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旅游資源品位高的原因
據了解,我國目前把旅游區(點)質量等級從高到低劃分為4級,依次為AAAA、AAA、AA、A級旅游區(點)。
4A級景區是依照《旅游景區質量等級的劃分與評定》國家標準與《旅游景區質量等級評定管理辦法》,經省旅游景區質量等級評定委員會初評和推薦,由全國旅游景區質量等級評定委員會評定的。4個級別景區的劃分與評定依據景區(點)旅游交通、游覽、旅游安全、衛生、通信、旅游購物、綜合管理、接待游客數、旅游資源與環境保護、旅游資源品位10個方面數據。
2. 什么是旅游資源質量和水平的反映
旅游景點是分等級的
按照《旅旅游景點是不是分等級游景區質量等級的劃分與評定》,中國的旅游景區質量等級劃分為五級,從高到低依次為AAAAA、AAAA、AAA、AA、A級旅游景區。
五個級別景區的劃分與評定主要依據三個標準,一是依據《服務質量與環境質量評分細則》對景區的旅游交通、游覽、旅游安全、衛生、郵電、旅游購物、綜合管理、資源與環境保護八個方面進行評價;二是依據《景觀質量評分細則》對資源吸引力和市場影響力進行評價;三是依據《游客意見評分細則》對游客對景區的綜合滿意度進行評價。、
2,4A景區
評價標準也是大項,包括旅游交通、游覽安全、旅游購物、景區衛生、郵電服務、經營管理、游客滿意率、資源和環境保護8項。較之"4A"級的標準,"5A"級對景區的人性化和細節化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3、3A、2A、A
評價標準相對5A和4A來說要寬松許多,總的來說這些景區的名氣都不是很大。
3. 旅游資源豐富的原因
甘肅山水奇異,人文底蘊深厚,名革命傳統。
4. 對于旅游資源價值高、區位條件好
1、區位條件
區位條件包括地理位置、交通條件以及與周邊地區旅游資源的關系。世界上許多旅游目的地因其特殊的地理位置而具有獨特的吸引力,如英國的格林威治天文臺,它位于地球經度和世界時間的起點。
旅游資源與交通干線、輔助線的距離越近,其可達性越強,越容易開發利用。比如新加坡位于馬六甲海峽的出入口,馬六甲海峽是太平洋和印度洋之間的主要航運路線。雖然沒有優秀的旅游資源稟賦,但也成為著名的旅游目的地。一個地區的旅游資源和周邊地區的旅游資源一般是互補或替代的。它們可以相互對立,產生集聚效應,或者相互競爭,引起游客的分流。
2、環境條件
自然環境條件很重要,包括地質地貌、氣候、植被、品牌策劃等環境要素。有些要素本身就是旅游資源的組成部分,直接影響其質量、品牌策劃和旅游資源區域的整體感知印象,如植被、水文條件等;有些要素則直接決定著旅游資源開發的效益,如由季節變化而造成的旅游淡旺季。
5. 旅游資源品位高的原因有哪些
旅行,
就是不刻意追尋什么。
會發現真實的自己,并結交真實的朋友,
發現美的眼睛就會打開。
就是看看別人從小生長的地方與你生長的地方有什么不同,
看不一樣的日出日落,
離天空近的地方或海拔低的地方,
最先接受陽光普照或是陽光最后照耀的地方,
聞一聞其他土地不一樣的泥土芬芳。
6. 旅游資源最突出的特征
喀斯特是碳酸鹽類巖石分布地區特有的地貌現象。中國現代喀斯特是在燕山運動以后準平原的基礎上 發展起來的。
中國喀斯特的地帶性特征:
中國東部喀斯特地貌呈 緯度地帶性分布,自南而北為熱帶喀斯特、亞熱帶喀斯 特和溫帶喀斯特。中國西部由于受水分的限制或地形的 影響,屬干旱地區喀斯特(西北地區)和寒凍高原喀斯 特(青藏高原)。
?、贌釒Эλ固匾苑辶帧莸貫榇?,分布于桂、粵 西、滇東和黔南等地。地下洞穴眾多,以溶蝕性拱形洞 穴為主。地下河的支流較多,流域面積大,故稱地下水 系,平均流域面積為160平方公里,最大的地蘇地下河流 域面積達1000平方公里。地表發育了眾多洼地,峰叢區 域平均每平方公里達2。
5個,洼地間距為100~300米,正 地形被分割破碎,呈現峰林一洼地地貌。峰林的坡度很 陡,一般大于45度。峰林又可分為孤峰、疏峰和峰叢等 類型,奇峰異洞是熱帶喀斯特的典型特征。
中國熱帶海洋的珊湖礁是最年輕的碳酸鹽巖,大多 形成于晚更新世和全新世。
高出海面僅幾米至10余米, 發育了大的洞穴和天生橋、濱岸溶蝕崖及溶溝、石芽等, 構成礁島的珊瑚礁多溶孔景觀。
②亞熱帶喀斯特地貌以緩丘—洼地(谷地)為代表, 分布于秦嶺淮河一線以南。地下河較熱帶多而短小,平 均流域面積小于60平方公里。
洼地較少,每平方公里僅 為1個左右,且從南向北減少,相反,干谷的比例卻迅速 增加。正地形不很典型,主要為饅頭狀丘陵,其坡度一 般為25度左右,洞穴數量較熱帶大為減少,以溶蝕裂隙 性洞穴居多,溶蝕型拱狀洞穴在亞熱帶喀斯特的南部較 多。
③溫帶喀斯特以喀斯特化山地干谷為代表,地下洞 穴雖有發育,一般都為裂隙性洞穴,其規模較小。
喀斯 特泉較為突出,一般都有較大的匯水面積和較大的流量, 例如趵突泉和娘子關泉等。這一帶中洼地極少,干谷眾 多。正地形與普通山地類同,惟山頂有殘存的古亞熱帶 發育的緩丘—洼地和緩丘—干谷等地貌。強烈下切的河 流形成峽谷,局部地區,如拒馬河兩岸有類峰林地貌。
④干旱地區喀斯特現象發育微弱,僅在少數灰巖裂 隙中有輕微的溶蝕痕跡,有些裂隙被方解石充填,地下 溶洞極少,已不能構成滲漏和地基不穩的因素。
⑤寒凍高原喀斯特。青藏高原喀斯特處于冰緣作用 下,凍融風化強烈,喀斯特地貌頗具特色,常見的有凍融 石丘、石墻等,其下部覆蓋冰緣作用形成的巖屑坡。
山 坡上發育有很淺的巖洞,還可見到一些穿洞。偶見洼地。 喀斯特的開發利用 喀斯特地區地表異常缺水和多 洪災,對農業生產影響很大。但地下水蘊藏豐富,徑流 系數在熱帶喀斯特區域為50~80%。亞熱帶喀斯特區域 為30~40%,溫帶為10~20%。
在華北一些石灰巖分布 地區,地下水在山前以泉的方式流出,如北京玉泉山的 泉水、河南輝縣的百泉、山西太原的晉祠泉、陽泉的娘 子關泉和濟南的趵突泉等。合理開發利用喀斯特泉,對 工農業的發展有重要意義。在南方多地下河,引喀斯特 泉堵地下河,鉆井提水等方法可解決工農業用水。
地下 河縱剖面呈階梯狀,有豐富的水能資源,可以筑壩發電。 如云南丘北六郎洞水電站,是中國第1座利用地下河的水 電站。湘、 黔也利用這種優越條件建造了多座400千瓦 以上的地下水電站。喀斯特地區的地下洞穴,常造成水 庫滲漏,對壩體、交通線和廠礦建筑等構成不穩定的因 素。
研究和探測地下洞穴的分布,及時采取措施,是喀斯 特地區建設成功的關鍵。喀斯特地區有豐富的礦床,例 如石灰巖、白云巖、大理石、石膏和巖鹽等。在喀斯特 剝蝕面上和洼地中沉積有鋁土礦,古溶洞和裂罅中沉積 有鉛、鋅、硫化物、汞等砂礦體,地下溶洞也是富集石 油和天然氣的良好場所,華北地區的一些油田就是位于 喀斯特區域。
有些溶洞可作地下廠址和地下倉庫。
喀斯特發育的多輪回和地帶性特點,形成了各 具特色的、千姿百態的喀斯特地貌景觀和巧奪天工的洞 穴奇景,是重要的旅游資源。
7. 旅游資源品位高的原因是什么
貴州是一個旅游資源大省,奇異的喀斯特自然風光及濃郁古樸的少數民族風情構成了其獨特的旅游資源,旅游開發獨具魅力。貴州旅游主要有以下幾大優勢:
1、資源優勢
貴州旅游資源具有數量多、類型齊且形態各異的特點,在世界目前已開發的15種主要自然旅游資源中,貴州占有山地、高原、洞穴、泉水、瀑布、野生動物等10種。貴州景點眾多,世界自然遺產有4處(荔波,赤水,施秉喀斯特,梵凈山),貴州憑借它與生俱來的喀斯特風光及多元化的生態環境,目前已成為我國世界自然遺產數量第一的省份。貴州5A級景區共有5個,國家級風景名勝區18個,國家級自然保護區11個,國家地質公園10個,少數民族節日有1000多個。
2、氣候優勢
貴州氣候溫暖濕潤,冬無嚴寒、夏無酷暑,全省大部分地區年平均氣溫在15攝氏度左右,雨量充沛,紫外線強度低,有“天然氧吧”、“天然空調”的美譽。依托獨特的氣候優勢,在夏季貴州已成為全國眾多游客的避暑勝地,對旅游者產生了越來越大的吸引力。
3、產品優勢
貴州旅游資源不僅豐富,而且十分獨特,最大的特色是“原生態”。這里不僅有荔波這樣的世界自然遺產,還有世界第三大瀑布一黃果樹瀑布和世界地質公園—魅力織金洞,貴州高原魂,以及遍布全省的鄉村旅游景點。通過大力發展生態旅游,為旅游者提供回歸自然、返璞歸真的體驗,在旅游業發展中具有較強的市場優勢。
4、區位優勢
貴州處于大西南的東南部,周邊省市區人口稠密,經濟發展快,旅游消費能力強,客源充足。既便于接待東南沿海和港澳臺地區游客觀光旅游和休閑度假,又是內地游客赴沿海開發地區旅游的重要通道,有利于發展過境旅游。特別是隨著貴州省高速公路”六橫七縱八聯”交通骨架的建設以及貴廣高速鐵路和公路、渝貴高鐵、滬昆高鐵的開通,使得貴州的區位優勢大大提升。
8. 旅游資源質量特點
旅游資源的質量特征(如其美感度、奇特度、醫療價值、體育價值等),豐度和集聚程度,環境容量,開發利用現狀和開發潛力分析 交通 酒店 景點 購物等
9. 旅游資源品味度
據了解,我國目前把旅游區(點)質量等級從高到低劃分為4級,依次為AAAA、AAA、AA、A級旅游區(點)。4A級景區是依照《旅游景區質量等級的劃分與評定》國家標準與《旅游景區質量等級評定管理辦法》,經省旅游景區質量等級評定委員會初評和推薦,由全國旅游景區質量等級評定委員會評定的。4個級別景區的劃分與評定依據景區(點)旅游交通、游覽、旅游安全、衛生、通信、旅游購物、綜合管理、接待游客數、旅游資源與環境保護、旅游資源品位10個方面數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