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先要了解土地情況,如土地用地性質等,如果投資商準備開發500畝,投資商就要了解這500畝之內有多少是林地,多少村民承包地等等。
2. 根據土地不同情況找到土地的使用者或擁有者,比如村民委員會、個人、承包人等,與之溝通,征詢他們的意見,看是否能夠發展旅游業。如果土地使用者或土地擁有者同意開發,要與相關人員簽署意向性協議書,這個問題可以通過村民委員會去解決相關問題,這個過程中需要注意一定簽訂書面協議書,并加蓋政府公章;如果不同意,之后的事情就無法進行了。
3. 與縣級旅游相關部門溝通,征得縣級領導同意,并達成初步協議,完成先關流程。這樣項目開發就征取得了村民和政府的認可,開發商就開發項目做可行性研究報告。
攜帶土地使用者或擁有者簽訂的土地意向協議書和可研報告到發改委/局提交申請,填寫立項申請表。提交申請后,發改委/局會根據上位規劃進行立項。
生態景區規劃怎樣做?最終目標是怎樣的?
生態景區規劃怎樣做?最終目標是怎樣的?綠維創景認為,生態景區規劃的主要目的包括以下幾點:
1、保護景區的生態安全
生態化規劃是以生態學原理為指導,應用系統科學、環境科學等多學科手段辨識、模擬和設計生態系統內部各種生態關系,確定資源開發利用和保護的生態適宜性,探討改善系統結構和功能的生態對策,促進人與環境系統協調、持續發展的規劃方法。
景區生態化規劃的出發點和最終目標是促進和保持旅游景區生態環境的可持續發展。主要體現在保護人類健康,提供人類生活居住的良好環境;景區內的土地資源、水資源、礦產資源等進行合理利用,提高其經濟價值;保護自然生態系統的多樣性和完整性。
2、形成生態旅游環境,打造旅游吸引力
生態環境景觀是旅游景區的重要旅游資源,好的生態環境,景觀賞心悅目,使人有回歸大自然的感受。既使是人文景觀也是人類對自然景觀的適應的結果。江南古鎮以水為靈魂,閬中古城因山水而成為風水寶地?;诹己玫纳鷳B環境,旅游景區才會有吸引力。一旦生態環境遭受破壞,必然影響到景區的景觀品質,旅游吸引力也會降低。浙江雁蕩山風景區以溪景著名,但是因過度抽取地下水,導致多數溪流干涸,潺潺小溪流水的美麗景觀不復存在。旅游吸引力減弱,影響了旅游活動。
3、避免盲目建設,減少景區經營成本
有些地方在核心景區和近核心景區大量建造賓館或增加床位,還有的地方放任占景建房,這種行為破壞景區的生態環境,等到意識到時又要拆除建筑物,造成不必要的浪費。如我國著名佛教圣地山西五臺山風景名勝區,多年形成的亂拉亂建和商鋪林立的現象,讓景區應該有的最原始、最珍貴的東西逐漸喪失,成為申遺路上的一塊絆腳石。為申遺,五臺山斥資5億清理違章建筑。
旅游景區生態化規劃將通過生態適宜性分析,對旅游活動進行科學布局,避免在生態敏感地帶進行盲目建設。例如運用生態學中“集聚間有離析”的方法可以形成較優的景區生態格局,即將土地分類集聚,并在開發區和建成區內保留小的自然斑塊,同時沿主要的自然邊界分布一些人類活動的“飛地”。?
生態危機是現代人類面臨的“全球性問題”之一,它實質上是現代人類與自然的關系的危機。旅游景區作為人類親近自然的主要場所,也正在逐步陷入開發與保護的兩難境地。旅游景區是人類的自然文化遺產,具有重要的生態、文化、經濟價值,旅游景區的開發利用有巨大的社會經濟效益。但是不恰當的開發建設和人類活動的過度干擾往往會帶來一系列的生態環境問題:土地退化沙化、森林破壞、水土流失、環境污染、水資源緊缺等等。這些問題威脅景區的生態安全,制約著旅游景區的可持續發展。因此,綠維創景認為,借助生態學原理對旅游區進行生態化規劃應該成為旅游區規劃的重要內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