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旅游區管理局
大明山于1958年建立國有林場,1981年改建為自治區級水源林保護區,2002年經國務院批準升級為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管理機構更名為廣西大明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管理局,2004年劃歸南寧市管理,2005年成立南寧大明山風景旅游區管理委員會,與大明山管理局實行一套人馬、兩塊牌子的管理體制。管委會隸屬南寧市人民政府,是參公事業單位,負責對大明山景區實行統一領導、統一規劃、統一管理,統籌、主導大明山及環大明山自然生態資源保護和旅游資源開發工作。
2. 旅游區管理局有額外手續嗎
(一)組織實施旅游行業的法律、法規、規章和政策。起草全市旅游行業法規、規章草案,并監督實施。
(二)擬訂指導全國旅游業發展的中長期計劃,并組織實施。
(三)擬訂旅游市場的開發規劃,負責旅游整體形象的對外宣傳和重大推廣活動,指導、扶持重點旅游產品的開發,策劃、宣傳精品旅游景點和黃金旅游線路。
(四)組織旅游資源的普查、評估、開發和相關保護工作,指導重點旅游區域、旅游目的地和旅游線路的開發,引導休閑度假,監測旅游經濟運行,負責旅游統計及行業信息發布,協調和指導假日旅游和紅色旅游工作。
(五)承擔規范旅游市場秩序、監督管理旅游服務質量、維護旅游消費者和經營者合法權益的責任,規范旅游企業及從業人員的經營和服務行為。監督旅游區、旅游設施、旅游服務、旅游產品等方面標準的執行情況;負責旅游安全的綜合協調和監督管理,指導旅游應急救援工作。
(六)按照權限評定、復核、推薦旅游涉外星級飯店,指導旅游行業精神文明建設和誠信體系建設。
3. 旅游區管理局工作職責
主要職責是貫徹執行黨和國家關于藝術工作的方針、政策和法規,研究制訂當地文化事業發展規劃、政策、規章和管理辦法
4. 旅游管理局電話號碼
1、文旅局全稱是文化旅游局。
2、文化旅游局是政府行政管理機關。研究擬訂全市文化藝術人才規劃并組織實施;推動文化系統勞動人士管理體制改革;負責系統人事和機構編制管理工作。
3、研究擬定旅游業發展的方針、政策和規劃,研究解決旅游經濟運行中的重大問題,組織擬定旅游業的法規、規章及標準并監督實施。
4、協調各項旅游相關政策措施的落實,特別是假日旅游、旅游安全、旅游緊急救援及旅游保險等工作,保證旅游活動的正常運行。
5、研究擬定國際旅游市場開發戰略,組織國家旅游整體形象的對外宣傳和推廣活動,組織指導重要旅游產品的開發工作。
6、培育和完善國內旅游市場,研究擬定發展國內旅游的戰略措施并指導實施,監督、檢查旅游市場秩序和服務質量,受理旅游者投訴,維護旅游者合法權益。
7、組織旅游資源的普查工作,指導重點旅游區域的規劃開發建設,組織旅游統計工作。
8、研究擬定旅游涉外政策,負責旅游對外交流合作,代表國家簽訂國際旅游協定,制定出境旅游、邊境旅游辦法并監督實施。
5. 旅游管委會
從高新區管委會到旅游路約五公里左右,具體是從管委會出來順著舜華路一直往南走,穿過經十路一直上去就是旅游路。
6. 旅游區管理局什么單位
旅游局下屬事業單位沒有行政編制。現在要想有行政編制的身份,必須通過公務員考試。事業單位的改革是明顯的改革標準,事業單位整體分為行政類,公益一類,公益二類,生產經營類相關單位,其中生產經營類改為企業實行的整體制度是,管辦分離,事業單位和企業單位分開的制度。
在新一輪的黨政機構改革的過程當中,很多的文化部門和履行部門相互整合,組建了一個完全的,嶄新的文化旅游基地和相對的文化旅游區,這一部分新組織的文化旅游局屬于下屬單位當中,承擔行政管理職能的事業單位。
整體的事業單位隨機構進行改革,行政機構劃分歸到文化旅游局進行相關的機構承擔,所謂的參公人員連人帶編,隨職能進行集中的轉化到機關單位,相應的文化履行,監督監察等職能,以縣區為主,成立相應的行政服務中心。
事業單位保留原有的參公屬性,下屬事業單位承擔的公益服務類只能有所保留,讓事業單位整體呈現它最基本的公益服務類的相對應的職位,在長集的黨政機構改革,開展整合的事業單位改革過程當中,領域和跨領域綜合進行整體的改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