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的揚棄是歷史進程中一種再自然不過的現象了,以語言為例,有些原來的校園俚語,若干年后不免堂而皇之地見諸報端,而原本標準道地的俏皮話,早已黯然失色,悄悄地退出歷史舞臺。大可不必過于為此擔憂,歷史的大潮永遠會淘汰一大批原本就不該保留的東西,但是也永遠會保留一些最有生命力的“南北”的,呵呵。
自天朝建立至今,作為傳統文化的一部分中醫學,不僅沒有流失,反而得到了前所未有的發展和充實,也是一個佐證。也許當前人們的選擇未必就那么統一、那么正確,但不等于我們的后代在未來不會做出新的選擇,這也是為什么歷史進程中的某些階段呈現出典型的復古階段。
人生不滿百,常懷千歲憂。憂大可不必,但不妨礙我們用千年的眼光來看今天和明天,如果非讓每個中國人把三輩子都難得通讀的四庫全書都整一遍,再往前看一千年,也未必會出現歷史的那一幕的,你說對吧。
開心每一天!
人心思變 不復古了?。。?!
??雖然中國的文化產業取得了驚人的成績,但也存在一些不足,而且這些不足嚴重阻礙了中國文化產業的進一步發展,主要表現在以下四點。
文化產業政策法規建設滯后西方。學者賈斯廷?奧康納認為在很大程度上,文化產業觀念是受其中的政策框架驅動的。
??文化產業的發展與相應的文化政策具有密切的關系。很多事實表明,西方經濟發達國家之所以以文化產業逐步取代傳統產業而成為支柱產業,很重要的一個因素在于文化政策法規起到了重要的作用,文化政策法規的制定也就成為文化產業發展的關鍵因素。但中國在文化政策法規建設方面明顯落后于西方國家。
??盡管目前隨著人們法制觀念的加強,國家陸續制定出臺了一些法律法規,但遠遠滿足不了文化產業發展的需要。而且在執行法律法規方面,我們一定要做到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政府部門主要是在宏觀上進行調控,真正做到讓文化成為一種產業。
豐富的文化歷史資源未得到充分的利用。
??我國有極為豐富的文化資源,上下五千年的歷史文化資源、56個民族的民族文化資源、自然景觀資源等。但是這些豐富的文化資源很少得到有效的開發和利用。本來是中國的國寶和中國的功夫,但把它們結合起來搬上熒幕,推出動畫片《熊貓功夫》的卻是美國的好萊塢,這不得不讓中國人陷入深深的思考。
??中華民族五千年來形成的深厚文化積累、多樣文化形態,是我國發展文化產業的寶貴的文化資源。但如何通過發展文化產業等途徑,把這些文化資源優勢轉變為文化產業優勢,是一個亟待解決的現實問題。
規范、競爭、有序、統一的文化市場體系沒有建立。文化產業的基礎是市場,現代市場經濟要求公開、公正和公平的競爭,反對各種形式的地方保護和壟斷,促進各類文化產品和市場要素的自由流動,實現文化資源的優化配置,拓展文化產業的發展空間。
??成熟的現代文化市場體系應該包括產品市場、服務市場、文化要素市場。但我國的文化市場目前還存在很多問題,如文化產品市場、文化服務市場不夠發達,文化資金市場、文化設施市場、文化人才勞務市場等發展滯后,這種狀況無疑阻礙了文化產品和服務的生產和流通,限制了我國文化市場、文化產業的正常深入的發展。
??
文化產業發展過程中存在著體制改革不徹底、職責不明確等問題。中國在發展文化產業的過程中存在著政府干涉過多,職責不明確等問題。雖然我們一直在進行文化體制改革,但傳統遺留的問題一直在困擾著文化產業的發展。文化產業是一個特殊的產業,既具有一般的行業屬性,又具有社會公益性質。
??一些企業就利用與行政機構的傳統聯系,利用企業特殊的社會公益性質和意識形態功能,壟斷資源,操縱市場,謀取暴利,這完全不符合市場規律。所以,真正讓我國文化產業發展和壯大,就只有盡量讓文化產業按照市場規律運行,真正做到文化產業化。
發展文化產業的重大意義
黨的十七屆五中全會提出:“推動文化產業成為國民經濟支柱性產業。
??”當今世界正處在大發展大變革大調整時期,文化與經濟、政治等相互交融,日益成為經濟社會發展的重要戰略資源;國家之間綜合國力的激烈競爭,正日益聚集于以文化為核心的軟實力的競爭。資源消耗低、環境污染小、以創業為核心的文化產業,正在成為轉變經濟發展方式的新亮點。
??
文化產業既凝聚人心,又關切民生,還可以直接貢獻經濟增長。文化表面看是軟實力,實際卻是硬實力。國際經驗表明,越是發達國家,文化消費比重越高,文化產業對gdp的貢獻越大。據研究,當人均gdp突破3000美元以后,社會對文化產品的消費會有大的突破,人均gdp越高,文化消費占的比例越大。
??
近年來,我國文化產業的規模不斷擴大,文化產業增加值占gdp的比重穩步提升,經濟效益大幅提高,文化體制改革成效顯著,娛樂文化服務、會議及展覽服務等新興文化產業發展迅速。但我國文化產業發展還存在一些問題,如:我國文化產業的發展水平還不高、活力還不強,與人民群眾日益增長的精神文化需求還不相適應,與日趨完善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還不相適應,與現代科學技術迅猛發展及廣泛應用還不相適應,與我國對外開放不斷擴大的新形勢還不相適應。
??因此,應大力推動文化產業發展,使文化產業成為經濟發展的新引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