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北京中景旅游投資基金管理有限公司
還行。北京中景合天科技有限公司成立于2015年01月21日,注冊地位于北京市昌平區回龍觀鎮黃平路19號院1號樓A單元509,法定代表人為張吉英。經營范圍包括技術開發、技術轉讓、技術咨詢、技術服務;計算機系統集成;旅游信息咨詢;旅游資源開發;施工總承包、專業承包;經濟貿易咨詢;票務代理;組織文化藝術交流活動;承辦展覽展示、會議服務;設計、制作、代理、發布廣告;翻譯服務;汽車租賃;婚慶服務
2. 北京中景潤旅游投資有限公司
焦作旅游中心站——大封1小時34分鐘31.2公里焦作市步行1.2公里太極景潤站上車焦作旅游中心站——大封17站大封站下車步行280米武陟縣大封鎮九載村
3. 北京中景旅游投資基金管理有限公司招聘
不是,是民營企業
中景康旅游發展集團有限公司中景康旅游發展集團有限公司成立于2022年04月02日,注冊地位于江西省南昌市紅谷灘區紅谷中大道998號綠地中央廣場A1#辦公樓3907,法定代表人為郭志旋。
經營范圍包括許可項目:旅游業務,房地產開發經營(依法須經批準的項目,經相關部門批準后方可開展經營活動)。
4. 北京中投旅游發展有限公司
中投國控集團(湖北)有限公司成立于2017年07月13日,注冊地位于洪山區獅子山街張吳村98號3棟,法定代表人為劉海輝。經營范圍包括特色小鎮、美麗鄉村、田園綜合體產業、房地產開發建設;對文化、旅游、養生養老、產業園、教育、環保、農業行業的項目開發及投資;旅游景區項目開發經營;商品房銷售;物業管理。(依法須經審批的項目,經相關部門審批后方可開展經營活動)
中投國控集團(湖北)有限公司對外投資3家公司。有限責任公司(自然人投資或控股)因此屬于有限公司,不屬于央企。
5. 中景旅游集團
陳向宏
陳向宏,烏鎮景區、古北水鎮(北京)景區總規劃師、設計師及總裁,國內著名大型景區建設管理的實踐專家。自1999年起主持烏鎮古鎮旅游保護開發,在全國古鎮中率先提出“歷史街區再利用”的理論,并將烏鎮從觀光型古鎮打造成了國際性的著名的休閑旅游目的地小鎮。2010年,陳向宏率領數千建設大軍開赴北京京郊,在密云縣古北口司馬臺長城腳下開發建設古北水鎮景區,已初具規模,運行良好。2013年組建中景旅游管理(北京)有限公司,致力于國內景區的建設與連鎖管理。
6. 中景信旅游投資開發有限公司官網
東太行,位于河北邯鄲武安市境內,因所處太行山東麓而得名。規劃總面積26平方公里,最高海拔1428米,與美國科羅拉多大峽谷同屬丹霞地貌。是一處集太行山雄、奇、險、峻和巧石、云海、清幽、變幻于一體的山岳型自然景區。歷史上著名的129師和許多老一輩革命家曾在這里駐扎戰斗、生活。東太行由中景信集團投資打造,修建在海拔千米以上的絕壁棧道,堪稱太行山人工奇觀。漫步棧道,云霧繚繞,猶如踏云仙境。登臨東太行,“天脊攬勝,云端漫步”,人生從此豁然開朗。
2021年1月,被評定為河北省智慧景區示范點創建單位。
7. 北京中景旅游管理集團
寧夏中景置業有限公司位于 銀川市金鳳區創新園18樓東戶,于2018年08月01日在工商局注冊成立,注冊資本為500(萬元)。
公司主要經營房地產開發與銷售;旅游資源開發與經營;酒店經營與管理;物業服務;機動車公共停車場服務;營銷策劃;商務信息咨詢;提供工程預、決算及咨詢服務;會議服務;展覽展示服務;設備租賃;銷售日用百貨及建材、裝飾材料。
8. 中景信旅游投資開發集團
武安格力智能裝備基礎件產業基地汽車輕量化鋁鎂合金零部件制造項目一期11月底試生產;中船重工集團718所特種氣體項目,高純三氟化氮等4種產品產能明年可達世界前列……年終歲尾,邯鄲市一批戰略性新興產業項目陸續投產達效,為產業轉型升級注入新動能。
今年8月,邯鄲市出臺“532”主導產業發展實施意見,不斷提升精品鋼材、裝備制造、食品加工、現代物流、文化旅游五大現有優勢產業,培育壯大新材料、新能源、生物健康三大戰略性新興產業,謀劃布局電子信息和網絡、安防應急兩大未來產業,通過重點發展十大產業,著力構建優勢突出、聚集發展、競爭力強、帶動面廣的現代產業體系。
提升五大現有優勢產業
近年來,通過推進產品結構優化升級,全市精品鋼材占比不斷提升。去年精品鋼材產能約1000萬噸,實現產值約700億元,分別占全市鋼鐵行業的25%和30%。目前,邯鄲已具備全品種精品鋼材供應能力,河鋼邯鋼擁有自主知識產權的高級別汽車板生產工藝,普陽鋼鐵公司的海洋平臺用鋼、高強度船舶用鋼在國內市場具有較強競爭力,永洋特鋼公司輕軌產品全國市場占有率達67%。今后將重點發展高性能軸承鋼、齒輪鋼、海工鋼、高鐵軌道鋼、石油管道鋼等高端產品,力爭到2020年形成年產1500萬噸精品鋼材生產能力,打造全國重要的精品鋼材生產基地。
裝備制造業是延伸鋼鐵產業鏈的重要產業,去年完成產值836億元,已初步形成白色家電、基礎部件、整車制造、冶金礦山裝備、智能制造裝備、節能環保裝備等一批支撐行業,擁有美的空調、星星制冷、新興能源裝備、宗申戈梅利農機等一批裝備制造領軍企業。圍繞裝備制造重點領域,邯鄲將積極推動智慧工廠和工業互聯網建設,實現傳統制造業向智能制造、協同制造轉變,力爭到2020年將裝備制造業打造成超千億元產業。
食品加工產業是邯鄲近年來增長較快的產業之一,去年完成產值415億元,實現增加值88億元、占規上工業比重7.5%。大名縣五得利面粉集團日處理小麥4.2萬噸,生產能力居世界第一。邱縣通過承接北京休閑食品產業轉移,聚集了馬大姐、哆呋、集味軒等一批知名食品品牌企業。以安全化、品質化、功能化、品牌化為主攻方向,邯鄲將重點發展精深食品加工、現代農副產品加工業,加快打造京津冀協同發展食品產業擴能“首選地”。
作為國家物流樞紐布局承載城市,邯鄲現代物流產業保持平穩較快增長的發展態勢。去年,全社會物流總額約9000億元,貨物運輸總量約4.4億噸,擁有5A級物流企業4家、4A級物流企業6家,引進建設了華耀城、林安智慧物流、浙江商貿城等一批知名商貿物流項目。未來將以邯鄲機場航空貨運為載體,以邯鄲中歐班列為依托,打造陸港空港“雙港”物流樞紐核心區,進一步壯大商貿物流;以武安保稅物流中心為支點,以青島保稅港區邯鄲(雞澤)功能區建設為抓手,進一步提升保稅物流;以冀南快遞產業園、唯品會中部城市群總部、中韓通用航空產業園等一批重點項目為平臺,進一步發展電商物流,努力把邯鄲建成全國重要的區域性現代物流中心。
文化旅游產業方面,邯鄲年接待游客近7000萬人次、旅游業總收入近800億元,擁有廣府古城、媧皇宮等5A級景區兩處,朝陽溝、京娘湖、七步溝等4A級景區11處。今年8月,與深圳華強集團合作建設的“邯鄲方特國色春秋”項目對外開放,日均客流量1.2萬人,成為華北地區文化旅游項目的新標桿。圍繞建設“省級全域旅游示范市”目標,邯鄲將重點抓好與華僑城集團合作的廣府生態文化園區、與中景信集團合作的東太行景區等項目。
培育壯大三大戰略性新興產業
經過近幾年發展,邯鄲市新材料產業已具備一定基礎,其中中船重工集團718所生產的特種電子氣體中,三氟化氮、六氟化鎢產能居世界第一;漢光公司生產的墨粉產銷量國內第一;鑫寶新材料公司生產的聚苯醚(PPO)和改性聚苯醚(MPPO),打破國外壟斷。瞄準電子信息材料、高端金屬材料、高端非金屬材料、化工新材料領域,邯鄲將不斷提升新材料產業市場競爭力和技術支撐力,力爭到2020年建成具有國內影響力的新材料產業集群。
12月10日,以“綠色、創新、未來、共享”為主題的2019邯鄲氫能裝備發展與應用大會舉行。邯鄲市具備良好的氫能源產業基礎,中船重工718所是全國最大的水電解制氫和甲醇裂解制氫裝置研發生產單位、國內燃料電池高壓車載氫系統最大供應商;河鋼邯鋼氣體廠是全國最齊全的稀有氣體生產企業和產能第二的高純商品氫生產商;銀隆新能源集團已形成14.5億安時鈦酸鋰動力電池、200兆瓦儲能電池模組等生產能力。依托這些基礎和優勢,邯鄲瞄準氫能、儲能兩大方向,重點聚焦氫氣制備、氫能制儲運加設備及氫能源汽車等方面,全力打造氫能全產業鏈條,著力打造“邯鄲·中國氣谷”,加快發展鈦酸鋰電池儲能示范應用。
生物健康產業。依托天然色素產銷量居全國之首、世界前列的曲周晨光生物集團,邯鄲將積極推進華北地區最大的天然植物提取和大健康產業基地建設;依托邯鄲制藥公司,積極發展現代中藥產業,重點引進中藥制藥裝備、中成藥綜合生產、中醫藥保健品等產業環節;依托中建材君恒藥玻公司,重點建設藥用玻璃產業園,引進上下游企業,加快形成藥玻產業集群。
謀劃布局兩大未來產業
電子信息和網絡產業是邯鄲重點培育的未來產業,目前,邯鄲已建立全光纖信息通信網絡和移動互聯網絡,中船重工集團漢光公司的光纖慣性器件、視覺感知器件、氣體感知器件等系列產品處于國內先進水平。中擎創電子智能終端設備制造、深圳皇族智能電子終端制造等多個重點項目相繼落地。融入京津冀協同發展大勢,依托北京、天津集成電路研發設計與生產能力,邯鄲將著力建設華北地區最大的芯片封測基地和新型電子產品制造基地。
安防應急產業已具備初步產業基礎。國家應急產業領軍企業——新興際華集團的國家級企業技術中心和核心企業均在邯鄲;中船重工集團718所安防產品在金融、文物保護等領域得到廣泛應用。依托這些龍頭企業技術優勢,邯鄲將大力發展信息安全裝備、應急能源裝備、危險氣體防災減災裝備、環境安全應急監測等產品和服務,加快建設全國重要的安防應急產品生產基地和研發服務基地。
邯鄲市發改委相關負責人表示,該市圍繞“532”主導產業,確定了58個二級細分產業領域,謀劃了總投資3290億元的300個重點項目。今后將把十大主導產業作為招商引資的主要方向,以引進帶動能力強、科技含量高、資源消耗低的大企業和優質企業參與全市主導產業投資建設為重點,持續開展重點項目集中簽約、集中開工、集中觀摩活動,組織各級領導進行包聯幫扶,加快項目建設進度。同時強化要素供給保障,深化“放管服”改革,優化營商環境,推動全市主導產業優化布局、改造提升、加速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