破產了,還能淡定收費,這就是所謂的傳奇嗎?
對一個景區來說,是有人投資開發、用來賺錢的;對游人來說,是花錢來散心解悶的。神州大地美景無數,景區也難以計數,哪怕你是一個5A級景區,哪有什么“傳奇”可言?
安心做好你景區的服務,讓游客滿意就可以了。沒有任何景區是傳奇的,傳奇的只會是開發景區的老板。
景區既不是保定的,也不是北京的,而是經營它的老板的。佯裝情懷,只不過是為了賺更多的錢而已。
反向“傳奇”的野三坡非把“傳奇”二字貼在野三坡身上,不像是贊揚,而像是反諷。
第一次關注這個景區,是2020年疫情之后的一則讓人費解的消息——野三坡破產。
2020年6月15日,河北省淶水縣人民法院發布了一份民事裁定書,宣告野三坡的運營方被動破產重組 。
疫情之下,旅游業蕭條寂寞,一片哀鴻,景區破產并不算很奇怪的事件。不過,野三坡作為一個靠近北京的5A級景區,它的破產還是讓我倍感驚訝。
事件的起因,是淶水縣安水建筑工程有限公司向法院提起的申請,原因當然是野三坡欠錢不還。
據統計,河北野三坡旅投金融一共負債超過9億元,共涉及10多家金融機構,還有許多工程隊。雖然說它賬面上并沒有達到資不抵債的程度,但公司確實沒錢了。賬面上的資產,不等于真正的資產。
野三坡破產的真因,還是自己“做”的。疫情之下,景區收入銳減,這只是壓倒駱駝的最后一根稻草。也或者,疫情只是一個借口。
表面上看,野三坡虧損的原因是基礎設施投資過大,還有大量整合收購;而收入上,卻只有門票一項。大量的基礎設施投資,似乎本來就不是一家景區該做的事情。
但實際上,許多利益糾葛恐怕只有當事人清楚。
例如,有投資人認為野三坡景區營收還是不錯的,申請債務展期大概率會被同意的,所以重組的計劃難以理解。
也許有人覺得通過破產賴掉9億、再換批人繼續經營更符合自己的利益吧。
曾輝煌的野三坡中國景區里最高級的5A級,世界地質公園,國家級重點風景名勝區,國家森林公園,國家地質公園,中華環保生態示范區,中華世界語旅游基地,農村旅游先進典型,全國農業旅游示范點,國家文化產業示范基地,國家生態旅游示范區,2018中國品牌旅游景區TOP20……
這一系列的光鮮頭銜,加上背靠著北京這個超大旅游市場,景區似乎不應該和“破產”兩個字搭上邊。
1984年,淶水縣經過考察論證,決定借助野三坡的山水發展旅游事業。
1986年7月,野三坡正式接待游客,號稱“京西后花園”。
1988年的8月1日,野三坡被評為第二批全國重點風景名勝區。
1992年,《三國演義》、《西游記》來此取景。
1994年,全國政協副主席胡繩參觀游覽了野三坡,并為百里峽題詞:“天下第一峽”。
2001年,總投資9000萬元的保野旅游路建成通車。
2006年,野三坡年接待游客已達120萬人次,年創社會經濟效益3億元。
2008年,投資5000萬興建了野三坡大劇院(部分債務就是這么來的)。這個劇院占地面積11000平方米,舞臺面積1200平方米,可同時容納3500人觀看。它用來打造大型舞蹈表演《印象野三坡》。
2010年,通過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的“世界地質公園”中期評估,并升格為國家5A級旅游景區。
2011年,開通了北京直達野三坡的公交旅游直通車。
2015年,被國家旅游局、環境保護部評為國家生態旅游示范區。
2018年,景區的游客據說已經達到了600萬。如果景區能從每個游客身上賺到50元,那就應該是3億元。
不說錢了,野三坡是個什么樣的景區?野三坡,位于河北省淶水縣,地處太行山脈和燕山山脈交匯處,風景頗有太行山的雄險韻味,是中國北方較為罕見的兼有青山綠水、幽峽流泉、文物古跡、名樹古剎的風景名勝區。
景區總面積達498平方公里,主要景點包括百里峽景區、拒馬河景區、龍門天關景區、 白草畔森林游覽區、魚谷洞、 印象野三坡等。
山水自不待言,景區還有大龍門城堡等古跡;同時,它還是革命老區,紅色歌曲《沒有共產黨就沒有新中國》就是從這里響徹了大江南北。
這對于看慣了高樓大廈的北京市民來說,是非常有吸引力的。
破產后,景區將何去何從?景區破產后,不僅沒有“蔫”下去,反而更精神了。
景區的收費經營,一直沒有間斷。景區的眾多工作人員,絕大多數都在按部就班地工作著,就好像從來沒破產過一樣。
2021年1月,野三坡還被評為河北省智慧景區示范點創建單位。
這說明什么?說明破不破產,完全是神仙打架,與凡人無關;也說明對一個景區的日常經營來說,老板是最沒作用的人。
野三坡是河北保定的,不是北京的!野三坡和北京房山的十渡毗鄰,都是在拒馬河流域!野三坡的白草畔景區與房山和門頭溝的百花山百草畔景區實際上是同一山脈的不同方向!野三坡很美,是燕山山脈和太行山脈的交匯處,百里峽、龍門天關、魚骨洞、白草畔、拒馬河等景區各具特色!值得一去!