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真的,四邑乃至五邑原本都不屬于江門管轄,江原來只是一個小縣城,后來把四邑和高鶴縣的鶴山分割給江門管轄,才有了江門僑鄉之說。所以現在要說江門的風俗習慣,其實就是要講原四邑的風俗習慣。不得不說,很多都是南粵一帶固有的風俗習性,像過年過節,婚嫁,除了跟整個南粵大地的風俗一樣,華僑們還帶來了不少國外的風俗,比如住房建筑、服裝、婚嫁等,很多都有著一些外國的情調。
傳統節日的收集方式?
端午節,端午節是農歷每年的五月初五,傳統習俗是家家都要吃粽子,北方還要吃雞蛋,那時候大家在一起包粽子,煮雞蛋,然后小朋友們會把雞蛋豎起來,誰豎起來誰的運氣就好。
中秋節,中秋節在每年農歷的8月15這一天是闔家團圓的日子,大家在一起吃月餅,吃水果,賞月亮,過一個舉家團圓的中秋節。
我國中華民族的傳統節日還有很多,在這里就說這兩個,這是中國的傳統節日,有著古老的文化氣韻。
中國的重大節日有哪些?
1、春節春節,即農歷新年,一年之歲首,傳統上的“年節”。俗稱新春、新歲、新年、新禧、年禧、大年等,口頭上又稱度歲、慶歲、過年、過大年。春節歷史悠久,由上古時代歲首祈年祭祀活動演變來。萬物本乎天、人本乎祖,祈年祭祀、敬天法祖,報本反始也。春節的起源蘊含著深邃的文化內涵,在傳承發展中承載了豐厚的歷史文化。在春節期間,全國各地均有舉行各種慶賀新春活動,熱鬧喜慶氣氛洋溢;這些活動均以除舊布新、迎禧接福、拜神祭祖、祈求豐年為主要內容,形式豐富多彩,帶有濃郁的各地域特色。
2、重陽節重陽節,為每年的農歷九月初九日,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節日?!兑捉洝分邪选熬拧倍殛枖担旁戮湃?,兩九相重,故曰“重陽”;因日與月皆逢九,故又稱為“重九”。九九歸真,一元肇始,古人認為九九重陽是吉祥的日子。古時民間在重陽節有登高祈福、秋游賞菊、佩插茱萸、祭神祭祖及飲宴求壽等習俗。傳承至今,又添加了敬老等內涵,于重陽之日享宴高會,感恩敬老。登高賞秋與感恩敬老是當今重陽節日活動的兩大重要主題。
3、端午節端午節,為每年農歷五月初五,是中國四大傳統節日之一。又稱端陽節、午日節、龍舟節、正陽節、浴蘭節、天中節等等。端午節源自天象崇拜,由上古時代龍圖騰祭祀演變而來。仲夏午月午日,蒼龍七宿升至正南中天,是龍升天的日子。端午祭龍習俗體現了古人“天人合一”的自然觀,反映了源遠流長、博大精深的中華文化內涵。端午節在傳承發展中雜揉了多種民俗為一體,端午習俗甚多,因地域不同而又存在著習俗內容或細節上的差異,各地過法雖不盡相同,但食粽子與扒龍舟是普遍習俗。
4、元宵節元宵節,又稱上元節、小正月、元夕或燈節,為每年農歷正月十五日,是中國春節年俗中最后一個重要節令。元宵節是中國與漢字文化圈地區以及海外華人的傳統節日之一。正月是農歷的元月,古人稱夜為“宵”,所以把一年中第一個月圓之夜正月十五稱為元宵節。
5、中秋節中秋節,又稱月夕、秋節、仲秋節、八月節、八月會、追月節、玩月節、拜月節、女兒節或團圓節,是流行于中國眾多民族與漢字文化圈諸國的傳統文化節日,時在農歷八月十五;因其恰值三秋之半,故名,也有些地方將中秋節定在八月十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