固沙車”產生了濃厚興趣,這種中國制造的高效治沙裝備將進入更多的國家,幫助他們抵御沙漠化。
何延忠——
“沙漠都江堰”守護陽關
王維的一句“西出陽關無故人”,如今用“西來陽關無故城”形容更貼切。因為,陽關古城早已毀于洪水和黃沙,只剩下個別烽燧。
許多人難以理解,年降水量只有39毫米的地方怎么會有洪水?因為,祁連山和阿爾金山上流下的雨水和雪水,沖出100多條河道,每到雨季,洪水匯聚著沖向陽關,多次沖垮了陽關正面攔截的堤壩設施。直到“沙漠都江堰”工程建成,這一被動局面才發生了轉機。
工程負責人是民營企業碧泊產業董事長何延忠。十幾年的防洪治沙,讓他獲得了“沙漠漁夫、洪水導師”的美譽,并獲得“全國十大杰出青年”“中國網事·感動中國十大人物”等稱號。
位于庫姆塔格沙漠中的“沙漠都江堰”工程的堤壩總長21公里,蔚為壯觀。工程建成后,陽關再也沒有被淹過。尤其是2011年,“沙漠都江堰”分流了特大洪水,保護了陽關數千名群眾生命財產安全和2萬畝農田。
“沙漠都江堰”的關鍵在于科學分水。它用13道堤壩,把瞬時巨量洪水分流到沙漠,并涵養在沙層中。由此,陽關洪水“一害變三寶”:主河道水量減少孕育出濕地;沙漠地下水位升高造林固沙;經沙層過濾的優質冷水可以養虹鱒魚和灌溉農林。
如今,何延忠和同事們正忙于完善自己的防洪治沙模式,并準備向國內外推廣。
柴在軍——
大漠黑番茄治沙治窮
“平沙落日大荒西,隴上明星高復低?!?995年,33歲的退役軍人柴在軍看到了錢學森的觀點:沙產業就是在不毛之地搞農業生產。這讓柴在軍找到了將沙漠變害為寶的理論依據,由此他決定投身治沙事業。
“治沙不治窮,到頭一場空?!辈裨谲娫诜郎持紊硶r一直在思考如何在不毛之地搞農業生產,種植出人體稀缺而普通田地又生長不出的營養作物。柴在軍成立了甘肅大漠紫光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并依靠技術創新,培育出了超旱生極耐炎熱干燥的農林作物品種——黑番茄。
經過10多年的潛心研發,一條黑番茄標準化、規?;a線建成。培育的黑番茄、黑桑葚、黑加侖被選定為神九、神十航天食品的合格原料。
10公里與苗圃林帶相連接的防風固沙林帶、3.02萬畝荒漠變綠洲,柴在軍傾其所有,用人生最黃金的20年換來了這一切。“全國綠化勞動模范”“全國優秀復員退伍軍人”“中國優秀民營科技企業家”“甘肅省優秀全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建設者”,各種榮譽見證了他的治沙歷程。
現在,張掖市沙漠邊緣的數十萬農民已走上了農業產業化、農民工人化、產業標準化的路子,每畝地收入從2300元提高到7600元,耗水降低了45%,走出了一條治沙與治窮結合、生態文明與農民增收結合的新路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