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全域旅游發展思路
全域旅游建設的目標主要是:互聯網+旅游的核心要素是轉變觀念,實現旅游監管、營銷與服務的全面升級。全域旅游時代,旅游產業監管、旅游品牌建設、旅游服務提升、旅游大數據應用四位一體,相輔相成。那全域旅游建設呢,主要是集中打造“智慧旅游+宣傳”、“智慧旅游+服務”、“智慧旅游+產業”這三個方面。
2. 全域旅游規劃思路
我以一個游客的身份說說我的看法
第一,推廣地域旅游名片要明確,比如傳統項目比較多,可以搞廟會。比如山西的皇城相府。山水景點比較多,可以突出景點特點,加上一些神話傳說。所謂的山不在高有仙則靈。湖泊比較多就游船加看山,山比較高就登山望遠。比如焦作云臺山。
第二,歷史名人一定要有,不管是近代的現代的還是古代的。歷史名人的重要性體現在想到這個人就可以想到那座城市。也可以是一種人杰地靈的說法。比如想到孔子就想到曲阜,想到曲阜就想到籠子,名人效應也是一種旅游資源。
第三,如果宗教寺廟也有。那么也可以去加上去,因為古代人是比較注重宗教信仰的,包括現在也是。有了宗教信仰說明這個地區有歷史的延伸性。
第四,景區停車場一定要夠。不能我們去了,連個車位都沒有。即便是在旺季。人山人海。也得有足夠的運輸能力。能把遠處的停車場的人給拉到景區。
第五,景區管理一定要規范,不能讓人感覺這個景區管理很混亂。我們玩不好,也容易引起反感。影響景區口碑。
第六,最重要的一條,當地政府必須大力支持全域旅游發展,比如,景區廣告的投放,旺季警備力量,景區的管理明確。這樣會讓來的人不被坑,覺得來了就值。
反正出門旅游就三個原因,第一,就想出去玩玩。第二,就是被背后的文化所吸引。第三,因為宗教信仰的關系。第一種原因出門的客人會多點。另外一定要有一個讓人過目不忘的全域旅游口號。
希望采納,給我一個最優答案
3. 全域旅游發展思路和定位
全域旅游是旅游發展的新形式、新概念和新模式,也是世界旅游發展的共同規律和總趨勢,代表了現代旅游發展的新方向。加快發展全域旅游對我市推進經濟發展方式轉變,實現轉型跨越發展具有重要意義。如何推動全域旅游發展?這6個方面可以實現全域旅游!
1.發展全域旅游是一個改革創新項目,著眼于適應旅游發展的兩大綜合需求(產業綜合發展和執法綜合需求),改革創新旅游體制,從旅游市場監管、旅游公共服務、旅游產業推廣、擴大旅游開放、旅游管理體制和基礎體系等方面推進綜合改革。
2.要發展全域旅游,必須改革和創新規劃,而不是遵循傳統的規劃理念。
3.發展全域旅游,必須樹立科學的旅游理念
4. 全域旅游發展觀
潛能發展心理學的一個最基本觀點是:每一個兒童都是發展的天才,存在著巨大的發展潛能與空間,這種潛能是人類每個出生正常個體所具備的,對個體潛能的理解應當與這些命題有關。
第一個命題就是發展潛力論。它包括三個基本論點,即:全程發展觀、全域發展觀和全面發展觀。
全程發展觀認為潛能發展心理學是研究人類個體終身潛能的心理學,而不僅是早期發展潛能的心理學,在人的整個一生都存在著發展機會和發展,可能也就存在著潛能開發的可能。
全域發展觀是一種潛能發展觀,全域指個體心理發展水平高低的整個范圍,就智力而言則是個體智力水平高低的整個范圍。全域發展觀認為:每個個體存在著發展的個性,但更重要的是他們同時也存在著發展的共性。
全面發展觀認為:不僅智力是多元的,心理結構更是多元的。有智力的、情感的、個體的,從宏觀到中宏觀,再到微觀都存在著完整的結構體系。重視全面發展,就要在心理的各個層面上都重視結構的完整與和諧。
5. 全域旅游發展模式和趨勢
1、樹立“全”的理念。全要素統籌,全產業鏈條,全過程服務,全時空營銷,全方位供給,全社會參與,全市場共治,全游客服務。
2 、著眼“高”的標準。推動高質量發展、創造高品質生活、實現高效能治理的題中之意。
3、把握“轉”的路徑。從門票經濟向產業經濟轉變,從粗放低效方式向精細高效方式轉變,從封閉的旅游自循環向開放的“旅游+”轉變,從企業單打獨享向社會共建共享轉變,從景區內部管理向全面依法治理轉變,從部門行為向政府統籌推進轉變,從單一景點景區建設向綜合目的地服務轉變。
4、提升“規”的品質。堅持規劃先行,找準發展定位,做到多規合一,抓好規劃執行。
5、打造“美”的環境。全身心的美感體驗,全方位打造美好時空。吸引游客的“眼”、贏得游客的“心”,讓游客在旅游中領略自然之美、感受文化之美、陶冶心靈之美,享受生活之美。
6、擦亮“綠”的底色。打通綠水青山與金山銀山轉換通道、推動“兩山”理論實踐轉化的有效途徑。
7、做好“融”的文章。推進文旅融合,推進城鄉融合,推進產業融合,推進產城融合。
8、彰顯“特”的風采。全域旅游生命力就在于有特色、有特點、有特質。在深耕特色基礎上實現各種資源的有效配置。樹立“新、奇、特、異”差異化理念。立足資源稟賦、發揮特色優勢、打造地方特點、凸顯地區特質。抓好特色品牌塑造、形象定位、策劃營銷。
9、激活“智”的元素。加強文旅智慧服務和智能監管,推動文旅資源“數字化”、文旅工作“智慧化”、公共服務“一鍵通”、行業監管“全覆蓋”。
10、增強“治”的能力。推進旅游管理體制改革,建立各部門聯動、全社會參與的旅游綜合協調機制,形成綜合產業綜合抓的局面。
6. 全域旅游發展思路怎么寫
全域旅游規劃的三個基本:
1、明確全域旅游發展戰略和產業布局
要構建全域旅游,必須在對區域外部發展環境和內部發展條件進行全面研究的基礎上,從全域旅游和旅游目的地兩個維度對發展條件進行重新診斷,一方面結合現狀,對照全產業參與、全要素投入、全空間整合、全季候活動、全旅游體驗、全社會受惠等六大特征進行定性評價;另一方面要結合國際國內旅游目的地評判標準進行體系評估,以量化打分形式確定區域全域旅游和旅游目的地建設的差距,進而明確全域旅游規劃的重點任務。
2、塑造核心吸引物并明確功能空間劃分按照全域旅游戰略定位
結合產業功能布局,進行分區布局規劃,分別對每個功能片區的公共吸引物集聚區域(含自然保護區、風景名勝區、國家濕地公園、地質公園、世界遺產等所在區域)、限制開發區(農用地、灘涂、草地、林地等生態脆弱的區域)、優化發展區(城鎮、村莊、度假區及具備建設條件的荒山、荒坡、荒涂等區域)等空間進行劃分,重點劃定區域邊界,界定土地性質和條件,分析片區空間結構,確定片區的重點開發空間,并進行片區旅游生產要素配置。各功能片區內容重點在片區核心吸引物如何構建、新增項目如何融合與引領、原有項目如何提升、片區旅游業態如何配置、環境承載力如何計算、公共服務設施如何配套等。
3、創新旅游發展規劃,改革評價體系
發展全域旅游不能循傳統思路,需要創新規劃。要將旅游規劃理念融入經濟發展全局,創新經濟社會發展規劃理念,將旅游資源和其他資源合理配置。全域旅游模式的規劃與景點旅游模式的規劃不同,不只是規劃景點景區、賓館飯店,需要系統全面規劃景點景區內外各種資源要素。發展全域旅游,必須樹立科學的旅游觀念,按照五大發展理念創新相關的統計監測和評價體系??梢詫l展旅游作為區域內各級政府和相關部門的重要發展目標和重要考核內容,形成明確的任務分工要求,形成推進全域旅游發展的合力;創新旅游數據征集、分析體系,按照旅游發展的新業態、新特點和新趨勢設置評價體系。
7. 全域旅游發展目標
一是在全域優化配置經濟社會發展資源,充分發揮旅游帶動作用。
全域旅游要求不能停留在景點景區、賓館飯店配置,而是要更加注重經濟社會發展各類資源和公共服務的有效再配置,既宜居又宜游,處處是風景,處處可旅游。
二是全域按景區標準統籌規劃建設。
發展全域旅游,就是要拆掉景點景區“圍墻”,實現景點景區內外一體化,以游客體驗為中心,以提高游客滿意度為目標,按照全域景區化的建設和服務標準,推進多規合一,整體優化環境、優美景觀,優化旅游服務的全過程。
三是構建全域大旅游綜合協調管理體制。
在旅游資源富集、旅游產業優勢突出的區域,整個區域的管理體制設計,都應有旅游理念,圍繞適應旅游發展“兩個綜合”需求,即綜合產業發展和綜合執法需求,創新區域治理體系,提升治理能力,實現區域綜合化管理。
四是全域發揮旅游+功能。
通過旅游+農業現代化,促進發展鄉村旅游、休閑農業等現代農業新形態;通過旅游+信息化,將旅游業培育為信息化最活躍的前沿產業,用信息化武裝旅游;通過推進旅游+生態化,大力發展生態旅游,推進旅游生態化,使旅游發展從“圍景建區、設門收票”向“區景一體、產業一體”轉變,促進旅游與其他產業融合,產業鏈條全域化,旅游產業全域輻射帶動。
五是全民共建共享全域旅游。
全域旅游形成新型的目的地,要求是一個旅游相關要素配置完備和全面滿足游客體驗需求的綜合性旅游目的地、開放式旅游目的地。旅游質量和形象由整個社會環境構成,這就要求全域旅游必須走共建共享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