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lide 1: 島開發 海 和海域的 島為 --以海南 一、我國島嶼概況及開發意義 例 概況:島嶼面積約 8.6 萬平方千米,管轄海域面積約 300 萬平方千 米。從分布上看,近岸海島多,遠海海島少;南海諸島雖 遠離大陸,但分布零散。從面積上看,大島少,小島多。 在 6500 多個島嶼中, 200 平方千米以上的占少數島上人口少 開發意義:一方面,海島及其周圍海域,蘊藏著豐富的漁業、港 灣和礦產資源。另一方面,海島是劃分海洋國土的重 要依據,開發利用海島,有利于維護國家海洋權益, 保證國家安全。 二、海南島的地理區位優勢(課本 P104 頁圖) 1 、地理區位優勢 海南島地處我國南部邊陲,四面環海,背靠祖國大陸,與廣東雷 州半島之間僅隔寬約 30 千米的瓊州海峽,地理區位優勢明顯。
Slide 2: 區位類型 島開發 海 和海域的 島為 --以海南 區位優勢 例 區位意義 位于華南和西南地區陸地國 ① 大西南走向世界 海陸位置 的前沿;②開發利 土和海洋國土的結合部 用南海資源的基地 ① 近傍香澳,遙望臺灣② 既有廣大的內陸腹 內 地,又能受到華南 相互位置 靠經濟發達的珠江三角洲, 經濟圈、亞太經濟 外鄰亞太經濟圈中最活躍的 圈的輻射作用 東南亞 位于西太平洋環形帶上處在 日本到新加坡的中段,直接 有利于依托港口發 面向東南亞,靠近國際深水 交通位置 航道。連接亞洲和大洋洲、 展外向型經濟,參 與國際經濟大循環 太平洋和印度洋,南海是我 國通往東南亞、印度洋直到 非洲、歐洲的海上通道
Slide 3: 2 、社會經濟的發展 一個地區的經濟能否得到發展,既有其內部因素即自身條件的 約,又受到外部因素的影響。海南島在建省前后經濟具有明顯 變化: 島開發 海 和海域的 島為 --以海南 例 設省前 社會經濟 發展狀況 設省后 ① 國民經濟快速發展;國內 ① 經濟發展緩慢,社會經濟相生產總值猛增;工農貿旅快 對落后;②產業結構不合理, 速增長;三大產業結構趨向 以第一產業為主 合理。②已基本形成全方位 對外開放格局和最南端開發 窗口 ① 國防前線,難以進行大規 模的經濟建設,基礎設施滯 后,缺乏建設資金;②閉關 鎖島,阻礙交流協作;③行 政體制上條塊分割,阻礙經 濟發展 設立海南省和海南經濟特區 依托區位、資源、政策優勢 原因
Slide 4: 三、熱帶資源優勢特征: 島開發 海 和海域的 島為 --以海南 例 土地資源 近似橢園,中間高四周低,由山地、丘陵、臺地、平原組 成環形層狀地貌 開發意義: 土地利用類型多樣,是環帶產業布局的自然基礎 特征 光照--熱帶北緣,年日照時數大于 2000 小時,光照充足 熱量--積溫 8400℃ ~ 9200℃ ,冬季溫暖,最冷月氣溫超過 氣候資源 16 ℃ ,夏季高溫,最熱月氣溫在 25 ~ 29 ℃ 之間 開發意義: 一年三熟,適宜發展熱帶高效農業 藥用植物- 見血封喉、花梨木、砂仁、益智、檳榔等 種類 用材植物- 苦梓、坡壘、青梅、子京、野荔枝等 生物資源 珍禽植物- 孔雀雉、長臂猿、坡鹿、云豹等 我國最大的熱帶物種基因庫,發展成為熱帶作物 開發意義: 基地和旅游基地
Slide 5: 四、海洋資源優勢 島開發 海 和海域的 島為 --以海南 例 ● 生物資源 魚類 1000 多種,藻類 2000 多種,蝦類近千種,貝螺類 1000 多種,適宜發展 海洋捕撈和養殖。生態系統有紅樹林、珊瑚礁、河口等,是海洋高生產力 區和生物多種性區。提供食品資源,可作為旅游觀賞區。 ● 漁業資源 漁場面積大,近 30 萬平方千米,漁類品種多, 800 種以上、生長快和漁汛期 長等特點,適宜遠洋捕撈業;淺海、灘涂面積廣大,港灣多,適于發展人工 養殖業,是我國熱帶海洋漁基地 ● 油氣資源 沉積盆地廣(北部灣、珠江口、鶯歌海、瓊東南、西沙海槽盆地等),油氣 遠景儲量大,估計有幾十億立方米天然氣和幾百億噸的石油遠景儲量,成為 我國未來的油氣基地 ● 旅游資源 沿海浴場和海濱、海下熱帶景觀(珊瑚礁、熱帶魚群)、椰林風光、紅樹林 熱帶雨林、熱帶作物園、自然保護區等 ● 空間資源 擁有大小島礁 600 多個,其中大于 500 平方米的有 225 個,可開發成為海上漁業 補給、貿易、旅游熱帶海洋科研基地
Slide 6: 島開發 海 和海域的 五、合理布局產業 島為 --以海南 環帶開發布局是海南島資源開發和生產力空間布局的基本特征,是其地域生產 力布局和自然環境保護的戰略選擇,它既適應了海南島自然環境的環帶狀分布 特征,又是發展外向型經濟的客觀要求 1 、自然環境的環帶狀分布特征 ( 1 )形成原因:受地勢高低起伏和距海海洋遠近的影響,自然環境呈環帶狀 分布 環 距 環 全島近似橢園形 海岸帶 狀 海 形 分 遠 層 地勢中高四周低 丘陵和臺地環帶 布 近 狀 特 差 地 山地丘陵帶 征 異 貌 山地、丘陵、臺地、平原 ( 2 )環帶組成 環帶名稱 海 陸 海岸帶 丘陵臺地環帶帶 山地丘陵帶 地貌類型 平原 臺地、丘陵 丘陵、山地 海拔 < 100 10 - 200 500 - 1100 比重 25 50 25 例
Slide 7: 島開發 海 和海域的 島為 --以海南 2 、生產力的環帶開發布局環帶 位置 例產業布局和發展重點發展、大力建設港口 以推動城市化和第三產業 的發展,帶動全島外向型 經濟發展 發展熱帶農業,建設蔗糖 糧食、牧業、城郊等農業 基地 自然和經濟特征 海岸帶 經濟基礎和運輸條件較 好,城市集中,是內陸 海陸交界處 資源開發前沿和海洋資 源開發基地 地形平坦,土壤較好 丘陵和臺 海岸帶與山 地環帶 地丘陵帶之間 山地丘陵 帶 中部偏南 首要任務是恢復和保護 生物物種資源豐富,全 熱帶森林植被;發展特 島的水源區 色旅游業,適當配置山 區特色工業 請思考:海南設省、設區 (特區)前后的經濟主體和投入發生了怎樣的變 化?(農業經濟向外向型經濟的轉變,投入要素由勞動力的投入向資 金和技 術的轉變)
Slide 8: 島開發 海 和海域的 六、發展特色經濟 島為 --以海南 1 、含義和方向 例 發展特色經濟是指依托海南的區位優勢和資源優勢,結合國家需要和市場需求 大力發展在全國具有鮮明特色的產業部門,主要為新興工業、熱帶農業和旅游 業三大支柱產業 2 、新興工業 發展方向 培育和發展支柱工業 建設現代大工業體系 建設西部工業走廊, 發揮輻射帶動作用 具體內容 油氣化工、汽車、飲料食品、化纖紡織 醫藥、建材 以港口加工區和重化工業為依托,形成 ???、洋浦、八所、三亞、清瀾五大區 大力發展生態型工業 利用本地資源發展科技含量高的天然飲 料、保健食品、生物醫藥和以熱帶花卉 和高技術產業 為原料的化妝品、清潔造紙、綠色化工 等制造業
Slide 9: 3 、特色農業(熱帶高效農業) 利用充足的光熱、降水和廣闊的海域發展特色農業,形成了水稻甘蔗區、雜糧 林業區和天然橡膠區 島開發 海 和海域的 島為 --以海南 例 農業基地 瓜菜生產基地 具體內容 ① 為城鎮居民和旅游者供應蔬菜的基地; ②面向大陸市場的冬季蔬菜基地 熱帶水果生產基地 菠蘿、龍眼、芒果、香蕉、荔枝等的生產 加工 熱帶作物生產基地 ① 纖維作物:劍麻;②油料作物:椰子、 油棕;③香辛作物:胡椒、香茅;④飲料 作物:可可、咖啡、茶葉 育種繁殖基地 北方各省的育種繁殖基地 水產養殖基地 大力發展遠洋捕撈和近海深水養殖
Slide 10: 島開發 海 和海域的 島為 --以海南 例 4 、旅游業(海濱風光、山水景色和珍稀物種) ( 1 )資源特色:熱帶海濱和島嶼以及少數民族風情 ( 2 )旅游項目:規劃建設生態旅游區,發展海洋生態游和熱帶雨林考察游 ( 3 )旅游市場:以國內市場為基礎,穩定發展港澳市場,重點開拓東亞和 東南亞周邊市場,積極拓展歐美市場,發展出境旅游 七、海洋環境保護 1 、現狀和問題:熱帶海洋性氣候,海洋的自凈能力強;開發較晚 人類干預較輕,環境質量良好。但環保的形勢嚴峻,由于海上油 氣開發、港口和港灣工業發展及城市化的發展,給環境造成巨大 的壓力。 2 、要求和措施 ( 1 )扶持生態環保產業的發展 ( 2 )提高公眾的環境意識和參與意識 ( 3 )加強海洋環境的管理和監測
海南島發展特色農業的地理條件
2022年06月01日 09:43:3650
上一篇: 最近想去湖南省旅游,有推薦攻略嗎?
下一篇: 菲律賓有什么好的旅游景點?
- 發表評論
-
- 特別關注
-
維吾爾族與漢族的習俗區別?
4 2
關于東盟十國的各種信息?
164 0
東盟十國的歷史文化與中華文化的淵源
139 0
形容東南亞風景的句子
128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