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傈僳族火把節
火把節是德宏傈僳族的傳統節日,時間在每年農歷六月二十四、二十五日。傈僳族過火把節別有一番情趣,節日這天,寨子里熱熱鬧鬧,人們喜笑顏開穿上節日盛裝,全家團圓,殺豬宰羊,談天說地,論古道今,美美地喝著水酒,唱歌跳舞,人人講團結、家家戶戶互相祝福。
2、傈僳族“新米節”
又叫“收獲節”,是傈僳族的傳統節日之一。每年農歷九至十月,當稻谷、玉米成熟收獲季節來臨,家家戶戶都要以舉行收獲節活動方式,品嘗剛收獲的糧食并煮酒殺牲聚眾活動來慶祝一年辛勞的收獲。在聚眾活動中,寨中無論男女老少,都要自帶酒、肉和米飯聚集在村寨中央的曬場、草坪或者附近的田地中,人們燃起篝火,邊聊天邊飲酒嘗新。老人圍著熊熊的火塘過講述遠古的祖先歷史故事,男女青年三五成群歡歌笑語,彈著琵琶歌唱豐收,往往通宵狂歡,盡興方散,這種活動往往延續十幾天,因而,傈僳族習慣上稱九至十月為“醉酒月”。
3、傈僳族“情人節”
“情人節”也是傈僳族的傳統節日之一。每年農歷正月初四,傈僳族男女青年都匯集在怒江沙灘上,舉行“沙灘埋情人”儀式。在沙灘地上挖一個坑,在伙伴的幫忙下她將意中人下身置入坑中掩埋,被埋者雖然大聲呼喊掙扎,請求旁人幫助解脫,但無濟于事,只好閉著眼睛,任她和伙伴將沙子撒在自己的身上。此時,她和伙伴還裝出非常悲傷的樣子,痛哭流涕地唱、跳喪葬歌舞。取鬧嬉笑夠后才將意中人從坑中扶起來,爾后與他締結美滿姻緣?!吧碁┞袂槿恕辈粌H為了取鬧,還有將意中人身上的“死神”埋去,使他長命百歲、吉祥安康之意。傈僳族男女青年以“沙灘埋情人”進行自由戀愛、狂歡,成為一雙雙熱戀的情人。因此人們稱其活動為“情人節”。
4、傈僳族“春浴節”
每當春天到來的時候,生活在云南怒江峽谷的傈僳族群眾,都要到有溫泉的地方去洗浴。據說,這已有一百多年的歷史了。每年春節,傈僳族男女老幼都要聚集到瀘水十六湯溫泉洗浴,永圣潔的溫泉水洗去污穢,迎來吉祥。在這里,人們通宵達旦賽歌,年輕人則交友訂終身。
5、傈僳族“闊時節”
“闊時”,傈僳語即新年或過新年的意思。是傈僳族傳統的節慶活動。1988年12月,怒江傈僳族自治州人民代表大會將其定為法定節日,即每年的12月20日作為傈僳族一年一度的傳統“闊時節”的法定日,機關統一放假一天且在六庫舉行全州性大型慶祝活動,體現傈僳族在黨和國家的民族政策的指導下逐步實行民族經濟、文化、社會的一派繁榮發展景象。1993年12月,州人大又再次下文將每年12月20--22日作為“闊時節”的法定節日。闊時節期間,機關放假三天,節日活動以突出民族特色的多樣化形式,即民族歌舞、射箭、溜繩、民族調對唱、打陀螺、蕩秋千、跳高、跳遠等組織傳統比賽項目。
6、傈僳族“刀桿節”
傈僳族刀桿節,傈僳語叫“阿堂得”,意思是“爬刀節”,它是居住在云南省怒江傈僳族自治州瀘水縣境內的傈僳族以及彝族的傳統節日,節期是每年正月十五日。
“上刀山,下火海”是刀桿節中主要的習俗表演活動,它再現了山地民族翻山越嶺的生活經歷及攀藤負葛的艱苦卓絕精神,同時也是一種民間傳統習俗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