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算比較成功跟有名氣的
西雙版納神奇美麗的熱帶雨林自然風光和多姿多彩的民族風情交相輝映,人與自然和諧相處,猶如人間仙境,令人如癡如醉。
概況
西雙版納傣族自治州位于中華人民共和國的西南部,云南省南部邊陲。地處99056’E—101050’E,21008’N—22036’N,屬北回歸線以南的熱帶濕潤區。東北面與江城縣、思茅市毗連,西北面與瀾滄縣接壤,東南部、南部和西南部分別與老撾、緬甸連壤,邊界國境線長達966.29千米。全州轄景洪、勐海、勐臘1市2縣,40個鄉鎮,駐有10個國營農場,7個中央、省屬科研單位。
人口不多民族多———文化獨特
西雙版納全州總人口不足百萬,卻居住著傣、漢、哈尼、拉祜、布朗、彝、基諾、瑤、壯、回、苗、景頗、佤等13種世居民族,其中傣族占總人口的34%,漢族占25%,其他少數民族占41%?;Z族是西雙版納獨有的少數民族。
以傣族為主的10多種少數民族形成并保留了獨具特色的民族歷史文化、傳統習俗和生活方式。眾多歷史遺跡、佛塔、亭井、佛寺以及具有代表性的民居和村寨、民族節日、宗教和民族風情,構成獨特而多樣的人文景觀。
各民族的傳統節日文化活動令人神往。哈尼族的“嘎湯帕節”、布朗族的“??北冗~節”、基諾族的“特懋克節”、瑤族的“盤王節”、拉祜族的“擴塔節”,都體現了獨特的民族風情,被譽為“東方的狂歡節”的傣族“潑水節”更是讓人樂而忘返。
旅游開發起步早———知名度高
西雙版納的美名,早在上個世紀五六十年代就已蜚聲海內外。上世紀八十年代初,西雙版納被國務院批準為國家級風景名勝區。西雙版納抓住機遇,依托州內兩個獨具特色的旅游產品:具有典型性和多樣性熱帶雨林為代表的自然景觀旅游產品,以傣族為主體的多種少數民族風情文化民俗旅游產品,大力發展旅游業,較早成為國內外知名的旅游景區,海內外游客紛至沓來。
全州共有東西南北7條國內外旅游熱線,有景區、景點120多處,A級以上精品旅游景點10處,其中AAAA級景點3個(中科院西雙版納熱帶植物園、傣族園、原始森林公園),AAA級景點2個(野象谷、熱帶花卉園),AA級景點3個(民族風情園、曼聽公園、勐泐文化園),A級景點3個(曼飛龍筍塔、勐遮景真八角亭、打洛獨樹成林)。開通了中緬、中老旅游線路,正在建設水、陸、空并舉的中、老、緬、泰四國旅游環線。
目前,西雙版納州正圍繞形成在市場上具有較強競爭力的旅游產品這一核心,以實現旅游資源優勢向旅游經濟優勢跨越的目標,傾力構筑“一個中心、三大旅游區、三級旅游點、四條旅游主線,七大旅游產品”的西雙版納旅游新格局。
邊境線長口岸多———區位優越
西雙版納國境線長966.3公里,是我國連接中南半島和南亞次大陸的樞紐,也是我國大西南和東南亞兩大市場對接的結合部、窗口、前沿和基地。素有“東方多瑙河”之稱的瀾滄江?湄公河穿州而過,一江連中、老、緬、泰、柬、越六國。從景洪順江而下可直達緬甸、老撾、泰國,不久可直通柬埔寨和越南。州內現有景洪港、磨憨口岸、西雙版納機場等水、路、空3個國家級口岸和一個省級口岸打洛,有6條主要過境通道直通老撾和緬甸,此外還有60余條邊境通道。
西雙版納是我國進入東南亞最便捷的水陸通道。在西雙版納眾多的口岸、通道中,磨憨口岸是中國與老撾的唯一國家級口岸,現有3條柏油路直通老撾北部3省。省級口岸打洛到緬甸景棟86公里,到仰光989公里。西雙版納機場航空口岸現已開通了成都、廣州、上海、北京等9條國內航線和2條通往泰國曼谷、老撾瑯勃拉邦的國際航線。
突出的區位優勢,使西雙版納成為四通八達的對外開放地區。國內外客商齊聚西雙版納,對外貿易紅紅火火。中國的牛和梨、蘋果、大蒜等農副產品,輕工產品源源不斷地從西雙版納運往老、緬、泰等東南亞各國,泰國的熱帶水果、大米、海產品等,又從西雙版納紛紛發往內地,物流暢通,進出兩旺。
隨著國家西部大開發戰略的實施,瀾滄江?湄公河次區域經濟合作的推進,中國———東盟自由貿易區的建設,西雙版納正面臨著重大的發展機遇,必將煥發出勃勃生機。西雙版納州堅持以改革為動力,以發展外向型經濟為主導,堅持科教興州、開放活州、生物富州、旅游強州、依法治州的基本思路,提升優化糧食、橡膠、蔗糖、茶葉等傳統產業,重點培育林業、旅游與文化、電力、畜牧、云麻、傣藥等新的支柱產業,積極參與中國———東盟自由貿易區建設,配合上級加快建設昆曼公路、瀾滄江?湄公河航道、航空專線、云電外送等四大國際通道,把西雙版納建設成著名熱帶雨林旅游度假區、自由貿易試驗示范區、生物生態科研開發區、民族民間文化交流展示區。
傳統節日的旅游開發的案例
2021年12月07日 14:22:29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