藏族的節日: 轉山會是藏族傳統節日,又稱沐佛節、敬山神。 采花節是南坪縣博峪一帶藏族傳統節日。 黃藏歷元旦是藏族人民最重要的節日,要穿著盛裝相互拜年,并到寺院朝拜祈福。 四月十五日是藏族的薩噶達瓦節。關于它有兩種說法:一說是紀念釋迦牟尼成道的日子;一說是紀念文成公主到達拉薩的日子。 甘肅文縣的藏族,每年農歷五月初四、初五,是他們的“女兒節”。 “望果節”(意為轉田間)是西藏藏族傳統節日之一。 雪頓節是藏族傳統節日,起源于公元11世紀中葉。 藏歷10月15日是一年一度的藏族傳統節日——白來日追,即“吉祥天母節”。 參考:
五月初五是藏族的什么節
采花節
采花節是中國白龍江流域甘肅南端的博峪藏區的節日風俗,博峪藏區素有甘肅西雙版納之稱。在每年的農歷五月初五,當地的男女老少一起舉行采花節。采花節是花神的祭節。采花節在藏民中又叫“女兒節”,是南坪縣博峪一帶藏族傳統節日,每年農歷五月初五日舉行,節期兩天。采花節是一種很富有民族特色的節慶活動。它大致可分為“搶水”、“采花”和“祝?!比齻€部分構成,其中“采花”和“祝?!倍寂c民族歌舞相結合。節日由“搶水”活動拉開序幕。
藏族元宵節的習俗
藏族元宵節的習俗
農歷正月十五,在漢族地區,是傳統的元宵節,也叫燈節。歷史上,這一天,鄉村城鎮,都要張燈結彩,歡慶一番。據說這一習慣,起于唐代。那時,封建帝王為了粉飾太平,張燈結彩,令百姓觀賞。且不論統治者的用心,就民間習慣而言,元宵節間,確是家家點燈、戶戶結彩、玩燈、舞獅、放/火/炮,熱鬧非常。
??? 在雪/域/高/原,藏/歷正月十五,與農歷往往相差無幾,也數百年流傳著“花燈節的習俗。這一天晚上,拉薩八/角/街四周,擺滿了五彩酥/油塑成的花卉、圖案和人物、鳥獸。城鄉人民,紛紛擁到八/角/街游玩。各寺院的僧人及民間藝術家用本地盛產的酥/油和色彩,制作出精美多姿的酥/油/花/盤及各種姿態的供奉天女,加上精細的燈架,玲瓏剔透。人們還利用酥/油/花再現出各種神話故事及其中的人物、花鳥和景象,有的成屏連片,象立體的連環圖一樣。精彩的圖景、多姿的燈花吸引了萬千觀眾。人們在塑花之下,狂歡起舞、徹夜不眠。
??? 雪域高原的花燈節,開始于明永樂七年,即1409年,由佛教/格/魯/派祖師/喀/巴/洛/桑/扎/巴于正月十五日,在拉薩創辦傳/昭/法/會時,陳列各種供品,隆重紀念釋迦牟尼現/神/變/降/伏/邪/魔/日,從此以后,人們便沿襲他的做法,每年元月五日擺花添燈。不過,這一古老的傳統節日如此受重視,更主要的還是出于人民對生活的追求和熱愛。愛美、種花、賞花,這是人對美的追求。藏族人是十分愛花的,他們雖在惡劣的氣候條件里,也千方百計種花栽盆。拉薩街頭居民房前和窗戶邊,不乏一盆盆各式鮮花,人們在向大自然挑戰表示自己對生活的熱愛,對美的追求。
元宵燈節和藏族人民的擺花節,是經過長期的歷史發展,才逐漸變成民族的節日的象放/鞭/炮、貼春聯(桃符)、獻哈達這些漢藏人民習慣和禮節,很早以前確實含有迷信或宗教成分,但隨著生產和科學文化的發展,人們的心理素質發生變化,這此習俗賦有了新的的含意,成為歡慶、祝賀、禮樂的形式了正因為這樣,元宵的燈節的藏/歷正月十五日的花燈節,至今仍在漢、藏族人民中流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