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武臺山旅游服務中心
個人不能打印發票憑門票存根就可以報銷。團體可以去景區服務中心讓工作人員開發票。
2. 武臺山景區電話
可以向五臺山風景區綜合監察大隊投訴!投訴電話:0350-6543998、400-0350-226!
據五臺山風景名勝區管理委員會官方網站介紹,五臺山景區實行旺季門票價格收費政策,即全票145元/人,半票70元/人。按照國家規定,持本人有效證件的老人、殘疾人,在校學生等游客將享受免票或半價票優惠。
3. 武臺山攻略自助游攻略
我們很多人都坐火車一般都是在五臺山火車站下車,五臺山火車站在忻州市繁峙縣砂河鎮這個是離我們景區最近的一個火車站口,到達景區的路程大約也就是40公里左右。出了五臺山火車站向左,大院里邊有大巴車,票價25元送至臺懷鎮中途在鴻門巖可以下車。
我們也可以在火車站的門口找車,火車站門口也會有很多的出租車攬客的
4. 武臺山旅游服務中心電話號碼
網上預約 第一步:微信關注“五臺山游客服務中心”公眾號。
第二步:點擊“景區門票”-“微信商城”,進入“五臺山全域旅游平臺”,點擊“門票預訂”,選擇票種、實際進入景區的日期和門票數量后點擊“去支付”-“結算”,輸入購票人的姓名、聯系電話和身份證號,點擊“微信支付”。
第三步:支付成功后,系統自動發送門票二維碼。
5. 臺山游客中心
總面積3286平方公里. 臺山概況:(此文源于臺山:http://www.gdts.gov.cn/2004/01.htm)臺山市,始建于明弘治十二年(公元1499年),原稱新寧縣; 民國三年(公元1914年)改名臺山縣。1992年4月17日,經國務院批準設立臺山市。 臺山市位于珠江三角洲西南部,毗鄰港澳,幅員遼闊,總面積3286平方公里?,F轄17個鎮和一個華僑農場,共分313個村(居)委會,3655條自然村。市內人口98.92萬,旅居海外及港澳臺等92個國家和地區的臺山籍鄉親130多萬,素有“全國第一僑鄉”、“內外兩個臺山”之美譽。臺山人出國,追溯到清乾隆39年(公元1774年),已有232年歷史。 市境南臨南海,海(島)岸線長587公里,境內有大小島嶼95個,以川山群島中的上川島、下川島為最大。上川島157平方公里,是廣東面積最大的島嶼;下川島98平方公里,面積居全省島嶼第五位。境內有盆地、平原、丘陵、高山、灘涂,土地肥沃,物產豐饒。臺山屬亞熱帶海洋性季風氣候,年平均氣溫21.8℃,年平均日照2006小時,年均降雨量1936毫米。 改革開放以后,臺山經濟發展尤為迅速。2005年全市國內生產總值109.49億元。全市工業已形成了以機械、鋁材、電子電器、紡織、醫藥、建材、食品、五金、化工、制衣等行業為主的工業體系,產品遠銷世界各地。農業初步建立了優質水稻、海水養殖、淡水養殖、花生、甘蔗、蔬菜、禽畜、水果、花卉、林木等十大生產基地。 臺山基礎設施建設日臻完善。水陸交通方便。公路四通八達,通車里程1975公里。2001年建成貫通市境南北、全長53公里的新(會)臺(山)高速公路;2002年建成貫通市境東西、全長87公里的廣東西部沿海(臺山段)高速公路。港口建設日趨完善。臺山發電廠10萬噸級的煤運碼頭已投入使用。建于市境北部潭江河岸的公益港,可停泊數千噸級的集裝箱貨運船和豪華快速客輪,每天都有航班往返香港。建于市境南部廣海灣的廣海港距香港87海里,距澳門48海里。即將建成的還有可停泊萬噸級貨輪的魚塘港。可建設20—30萬噸級深水港的川島港正在進行前期測量和可行性研究工作,發展前景遠大。臺山是全省有名的電能源基地,電力建設投資不斷加大?,F有火電、水電設施的總裝機容量為245萬千瓦。在建中的臺山電廠是規劃總裝機容量亞洲最大的燃煤發電廠,一期工程5臺共300萬千瓦(每臺60萬千瓦)的發電機組已建成4臺,目前火力發電總裝機容量居全省第一;5號機組正加緊建設,將于今年底并網發電。二期工程4臺共400萬千瓦的機組正爭取列入國家“十一五”規劃。投資總額超800億元的臺山腰古核電廠已列入國家“十一五”電力發展規劃,前期工作進展順利,明年初將正式動工建設。裝機容量4.95萬千瓦的川島風電場正爭取于今年下半年投入建設。農網改造工程全面鋪開,共有220KV、110KV、35KV等變電站20座,總變電容量112.98萬千伏安。臺山是全國電信百強縣(市)之一,近年信息化建設步伐加快,已建成總長近2.6萬纖芯公里的光纖寬頻傳輸網絡, IT技術正在加速向經濟社會各個層面滲透,程控電話裝機容量32.1萬門,移動電話信號覆蓋全市,有移動電話用戶45萬個,互聯網用戶3.6萬個,中英文版《臺山招商網》已開通使用,率先在全國縣(市)中建立開播數字電視平臺。城鎮建設日新月異。六福山莊、僑雅花園等多個新住宅小區初具規模。首期工程建筑面積16.29萬平方米的臺山“碧桂園”正在開發建設中。市區臺城連續5次通過“全國衛生城市”復檢。各鎮區建設不斷出現新面貌。 以旅游業和現代流通服務業為重點的第三產業發展成效顯著。近年來,全市圍繞“第一僑鄉,休閑勝地”的主題、以“海島、溫泉、漂流、僑鄉”為主要內容,著力包裝、推介臺山休閑度假旅游市場。省級旅游度假區—上下川島正在努力營造“AAAA”環境,“廣東第一泉”—三合溫泉人潮如流,富都溫泉應接不暇,北峰山漂流、鳳凰峽漂流刺激有趣,還有石花山旅游風景區、北峰山森林公園、廣海“海永無波”石刻公園等著名景點,每年吸引上百萬游客到臺山觀光旅游。 華僑、港澳臺同胞多,是臺山的一大優勢。每年都有大批旅外鄉親、港澳臺同胞回鄉探親觀光。他們愛國愛鄉,不但捐資興辦公益事業,還積極在家鄉投資興辦實業。 臺山又有“文化之鄉”之美譽。市區文化新區頗具規模,影劇院、電視大學、中專學校、科學館、少年宮 、圖書館、博物館、文化藝術館、書畫院等設施都在其內。32家僑刊發行世界各地。2006年,“臺山廣東音樂”入選“國家首批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全市共有學生16.8萬。中小學教室基本實現樓房化,是全省校舍建設特級市。普及九年義務教育,被省評為“優”級。電大臺山分校、中等專業學校、電子學校、教師進修學校、衛生學校、排球運動學校等也辦得有聲有色。臺山是“全國體育先進市”,素有“排球之鄉”之美譽。排球運動自1914年傳入臺山后,已成為遍及城鄉的群眾性體育運動。臺山排球隊曾多次在全國比賽中獲獎,青年、少年排球隊曾數次代表國家參加國際大賽并獲獎。全市共有醫療機構34個、病床1732張,各類衛生技術人員2167人。 目前,臺山市已具備了資源、僑鄉、環境、后發四大優勢,初步形成了大交通、大能源、大港口、大資源、大旅游、大商貿、大養殖的發展格局。隨著CEPA、“9+2”泛珠三角發展戰略的實施和港珠澳大橋的規劃建設,“接軌大特區,融入珠三角”已成為臺山市的發展趨勢和必然選擇。臺山市委、市政府帶領全市人民正以發展為第一要務,進一步解放思想,更新觀念,認真實施“工業強市、科教興市、農業穩市、商旅旺市、強鎮富市”五大發展戰略,增創資源、僑鄉、環境、后發新優勢,大力開展招商引資,著力發展工業經濟、民營經濟、鎮級經濟、園區經濟、海洋經濟、旅游經濟等特色經濟。積極推進工業化、城市化、信息化,努力實現跨越式發展,全面抓好“三個文明”建設,不斷加快全面建設小康社會步伐,開創僑鄉現代化建設新局面。
6. 天臺山旅游局
臺州自然風光雄奇秀麗、古樸莊嚴、玄遠清幽;人文景觀源遠流長、內涵豐富、獨放異彩。名山古剎時掩時映,碧海藍天云卷云舒,自有一派江南"海上仙子國"的明媚秀色。臺州擁有國家重點風景名勝區四A級旅游區(點)天臺山和國家級歷史文化名城臨海,及仙居、桃渚、長嶼硐天、方山--南嵩巖等四個省級風景名勝區,還有森林公園和地質公園等。氣候溫和,物產豐饒。游人來臺州,既可以游歷名山,觀覽滄海,尋訪古跡,棲息田園,充分享受回歸大自然的情趣,又可感受到時代的氣息和活力。 臺州自古以"海上名山"著稱。海岸曲折,山奇水秀,風光旖旎。臺州共有自然景觀62處,人文景觀62處,其中有國家級旅游風景區、文物保護單位、地質公園、森林公園等10多個,具有較高的旅游經濟開發價值。全市現有星級旅游飯店63家,各類旅行社74家,其中國際旅行社3家。臨海國際大酒店、鳳凰山莊、椒江大酒店成為浙江省首批“綠色飯店”,臺州華夏旅行社、東亞旅行社進入全省50強旅行社行列。臺州已形成了佛教圣跡游、海上名山游、股份經濟考察游、新江南秀麗山水游、新天仙配—長城作證等旅游線。 中國歷史文化名城臨海 有2100多年歷史,歷史積淀豐厚,人文勝跡薈萃。主要景點有國家文物保護單位臺州府城墻,全長6000多米,始建于東晉,經全面修復,雄奇壯麗,被譽為"江南長城",為國家4A級旅游區(點)。 是國家級文物保護單位。臨海城內的巾山公園和東湖公園,山水相依,風光秀麗。 天臺山國家級重點風景名勝區 以“佛宗道源”著稱于世的天臺山是中國佛教第一個宗派天臺宗的發祥地,又是中國道教南宗的本山。重點景點有國清寺、石梁、赤城山、寒山湖、華頂峰等。國清寺是國家級文物保護單位,也是日本、韓國佛教天臺宗的祖庭,至今,在日韓和東南亞一帶仍擁有300多萬天臺宗佛教徒。石梁飛瀑還是浙江省十大名勝景點之一。2000年天臺山被國家旅游局評為首批中國4A級旅游區(點)。 仙居國家級重點風景名勝區 有景星巖、神仙居、十三都、淡竹、公盂5大景區,山川秀麗,風光迷人,被稱為“仙人居住的地方”。景星巖景區懸峰入云,峰頂有休閑度假村。神仙居景區融險峰、幽谷、秀林、奇瀑于一體。永安溪漂流一攬水光山色。 臨海桃渚省級風景名勝區 為國家級地質公園。主要景點有:國家文物保護單位、因戚繼光抗倭而聞名于世的桃渚古城;佳境奇致的武坑景區和國內罕見的火山熔巖柱狀節理地質地貌—珊瑚巖景區。這里還是侏羅紀江南翼龍化石的發現地。 方山-南嵩巖省級風景名勝區 與國家級風景區雁蕩山一脈相承,由雄偉的方山、威武的獅峰、幽深的龍犟門三大景區組成,區內丘巒密布、川澗交織、四時蒼翠、嵐氣蒸騰。 長嶼硐天省級風景名勝區 為歷經1500多年人工采石形成的硐窟景觀,共28個硐群、1314個硐體,硐硐相通、硐硐有別、硐硐有景、環生相疊,蔚為壯觀。雖由人作、宛若天成。硐內有與德國巴爾沃巖洞媲美的自然音樂廳,在洞中演奏,不需用電聲設備。2002年被國家旅游局評為全國4A級旅游區(點)。 大陳島 被譽為"海上明珠",位于東海大陳洋面。有甲午巖、美齡亭等景觀,有繁華的大陳漁港。 大鹿島 被譽為"東海翡翠",是中國惟一在海上的國家級森林公園,為回歸大自然的人們所鐘愛。島上遍布“大地巖雕”作品,是一個藝術之島,2007年被評為國家4A級旅游風景區。 石塘漁村 以石塘山為屏,三面環海,樓房道路皆用石塊壘筑,形成錯落有致的古堡式石屋群,建筑風格十分獨特。大海的美景、奇特的建筑和漁村的情趣融為一體,海灣、沙灘、礁石、小街、海色海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