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鄉村旅游產業發展現狀
鄉村旅游一頭連著市場,一頭連著老百姓,產業鏈條長、產業要素多。我省積極推動鄉村旅游全產業融合發展,走精品化、品牌化發展之路,市場競爭力更大、前景更好,群眾參與度高、受益面廣,從而形成良性互動的發展機制,書寫了鄉村旅游發展的“多彩貴州模式”。
就拿我的家鄉威寧來說吧,目前,威寧已成功打造了黔韻紫海休閑農業觀光園,建設總規模達5000畝,其中核心度假區產業種植規模2500畝,輻射帶動周邊產業規模2500畝,總投資3億元。觀光園位于該縣草海鎮民族村現代高效農業產業園區,是旅游觀光、現代農業、養生度假為一體的綜合配套項目。
威寧黔韻紫海休閑農業觀光園緊緊依托草海國家級生態自然保護區的優越區位和得天獨厚的自然條件,立足于現代農業與旅游產業的融合發展,打造高附加值現代農業產業鏈,按照“產園結合”的經營模式,在發展香草產業的基礎上構建集旅游觀光度假、創意文化產業、香草副產品加工銷售于一體的綜合性旅游服務產業示范園區。形成一三產業高度融合互補的良性機制,建成具有重要影響力的旅游目的地和休閑度假基地,成為貴州省農旅互動發展現代農業的示范園區,體現威寧精準扶貧的樣板工程。
如今,威寧黔韻紫海休閑農業觀光園每日接待游客達1000余人次,每年接待游客30余萬人次,成為人們旅游休閑和市民拍攝婚紗照的好去處。
以上事實證明,發展鄉村旅游是可以振興鄉村的捷徑。
2. 鄉村旅游產業發展現狀調研報告
鄉村旅游是2003年提出來的,鄉村旅游是以旅游度假為宗旨,以村莊野外為空間,以人文無干擾、生態無破壞、以游居和野行為特色的村野旅游形式。
以往鄉村旅游是到鄉村去了解一些鄉村民情、禮儀風俗等,也可以觀賞當時種植的一些鄉村土產(水稻、玉米、高粱、小麥等)、果樹、小溪、小橋及了解它們故事。旅游者可在鄉村(通常是偏遠地區的傳統鄉村)及其附近逗留、學習、體驗鄉村生活模式的活動。該村莊也可以作為旅游者探索附近地區的基地。鄉村旅游的概念包含了兩個方面:一是發生在鄉村地區,二是以鄉村性作為旅游吸引物,二者缺一不可。
2015年中央一號文件提出,要積極開發農業多種功能,挖掘鄉村生態休閑、旅游觀光、文化教育價值。2015年5月19日是第五個中國旅游日,國務院副總理汪洋在湖北恩施集中連片貧困地區調研旅游扶貧工作時強調,鄉村旅游是基層和群眾的創造,旅游扶貧是貧困地區扶貧攻堅的有效方式,是貧困群眾脫貧致富的重要渠道。2016年中央一號文件強調,大力發展休閑農業和鄉村旅游。強化規劃引導,采取以獎代補、先建后補、財政貼息、設立產業投資基金等方式扶持休閑農業與鄉村旅游業發展。
3. 鄉村旅游產業發展現狀分析
農業人口將進一步減少,一些小村莊會慢慢消失
在一些發達國家,農業人口占總人口份額大多為10%左右,而美國的這一數字是5%。隨著科技的進一步開展,今后,我國將會有更多的農業機械被用于農業出產過程中,因而,農業勞動人口將會進一步減少。鄉村土地,經過流通等方式,也將漸漸會集到少數人手里。
趨勢二、農民將慢慢轉變為一種職業,不再是一種身份的象征
近幾年,鄉村呈現出這樣一種新的景象,有許多“新農人”來到鄉村種田,他們都有著較高的農業知識和專業技術,經過流通土地進行栽培或飼養的創業,將外面的先進的理念帶入了鄉村。
科學計劃、智能管理、規劃出產,他們為鄉村注入了一股新的動力,帶來了一陣前所未見的清風。新農人,將漸漸成為人人羨慕的一種職業,這絕對是鄉村發展的正能量。
趨勢三、農業補貼將會進一步增加
在歐盟,每個農戶每年獲得政府補助超過了15萬元人民幣,歐盟農人40%的收入都是來自于政府補助。而在冰島、韓國、挪威、日本、瑞士等國家,農業補助更高,農人的60%的收入都來自于政府補助。
隨著經濟的發展,將來中國的農業補助必將進步,同時,隨著農業人口的削減和土地資源的合理利用,農業補助的落實工作也將愈加順暢。
趨勢四、休閑農業的潛力將進一步被挖掘
隨著城市的高速開展,已經有越來越多的城里人鐘情于休閑農業,使得自己可以通過休閑農業來放松身心,這無疑有利于休閑農業的發展,休閑農業的潛力將進一步被挖掘。
趨勢五、農村將出現一些中小型農場的雛形
如今,鄉村的許多種田農民,將曾經各家各戶分隔的土地都流經過來,連成片,進行批量化耕耘,農村將出現一些中小型農場的雛形,今后這種雛形將不斷增加,他們將為現代化農業的開展打下堅實的根基。
趨勢六、有機農業的價值將進一步凸顯
環境保護、食品安全永遠都是不容忽視的論題,隨著大家對環保和健康訴求的加強,綠色有機農業將迎來春天。綠色有機農業發展的最大瓶頸,是無法快捷地對農產品進行追尋溯源,未來將會通過科技手段解決這一問題,綠色有機農業將迎來大爆發。
趨勢七、農業和互聯網的結合將日益緊密
現代社會,一切都離不開互聯網,農業也不例外。中國互聯網農業正在逐步發展成熟,隨著物聯網、大數據、電子商務等技術的進一步開展,農業與互聯網的結合將日益緊密,完成科學管理、信息分享、網上交易、電子付出、智能物流,這必將是農業發展的趨勢。
趨勢八、“共享農場”將成為新時尚
之前中央文件內容中提出:盤活農村閑置資源,大力發展休閑農業和鄉村旅游,支持社會資本開發休閑旅游項目,通過政府與社會資本合作等方式,帶動社會資本投向農村新產業,國家允許試點“共享農場”創新項目,并給予重點扶持。
“共享農場”這一新型的共享經濟,可以將農民、游客、農場結合起來,合理利用農村閑置的土地資源。通過“共享農場”電商,將生活在都市的人與農場主連接起來,用線上認養、線下代養的模式,讓消費者與農場主達成合作,分享農場種植成果,最終實現農場直供。
從以上農業發展的八個趨勢可見,未來農業發展的前景是十分廣闊。特別是在我國廣大的農村地區,由于自然資源豐富,其必將有很大的開采和使用價值。今后在農業發展中,國家將會繼續推行各種惠農政策,幫助中國農業取得進一步發展。
4. 鄉村旅游產業發展現狀及對策建模大賽
撫州市以生物醫藥、汽車及零配件、新能源新材料、現代信息。四大主導產業加速邁向中高端,文化旅游、中醫藥、大健康、數字經濟四大戰略性新興產業茁壯成長。
相繼建成了1個國家級高新技術產業園、10個省級產業基地、5個省級重點產業集群、1個國家級創新型產業集群試點、1個省級智能制造基地、1個國家新型工業化產業示范基地、1個國家知識產權試點園區等區域品牌。今天我重點向大家推介四個產業。
(一)汽車及零部件產業。
汽車及零部件產業是我市傳統優勢產業,經過近幾年的培育發展和轉型升級,產業規模和質量效益有了進一步提高。
整車方面:現有投資65億元的江西大乘汽車,該項目僅用13個月的建設周期就實現了第一輛整車下線;擁有完整的沖壓、焊裝、涂裝、總裝四大工藝一體化生產線,有各類配套核心零部件研發和生產能力,以及完備的“三電”領域技術儲備,產能規劃年產20萬輛乘用車、商用車及關鍵零部件。
改裝車方面:現有鈞天汽車、金馳汽車2家改裝車生產企業,產品涵蓋SUV、商務車以及各類專用改裝車輛。特別是鈞天汽車改裝福特F150系列“勇猛者”,已廣泛應用于公安、消防和應急救援系統。
新能源汽車方面:2019年8月,我市引進了上海申龍客車有限公司投資11.5億元,年產5000輛新能源大客車及底盤生產項目。進一步豐富我市汽車種類,填補我市客車制造領域的空白,為我市汽車產業高質量跨越式發展提供強勁動力。
汽車零部件企業方面:現有各類企業50余家,主要產品有發動機、驅動橋、汽車底盤以及沖壓焊接件和小總成功能件等。其中,江鈴底盤驅動橋、巨晟實業減震器、榮成機械轉向懸掛系統等在國內同行業處在領先的位置。
在新能源動力電池方面:以迪比科集團、銅博科技等企業為龍頭,發展石墨稀鈦酸鋰、三元系、磷酸鐵鋰等新能源動力電池,已經形成了包括正負極材料、電子級銅箔、電解液、動力鋰電池等比較完整的鋰電新能源產業鏈。
(二)電子信息產業。
電子信息產業是我市近年來重點培育發展的戰略型新興產業,匯集了森鴻科技、德義半導體、賽華科技、聯創恒泰光電、華顯電子等相關企業100余家。
主要產品涉及新型電子元器件、半導體材料、精密電子接插件、智能手機顯示屏、通信設備和數碼產品等類別,并延伸到高端服務器、固態硬盤、智能芯片、3D曲面蓋板、5G通信元件等五大系列近千種規格。
當前,我市正致力打造沿海發達地區電子信息產業梯度轉移的最佳承載地,把向莆經濟帶建成電子信息產業帶。
依托現有產業基礎,我們規劃重點培育大數據基礎硬件產業,發展高性能低功耗服務器、海量存儲設備、下一代網絡設備、軟件定義網絡(SDN)設備、模塊化數據中心成套裝備等云端設備制造。
加快物聯網設備制造產業發展,支持發展傳感器、射頻器件及中間件、智能儀器儀表等物聯網感知產品制造,打造從傳感器、芯片、軟件、終端、整機、網絡到業務應用的完整產業鏈。
大力推動北斗導航產業落地,以國家成果轉移轉化試點示范工作為契機,發展手持導航儀、行車記錄儀、導航地圖、導航芯片、導航模塊等導航產品生產,促進北斗導航與移動互聯網和移動智能終端融合發展。
發展智能可穿戴設備、智能家居等產業,推動智能手環、智能手表、智能防丟設備等消費類可穿戴產品和生物醫學傳感器、監控類、安防類產品制造和應用。
強化電子專用材料主導地位,重點發展發展硅材料及化合物半導體材料、高端發光二極管(LED)封裝材料、芯片材料和高性能陶瓷基板、高熱導率陶瓷材料、片式超薄介質高容電子陶瓷材料等新型電力電子器件材料,引導印刷線路板、光伏以及儲能電池產業集聚和綠色發展。
加快打造智能通信設備制造基地,以面板為中心,建設“材料-面板-整機”縱向產業鏈,積極引進手機研發中心,推動產業鏈向上游延伸,促進智能通信設備產業在我市的聚集。并積極搶占VR產業發展先機,重點發展建模設備、三維視覺顯示設備、交互設備等虛擬現實硬件設備制造。
(三)文化旅游產業。
撫州文化底蘊深厚,生態環境優美,旅游資源豐富。目前,我市擁有國家5A級景區1家、國家4A級景區17家,其他A級景區和鄉村旅游點224家,實現國家4A級景區縣縣全覆蓋。
撫州發展文化旅游產業具有以下優勢:一是臨川文化積淀深厚。
“才子之鄉”是臨川文化的高度概括和集中體現,唐宋八大家中的王安石和曾鞏,著名詞人晏殊、晏幾道父子,著名哲學家李覯、陸九淵,“東方莎士比亞”湯顯祖等名儒巨匠是臨川文化的優秀代表。
撫州市還擁有廣昌孟戲、宜黃戲、南豐儺舞、撫州采茶戲等7個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
二是生態環境清新優美。
撫州森林覆蓋率達到66.14%。先后榮登中國大陸城市“氧吧”榜首和“2016年最美中國榜”。撫州風光如畫,處處是景。
大覺山、軍峰山、麻姑山、大華山,風光秀麗,洪門湖、九龍湖、潭湖、白馬湖、神龍湖,碧波蕩漾。資溪的大覺山峽谷漂流被譽為“亞洲第一漂”。
三是古村古鎮鄉愁悠遠。
撫州是名副其實的古村古鎮博物館?,F有5個中國歷史文化名鎮名村、31個中國傳統村落、14個省級歷史文化名鎮名村和83個省級傳統村落。
最具代表性的有樂安流坑古村、金溪滸灣古鎮、廣昌驛前古鎮、金溪竹橋古村、黎川古城、黎川船形古屋等。四是宗教文化源遠流長。
撫州有“曹洞宗祖庭”曹山寺、“江南皇家寺院”疏山寺、“江西尼眾佛學院”大金山寺、馬祖道一道場正覺寺等佛教千年古剎。
有道教天心派祖庭樂安華蓋山、神霄派祖庭南豐軍峰山、北帝派發源地崇仁相山,還有全國第三大的圣約瑟天主教堂。
近年來,我市先后出臺了旅游產業跨越發展計劃、旅游產業發展獎勵辦法、推進民宿發展實施意見等政策文件。
引進和打造了潤達溫泉小鎮、崇仁山鳳小鎮、臨川仙蓋山、資溪野狼谷等一批優質文化旅游項目,文化旅游產業投資呈現熱潮涌動的良好態勢。
特別是重點打造的文昌里歷史文化街區項目,經過四年時間的建設,已推出玉隆萬壽宮、文昌里古街、中國戲曲博物館、大型實景演出“尋夢牡丹亭”等多個優質景點,吸引了傳統手工藝、酒店民宿、文化創意、美食餐飲、休閑娛樂等五大類業態進駐。
我們熱忱歡迎和鼓勵有實力、有創意、有資源的文化企業積極參與文昌里街區的招商引資和運營管理,共同努力把文昌里打造成全市歷史文脈的傳承地、旅游升級的引爆點、昌撫合作的連接帶、對接南昌的后花園。
(四)數字經濟產業。
近年來,我們把數字經濟產業作為跨越發展、彎道超車的突破口,大力培育發展互聯網、大數據、云計算等新業態,具備了一定的后發優勢。
主要有兩大優勢:一是基礎設施優勢。撫州被省政府確定為全省三個大數據中心城市之一,在全省率先實現光網全覆蓋,大數據“高速公路”對接全國。先后組建了撫州中科院數據研究院和撫州市數字經濟投資發展公司,規劃建設了卓朗信息產業園、森鴻科技產業園、眾智科技園、創智科技園4個信息產業園。
二是產業基礎優勢。
我市先后引進建設了政務云、商務云、超算云“三朵云”。
撫州中科曙光電子政務云計算中心是我省第一個采用“企業主導投資,政府購買服務”模式建設的城市云計算中心。
撫州創世紀超算中心總投資200億元,一、二期16萬臺服務器已上線運營,三期超級計算中心項目正在加快建設,屆時將成為規模和效率國際領先的超級計算服務中心。
撫州卓朗云計算數據中心總投資45億元,一期760臺服務器全部部署上架,項目全部建成并運營后,總量達4700個機柜,滿足國際T3+、A類標準,將成為立足撫州、服務江西、面向全國的中部地區第一的云計算大數據中心。
此外,電子商務、科技金融也得到了迅速發展,中國網庫集團、松鼠拼拼、趣分期網貸、盈盈易貸、微貸網、51信用卡等一批有代表性的互聯網企業先后落戶我市。
當前,我市正在規劃建設一條數字街區。浪潮集團、中科曙光、九次方公司、360公司、海康威視、國網億力公司、江蘇運時公司等一批知名企業和撫州中科院數據研究院、中國移動5G聯合創新中心江西(撫州)開放實驗室、撫州新經濟產業園、全省教育大數據聯合實驗室等機構已確定入駐數字街區。
數字街區將作為我市大中小型數字經濟企業的集中落地區,成為全市數字經濟的聚集高地,實現數字經濟集聚發展。
5. 鄉村旅游業的發展現狀
美麗鄉村休閑旅游趨勢是什么 :
簡介
鄉村旅游,是指發生在鄉村,以鄉村景觀、文化、產業、要素等為吸引物,以自然生態為背景的一切旅游、休閑和度假活動。近年來,我國鄉村旅游經濟總體上平穩運行,消費需求旺盛,投資持續增長,產業運行相對景氣,發展方式加速轉變。
近年來,全國鄉村旅游蓬勃發展,產業規模穩步擴大、發展主體類型多元、產業布局逐步優化、發展機制不斷創新。目前,鄉村旅游已從零星分布向集群分布轉變,空間布局已從城市郊區和景區周邊向更多適宜發展的區域拓展。全國休閑農業和鄉村旅游接待人次,從2012年的8億增至2018年的30億,年均增長30%;營業收入從2012年的2400億元增長到2018年的8000億元,年均增長27%。2019年上半年全國鄉村旅游總人次達15.1億次,同比增加10.2%;總收入0.86萬億元,同比增加11.7%;截至2019年6月底,全國鄉村旅游就業總人數886萬人,同比增加7.6%。可以看出,鄉村旅游業在農村經濟發展中的地位與作用逐步增強,鄉村旅游業對休閑農業經濟的拉動性、社會就業的帶動力、以及對文化與環境的促進作用日益顯現。
2019年6月6日,文化和旅游部辦公廳和國家發展改革委辦公廳聯合發布了《關于開展全國鄉村旅游重點村名錄建設工作的通知》,旨在貫徹落實鄉村振興戰略,大力推進鄉村旅游高質量發展,優化鄉村旅游供給,在全國遴選一批符合文化和旅游發展方向、資源開發和產品建設水平高、具有典型示范和帶動引領作用的鄉村(含行政村和自然村),建立全國鄉村旅游重點村名錄。2019年7月26日,文化和旅游部、農業銀行圍繞實施鄉村振興戰略,聚焦全國鄉村旅游重點村建設,聯合印發《關于金融支持全國鄉村旅游重點村建設的通知》,共同推進新時代鄉村旅游高質量發展。2019年8月23日,國務院辦公廳發布了《國務院辦公廳關于進一步激發文化和旅游消費潛力的意見》,意見指出要積極發展休閑農業,大力發展鄉村旅游,實施休閑農業和鄉村旅游精品工程,培育一批美麗休閑鄉村,推出一批休閑農業示范縣和鄉村旅游重點村。
同時,在強勁的市場需求驅動下,鄉村旅游的投資規模也不斷擴大。投資內容從觀光農業等相對單一產品向綜合業態發展,休閑農莊、特色小鎮、鄉村民俗和精品酒店等投資快速增長。這充分顯示出鄉村旅游強大的生機和廣闊的發展前景。
中投產業研究院發布的《2019-2023年中國鄉村旅游行業深度調研及投資前景預測報告》共十四章。首先介紹了鄉村旅游行業的基本概念、發展形式及規劃原則等內容,接著分析了國內外鄉村旅游業的發展環境與發展現狀。隨后,報告對國內重點區域的鄉村旅游業進行了分析。最后,對我國鄉村旅游行業的投資情況以及前景趨勢進行了科學地分析與預測。
本研究報告數據主要來自于國家統計局、文化和旅游部、中國旅游研究院、中投產業研究院、中投產業研究院市場調查中心、旅游行業協會以及國內外重點刊物等渠道,數據權威、詳實、豐富,同時通過專業的分析預測模型,對行業核心發展指標進行科學地預測。您或貴單位若想對鄉村旅游產業有個系統深入的了解、或者想投資鄉村旅游相關行業,本報告將是您不可或缺的重要參考工具。
6. 鄉村旅游產業的發展
鄉村旅游業是第三產業。
因為旅游產業是第三產業,而鄉村旅游是旅游行業的一個子產業,所以鄉村旅游是第三產業。鄉村旅游是中國鄉村振興的一個重要產業,也是拉動中國經濟發展,內循環經濟發展的一個好行業和機會,所以應重視鄉村旅游產業的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